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紫葡萄绿葡萄
45985800000002

第2章 馕坑里的太阳

我一直认为居住在伊犁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这种天天与馕相伴的生活更加接近这里的地理特点和浪漫色彩。那些维吾尔人烤制的圆圆的馕在伊宁市的小巷中散发着麦质的金黄的光芒,让人心胸感到无比温暖和踏实。

馕为什么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为什么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随着我在伊犁居住时间的的延续,我逐渐明白了馕不仅仅是一种烤制面饼,而是人们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总结出的一种智慧的结晶,以及对于地理和生存环境的理解。在一次出差的途中,我的十几位同事几乎都是维吾尔人,出差的二十多天里,他们每人都带了许多馕,一路上他们的主要食物是馕,喝着自己泡的砖茶水,就着榨菜,甚或一个鸡蛋就是他们一顿饭食。吃着吃着,他们的嘴里就哼起了伊犁流传久远的《黑眼睛》、《阿瓦尔古丽》等歌曲。出差的日子虽然要忍受旅途的单调和劳顿,而且很少有他们可以吃的食物,但他们却将那次出差当着增长见识的机会,他们从内心流露出的是非常真诚的乐观。在他们看来,生活中只要有馕和茶相伴,就等于生活有了依靠,吃着家乡的馕,融入家乡阳光、泥土、雪水的香味在嘴里和心里弥久不散,带着馕在远行就等于带着故乡在远行,有什么东西能比拥有养育自己的故乡的味道更加幸福的呢?

在乡间,人们下地通常都是坐着马车或是毛驴车,中午不便回家吃饭,馕便是人们中午的主要食物。在进餐之前,将其放在从天山深处流出的纯净的清清渠水里,让馕慢慢漂游,人们坐在一棵树下休息,以聊天、唱歌的方式来驱除劳累。待馕漂到跟前,就泡软了,就着刚从地里摘下的可以生食的新鲜蔬菜,就是一顿简单而又绿色的午餐。我至今也没有机会经历这种古老而充满诗意的吃法,但是我绝对相信这种吃法的淳朴和带给人生活的惬意。维吾尔人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决不是没有内涵,面对生活的艰苦和寂寞,他们轻易就将一些简单而又深奥的思想融进了生活的每一瞬间,那种原始的淳朴和智慧在每一瞬间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馕的做法是小麦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用馕坑(吐努尔)烤制。馕坑是烤制馕的必不可少的设备,虽然现代烤箱也可以烤制,但即使味道形状和馕不相上下,我以为那只能是一种烤制面饼而不是馕,真正的馕必是囊坑烤出来的,是经过一道一道一丝不苟的工序、炭火、馕坑以后,与麦面的完美结合。伊宁市小巷的囊坑一般高1米左右,用羊毛和黏土做成倒扣的缸形的土坯,四周用土块或砖块垒成方形土台而成。这些馕坑大多依临街房屋而建,一个小窗口和制作馕的房屋连接,馕坑的外侧搭着一个简易的案子,上面铺着红布,馕就摆放在上面,馕坑上方用简单的土布遮盖起来,有的还在案子旁的一根柱子上挂一个精致的馕的样品,整个工作场所既俭朴简单,又大方适用。据史料记载,还有一种古老的烤馕方法,即把馕埋在烧过的柴火热灰里,不用翻,也不用看,半个小时后就烤熟了。吃时,吹掉表面的灰,其味道同样可口。后一种方法我在小时候见识过,我的奶奶将发面制成面饼埋在柴火里,在那食物匮乏的年代,那种面饼不是经常吃到,更不知道还有和那种面饼味道极相似的馕。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劳动人民总是在生活中创造生活,在创造中生活。

大约在两千多年前,馕传入新疆。维吾尔族先前将其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人们生活的变迁,馕的品种也与当初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今天我们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等数十个品种。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添加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相应有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发明了一种叫“馕包肉”的食物,这种食物是将馕作为托盘,上面放着手抓肉,或用辣椒,皮牙子等佐料爆炒的羊肉,吃起来浓香味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味觉器官对味道的需求也趋向多元化,这种进化使人们把好吃与否作为对食物的追求和标准。但我还是认为那种最本真的散发着浓浓麦香味的馕才是最可靠的,最让人感到温暖,它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和满足味蕾的需要,还是一种充满生活智慧和饮食传统的延伸。在伊犁的农村和牧区,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幽静的院落,院里除了有果树以及葡萄外,在一个隐秘的角落还站立着一个馕坑。如果运气好还可以亲眼目睹打馕的场景,那飘荡而起的柴火或干牛粪味道,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麦香,生活的本真呈现无遗。

“可以一日无菜,不可一日无馕。”馕和茶一样,在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馕还是招待客人的食物之一,在这些地方漫游,走累了,口渴了,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会受到热情款待,至少可以喝上一碗滚沸的奶茶和吃上一块馕。客人在炕上围成圈坐下来,摆放在人们面前的馕散发着金黄,就着酥油,奶茶,以及各种小吃,让人饱尝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风味美食。

我们应当感恩于生活和大自然,感谢维吾尔人,他们把这种融入生活大美的食物以一种最朴素的表达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对粮食怀着深深敬意,就一定对于自己早夕相伴的馕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正是人们喜欢馕的一个真正的原因。

在伊宁市的一个小巷深处,有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囊坑,这个囊坑和周围的环境是那么的协调,我甚至觉得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才会有其存在的空间。一座简朴的土屋,土屋后面一片绿色的白杨高大挺拔,屋前一个简朴的囊坑,三条腿的案子上面铺着的一块红色布稠垂挂下来,上面摆放着刚刚出炉的馕;一位妇女在屋前,一双充满母性温柔的黑眼睛深邃悠远,怀中的小孩在吮吸母乳中呢喃着;一个一个馕坯不断从窗口飘出来,同时飘出来的还有歌声,一个维吾尔巴郎头戴六角形的毡帽,嘴里和着土屋内飘出的旋律,他将馕坯放在一个贴馕模子上,经过简单的整理就躬身将馕贴在囊坑的深处,然后用一根长长的铁钩将烤好的馕取出来。此时,早晨的阳光流泻下来,一副古老的图画就这样定格了下来:

三根木柱/一张方桌/一方不大的窗口/这是生活所有的道具/两个精明强干的巴郎/弹奏出了最美的旋律一串串音符从馕坑缓缓升起/经过阳光的淬火/金黄圆润/完美简朴/四季风雨育肥的麦香弥漫开来……质朴的深邃洞穿岁月/在心灵的颤栗中/蓝色的背景露出原始的本真/阳光和尘埃安静下来/红色的帷幔象一部无字诗书所有的想象张开翅膀/带着感恩/向着屋后的绿色深处蔓延——拙作《简朴之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馕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馕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他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民族隐匿在馕中的简朴而睿智的大美以外,还让我们体味到了生活简单而复杂的本质。当然,认识上的变化同样带来了关于馕的品种的革命,在解放路一巷,一个囊坑烤制出了镂空的馕、四角形的馕,馕的品种的创新促进了馕的口味的变化和品牌意识的增强,在新疆已经有几家馕店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苏来曼”为自己的馕注册的是“众意”牌商标,意思就是让人们满意。其实,对于一个崇拜粮食的民族来说,一定对于食物有着无比的敬畏,从馕坑里飞出的太阳,本身就是一种最简朴最美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