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三天读懂心理学
46282200000019

第19章 职场心理学:你的“工作”还好吗?(4)

对异性工作伙伴来讲,要以尊重对方的基本原则处理办公室事务。千万勿将办公室的异性关系处理成类似“恋爱关系”,也不要与某个异性发展成比其他异性更为亲密的关系。下班以后做朋友是另外一回事,但在办公室内千万要区分“轻重缓急”的关系。

对同性来说,因为每个人来公司上班均是为了生存,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感受同一种压力,工作中谁也少不了谁,因而,如果可以以一颗同情心来看待同伴的话,关系将很容易处理。

因为是同性,很多感受和对事物的看法均有共同点,可以淡论一些大家均有兴趣的话题,互相表示友好。当然对一些自己认为是话不投机的同性伙伴则采取“工作伙伴”的态度来对待,可以发展为进一步朋友关系的则多交流一些,不是“同路人”则少交往一点,不必把所有人都当作可以发展成朋友的“潜在因子”来对待。

看见同事打小报告,也不必为此大惊小怪。若他只为个人利益,则可以完全不去理会,只当作“处理事件不当”,对他个人将来的品格发展必无益处来评判就可以了。

至于领导和员工来说,这种个人空间就更加重要,没有距离感就难以树立权威。要想成为领袖就要作好忍受孤独的心理准备。领导为顺利展开工作而注重同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一定要避免与下属私交过密。

因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束缚人的心灵,从而使你对下属难以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

就像以前看到《水煮三国》里面说的那样,领导如果和某个下属关系特别亲密,即使领导能够保证以一种公正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得力下属,但别人也不会认为他是公正的,因而也可能给工作造成不便。

说到这里,搞笑的是,在猴子的王国里也有这种“私人空间”。发现食物后猴王和众多的母猴就会一起围坐在食物边上共同进餐,而年轻的公猴只能躲在角落里等待吃饭。可以说这个空间就是猴王的私人空间,年轻的公猴只要接近这个空间就会遭到猴王的攻击。

所以,在这里就可以告诉大家,职场的人际关系并不难,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王道!

热炉效应:尊重和遵守公司的制度

为了在残酷的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一方面有必要加强自身基本的人品修养,学会“做人”,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有必要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对规则的理解水平、执行水平和改进水平,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心理学中,用“热炉效应”可以形象地阐述制度的惩处原则。首先,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其次,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企业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最后,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绝不能拖泥带水,绝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工作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平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是这种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领导一致的看法。

如果你的抱怨情绪不立即终止,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心情,那么这时候,公司制度的“热炉效应”就可能在一步一步向你靠近。

工作中,出现问题不解决,一味抱怨,其实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有太多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怀疑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

工作中时常表现出这样的情况:一项任务交代下来后,如果上司不追问,结果十有八九会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级不跟踪落实,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反馈;还有的人面对布置的工作常常只会睁大眼睛,满脸狐疑地反问上司:“怎样做?”“这事我不知道啊?”抱怨的人很少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认为主动独立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这样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就已经违背了公司认真工作的规章制度,总是找客观理由,不积极工作就只能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

规则的完善,就意味着竞争的透明。没有规则的游戏,谁也不愿意参与。但是,有了游戏规则,重在遵循。有的人想参加游戏,可害怕游戏规则,只得折身而退;有的人想参加游戏,也愿遵循游戏规则,可由于自身底气不足,也只有打退堂鼓。

所以,为了在残酷的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一方面有必要加强自身基本的人品修养,学会“做人”,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有必要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对规则的理解水平、执行水平和改进水平,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不要推卸责任。职责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每个人都应该终其一生,通过自觉的努力和主动进取的行动来履行自己的责任。工作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只要你以勇于负责的态度对待它,工作就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当然,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那么,从热炉效应带来的启示,就应该这样管理你的工作,首先,当部下出问题时,尽可能迅速反应。如果违规与训导之间的时间间隔延长,则会减弱训导活动的效果。在过失之后越迅速地进行训导,下属越容易将训导与自己的错误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将训导与你——训导的实施者联系在一起。

如果不及时训导,下属错误的事将会接二连三地出现。此外,你也等于告诉其他人,不管工作成绩或做事态度如何,你都不会在乎。当然,因为你都不在乎,你的手下也会跟着不在乎,其结果是一错再错,受到损失的仍然是这个组织。

然后,在进行正式的训导活动之前有义务事先给予警告。也就是说,必须首先让下属了解到组织的规章制度并接受组织的行为准则。如果下属得到了明确的警告哪些行为会招致惩罚,并且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惩罚时,他们更有可能认为训导活动是公正的。

最后,公平地对待下属。如果你以不一致的方式处理违规,就会削弱规章制度的效力,降低下属的工作士气,下属对你的工作能力也会产生怀疑。这样,管理工作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

