其次,教育行动研究方法自身存在某些局限,要求它同其他方法相互配合和补充。蔡清田就指出,教育行动研究具有实务的限制性、时间的局限性,类推的有限性、资料的短缺性等。郑金洲教授认为:“行动研究常以具体实际情况为限,研究的样本受到限制,代表性不够广泛,对自变量的控制性很少,因而内外部效度都显得不够高,在某些方面不够严格,不符合科学的要求。考虑到这一点,行动研究不能取代其他的研究方法,而只能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
最后,还要特别提到的是,教育行动研究不能只有行动而没有研究。行动与研究融合的关键是,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研究状态下行动,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水平。
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
实施行动研究必须遵循基本的要求,我国有的学者提出行动研究的实施原则是:行动、合作、弹性及不断考核与检讨。至于行动研究实施的具体步骤与程序,并无硬性的规定,不同的学者,如勒温、柯雷、凯米斯等都曾提出过不同的实施框架。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一般流程
基于校本研究实践,我国很多地方在吸收和运用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各自的教育研究的实施框架,如上海市教科所提出了三种操作模式:“确定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结果分析—理论发展”的模式,“问题筛选—理论优化—实施和反思”的模式和“计划—实施—反思”模式。
①教师应养成从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去发现问题的习惯。教师要敢于提一问,善于提问,并将问题作为教育行动研究的课题去研究。
②教师在确定研究的问题之后,应该以问题为中心,并追本溯源,在分析问题的原因的同时,明确解决问题的意义。关键是使研究有明确的中心和范围,从而提高研究的逻辑性和可行性。
③要重视对问题的初始调查,一方面确定问题在实际工作情景中的严重性、程度如何及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为具体措施与行动的成效评估提供初始参照。
④问题的归因主要有理论、经验和调查三个方面的来源,其中前两者为研究者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出调查重点、提供线索和启发,而调查的来源是问题归因最可靠的和最终的来源。
⑤措施与行动是教育行动研究是否落实到教师的实际行动中去的主要指标。措施应该与问题的归因结果相对应、行动应该有具体的教案、课后记、课堂实录及活动实录的支持。
⑥应该重视对措施与行动的成效通过初始值和阶段值的比较作出评估,以明确新措施的实施是否解决或曰改善了当前的问题。
⑦教育行动研究小课题结束之前,研究者还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反思:一是措施的副作用分析,二是措施的替代分析,从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或对成效不彰的当事对象进行初步的再归因,为下一轮教育行动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要素
行动研究没有整齐划一的模式。美国学者温特(R.winter)认为行动研究的关键过程可以用三个词来表达:“观察”、“反思”和“运用”。我国学者余文森提出,校本研究中的教育行动虽然并不要求按照什么固定的框架行事,但仍须遵循研究的基本规范和程序,这是其区别于一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地方。概括地说,校本研究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一)问题
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能否成为研究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研究中的“提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它是一种“参与”、“介入”的态度,提问者已经“把自己摆进去”。这种“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提问者已经成为此问题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也意味着提问者已经成为此问题的当事人,而不是随意地提出一个问题,甩手等待专家来解决。校本行动研究所指向的教学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是在学校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教师还要进一步把自身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把学校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校本研究强调自下而上地形成课题,但也决不排斥对学校改革和发展具有导向价值的自上而下的课题。
(二)假设
设计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想、策划。任何假设都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所谓假定性是说它具有推测的性质,即这种假设是现实中暂不存在的或未被确认的,或虽见于彼处却未见于此处的,它可能被实践证实,也可能证实不了。因此,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但是假设又并非臆断,它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以经验事实为根据,又经过研究者的论证和交流,是一个对理论进行鉴别与优选的过程。
这样,具有了假设科学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假设也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能使研究活动更富有预见性。
在假设的基础上不妨做一个研究方案,以便于实施。
(三)行动
行动是将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行为,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和做具体实在的事。行动须遵从以下原则:
第一,验证性,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所有的设计在行动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设,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
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行动绝不是按图索骥的机械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在行动时,不能拘泥于事先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根据的调整、变更。
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总结
总结在校本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开始。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整理和再造。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问题、设计和行动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或情节进行描述和勾画,进而在思索中再造,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教师作为研究者,要“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这是校本研究改变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关键。
第二,评价和归纳。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问题、设计与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并作归纳,以提高认识,提炼经验。
第三,更正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根据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校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改正,是一个不间断的自我修订、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任何总结,都只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总之,教育行动研究过程就是“问题—设计—行动—总结”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个循环圈的时间可以是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甚至一节课。当然,在实际运行中,四个环节也不是固定不变,渗透、交叉、变通都是可能的。
案例点击以师爱化解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恐惧
问题发现:学生P在校内外反差大
一天早上,看见班上的P正对送她上学的父亲大发脾气,样子很凶,全不像平时一副胆小怕事的样子。印象中P好像对老师有畏惧感,从来不敢正面看老师,不敢大声说话,很少课堂发言,很少欢笑。
为什么反差这么大?
