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目是现代爬行动物中最大的一类,多达4000余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形态多样,多数体型较小,包括现存最小的爬行动物,也有少数体型较大、而在史前时期则有些巨大的成员。蜥蜴目也可能是有鳞总目另外两个目的祖先。
蜥蜴目大多具附肢2对。有的种类1对或2对均退化消失,但体内有肢带的残余。世界已知约3000种。大都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在欧洲有进入北极圈的。一般体形较小,最长(如科莫多巨蜥)可达4米。一般具外耳孔,鼓膜位于表面或深陷。眼具活动的眼睑和瞬膜(第3眼睑)。舌发达,多扁平而富肌肉。下颌骨左右两半靠骨缝牢固相联,口的张大有限。
蜥蜴
随着宠物热的骤然升温,一些已厌倦了养猫养狗和追求新奇的人开始饲养起一种国外很流行的个性宠物——蜥蜴。说起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恐龙般的动物。其实不然,蜥蜴类动物大多温顺可爱,颜色艳丽,而且好静,往往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所以它才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宠爱。但是真正了解蜥蜴的人不是很多。蜥蜴俗称“四足蛇”,有人叫它“蛇舅母”。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方骨可以活动,等等。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外形特别的蜥蜴。
外貌特别的犰狳蜥
犰狳蜥因为避敌方式酷似哺乳类中的犰狳而得名。属于日行性的小型蜥蜴。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多岩沙漠区域的岩堆间栖息。全长12~16公分,最大可达21公分。头后部有6枚大而有明显鳞骨的鳞片并列。躯体及尾部同样有具明显鳞骨的鳞片呈带状排列。其中位于躯体部位的鳞片数量,有7~15枚。雄性身上约有26~32个股孔。
犰狳蜥
躲避不及的犰狳蜥就会将尾巴含在口中,将身体卷成一个带刺的圆球以保护脆弱的腹部,这种自保措施与犰狳一模一样。在哺乳类和爬虫类中都有避敌方式如此神似的动物,确实是自然界少见的巧合。
犰狳蜥十分温驯,也很好养,可以很快适应人工环境,但是比一般蜥蜴要胆小一点,在没有完全适应以前最好不要抓它把玩。在食性上是以一般昆虫及无脊椎动物为主,可以喂食蟋蟀和面包虫,幼体特别喜欢吃白蚁。如果找得到的话,白蚁是最营养的食物。成体也可以喂食乳鼠。饲养环境以砂为底材,堆置一些岩块供它们攀爬和躲藏,水盆要大一点因为它们喜欢泡水,要有UVB加温灯供它们曝晒。
在雌雄辨别上,犰狳蜥是非常困难的,可以3~5只群养让它们自然配对,雄性通常头部较大,花纹较鲜明,股孔也比较明显,不过准确性较其他蜥蜴低。雌性每次可以直接生下一只幼体,一年只生一胎,是典型的胎生蜥蜴,初生幼体包覆在一层透明薄膜中,约三年可以成熟繁殖。每次的幼体都可以与父母共同生活,不会有被吃的危险,因为犰狳蜥是群居性动物,但是以家庭成员为群居对象,如果是外来的陌生个体便有遭受攻击的危险。
经过人工饲养的犰狳蜥会逐渐失去卷曲成球的自卫本能。市面上所能见到的个体绝大多数是野生个体,因为人工繁殖数量太低比较没有经济价值。除此之外,犰狳蜥是只饲养乐趣很高的蜥蜴。甚至适合初学的新手饲养。饲养正常的个体通常可以活上25年。
欧洲蓝斑蜥蜴
蓝斑蜥蜴在我国香港被称为珠宝蜥,在欧洲被称为欧洲眼蜥、绿宝石。欧洲蓝斑蜥蜴,是蜥蜴成员中体型比较大的一类,也是欧洲体型最大的正蜥科蜥蜴,体长可达60~80公分,这种粗壮的蜥蜴有个健壮的头部及强而有力的上下颚体色为绿色,散布着黑色斑点,体侧有数列淡蓝色的斑点。幼体为蓝绿色,身体上覆盖着无数白色斑点,这些斑点有时镶着黑边。
