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46224900000012

第12章 茗家(1)

茶可雅志:千古文人与茶

茶圣陆羽曾说过,“茶性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认为饮茶,不能等同于饮用一般的汤水。如果只将茶当做解渴的饮料,那么实在是太糟蹋茶的美妙了。

陆羽同时还认为,茶的本性中其实是蕴含着俭德的精神,所以在平常的茶事活动中,应该多加注意,将之注入到繁琐反复的动作之中。茶艺虽然十分讲究,但是精而不奢绝对是最核心的原则。

例如,煮茶所用的器皿,质地本是多种多样,有石的、瓷的、铁的和银的等多种。但是陆羽认为,瓷锅和石锅虽然雅致好看,但是不够结实;而银锅固然非常漂亮,但是又有些过于奢侈了。因此,本着节俭的品茶原则,煮茶的过程还是以铁锅为妙。

而在《茶经》中,陆羽还专门记述了自神农氏到唐朝历代爱茶者的名人轶事,用来告诉大家古人是如何以茶养廉示俭的。如晋朝时期,有一个吴兴太守名叫陆纳,平时招待同僚的时候,只备茶和一些果品。但是有一回他的侄子觉得太过寒酸,就替换成了一桌丰盛的酒席。结果客人走了之后,陆纳就打了自己侄子四十大板。原因就是陆纳认为侄子玷污了自己一直以来保持着的简朴名声。

陆羽认为,“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荡昏寐,饮之以茶”。口渴只需汤水,而饮茶,更能使得头脑清醒,励志律己。中国文化素来都十分重视个人的修身和道德的完善,陆羽开创的修德思想,比较容易为文人士大夫们所接受。而这种对茶德的共同追求,不但让茶文化更加深刻,也在茶史中留下了不少品茶爱茶之茗家的故事。

俗话说: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其实,茶在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眼里已经不止是一杯解渴或者招待客人的普通饮品了,而是逐渐变成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饮茶能怡神醒脑,有助文思,因此格外受文人喜爱。而这份不解之缘,也使得茶文化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唐朝兴起并在之后得到较大发展的茶文化,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雅、含蓄的特点。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从古至今历朝历代著名的文人墨客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经常借诗言志,在自己的作品中去描写和歌颂茶叶,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茶诗、茶画、茶歌、茶戏等作品。

如果品茗只为品滋味,把玩精美器具,满足一时的感官享受,那么,再精细考究的茶艺也会流于形式,最终因为缺少生命力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所以品茗的更高层次是品性,即在饮茶的同时又达到精神的愉悦和升华,这才可以称为茶道。唐代茶道内涵十分丰富,概括地说,它溶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将修身养性之道贯穿其中。而这些功劳,也不能不感谢那些真心爱茶的文人骚客们。

唐朝以来流传下来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等,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形式和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唐以前的任何朝代。饮茶过程既是品味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调节和修养的过程,是灵魂的净化过程。

茶文化为中华民族异彩纷呈、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形式和内涵,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饮茶、赋诗、会友,根植于民间百姓的社会生活,为广大人民所普遍接受,逐渐积淀和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这是茶文化得以顺利发展,且盛行、繁荣至今的坚实基础。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茶之怡情养性

作为扬州八怪之首的怪才郑板桥,曾经做过12年的七品官,因为为人清廉刚正,所以终身没有在仕途上有大的作为。但是一生清雅清贫,却是郑板桥为之骄傲的地方。

郑板桥喜欢将茶饮与书画相提并论,他认为饮茶的境界,其实与书画创作的境界是相互契合的。还在任的时候,郑板桥曾经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为他创作的重要伴侣,茶见证着这位清廉官员对下层民众的深厚感情。而在郑板桥的创作中,我们也总能够看到他的诗文书画的背后,不时透露出对民情风俗的浓厚的兴趣。这种清新的内容与别致的格调,让郑板桥的身影,隐藏在傲然挺立的竹菊之间,永不消散。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楚尾吴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爱国诗人陆游——茶以表心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一生为国家和百姓呕心沥血,也留给后人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譬如“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今还都广为人们所吟诵。

据史料记载,仅陆游的一部《剑南诗稿》,就有诗九千三百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并非虚数,而这其中涉及茶事的就有三百首之多,为历代诗人之冠。

陆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祖国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饱尝各处名茶。而正所谓茶孕诗情,裁香剪味,因此陆游的茶诗情结,也是历代诗人中最突出的一个。