问题症结:解读
询问P的父亲,得知P在家很任性,常对父母发脾气,有时还同母亲对骂对打。P在上学路上常常赌气而来,但一到校门遇见老师,马上会住口收敛,紧张得不得了。P的母亲来参加家长会,我又了解到P在幼儿园时调皮好动。有一次因为扯小朋友的小辫子受到老师惩罚,罚她待在厕所里。吃过中午饭教师才想起来,她整整哭了两个小时。她母亲回想说,她好像从此性情开始发生变化。
我猜想:可能是幼年这段不正常的经历深深刺激了P,导致现在的她对学校和教师心怀恐惧;她爱在家里发泄,也许又跟她在学校里过得不愉快有关。
问题解决:转变
这样的猜测对不对,我心里也没数。但是,不论什么原因,当务之急是帮助她消除在老师面前和学校生活中的紧张感。
1.对策与方案设计
(1)建议P的父母耐心对待P,多给予鼓励,不训斥。
(2)不让她意识到老师教育她,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建立起相互信任感。具体办法是,课堂轻松对话和交往,闲聊似的交谈。
(3)引导她体会教师的关爱,最后引导她改变对父母的态度。
2.方案实施
(1)辅导性谈话:设法接近她,寻找与她闲聊的时机。
(2)创造让她参与课堂英语对话的更多的机会,鼓励她大胆参与。她开始变化:在家里喜欢谈论自己的老师了,对父母的态度有好转,但还任性和大发脾气。
(3)教育性谈话:在好转的基础上与她直接探讨对父母的态度。
3.实施效果
P同以往大不一样,主动举手发言了,能与同学创造性地表演对话,神情也比以前轻松愉快多了,在家里的脾气也有所改变,但还无证据表明关心与体谅父母有实质性进步。
4.反思讨论
我感到教育工作实在是一件感情与理智相互交融的工作。对学生缺乏爱心或关爱不得体,就难以赢得学生的信赖,更不用说引导他们逐渐学会关心;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内心需要和行为问题要有敏感性、洞察力、理解力。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困难和艰苦的工作,又是一项有创造性的、非常吸引人的工作。
我的一些行动策略是成功的,但也有遗憾。“教育性谈话”的效果不明显,P对父母的态度尚无实质性改变。那次教育性谈话设计还不够精细,错失了一次机会。这些方面确实可以作为我们教育上的努力方向。
这是一个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很能说明行动研究的大致过程——教师日常的行动研究,通常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或学生中的问题为开端,进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实施这种策略,在实施中反思策略得当与否,问题解决是否完善,进一步修订和调整行动策略,如此循环,直到问题解决。行动研究的先驱者——心理学家勒温认为:行动研究是由许多回路所形成的反省性螺旋,其中每一回路都包含计划、事实资料探索或侦察以及行动等步骤。每一个“研究—行动”回路会导致另一“研究—行动”回路的进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程。自勒温之后,行动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大都遵循勒温提出的螺旋循环概念或略有修正,但原则上都认可行动研究的展开过程是“观察—计划—行动—反省”的循环。
三、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工作
(一)妥当安排行动研究计划
教育行动研究是同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可以提高研究效率,有利于作为“行动之旅的指向”,明确“我要进行的研究是什么”,促使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反思和行为调节。
一份比较合适的行动研究计划应当包括:
①研究的问题。行动研究要集中于亟须解决的问题,具有针对性。
②研究的设想。设想就是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假设,强调的是在展开的过程中,用怎样的方法将行动与研究结合在一起,使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③过程的规划。需要规划的是行动的过程,以及伴随在一起不可分离的讨论、反思、调节、资料的搜集积累等等研究过程,行动与研究是融为一体的。
④研究的大致时间表。由于行动研究中研究与工作改进是同步的,所以研究的时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适当地缩短或延长。
⑤技术性的问题。怎样进行资料积累、处理等。
从理论上讲,一项研究的行动计划和研究计划应该是分开的,但从教师行动研究的实际来看,两者却是结合的。一个大家能比较认同的行动研究计划中的行动,包括实践过程的各个环节;计划中也应该有研究、设想、反思、调节、资料积累等。
总之,当研究的目标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游离时,不是好计划;当工作目标完全取代研究目标时,行动研究就没有研究只有行动;计划有大有小,要根据实施的时间长短来加以考虑。
(二)不断澄清问题
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行动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有时容易混淆行动与研究,因此我们在思考研究的目标时,还是应该将工作与研究适当地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