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45981100000040

第40章 春波澹澹蛙乱鸣

春日的一个黄昏,我骑车漫游在郊外的一片水塘边,任思绪自由地飞翔。水边突然传来熟悉而又陌生的“咕嘎”声,声音悠扬悦耳。是青蛙的鸣叫声,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思绪把我带到了那已经离我渐行渐远的乡间田野生活。

常年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对于蛙声是非常熟悉的。在我童年居住的南方,每年春天至秋天,一群群身着迷彩服的乡间歌手,不分昼夜,殷勤地在田间水浒展示它们的歌谣,不因听众的身份贵贱而改变歌唱的方式。在我生存的乡间,父亲盖有草屋三间,用于我们一家三口的栖身之所。草屋盖在山脚下,屋前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小河两边是田野水池,每当春暖花开,杨柳吐绿时节,就可见一群群圆头细尾身着黑衣的幼年小歌手在水中攒头游弋。不经意间,它们就又换上了彩装,开始了他们一生中最辉煌而又短暂的歌唱生涯。

春天的蛙声是那么的令人耳悦神舒。和风暖日,绿荫遍野,春潮般的蛙声,就象一首循环往复的浩歌,在为农忙的人们助兴。当夜幕降临之后,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躺在床上,那悦耳动听的“咕嘎咕嘎”声犹如催眠曲,圆润而亮丽的天籁之音轻抚耳鼓,在不知不觉中把人们送入梦乡;夜阑无眠,月下独坐,听那此起彼伏、声如潮涌的蛙鸣,可以为你驱走几分深夜的孤寂;月朗星稀,独自漫步在田野水浒,近距离地与蛙声接触,会觉得其声高亢嘹亮,无数身着迷彩服的乡间歌手,在水草间鼓腹高歌,底气充沛声音宏亮,众蛙合唱,夜的喧哗和骚动在这里并不亚于城里的一场音乐会。一跺脚,蛙声顿失,尔后一蛙独鸣,继而众蛙和奏,宁静的乡村之夜又增添了几分特别的宁静。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人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于黄昏时分,在菲菲春雨中独步于桑间陌上,听河水叮冬、蛙声如歌,即使你不会作诗,心中恐怕也会涌动起阵阵诗意。遗憾的是那时的我还无书可读,更无提笔著文的能力。然而我想,在蛙声萦耳,暖风醉人的窗下伏案或读书、或写作,或思考,一定是十分愉快而美妙的事情。

自从我离开家乡来到城市,蛙声就不能常伴我的耳边了。但是每到初夏时节,蛙声如远处的鼓吹,自郊外隐隐传来,我心中仍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动,一如这春天的风和日丽。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隐隐约约、时断时续的蛙声中读书、写作,或躺在床上常忆想乡间的那段有蛙声相伴的日子。于是,蛙声成了我永远的牵挂。为了再次象往昔一样听一回蛙声,独自一人骑车来到了郊外找寻朗月蛙声带给我的旧梦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了。它们的歌唱的确使我感到兴奋,近处的蛙声圆润嘹亮,远处的蛙声悠长婉转,远近相叠的蛙声,如同多声部的大合唱,使我心境顿佳。在水塘边徘徊良久,我才恋恋不舍地返回城里。

来到城里已经十几年了,我只听到过一次最美妙的蛙声。那是七年前住在城郊的时候,在我租住的屋后有一片很大的庄稼地,庄稼地旁边有农人用以蓄水的水池。夏日的一个黄昏,天空黑云密布,雷雨由远处骤然而至。我推开窗户,凉风刹时充满房间,身心顿觉清爽。那天晚上我早早上床就寝,朦胧中,我被窗外的“咕嘎咕嘎”声扰醒。我一骨碌爬起来,探头向窗下望去,隐约中有小东西在移动的影子,声音正是从那里传来。那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是浩月当空,纤云如纱,室内如霜的月光洒在床前,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句……耳畔的蛙声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故乡,带回到了那已经离我久远的乡村生活,一种孤独凄凉之感如同秋水随之填满了我的胸膛……

后来这里的池塘消失了,蛙声消失了,庄稼地里长出了许多高大的楼房。我搬家到了市中心,成天充斥耳膜的是机械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以及舞厅的乱吼流行歌曲声……那种于静寂中传来蛙声的异乡之夜,已经成了我渐渐远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