压力下,你别扁:从容应对工作中的压力

压力可以是泛指任何造成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的干扰。对于作用于躯体的物理压力,如大气压、地心吸引力、心脏脉冲力等,这些压力维持着生命形式;但是,对于内在的精神压力,如生存竞争的压力、对危险与死亡的恐惧、人际压力、情绪与情感的压力等,这些压力保持人的警觉和行为模式的正常。

有心理学家指出,压力具有一种身心互动的“个性”,它不只会埋藏在内心深处,更常借由身体传达抗议的心声。如果一个人对压力不予理会或不会排解的话,压力就会逐渐变形,并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地侵蚀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十大死因里的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都和长期压力加剧心脑血管的负担有关,那些有时间紧迫感、怀有敌意与高度竞争心的人,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概率竟然是一般人的七倍,心脏病突发的可能性则是一般人的两倍。

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压力的社会,有求学的压力、有家庭的压力、有工作的压力等压力。美国精神健康研究所菲利浦·戈尔德说,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没有压力的环境。要求生活中没有压力,就好比幻想在没有摩擦力的地面上行走一样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压力。

对于精神压力来说,当“要求”实际上或感觉上高于自己的承受能力时,生理和心理便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初期会疲倦、暴躁,后来会神经紧张、焦虑。产生压力的原因很多,时常是混有多个因素的。可能是外界或自己对自己要求实际上太高,或感觉上自己的能力不够,或只是不明朗因素的压迫。

天天受到压力的折磨,不仅对工作人员及家庭生活造成伤害,同时也导致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下降,甚至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

去除压力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压力永远都不会消失,就像呼吸一样,如影随形,无从逃避。一个人,在每个生命阶段,都会有压力相伴,不同的只是性质与强度。事实上,迅速摆脱压力是不可能的,你所能摆脱的只是对压力的看法,任何重大压力的减轻都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许多有意识的心理调节。

中国人面对压力常有“去除”的观念,事实上,面对一些压力,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与之融洽相处,要了解什么人或事带来压力,如何避免,如何应对。

心理学家指出,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是否受到压力的不是外界的诸种因素,而是我们对这些因素作出的反应,因此说,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不是客观的压力如何,而是我们自身的不良情况和反应,就像被人造谣一样,错误的只是造谣惑众的人,而非被攻击者,只有当被攻击者因此而忧虑、烦躁乃至抑郁,造谣才变成了中伤。

但适度的压力有时确实会让我们做事更有效率。有心理学家甚至鼓励我们,有时不妨营造适度的压力氛围,增强动机,以便我们更有冲劲地去完成任务,激发潜能。

研究压力对人类身心影响最有名的加拿大医学教授赛勒博士曾说:“压力是人生的香料。”他提醒我们,不要认为压力只有不良影响,而应转换认知和情绪,

多去开发压力的有利影响。肌体对压力往往有一种天生的吸收——缓冲机制,一般的生活压力会被身体转化成活力与激情。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流动的、不停变化的压力中,他的肌体不仅可以是健康的,也是有饱满能量的。

压力过小的生活让人消沉、昏昏欲睡、肌体懈怠、思维变慢。但有两种压力可能使肌体调节失常,一是突如其来的过大压力;二是持续不变低量的压力。

当大压力来了的时候,心病还须心药医。首先要明晰职业规划,确定职业目标?简单地说就是: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准备达成哪些目标?这些看似与具体压力无关的东西其实对我们的影响却总是十分巨大,对很多压力的反思最后往往都要归结到这个方面。卡耐基说:“我非常相信,这是获得心理平静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而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能定出一种个人的标准来——就是和我们的生活比起来,什么样的事情才值得的标准,我们的忧虑有50%可以立刻消除。”

其次,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遇到困难,产生压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个问题处理过程,就成为增强自己能力、发展成长重要的机会;另外也可能是环境或他人的因素,则可以理性沟通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可宽恕一切,尽量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

再次,对于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言,面对压力时可以自问:“如果没做成又如何?”这样的想法并非找借口,而是一种有效疏解压力的方式。但如果本身个性较容易趋向于逃避,则应该要求自己以较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告诉自己,适度的压力能够帮助自我成长。

最后,我们还要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注重业余生活,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留出休整的空间:与他人共享时光,交谈、倾诉、阅读、冥想、听音乐、处理家务、参与体力劳动都是获得内心安宁的绝好方式,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忍耐力、灵敏度或体力……持之以恒地交替应用你喜爱的方式并建立理性的习惯,逐渐体会它对你身心的裨益。

压力,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突出表现在对明天和将来的焦虑和担心。压力累积,如果又没有出口,有的人就会钻进死胡同。从表面上看,不良的工作环境、不适应的工作岗位、不乐观的前途、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及有限乃至贫乏的娱乐生活和健康问题等,都是产生压力的原因。

但从根本上看,真正的压力则来自不正确的自我认识和信心不足。而要应对压力,我们首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观望遥远的将来,而是去做手边的清晰之事,因为为明日作好准备的最佳办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