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紫葡萄绿葡萄
45985800000066

第66章 母牛要生产了

初冬过后的这一夜,山里的气温很低,地面上已经结满了薄薄的冰块。而像巴拉提这样的牧民之家,却开始了另一个漫长的不能睡安稳觉的夜晚,在牛、羊分娩的这一段时间,只要家里有牛、羊临近分娩,他们都要进行轮流值守,保证产下的羊羔、牛犊的成活率,这是他们的生活和希望。

在巴拉提所在的牧业村,像巴拉提家这样度过的不眠之夜几乎要延续到新春,因为牛一般在春天发情,到初冬至新春这一段时间分娩。在母牛临近分娩的时刻,母牛是离不开人的。

这是巴拉提家今年初冬第一头将要生产的黑色母牛,巴拉提家不敢轻视,和汉族人的习惯一样,他们似乎也要有一个好的开始,获得一个好的彩头。他们为了做好接产,不因疏忽大意而导致犊牛因为突然降临世界而冻死,早在几天以前就开始准备了,他们为母牛安排了一间安静而单独的产房,为临产的母牛在产房的地上铺上了清洁、干燥的牧草。待到生产的那两天,他们只能轮换着睡觉,以便看守和照顾好母牛。在为母牛布置的安静的产房里,母牛的子宫开始有了临产的反映,由于子宫接收了母牛大脑皮的刺激,子宫的收缩频率在加强,周期在缩短——一个新生小牛犊将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在这样宁静而寒冷的夜里,巴拉提的父亲值守后半夜,他认为孩子不怎么靠得住,瞌睡多,正处于“前三十年睡不醒”的年龄,而自己老了,瞌睡少,是“后三十年睡不着”的阶段,所以尽量让儿子去休息,自己熬点夜没关系。巴拉提的父亲时不时走进母牛的产房,为母牛擦去后身的分泌物,观察母牛的反映,希望母牛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能尽量舒服些。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红色的朝霞染红了整个牧场的时候,巴拉提家的那头黑色的母牛生了一头小牛。巴拉提的父亲蹲在母牛的身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的喜悦说明了一切。

刚生下来的小牛颤颤巍巍,浑身湿漉漉地站在母牛身边,脸上一副惊恐无助的样子。想睁开眼睛打量一下这个陌生的世界,但眼帘被细毛粘结,睁不开眼睛。由于还没有适应这个崭新的环境而看不到东西,小牛犊竟然开始在原地转圈,当它碰到巴拉提父亲的腿的时候,它就本能地靠了过去,张开嘴巴找奶吃。

它的母亲走过来了。虽然刚刚分完娩,很疲惫,但她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她伸出舌头,一口一口仔细地舔着小牛犊的胎衣,随后舔开了小牛犊眼帘凝结在一起的细毛。随后,掉过身来,把自己的奶头递到了小牛犊嘴里,趁着小牛吃奶的功夫,她继续弯过头来吻舔自己的孩子,红润的长舌头一卷一卷,就像一股温柔的火苗缓缓滑过小牛犊的身体,那种慈祥的神情,是这个早晨最美的定格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