陆游的茶诗,涵盖的面很广,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江南茶叶,尤其是对故乡茶的热爱,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境界。他还自比诗中陆羽,“我是江南桑苎翁,汲泉闲品故园茶”。

陆游在诗中还对宋朝开始流行的“分茶游戏”作了不少的描述。分茶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烹茶游戏,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盏上用水纹和茶沫形成各种图案,因此,分茶也有“水丹青”之说。

陆游在诗中写道,他常与自己的儿子进行分茶,调剂自己的生活。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吟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诗中表露的闲散心境,也间接地反映出在国家多事之秋,爱国志士被冷落的沉重的社会景象,也反映出南宋王朝的腐败和衰落。

当代文人——茶之文思催化剂

被称为“能够插入敌人心脏的匕首”的名作家鲁迅,也是一位茶爱好者。鲁迅自弃医从文,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拯救广大民众的精神上来。而平日里,他经常是一边构思写作,一边悠然品茗。在他客居广州的时候,他就曾经这样赞叹:“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

因此,当年广州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都曾经留有鲁迅寻茶品茶的足迹。对品茶,鲁迅还有一套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

著名文人郭沫若从青年时代就喜爱饮茶,他不仅爱茶,而且还称得上是一位品茶行家,对中国名茶的色、香、味、形及历史典故都很熟悉。1964年,他到湖南长沙品饮高桥茶叶试验站新创制的名茶——高桥银峰,大为赞赏,挥毫写下了《初饮高桥银峰》诗:“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怠来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作家秦牧的故乡广东澄海县属潮汕地区,当地“功夫茶”的习俗名播中外。环境所致,他从小接触功夫茶,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辨茶功夫。1967年夏至1970年秋,当时任《羊城晚报》副总编的秦牧与广州各报总编一起,被集中在广州一座干校接受审查,“老总们”都有饮茶习惯,有一天大家突发奇想,要对各自所带茶叶评出高低,结果一致推举了秦牧为评茶师。秦牧还写有《故乡茶事甲天下》等茶散文描述潮汕近乎传奇的茶俗,被广为传诵。

当代著名作家叶君健从年轻时起就爱好饮茶,在重庆大学教书时,常与友人去茶馆喝茶聊天,而且他特别喜欢品四川的沱茶。他说:“中国美好的东西太多,茶是其中突出的一种。它既高雅,又大众化。中国人的生活,除柴、米、油、盐、酱、醋以外,还必须有茶。”

君不可一日无茶:帝王与茶

中国历代皇帝,大都有好茶之痴:有的嗜茶如命,有的好取茶名,有的专为茶叶著书立说,有的还给进贡名茶之人加官加爵。一位位所谓的真龙天子,为这大自然恩赐的片片绿色植物,给世人勾勒出形形色色的茶痴态。

乾隆与茶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这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西湖龙井茶作的《观采茶作歌》。乾隆皇帝一生风流倜傥、潇洒自在,曾经六下江南,而其中竟有五次为杭州西湖的龙井茶作诗,这就是其中的一首。

乾隆皇帝不但饮茶成癖,而且非常讲究品茶。他曾经笑谈四处周游,也是为了尝遍神州名茶,寻遍各地名泉。有一次,朝中的一位大臣进献了一份名茶,乾隆尝后,觉得其味甘醇爽滑,非同寻常,具有一股浓郁的兰花香气。于是他便很好奇地询问大臣是何地产出的茶叶。大臣回答:“此茶发现于福建安溪南岩观音石下,其色褐绿,身重似铁,气香形美赛观音。”乾隆听了感觉甚妙,于是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除了对茶叶十分挑剔,乾隆皇帝对水也特别地看重。他在尝遍北京各处的泉水之后,觉得北京西郊玉泉山的泉水为泡茶最佳,并赐名为“天下第一泉”。从此每次出行的时候,都会有专人用车拉着玉泉山的水,随时准备给皇上泡茶用。这天,乾隆一行人来到了济南趵突泉,皇帝一尝,觉得其甘洌甚至胜过随身带的玉泉水,于是就把带来的泉水全部倒掉,改换为趵突泉水,并且亲自题写了“激湍”二字,刻在了泉边的石头上。

就这样,乾隆皇帝嗜茶成癖,笑谈自己“君不可一日无茶”,不但朝野尽知广为效仿,就连平常百姓家也跟着这股风纷纷喝起茶来。而历代皇帝之中,乾隆成为少有的高寿者之一,经常饮茶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奢华的茶宴

