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的24个悖论
46248100000032

第32章 哈丁棘轮悖论——同事会让你陷入危机?(2)

第一天,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与15个“不可能的”客户中的2个淡成了交易。到了月底,15个客户中只有一个还不买她的广告。同事们都认为于倩倩已经算是大功告成了,已经没必要再在剩下的那个“难缠的老板”身上浪费时间了。

第二个月,她一边发掘并列出新的客户名单,一边仍不放弃那个“难缠的老板”,每天清晨,那位老板一开商店的大门,看见于倩倩总是说“走开,别烦我!”

第二个月很快过去了,这一天于倩倩又来到了按照惯例来到这位老板面前,试图说服老板,这位老板语气缓和了许多:“小姑娘,你已经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我身上,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坚持这样做?”

“大叔,我并没有浪费时问,和您打交道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即使您不买我们报社的广告,我也磨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

那位老板笑了:“小姑娘,我真是服了你了,你十分踏实肯干,我相信拥有你这样员工的报社一定是一家优秀的报社,我决定买一个广告版面。”

最终于倩倩赢了,不只在这件事上,而且她还升任为广告部的经理。她直到现在还感激经理当初赋予她的危机意识。

你的职场:

职场中产生危机可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可能在某一天因某个件事或某个人引发。但是,危机的产生却有一个从“准备期”到“爆发期”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危机的发生都有预兆性。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你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对可能面临的危机进行预测,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对你的损害和影响。职场中人要想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积极的危机意识

对职场危机有透彻而深入的认识,树立起危机意识。比尔·盖获的答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张瑞敏说“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些优秀企业领袖的危机观点,都传达出一个信息:危机意识的树立绝对不容忽视。

2.在危机中成长

职场危机为什么降临到你身上?因为所有成长的机会都蕴藏在危机之中。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危机与希望总会相伴而行,只要你还有机会、还有希望,挑战和危机就会来临。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不放弃每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你需要从危机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危机中收获你真正想得到的。

3.对行业动态保持敏锐的嗅觉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瞬息万变的,再大的企业都有可能瞬间衰落,同样在小的公司也可能一日之间崛起。职场中人要紧绷这根玄,多多思考自己的发展瓶颈在哪里,随时准备“骑着马儿找马儿”,在危机来临之前为自己做好打算。所以职场中人要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一个敏锐的洞察力,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国家于此相关的宏观调控、行业竞争动态、单位内部人士调动和老板的个人喜欢等等,这些资讯可以通过新闻、行业杂志、同行前辈以及身边的同事处了解咨询而来。

帮助你的同事会陷入棘轮悖论?

职场中,经常会遇到同事的求助,你该怎么办?如果帮助了同事,会不会陷入棘轮悖论?以后同事不断地再烦你,请你帮忙?如果不帮,会不会得罪同事?以后在职场中树立一个劲敌。这的确令很多职场中的人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只要你掌握一定分寸,就不会陷入棘轮悖论:

他们的职场:

职场中有些女士非常重视同事间的交情,待人极其热心;同事夫妻不和,向她倾诉,她就充当“和事佬”,讲尽好话,决心要令其破镜重圆;同事妹妹过了适婚年龄仍然单身,她知道后自动请缨当红娘,把所有自己认识的未婚小伙子都拉去介绍同事的妹妹认识;同事要约会、要办事,有未完成的工作往她桌上一放,她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干……她虽然是热心助人,但渐渐的工作之外的事情远远多于她应付的范围之内,最后不得不搁置了许多工作,疲于帮助同事。可是同事们却不怎么领情,还送了给她一个外号“管家婆”。领导对于她搁置那么多工作也大为不满,说各人的工作就该各人做。这下她实在很困惑,为什么一心助人却还落了一身不是?

她的问题就出在她没有把握好帮助人的“度”,她的热心施得太滥,如此“助人”实在要不得。

你的职场:

生活中,工作认真、乐于助人的你,终日忙得团团转。因为除了本身的工作,你是不是还是“清道夫”,对其他同事的要求,一概接纳?

如果真是这样,不妨检讨一下,这样做是否经常弄得你透不过气来,甚至要做超额的工作,还经常感觉费力不讨好,有些同事还当自己是免费的劳动力,不想做的都来请自己帮忙?如果这样,奉劝你应该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态度了。首先人总是需要休息的,要是你没有停下来喘息和“加油”的时间,对自己的工作肯定有影响。其次同事也是不能纵惯的,长久做“好人”,帮助同事,可是时间久了同事不懂得珍惜,即使是辛苦了自己,也是吃力不讨好。所以应该学会量力助人。

亮丽主任也不是让你一反常态,只顾自己,而是要你预先估计一下,帮助别人的那件工作需要花多少时间,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是否可以承受。否则,请婉转地拒绝。别把自己当超人,没有人可以长期在巨大压力下工作,请解放自己。

如果有位同事意欲另谋高就,去你客户的公司,他坦白向你要求做其介绍人。他跟你一直颇为投契,甚至视你为“好友”,好像你不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这时,在伸出援手之余,要想一想你自己的身份和立场。对工作不满意的是你的同事,而不是你。他想去的又是你客户的公司。所以,你是绝对不值得为了所谓帮助同事,而给自己的工作造成坏影响的。即使帮助同事,也得聪明点、理智点。比如,你可以介绍同事去一个不是客户的企业,类似你以前做过的公司。

但还是需要注意,这位同事仍服务于公司,你若给他介绍工作,等于跟自己公司作对,即使老板不怪你,要是有人拿此做话柄,在背后中伤你,多少对你是不利的。这是你不妨等这个同事辞职了,或者找了一段时间工作未果的情况下,再介绍一份工作给他,或者刚巧确有份工作十分适合这位同事,考虑这位同事做介绍人,那就两全其美了。

当然,若同事已离开公司,即已不是你的同事,再以朋友的身份向你求助,你则可以放开手去帮助他。因为没有了利害关系、同僚关系,许多问题都不会发生,你要伸出援手,对你和他都是有益无害的。

职场中经常出现出于好心,去帮助同事,但久而久之,没想到同事竟然在公私大小事上均十分依赖你。“没有你,我真不知怎么办!”同事就常公开这样表示。这个时候千万别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以为同事离不开自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很强。要弄清楚同事依赖你,并不代表你所在的企业依赖你,同事离不开你,并不代表你的企业离不开你。

试想,别人会怎么想?别人一定以为你好大喜功,喜欢控制别人。而且同事永远不能“站起来”,对你或多或少是一种障碍,你俩只会一起停留在原职位。你实在有必要终止同事处处依赖你的情况。

如果你厉声正色,或十分公式化,或公然地拒绝同事的求助,表示你不会待他如过去般迁就,请他凡事自己决定和实行。这样,只会弄巧成拙,你的同事一定以为你嫌他、烦他,或是要独自邀功,对你的好印象当即大打折扣。

不妨婉转和间接一些。对方再次要求你照例伸出援手时,可以真诚的微笑着说:“其实这件事很简单,你一定可以应付自如的,被我的意见左右可能反而不妙。要不你自己试试看?”这番话是在间接提醒他:一个成功人士,必须独立、自信。何况,这样说一点也不会损及大家的情谊。

总之,职场中帮助人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还要找我一定的技巧,而且热心也要有度,这样不仅能为你赢得好人缘,而且能让你工作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