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婴幼儿护理保健全书
45965500000017

第17章 婴幼儿家庭用药及常见症状的家庭对策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生病,多数时候,家长都会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但是,对于一些常见的轻微疾病,如果家长掌握了正确的用药方法,也可以在家里自行处理。不过,在给婴幼儿用药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用药误区,以免给宝宝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了解小儿发育,合理用药

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旰、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根据小儿身体发育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小儿用药特点二三事

不要迷信新药和贵药:有些病儿的家长往往希望医生能开新药和贵药,认为药越新越贵,则疗效越好。更有甚者,还有少数病儿家长不带病儿就去医院点名要药,这是不符合用药原则的。其实药价的贵贱,并不完全和疗效成正比。就拿阿司匹林来说吧,这是用来治疗小儿发烧的退热药,价格便宜,且疗效迅速。而近来新研制的安比林、头孢拉啶、美欧卡类价格较贵,只对某种细菌引起的疾病有效,而且还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它的适用范围比较狭小。用这些药来治疗小儿最觉见的病毒性感冒,就称不上是好药了。

专家方案

(1)小儿体内各组织器官未发育成熟,生理功能不完善,解毒功能也较差,所以,用药时应根据这些特点谨慎行事。

(2)有些药物在成人或年龄大些的孩子可用,在婴幼儿则不宜用,新生儿和较小婴儿的肝、肾和某些酶系统功能均不完善,用药时容易出现毒性反应。如抗生素类药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一般不用,必须用时也应谨慎,稍大些的孩子使用时也应适当注意。

(3)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一些兴奋神经的药物不宜使用,使用时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小儿对某些药特别敏感,如吗啡、可待因、杜冷丁等,使用时容易中毒,故不宜使用,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幼儿应禁用。

(5)小儿有新陈代谢旺盛,排泄功能快的特点。小儿的用药量有的按年龄计算,有的按体重计算。成人所用药物不可轻易给小孩用,有疑问时应去请教医生。

知识导读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用药前应向医生反映以下情况

[来诊前是否已自行用药]如已用,则需告之药名、剂量、服用次数及服药后的情况等。

[药物反应史]凡有药物不良反应史者,再次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就很高。

[变态反应性疾病史]如果小儿有哮喘、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药物不良反应往往较常见。

[肝肾疾病史]提供这类病史可让医生避免或慎重使用对肝肾有影响的药物。

[遗传因素]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有遗传性。该患者服用解热止痛、磺胺、奎宁类药物及吃蚕豆等,均可引起急性溶血。

谨记注意事项,用好小儿抗生素

新生儿、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间,对抗生素敏感性强,用药不当,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对新生儿、小儿应用抗生素时要特别小心。

小儿抗生素的应用二三事

抗生素不能随便用。否则,一旦出现毒性反应其后果往往是严重的。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损害听神经而导致终生耳聋,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除了损害听神经外还损害肾脏,氯霉素损害骨髓(即影响其造血功能),先锋霉素对肝和肾都有损害。

此外,擅用抗生素,往往对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是否用抗生素要由儿科医生诊断后决定。如一般感冒,不必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将会带来严重后果。婴幼儿用药应首选口服剂型,其次是肌注,最后才是静脉注射。

专家方案

(1)要严禁给新生儿服用氯霉素。因为即使小剂量的氯霉素也可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且新生儿、早产儿服用氯霉素时,很容易发生急性氯霉素中毒,严重者可在急性中毒症状出现后几个小时内死亡,医学上则将这一中毒症状称为灰婴综合征。

(2)新生儿要严禁服用新霉素。因为服用新霉素可以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

(3)8岁以内小儿严禁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现已查明,即使短期内服用四环素也容易引起黄斑牙,甚至使乳牙及恒齿发育不良。还存在暂时性阻碍孩子的骨骼生长的可能。

(4)小儿要慎用氟哌酸。喹诺酮类抗生素包括氟哌酸、氟嗪酸等,是临床使用广泛、抗菌作用较强的一类抗菌药。但用于小儿时,除能发挥正常的抗菌作用外,同时又可影响软骨发育,对婴幼儿身高发育不利。

(5)一种抗生素能解决就没必要用两种;能用普通抗生素就用普通的。用量和疗程要依病情的轻重程度来定,也就是嘱医嘱使用。切记不要自行加减药物,否则会导致毒副作用加重或使前段治疗效果前功尽弃。

