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紫葡萄绿葡萄
45985800000058

第58章 某种表达

我所表达是:我们真正的家不是地球,我们的家在遥远的远方,肉身无法抵达。

然而我们的思维却可以把握这世间那些最美好、最难以言说的东西。

我的写作不一定有意义,最终会带我去到哪里我无法预知,但我知道无论走多远,那地方是值得去的。

经过了许多的人和事,我发现原来人莫名的忧伤不是矫情,也不是做作,而是与生而来。

哪怕从未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家园,我们看到异乡、漂泊和流浪这样的字眼,心灵也会有一种美丽的伤感或者润泽。

其实,人生只是一场有形物质的聚合,我们的存在只是无限的时间里的某一个瞬间,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潜意识的无家的感觉,仿佛我们时刻走在路上。所以,我们只有找到内心真正的灵魂,并有所皈依,那就是完美。

真正的文字是有生命的,也必然是含悲的,这悲是悲悯的悲,不是悲伤的悲。而是因为内心真正悲悯众生的悲。

只有这样,写作者才能拥有博大的胸怀,才会从内心升起安抚众生的责任感,才能形成强大的创作动力,文字也才富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字要有大我,大我成大器。小我,只能是井底之蛙。

坐在大山之巅,我找不到原始森林那种浩瀚的感觉。除了天山深处那些翠绿的,悦目的,润泽人心的一些松林。

现在所谓的森林,大多是次生林了。那些威武的落叶松,高大的柏树,已经找不见几棵,那些圆润美丽粗壮的白桦林,早已被凌乱丛生的病态的次生林取代。

在我看来,大森林已经满目疮夷,尸骸遍地。已经不是我童年想象中的大森林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坐大山之巅泪流满面的原因。

其实,大山一直在哭的,整座大森林都在哭,我也在哭。

我鄙视那些用树木换取自己腰包的鼓满,用树木装潢自己居室的人。

钞票和名声最多是身体舒适的保障,但决换不来心灵的幸福。

因此,真正能感受幸福的心,是能够深刻感受苦难的心。而真正富有价值的作品,不是回避苦难去歌功颂德,不是有意无意将镜头转向自欺欺人的所谓美。

唯美的东西已经泛滥,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就是对与大众的悲悯。就是深刻的反思,清醒的审视,真实的记录,痛苦的质问。

所谓生命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人在满足生存之后,需要更高的东西。

名利,大多数人都心向往之。利带来身体的舒适,名带来精神的满足。

有些人表面名利不屑,心里却无限向往。此类人往往故作清高,这类人面对名利的考验中,往往会更家露骨。

因为我们更需要生存。避苦趋甜是人的本能,也是肉体的需要。

热爱名利,并用正当手段追求,并不错误,无须遮掩。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知道,人活一辈子,总不能都糊涂。

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西方哲学,从西方哲学到宗教说教……一路阅读,一路思索,脚步跌跌撞撞。而探究永无止尽。

但我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