乾隆在茶事中,以帝王之尊,穷奢极欲,倍求精工,什么排场都可以做得到。他首倡在重华宫举行的茶宴,豪华隆重,极为讲究。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中,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公大臣之能诗者,宴会于重华宫,演剧赐茶,命仿柏梁体联句,以记其盛,复当席御诗二章,命诸臣和之,岁以为常。”他还规定,凡举行宴会,必须茶在酒前,这对于极为重视先后顺序的国人来说其意义是很大的。在乾隆六十年(1796年)举行的千叟宴,设宴八百桌,被誉为“万古未有之盛法”。与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赋诗三千余首。

康熙钦定“碧螺春”

康熙也是一位特别爱茶的皇帝。传说名茶“碧螺春”就是康熙赐予的名字。

相传产于太湖之滨峰石壁隙中的碧螺春茶叶是嫩绿色的,卷曲如螺形,茶香幽幽,飘忽不散,时浓时淡,似有若无。这样一味好茶,当地人却起名为“吓煞人香”。康熙皇帝在南巡的时候喝了这种茶后,感到十分惬意,只是觉得这么好的茶却用了一个粗俗的名字,有点煞风景,便想要给它换一个名字。

这天,康熙一边品茶,一边思考,很快就从过去读过的许多茶诗中得到启发,为它起了个“碧螺春”的名字。碧者,绿色也,茶叶是绿色的,茶汤亦是绿色的;螺者,螺旋也,茶叶卷着螺形;春,是指春茶。可以说,这名字既贴切典雅,又富有诗意。从此以后,碧螺春就成了贡茶,每年要采制相当数量进贡朝廷。

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华访问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就是拿碧螺春作为国礼,赠送给当时的贵宾的。从此,碧螺春不再是中国人的专有,它以自己的形美、色艳、香浓和味醇这四绝驰名中外了。

茶痴皇帝

宋徽宗赵佶在位的时候,不问朝政,却工于书画,通晓百艺。他身为九五之尊,没有给国家社稷留下半点儿安邦之策,却穷其一生,写了一部《大观茶论》。这本书洋洋洒洒,也有3000多字,从煮茶之法到藏焙之要,从饮茶之妙到事茶之绝,这本书一一详述。其中的很多论点,即便是在现代,也值得借鉴和研究。而御笔不批奏章写茶书,古今中外,可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比起上边儿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要能干多了。朱元璋也爱茶,但他是因为在战事中,用茶治好了自己的刀伤。从此,他对罗山县灵山寺的灵山茶情有独钟。

有一次,朱元璋喝完寺院进献的灵山茶,龙心大悦,就将泡茶的厨师连升了三级的官衔。身边的随从心里很是嫉恨,嘟囔着小声议论:“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没想到这句话被朱元璋给听见了,不过他倒也没有生气,只是笑着接了一句:“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朱元璋的另一大贡献是“罢团茶,兴散茶”。据史料《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代初年,各地进贡茶叶,其中建宁、阳羡进贡的茶叶为上品,当时沿袭宋代的做法,所有进贡的茶叶都要碾碎之后,揉制成大小不同的团状,即所谓龙团。

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朱元璋认为这种做法是浪费百姓的劳力,下令停止龙团制作,直接进献芽茶。芽茶分为四等,依次为:采春、先春、次春、紫笋。

禅茶一味:佛教与茶

2005年9月,台湾著名学者李敖来大陆探访北京法源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以一杯清茶待客,谓之“君子之交淡如水”。既礼貌周到,又体现出了佛门清净的风范。但是殊不知这普普通通的一杯茶,却早已和出家僧众相伴千年,中国茶道与佛教实在是有着千丝万缕不解的缘分。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幼就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诵佛经,其后又与唐代诗僧皎然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所以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

引领饮茶新风尚

总的来说,佛教与茶的关系,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茶帮助僧侣们静心养性,度过孤苦静谧的清冷寒夜;另一方面,众多寺院中僧侣们嗜茶的风尚,又同时促进了茶业的飞速发展。

佛教讲究“四大皆空”,每一个遁入空门的弟子,都会被要求放下尘世间的一切私心杂念,一心皈依无欲无求的佛祖怀抱。

唐朝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中就曾经说道:“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欲,投钱取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