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在真菌学分类上属担子菌亚门、竹荪属。这个属目前已记载的有11个品种,其中可食用和药用的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和棘托竹荪等。
(1)长裙竹荪。
子实体幼时卵球形,长大后伸长,高12~20厘米。菌盖钟形,高、宽各3~5厘米,顶端平,有一穿孔,表面有显著的网格,充满暗绿色黏液状微臭的孢子液将菌盖染成绿色,将孢子液洗去后菌盖可恢复白色。菌幕(俗称菌裙)呈白色,附在菌柄顶端,从菌盖两侧下垂,长达10厘米以上,超过子实体全长的一半,由管状组织组成,网眼呈多角形,直径0.5~1厘米。菌柄白色,由海绵组成,中空,基部粗2~3厘米,向上渐细。菌托鞘状蛋形,高4.5~5.5厘米,直径3~5厘米,粉红、紫红或红褐色,由内膜、外膜和膜间胶体组成,内、外膜柔韧,与地下菌丝或菌索相连。孢子椭圆形,光滑,大小为3.5~4.5微米乘以1.7~2.3微米见方。
(2)短裙竹荪。
子实体幼时卵球形,高12~13厘米,直径3.5~4厘米,白色至淡紫色。菌盖钟形,高、宽各3.5~5厘米,具有明显的网格,内含绿褐色的、臭而粘的孢子液,顶端平,有一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如短裙,长3~5厘米,由多孢线状体组成,上部网眼呈圆形,下部网眼呈多角形,直径1~4厘米。菌柄白色,中空,长10~15厘米,纺锤形至圆柱形,中部粗约3厘米,向两端渐细,海绵质。菌托粉红色至淡紫红色,鞘状,膜质,直径3~5厘米。孢子无色,平滑,椭圆形,大小为4~4.5微米乘以2.2~2.8微米见方。
(3)红托竹荪。
子实体幼时卵球形,高20~33厘米。菌盖钟形或钝圆锥形,高5~6厘米,直径3.5~4.5厘米,顶端平,有一穿孔,表面有明显的网格,内有暗青色至青褐色的、微臭的孢子液。菌幕白色,如短裙,质脆,从菌盖下垂约7厘米,网眼呈多角形或棱角圆形。菌柄白色,中空,圆柱状,长11~30厘米。菌托球状,红色,膜质。孢子卵形或长卵形,透明光滑,大小为2~2.5微米乘以3.7~4微米见方。
(4)黄裙竹荪。
子实体高6~16.5厘米。菌盖钟形,高2.2~2.8厘米,直径1.9~2.2厘米,具网格,橘黄色,表面有青褐色黏稠状的孢子液,顶端平,有一穿孔。菌幕柠檬黄色至橘黄色,下垂长达6.5~7.5厘米,网眼呈多角形,直径2~5毫米。菌柄圆柱形,白色或淡黄色,海绵质,中空,直径1.6~2.3厘米。菌托淡紫色,大小为2.5~4厘米乘以2~3.5厘米见方。孢子长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为3~4微米乘以1.5微米见方。
(5)棘托竹荪。
子实体外形与长裙竹荪相似,形较瘦小,菌盖薄而脆。菌托白色或淡灰色,表面有散生的白色棘突,柔软,上端呈锥棘状,托基部棘突渐长,随着菌蕾由灰白色转变为暗褐色,表面粗糙。菌蕾有落地生“根”性能,接触地面时就能萌发许多菌索。菌盖多丛生,少数单生,单个重10~20克,直径3厘米左右。孢子椭圆形,大小为3.5~4微米乘以2~2.3微米见方。菌丝白色,呈索状,在基质表面呈放射状匍匐增殖,菌索尖端呈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