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干制是指利用热能或其他能源排除物料中水分的加工方法,作用在于限制果品中的有效水和降低水分活性,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保藏的目的。
新鲜食品最容易败坏,主要是微生物造成的。水果败坏得最快,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含水量非常高,组织脆嫩,在采收期及以后的处理中,很容易遭到机械损伤,使汁液外流,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如果设法降低食品中可利用的水分,微生物就受到了抑制,借此可以达到食品保存的目的。
干制的原料处理除洗涤、去皮、切块等工序外,还要进行烫漂、浸碱和熏硫。烫漂的目的在于破坏果品中酶的活性,减少氧化变色和营养物质的损失,增强细胞的透明性,并有利于水分蒸发;浸碱的目的在于除去果皮上的蜡粉,加快干燥;熏硫的目的在于防止酶氧化褐变和保存维生素等。干燥过程的前阶段为排除果品中游离水的恒速干燥期,后阶段是排除部分胶体结合水的降速干燥期。
在干制过程中为了加快脱水的速度,避免产品不必要的损害,要注意干燥热空气的控制。热空气进入干燥机中流过原料,温度逐渐下降。因水分蒸发而消耗热量,同时空气的湿度相应地上升,减缓了干燥效率,达到饱和时就失去了排去水汽的能力。因此,必须采取通风换气的措施来控制适当的干制条件。果品原料含水分是很多的,在干制的前阶段,水分蒸发快,产品温度不致提高。待大部分水分蒸发后,就应在较低的温度下缓慢进行,以免损害产品的质量。
果品在干制期间,失水的快慢也与原料的性质和形状大小有关。蒸发面越大,水的丧失也就越快。因此,切制的块片越小,相对地扩大了蒸发面,干燥也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