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使你痛苦的,必将让你强大
46198200000020

第20章 尊重对手,没有对手你不会变得强大(2)

都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而对手多了,路虽然走得不顺心如意,但是往往能够走得更远。因此千万不要害怕面对对手,不要去逃避生活,反而应该主动去寻找更多的对手和敌人,就像一个拳击运动员总是向不同的对手发起挑战一样,因为挑战的人越多,他积累的战斗经验就越多,技能的提升也就越快。当你的对手越来越多时,你的竞争能力一定会磨砺得更加出色。

4主动寻找比自己强的人当对手,因为它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法国作家雨果说:“如果你同山羊战斗,那么你所掌握的技巧至多只能打败一头山羊;如果你同狮子战斗,那么即便你不能击倒一头狮子,但至少也能打败一匹豺狼。”一个人选择对手很重要,对手太弱了,往往起不到什么锻炼的作用,只有找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我们才能够在对抗中获得进步,才能够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拳王阿里没有成名前挑战的是世界拳王;舒马赫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喜欢和那些赛车高手过招;NBA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前锋邓肯一入联盟,教练就让他勇敢去对抗统治力十足的“大鲨鱼”奥尼尔;历史上乔布斯二次入主苹果时,将目光瞄准了当时的巨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任正非在华为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以来都在和比自己更强大的国际巨头周旋。

这些成功的人物,都在和强者的对抗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也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篮球明星姚明的教练曾经这样告诉姚明:“你要做的不是和那些同年纪的人在一起训练,不是和那些同一水平的人一起对抗,你需要找一些年纪更大的、技术更出色的、身体对抗能力更强的、经验更丰富的球员一起训练。”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应该这样,我们想要获得更大的进步,想要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成功,那么就需要懂得和高手过招,和那些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对抗,这样的对抗和竞争才能够真正让我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压力,也才更能激发出我们潜在的能力。

在印度丛林中,生活着很多孟加拉虎,这些老虎尽管个头不算很大,但是在所有的老虎中,却是最具威险性的,伤人记录最多。它远远要比个头最大的东北虎更加好斗,也更具危害,是最强大的猎食动物之一。不过对于孟加拉虎而言,它之所以能够变得如此强大,如此富有杀伤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喜欢去挑战那些更为强大的对手。

在丛林中,亚洲象是最大的动物,几乎没有任何动物可以威胁到它们的安全,也没有任何动物敢于去攻击和挑衅它们,但是孟加拉虎却敢于这么做。很多科学家一度感到很迷惑,其实孟加拉虎根本就不缺乏食物,完全没有必要去对抗强大的亚洲象,不过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孟加拉虎在挑衅的过程中,往往变得更加自信和好斗,而且它们的战斗经验和战斗技巧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孟加拉虎的挑战目标还包括鳄鱼,尽管在力量上两者不相上下,可是在水里或者沼泽地中,鳄鱼就是霸主,几乎没有动物可以在水中从它们身上占到便宜。可是孟加拉虎却偏偏喜欢跑到水里面去抢夺鳄鱼的食物,甚至捕获鳄鱼,尽管双方的战斗常常是势均力敌,但是孟加拉虎的捕猎机巧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因此它也很快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种善于在水中捕猎的老虎。

正因为孟加拉虎不惧挑战,敢于和那些比自己更强大、更具优势的对手竞争,它才能够不断变得强大,它的猎杀技巧、力量才会得到提升,猎杀的策略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元。这让它成为了印度丛林中无可争议的王者,成为了所有动物的梦魇。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强者都会感到恐惧,我们害怕正面面对那些强大的对手,而是尽量采用迂回战术,甚至喜欢用“田忌赛马”的策略,虽然这些技巧性的方法能够让我们获得一时的优势,但是对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则毫无帮助。实际上有些时候,我们更需要去挑战那些比自己更强的人,需要拿出勇气去对抗强者。

狂人尼采曾经说过:“强者不完全是用来崇敬的,他们不是供我们膜拜的石像,上帝也可以随时被挑战。”我们需要有挑战强者的勇气,需要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因为成长有时候是被动的,并不是我们想要如何成长,就能够成长到何种地步,我们需要一种外在的压力和激励,需要一种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来自于那些更加强大的对手。

弟子们问亚里士多德如何才能获得成功,他想了想说:“挑战我。”弟子们感到很疑惑,亚里士多德于是说道:“我质疑和否定过我的老师柏拉图,我的老师曾经质疑过他的恩师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想必也是如此。”实际上这三位虽然是师徒关系,但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正是因为敢于对抗权威,敢于对抗比自己更加强大的老师,他们才能够获得进步和提高。

今天我们更多时候都在逃避对手,逃避那些实力比自己强的对手,却不知道真正的进步和提高往往拜对手所赐,尤其是那些比我们更加强大的人,事实上,他们更能够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

5鲶鱼效应:给自己找一个可怕的敌人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鲶鱼效应”,过去渔民们出海捕鱼,收获颇丰,大量的沙丁鱼往往能够为渔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可是沙丁鱼不容易养活,捕获不久之后通常就会死掉,这样就影响了鱼的价钱。有些渔民在储藏沙丁鱼的鱼舱中放入几条黏鱼,结果鲶鱼一直追着沙丁鱼,而沙丁鱼为了避免自己被吃掉,只能在鱼舱里拼命往前游,反而更容易存活下来。虽然沙丁鱼在鲶鱼的追击和威胁下非常痛苦,但是求生欲望强烈,最终不得不快速前进,从而变得更加顽强。

“鲶鱼效应”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强大的敌人”或者是“威胁”,因为毕竟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中,我们的警惕性会下降、抵抗能力和生存能力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而当我们身边存在一个强大的对手时,会时时刻刻感受到威胁,就会想办法躲避危险,提高自己的防备能力和反抗能力。这种强大的压迫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激励,就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它有时候远比正面的鼓励要更加有效。

香港飞机场原先也是航空事故高发地,而且很多时候都是飞行员自己的操作失误引起的。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也为了节省更多的机场用地,香港政府想出了一个非常冒险的方法,那就是在飞机场旁边建造居民户。实际上,稍微懂点航行知识的人都知道,机场附近应尽量保持空旷,不能出现其他的建筑设施,更别说是民宅,以免发生飞行事故。但事实上自从香港改造这个机场以来,飞行安全指数竟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很多人一开始感到疑惑,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靠近民宅的地方,飞行事故反而不容易出现呢?其实香港政府的做法就是巧妙应用了“鲶鱼效应”,他们将飞机场建在一个如此危险的地方,目的就是为了给飞行员制造压力,让他更加专注地开飞机,这种压迫感最终提高了飞行员的飞行技术。

实际上,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鲶鱼效应”的应用更是广泛,比如很多企业中的一些老员工,由于相互认识,缺乏足够的新鲜感,于是就会产生惰性和厌倦心理,整个团队反而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在竞争中慢慢处于弱势。为了激励内部员工,让员工变得更有竞争力和斗志,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会从外面引进一些更加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出现,实际上严重威胁到了本土员工的利益。为了不至于被人淘汰,这些内部员工只好不断增强竞争意识,不断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竞争力的氛围,而且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也从中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