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教会孩子客观评价自己。家长要告诉孩子,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都会有缺点。不要总是看到别人的优点,拿别人之长比自己所短。要客观冷静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找出问题的根源,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多想想自己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自己失衡的心理就会恢复到平衡。化妒忌之心为竞争,努力提高自己。
第三,转移注意力,充实孩子的生活。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跟朋友交流。鼓励孩子要积极参加集体的各种有益的活动。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听听音乐,闲暇的时间可以去图书馆看书等等,让孩子忙碌起来,自然就不会想其他的事情。
第四,培养孩子的豁达心态。首先,家长不能老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当孩子出现妒忌之心时,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工作,让孩子学会反思自己,舒缓孩子的心情,消除孩子的妒忌心理。让孩子明白妒忌是没有用的,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糟,不如让自己努力变得优秀。家长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凡事想得开,乐观向上,有豁达的胸怀,孩子自然也会效仿,不自觉中感染了家长的这种心态。
当孩子有嫉妒心时,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这种心理反应,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妒忌心,平时多关心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并帮助孩子消除妒忌心理。
多鼓励,让孩子做事有耐心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苦恼:我这孩子挺聪明的,可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一点耐心都没有。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是常有的:孩子常常会被新奇的事所吸引,刚开始总是跃跃欲试,干劲十足,最后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事三分钟热度,这热情一过,就完全没了兴趣。家长们纷纷抱怨孩子耐心不足,脾气还不小。其实,孩子的耐心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家长进行培养。
岩岩是个没有常性的孩子,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做事常常没有耐心。爸爸妈妈安排他做的任务,比如打扫一下自己的房子,开始他还挺乐意做的,过了一会,他就玩游戏去了。今天,岩岩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喜欢学弹钢琴了,我想学武术,多威风啊!”这已经是儿子第四次要求换兴趣班了,每次都学一半就学不下去。妈妈说:“你把钢琴学完了再学武术,好吗?”可是劝说了半天,岩岩就是坚持要学武术,最后妈妈只好说这是最后一次,下次不可以再换了。
常言道: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当孩子做事没有耐心时,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没有耐心的根源在哪里。除了孩子本身性急外,家长也要认真反思一下自身,是否有一项或者多项爱好,坚持了多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在百忙中的你是否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如果家长都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耐心,不能完整地做好一件事情,凭什么对孩子进行说教呢?
孩子做事缺乏耐心,家长就要认真寻找孩子没有耐心的原因,找出根源才能解决问题。一般孩子没耐心的原因如下:一,家长做事没有耐心,影响了孩子;二,由于孩子小的要求,立刻得到满足,没有等待意识;三,孩子做事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不耐烦。
岚岚是一个做事特别没有耐心的孩子,妈妈没少数落他,做事不认真,没有一个做完的。一会儿喜欢画画,就胡乱画几下;一会儿喜欢折纸,没折几下,就把纸放下了。后来,妈妈认真地反思了一下自己,觉得可能是自己平时做事没有耐心,影响了岚岚。妈妈决定每天早上晨练,岚岚也央求跟着去,妈妈说:“要是去的话,必须要坚持。”岚岚渐渐地也喜欢了跑步,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月后,岚岚做事也有了些耐心。如果遇到了困难,妈妈也很注意耐心去引导岚岚如何做。渐渐地,岚岚做事越来越有耐心了。
在生活中,孩子往往做事会缺乏耐心,家长要鼓励孩子做事要有耐心。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须要有耐心,有了耐心,才会继续努力。
家长如何做才能培养孩子做事有耐心呢?
第一,家长言传身教。首先家长在生活中力求做个耐心的典范,遇事要学会忍耐,才能让孩子学会忍耐。如生活中遇到排队等车的情况,家长要耐心等待。当孩子做事没有耐心,变得急躁不安时,如做题总是做不好,一遍遍向家长询问时,家长就要耐心地告诉孩子,而不是表现得不耐烦。
第二,培养孩子从小事做起。家长要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孩子做完一件事,才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但是家长只能给予引导,不能代替孩子去做。如孩子在玩拼图,拼不好时,家长只可以做个提示,而不是帮他完成。
第三,让孩子学会等待。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是需要耐心地等待的。比如,集体活动中,小朋友需要排队才能轮到自己滑滑梯。如果孩子想要什么,比如玩具或图书,家长可以有意地延迟一段时间,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耐心。
第四,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障碍。耐心是坚强的意志磨练出来的,为孩子多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事情越是困难,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多鼓励他做事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当孩子经过自身努力完成了一件事情时,家长要及时夸奖,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当孩子做事情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时,家长可以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做完一件一件的小事,锻炼孩子的耐心,让孩子体会做完一件事之后的成就感。只要坚持培养,孩子做事就会既有耐心又有恒心。
男孩的自信心要由家长来赋予
现在不少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男孩缺乏自信。他们在生活中或是学习上,总是表现得没有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也做不好,总是依赖家长,想要得到家长的帮助。
李魏今年9岁了,在学校,从没有跟其他同学为某个问题争论过,总是认为别人是对的,怀疑自己是错的,很没有自信。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提几个问题,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可他就算是会,也不敢举手,害怕自己是错的,常被同学们嘲笑。有一次,老师叫了他的名字,要他回答问题,可由于他怕出洋相,就保持沉默。而他经常这样,老师渐渐不爱叫他回答问题了。
不难发现,缺乏自信的孩子有以下表现: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和他人说话与交流;经常喜欢羡慕别人;过分依赖别人。有自信的孩子,在哪都会受到人们的喜欢,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容易获得成功;而自卑的孩子,即使人很聪明,反应灵敏,但是一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退缩,对成长极其不利。
京京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好,总也不及格,他自己对语文也失去了信心。上课时,京京总是不能认真听讲,课堂作业也不想做。后来,老师进行了家访,跟京京的爸爸妈妈交流了很长时间。老师了解到,京京的妈妈对他的期望有点高。由于同事的孩子跟京京是同班同学,妈妈老拿同事的孩子跟他做比较,只要语文成绩不理想,妈妈就会责骂京京一通。有时候,京京如果没有把一件事情做好,也会受到爸爸的责备,甚至拳打脚踢。
老师听后,跟京京的父母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他们的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京京的父母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很不妥,于是他们决定改变一下教育方法。有一天吃完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妈妈向京京主动道歉,妈妈说:“儿子,我再也不拿别人跟你做比较了。你的语文基础不好,没有关系,慢慢来,这次考50分,下次考60分就是进步,妈妈相信你,会有所进步的。”得到妈妈的鼓励,京京十分开心,学习也更有劲头了。期末考试结束,京京的语文考了73分,虽然分数不高,但爸爸妈妈还是很高兴地表扬了他。随着成绩的提高,京京越来越有自信了,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积极发言,课后作业也做得很认真。
家长平时对孩子期望太高,当孩子考试失利或者遭遇挫折时,家长往往会表现得非常急躁,非常情绪化地对孩子进行责骂。这样做,反而让孩子损伤了自信心,对于正在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实,孩子遭遇失败或者挫折时,最需要的恰恰是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鼓励,而不是家长言语上不断的讽刺与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要知道,男孩的自信心要由家长来赋予。
因此,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一,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家长应对孩子的要求稍低一点,只要孩子每次都进步一点,就要表扬他并鼓励他继续努力,让他学会跟自己比,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家长要多赞扬和鼓励孩子。孩子一直在不断地成长,每天都会有变化,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那些积极的变化,比如孩子喜欢读书,比较善良、能干,只要是正面的表现都要及时发现并鼓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