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使你痛苦的,必将让你强大
46198200000029

第29章 在困境中痛苦挣扎,不如在困境中倔强爆发(2)

美景的存在往往和困难、失败、痛苦联系在一起,这种极大的反差恰恰显示出生活原有的魅力。反过来说,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生活,需要勇敢承受痛苦后的折磨,因为当我们勇敢面对困难时,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并不是令人绝望的,在我们最痛苦的时候,生活也会给予你最大的宽慰和补偿。

1837年2月,大诗人普希金因为与人决斗而重伤不治。诗人莱蒙托夫愤慨不已,于是发表了诗歌《诗人之死》,而这很快激怒了沙皇,于是就被发配到高加索。但当心情苦闷的他到达高加索地区时,却意外发现这里竟然如世外桃源一般美丽,于是忍不住赞美起来,此时他感谢苍天给了自己这样的流放机会,因为如果不是沙皇将他流放到这里,自己也许这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见到这样的景物。

第二年,当他结束流放回到故乡时,有朋友劝说他不要再写什么诗歌了,更不要和上层社会以及统治者作对,免得再吃苦头。莱蒙托夫幽默地回应说:“如果你没有去过高加索,那么就应该像我一样被流放一次。”

不幸固然让人感到痛苦,但是绝对不会剥夺我们享有幸福的权利,不幸固然给人制造了很多麻烦,但是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能够保持强大的斗志和坚定的意志力,那么就一定能够拥抱幸福。

弱者往往会在失败和痛苦中看到生活的阴影,会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坚强的人却能够直面生活,并且保持乐观心态,这样他们反而能够从痛苦中寻找到探寻成功的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努力让自己远离痛苦,却在不经意间错失了很多美好。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更加淡定地看待那些困难和痛苦,应该在痛苦中保持足够的勇气,其实只要敢于去接受痛苦,那么就会在痛苦中挖掘出很多有意义的东西。

《圣经》中有个基督徒告诫自己的弟子说:“你害怕同魔鬼作斗争,是因为你还没有意识到上帝与你同在。但你在斗争中,就会慢慢意识到上帝其实是和魔鬼一起出现的。”我们在面对困难和痛苦的时候,也应该保持这样的觉悟,其实绝望和希望是同时存在的,苦难和幸福也会并存,但往往我们只看到了苦难,却没有发现痛苦背后的精彩人生。

5不是为了接近,而是为了超越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也就是说想要走完一百里的路程,那么在九十里的时候,只不过刚刚走完一半。这是劝告世人坚持到底,哪怕你坚持到了只差最后一步,如果没有成功,那也是失败,因此你要做的不是去接近它,而是去超越这个终点线。

很多人往往会在接近成功的时候放松警惕,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失去原有的激情和动力。另外一方面,一个人越接近成功,他所遭遇到的压力往往也就越大,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状态下,人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会产生悲观失落的情绪。这个时候,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到头来可能只是一场空,这个时候,他们会失去奋斗动力,会丧失斗志,最终遗憾地倒在成功的门前。

只有那些能够乐观面对生活,在困难和痛苦中始终咬牙坚持的人才能够坚持到最后,因为对他们来说,接近成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超越和到达才能够真正创造价值。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最后的几步路有多么艰辛,他最终依然会选择坚持,依然会努力做到最好。

1492年8月,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的派遣,开始跨越大西洋寻找印度,当时他率领船队在海上漂流了两个月,可是除了小岛之外,根本就没有见到所谓的印度大陆。而随着船队越走越远,船上物质渐渐紧缺,而且由于天气恶劣,船员的情绪非常不稳定。这时候有人站出来公开指责哥伦布的这次出海实在是一个荒谬而危险的行为,现在趁着还没有完全陷入险境,大家应该掉头返航。

此外,这个人也说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印度这样的国家,但现在即便没有到达印度,我相信我们也慢慢接近了这个国度,如果下次准备得再充分一些,我们可能就会有收获。”这一番话几乎让所有的船员都动摇了,他们也认为如果再坚持航海,就一定会船毁人亡。

哥伦布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很有耐心地请求船员再多给自己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成功的话,他一定返航,而且他也认为,既然如今很可能正在接近印度,那么就没有必要掉头,因为这次的航海目的就是为了到达印度,而不是为了接近它。他认为地球既然是圆的,那么船队就一定能够到达印度。

经过一番诚恳的分析,他终于暂时平息了船员的怒气,大家同意再前行几天,结果就在1492年10月12号这天,哥伦布和他的船员克服重重困难,抵达了他们所谓的“印度”,而这里实际上只是南美洲,可是无论如何,这个新大陆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世界发展的历史。

哥伦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对于目标有一个科学而明确的规划,而且成功的愿望非常强烈,这是每一个奋斗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也许我们一时遭遇了不如意的事情,也许我们感觉到自己越走越累,也许我们的确做到了进步,可是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坚持到最后,因为只有最终的成功才能最好地体现出我们自身的价值。

心理学家认为很多人都具有一种挫折恐惧症,担心会遭遇挫折,所以常常会在困难来临的时候适当收力,为的就是减少可能造成的伤害,所以他们常常会说:“我已经尽力了,我只能去慢慢接近成功。”可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完全发力,没有真正完全投入进去,他们是带着侥幸的心理来看待成功的,一旦发现难以顺利获得成功,一旦觉得自己的付出够多了,他们就会给自己预留一条退路。

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坦桑尼亚的选手艾克瓦里不幸摔伤了双脚,以至于被远远甩在了队伍的后面,可是他没有放弃比赛,依然艰难地向前缓行。但是直到为获奖的选手颁完奖后,艾克瓦里仍然坚持在体育馆中跑完一圈又一圈,此时他的双手沾满血污,脚上也缠着厚厚的绷带。观众们都保持肃穆,等到他完成最后一圈时,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幕被纪录片的制作人格林斯潘看在眼里,他非常感动,于是采访了艾克瓦里,不过他并不理解为什么艾克瓦里在比赛早就结束的情况下还要带伤跑完全程,这样做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艾克瓦里轻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万公里之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的,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艾克瓦里认为一个人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轻易被吓倒,而应该努力去超越终点线,而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赢家,一个真正的强者。今天,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保持这种冲劲,坚定“超越终点线”的决心。

6放弃不仅仅是耻辱,更是把成功的一丝希望扼杀了

有位青年认为自己能力很强,可是一直得不到老板的重视,在所有员工中,他的工作环境更差,工资待遇偏低,这让他很苦恼。如此坚持了几个月后,青年决定离职,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朋友,而且表达了对老板的不满和失望,他说自己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再忍受下去了。

朋友听完他的话后,立即好言相劝,他告诉这个青年:“你先不要急着离职,因为这样离开根本就不划算,人家一定会误以为你是能力不行才离开和放弃的。你不妨先留在这儿,努力做出一点成绩再离开,这样既可以保证形象,又能够提示老板他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

青年冷静下来,想了一想觉得非常有道理,自己在没有上班之前就非常向往这个行业,现在还不知道公司是否注意过自己,不妨再多给老板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就这样,年轻人安心地留了下来。两个月之后,他的工作成绩在公司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老板很快就给他提升了薪水和职位,而青年也一下子成为全公司最引人注目和羡慕的对象。

这时候,青年非常高兴地找到了那位朋友,非常感谢对方当初给自己这样一个忠告,朋友笑着说:“其实,做人不要太轻易就气馁,更不能轻言放弃,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那么希望总还是被你握在手中的,而一旦你放弃了努力,那么等待你的注定只有失败与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