蓝斑蜥蜴属于日行性卵生动物,每次产约4~6枚卵。在野外以昆虫、小型蜥蜴、其他动物的蛋与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本种若在茂密的灌木林内被发现,体型大者逃跑时会因碰撞矮树丛而发出很大的声响。
多分布于意大利西北部、法国南部、西班牙及葡萄牙。栖居在开阔林地、葡萄园及橄榄林内。
细三棱蜥
细三棱蜥又被人们称为红眼鹰蜥、盔甲蜥。体长约15~20公分,体色为深褐色,腹面为黄褐色。这种纤细石龙子的双眼周围有橙色色块,虹膜则有一圈黄色环。
细三棱蜥
其头盔状的头部上有类似鸟喙的嘴巴,背上有四列突起的鳞片,脚及腹部则有腺体。
以昆虫为主食的夜行性蜥蜴,卵生,每次仅产下1枚,在28℃左右约70天孵化。细三棱蜥常出没于椰壳堆中,被发现时会大声尖叫,本种生性较害羞且强壮,非常容易饲养,需于有半水半陆地环境生长,温度保持约15~35度即可,冬季低温期需保温,供饵以蟋蟀面包虫等昆虫类为活饵,养殖箱内应布置需有树木供攀爬,地面铺上树皮屑或椰壳屑供栖息,于定点处设置一加温灯。
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栖居在森林与农场中。
太平洋蓝尾岛蜥
太平洋蓝尾岛蜥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及太平洋西南部都有分布。栖居在灌木丛、花园及农场中。
太平洋蓝尾岛蜥
以昆虫为主食的日行性蜥蜴,卵生,每次产下2枚卵。这是种分布极广的蜥蜴,太平洋蓝尾岛蜥有时会将尾巴摆成8字型,可能是其领域性行为的一部分,以此威吓其他蜥蜴。
体长约10~12公分,体色底色为黑色,并从吻端到尾巴的基部缀有金色的长条纹,长尾巴则为鲜艳而显眼的蓝绿色或铁青色。
砂鱼蜥
砂鱼蜥是石龙子科中十分特殊的一属,分布区域广大,主要来自埃及,因为它们的体色最为出众。绝大部分都是黄色到橘色的底色,配上由黑色到棕色的横斑,十分醒目。当然也有少部分背上没有横斑的亚种。
砂鱼蜥
砂鱼蜥共有六个亚种:大多是以产地来区分,不过因为它们的价位不高,因此一般人并未详细加以区分,而都以砂鱼蜥来称呼。
砂鱼晰是很独特的沙漠品种。喜欢挖穴,大部分时间都在沙堆中挖穴,躲在沙堆下享受日照,当猎物走过时,会把它们埋在沙堆下。受惊时,会迅速地窜回沙堆下,因此,被称为“砂鱼蜥”。
它们个性温和而害羞,所以经常躲在砂中。通常以各种昆虫为主食,特别喜欢小甲虫类,面包虫,小黑甲虫等。它们偶尔也会吃种子或植物的果实与花朵。饲养环境很容易布置,底材以爬虫砂最适合至少要15公分深,需要强烈而长时间的光照,有UVB的灯光是最好的,再加一些沉木或石块就足够。另外需要放置小水盆提供饮水。冬天如果没有加温,在15℃以下砂鱼蜥就会进入冬眠状态,停止活动与进食。
在雌雄的辨别上颇为困难,不过雄性的体型通常较大而尾巴根部较粗。雌性每胎可以产下3~5颗蛋,大约60~75天可以孵化。基本上砂鱼蜥的饲育难度不高,如果饲养稳定,它们一般都可活到10年以上。
许多蜥蜴目成员的每一尾椎都被横隔分成前后两半。肌肉强烈收缩可使尾自该处断掉(“自截”),这是一种保护性或防卫性的机制。断下的尾部有力地猛烈跳动,以迷惑敌害的注意力,蜥蜴却趁机逃走。以后可再生一新尾,但比原尾短小,颜色也较浅,其中仅有软骨棒而无尾椎。
蜥蜴类与蛇类内部结构的区别是:蜥蜴体内有前肢带和胸骨,蛇则已经退化了。蛇类的最后1~2对肋骨分叉,蜥蜴则绝无分叉的肋骨。蛇的肾脏靠体前方,右肾比左肾更靠前,蜥蜴的肾脏则后伸,甚至超过泄殖肛腔的水平,而且两侧对称排列。蜥蜴多以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蠕虫等为食。有些种类兼吃植物,也有专吃植物的。卵生或卵胎生。现今的分类系统将蜥蜴目分为5个亚目,即壁虎亚目、鬣蜥亚目、蛇蜥亚目、双足蜥亚目、石龙子亚目。其中壁虎亚目分为4科(四肢发达的壁虎科、前肢退化而后肢鳞瓣状的鳞脚蜥科、夜蜥科、有活动眼睑的睑虎科),鬣蜥亚目分为3科(美洲鬣蜥科、鬣蜥科和避役科),蛇蜥亚目分为6科(蛇蜥科、异蜥科、鳄蜥科、巨蜥科、毒蜥科和婆罗蜥科),双足蜥亚目仅仅一科(双足蜥科),石龙子亚目分为4科(非洲蜥蜴科、蜥蜴科、石龙子科和美洲蜥蜴科)。
