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45981100000017

第17章 去伊犁河走走

新年初始,我又一次站在了这里,我的伊犁河。

一个游子归来的时候,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肯定要来到这里,来到这里看看融入自己生命的河流,无论他走多远,飞多高,他都会回来的!

只要来到伊犁河,游子漂泊的心灵就会平静下来,郁闷的情绪就会得到消解。

此时此刻,白雪覆盖大地,朔风凛冽。但我不愿意将你写成冬天带有肃杀气氛的河流,更不愿意你在这“三九”时令受到任何人为风霜的侵扰而孤寂荒凉。因为我的伊犁河,无论春夏秋冬,你的内心必定有着火一样的热情。

走在冰雪道路上,瘦骨嶙峋的杨柳随风摇摆,血脉膨胀的方言在召唤着,召唤着一个游子的归来。在这种“三月”如隔三秋的氛围中,我感觉到了伊犁河在我心中的位置。

我是去年夏之末离开伊犁的,在另一座城市辗了三个月,最终一事无成。因为思念这片土地,牵挂我的伊犁河,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又回到了她的身边。

我的伊犁河,在冬日的阳光下,水波不兴,温顺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祥和弥漫着河畔的每一寸土地。那远处的河心小洲上落满积雪,一群小鸟在河面上翻飞着,音符单调淳朴,这是一群固守家园的精灵!

一缕冰凉的风擦面而过,冬不拉的琴声送来熟悉的气息直透肺腑。对了,就是这种味道,我久违伊犁的气息。

此时从此刻,我是多么的幸福!

在河岸坐下来,看两个小姑娘捧起冰块,红扑扑的脸蛋漾着小酒窝,让人顷刻之间陶醉不已。他们各自将一小块冰放入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怎么能够随就将脏东西放进嘴里呢?”旁边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士赶忙制止他们的行为。“阿姨,这不是脏东西,老师说这是天山雪水结成的冰块,走了好远的路才来到这里呢?!”是的,不脏。这些远道而来的冰块,是纯净天山之雪水的结晶,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用大人的思维定式,只要是野外的东西,只要是没有经过消毒,必定是不干净的,包括我们日常生活的用水,原本就是天山雪水,再经过大地的自净功能,是完全可以饮用的,可人们人为地污染了,不得不消毒剂进行人工净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认为水是“干净”的了,事实真是这样简单吗?

如果一定要我给纯净水下个定义,那么我的理解是,所谓的纯净水,就是没有经过任何污染的自然原水,是可以直接用来饮用的水,这种水并不缺少人类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微量元素。而那些经过几十层过滤网过滤并添加了微量元素的所谓纯净水,并不是我们生活真正所需要的水。对于这样的结论,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我刚刚来到这里的那一段不算长的时光里,居民家中基本都还没有安装自来水管,人们每天都要定时去设置在小巷深处的自来水房挑水。而那时小巷两边的渠沟里流淌着的是潺潺的清流,人们直接用渠沟里的清水洗菜,或者饮用,我看见过无数这样的情景:当一碗水进入肠胃的时候,人们脸上总是洋溢着满意的笑容。短短的二十年时间,这样的场景已经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随着人为污染源的逐年增加,这条伊犁大地的生命之河自然也未能幸免。难怪刚才哪位女士认为伊犁河的水不干净,虽然我不能苟同她的观点,可我又没有足够的底气证明河水是十分纯净的。

一尾鱼儿游过来了,这是我在浅水滩的冰层下发现的唯一生灵,他悠闲地摆动着尾巴,嘴巴一张一翕,吐出一串水泡。它的出现让我感到了一丝欣慰。伊犁河的鱼类资源逐年在减少,许多鱼类到了灭绝的边缘甚至已经灭绝,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遗憾。曾经,听前辈们讲起伊犁河的鱼肉之鲜美,我就心向往之。特别是说到伊犁河的虾,这种虾全身透明,身上的脊骨清晰可辨,其味道之鲜美赛过任何一种人工养殖的虾。我完全相信这种我并没有眼见为实的传言,依照伊犁河的水系特征,来自于天山深处的纯净之雪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生长这样透明的虾是可能的。但是这样的事实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原因自然与自然环境的改变有关,当然也不排除人为的因素。这几年渔政部门每年都对伊犁河流域鱼类繁殖期间实行禁渔,收到一些效果,然而灭绝人性的渔猎者手段极其残忍。有一段时间,我在这里工作,每到春天,就可以看见一些非法渔猎者,他们使用的是带有强大电流的捕鱼设备,这种捕鱼设备一旦启用,强大的电流就会对有效电流范围内的所有生灵形成毁灭性的打击,所有的生灵都难逃劫难,这些偷猎者往往都在禁渔期进行,鱼儿在上溯产卵季节惨遭厄运,给伊犁河的生态造成毁灭是无可补救的。在伊犁作家谢善智写渔猎的文章中,伊犁河鱼之丰富,伊犁河水煮伊犁河鱼之美味,每每读到那些文字就心向往之,却无缘亲见和品尝,真真是一大遗憾。

走在伊犁河畔,我的思绪逐渐平静下来,尽管心中还有着一些无法排解的忧郁,有着对于这条河流的痛惜之情,然而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就像那温暖的阳光可以褪去污染的积雪一样,相信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环境对于这条流域的重要性,也必定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她健康地流淌在伊犁的广袤大地上,健康地为我们提供纯净的乳汁。因为我们离不开这条河流,正像我们无论飘多高,飞多远,需要找到自己的根一样。

§§第二辑 写意植物

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许多物种的基因在人类的直接干预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特征,他(它)们不得不按照人们的意愿去选择生存方式和繁衍后代,在锲而不舍的试验和改良中,事物的遗传基因被改变了,生物链也遭到了破坏,人类自己的目的达到了,然而这种事物却永远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