蜥蜴科又称为正蜥科有27属230~277种,广泛分布于旧大陆地区(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温带及寒带地区,最北几乎已达北极圈。其栖息环境包括:草原、沙漠、树林等等。主要以小型的无脊椎动物为食。某些生活在岛屿的正蜥属的种类,也吃食成熟的果实和种子蜥蜴科成员主要为卵生,也有少数为卵胎生,其中胎生蜥蜴是卵胎生的蜥蜴的代表,胎生蜥蜴也是分布最广和最北的蜥蜴之一,分布于亚洲北部和几乎整个欧洲,包括欧洲北极圈以内的部分,另有几种蜥蜴为孤雌生殖,只有雌性而无雄性。
蜥蜴科的体形一般均细长,体长在12~90公分之间,头背部有对称排列的大鳞片。身体上的鳞片,形式不一。腹鳞均较大,大多为方形或矩形,纵横排列成行。瞳孔圆型,舌头细长,前端有深缺刻。尾相当长,易断但可再生。有四肢,一般有股孔或鼠蹊孔。
1楼昵称:小雪
有人认为蜥蜴与蛇的区别是蜥蜴有四只足,蛇没有。事实上,部分蟒科蛇类有一对呈爪状的后肢;而蛇一点足的痕迹都没有。那怎样区别它们呢?
2楼昵称:梅雨天
蜥蜴下颌骨不能活动,口不能张大。蛇的下颌骨左右两半以韧带相连,彼此间可拉开。
3楼昵称:小破孩儿
蜥蜴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无存的种类,其体内必有前肢带(肩带)的残余。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后肢残余的种类,其体内也绝没有前肢带的残余。
4楼昵称:飘雪
蜥蜴多具有活动的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睛可以自由启闭。蛇的上下眼睑愈合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来,蛇眼永远是睁开的。
5楼昵称:小叶
蜥蜴多数种类的舌头较宽大肥厚。蛇的舌头都很细长,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于鞘内,常通过口前端的缺刻处时伸时缩,搜集“气味”,帮助锄鼻器产生嗅觉。
三只蜥蜴结伴同行,要走出故乡寻找新的生存环境。
这天,他们走进一片森林,这里空气湿润,食物又多又美味。第一只蜥蜴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决定就在这里住下了。于是,他借着光影慢慢改变肤色,渐渐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中。
第二只蜥蜴看了看自己弱小的身体,又警惕地打量着这个全新而陌生的地方。觉得这个地方虽然不错,但对于他来说还不够理想。于是他开始着手修建一个坚固的窝,希望将这里改造成真正适合生存的地方。
第三只蜥蜴觉得这个地方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很大,根本不适合自己。他既不愿像第一只蜥蜴那样改变自己,也不愿像第二只蜥蜴那样仅仅为了一个住处而大费力气。尽管前两个蜥蜴竭力劝说,但第三只蜥蜴还是执意地离开了。接下来的一年里,第一只蜥蜴不断地改变肤色自由地生活在不同的美景中。第二只蜥蜴也在建好的隐蔽住所里生存了下来。
一天,一只麻雀给他们带来了第三只蜥蜴的消息:第三只蜥蜴找遍了能找的地方,始终没找到他心目中的那个十全十美的地方,最后在寻找的路上累死了。
有时候改变不了环境就应该试着去适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