(6)严格禁止对6岁以下婴幼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7)用药期间,要按医生的嘱咐做必要的检查,如化验血和尿,检查肝肾功能。一旦发现问题,应请医生及时处理。

知识导读

要严格按时用药,抗生素有6小时1次、8小时1次或12小时1次的,这是根据不同药物在人体内生效的速度不同而决定的,不能随便更改。有的家长嫌麻烦,常将6小时用药1次改为每日3次,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注意不良反应,且莫胡乱用药

当医生为小儿开出药品之后,其家长应当从医生那里获知所用的药有哪些不良反应及其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来,药品对小儿的不良反应并不常见,其发生率约为2~5%。

药物的不良反应二三事

当小儿服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分辨是哪种药物或某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时,必须停用所有药品,然后按每次增加一种药的方法重新使用,直到药物不良反应再次出现而停用某种药物。

药物的不良反应专家提示

[抗感染药]青霉素除过敏反应外,钠盐大剂量静注有时引起钠负荷过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氨苄青霉素应用中,约有10%的发生腹泻。四环素在体内存积于骨和牙质中,引起变色和釉质发育不全,在7岁以前是禁止使用的。红霉素抑制茶碱类药物的代谢,从而使茶碱类药血清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以及小诺霉素可引起听神经及肾损害。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增加灰婴综合征的危险性。异烟肼可引起肝损害、神经炎、小脑功能障碍和惊厥。

[止痛药和解热药]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服用阿斯匹林可能发生假变应性反应,如支气管痉挛、鼻炎和荨麻疹;可待因可引起便秘。

[抗惊厥药]苯巴比妥可使婴幼儿出现倦睡。酰胺咪嗪量增加过快可引起倦睡、共济失调和复视。苯妥因钠血清浓度一旦达中毒水平,可出现小脑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因而一般不供婴幼儿用;长期服用该药可出现齿龈增生和多毛症。安定可使呼吸暂停、低血压和心脏停搏,以直肠给药为宜。

[止喘药]舒喘灵可引起震颤、头痛、头晕、心悸和心动过速。茶碱可引起失眠、震颤、神经过敏、烦躁,剂量过大可引起全身性惊厥。

[抗疟药]婴幼儿一般对其耐受良好,但有些药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视网膜及视神经的损害。

[驱虫药]哌哔嗪剂量过大可引起共济失调、眼震和反射减弱。

[心血管药物]狄戈辛的毒性表现为厌食、恶心、倦睡、视觉障碍和心律失常。心得安引起支气管痉挛。速尿引起营养不良及低血钾症。

[激素类]可以使小儿对感染性疾患易感性增加、向心性肥胖、多毛、高血压等。

知识导读

家长在给小儿用药时,必须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最初迹象,并立即停用有关的药物,以避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可用某些对抗性药品来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狄戈辛中毒可用钾盐对抗;速尿的低血钾症可合用保钾药安体舒通等。

谨慎细心,学会正确给孩子用药

用药时,要严密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因为小儿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要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或调整剂量,使用药更趋合理,争取早日痊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小儿用药二三事

要正确掌握用药剂量,不要自作主张的增加用药次数和剂量,更不要一天上医院数次或换几家医院,迫使医生不断更换药物。还要要正确掌握服用方法。

专家方案

(1)哮喘可以应用麻黄素、肾上腺素类药物解除哮喘,但同时患心脏病的孩子就不能用,因为这类药物可使心跳明显加快,对心脏不利;又如患小儿感冒时,尽管速效胶囊疗效快、服用方便而为感冒药中的佼佼者,但婴幼儿神经系统、肝脏发育尚不完全,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或肝损害。因此在选用药物时既要考虑疾病的需要,又要考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不利因素。

(2)选药时要有明确的指针。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小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不能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不要轻信广告药品,不要图新药、图贵药,因为新药的毒、副作用往往需要长期深入细致的临床调查研究,尽管新药上市前都做了如对胎儿的影响、致癌、致畸、依赖性、抗原性的研究,但由于时间的局限,还远不够。非那西汀在应用几十年后,才发现长期应用可致肾乳头坏死甚至肾盂癌的毒性反应。

(3)要掌握影响药物的因素。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口服还是注射);药物联用的相互影响(用药尽量少而精,尤其避免“撒大网”的用药方式);小儿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等。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干扰,以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4)避免滥用某些滋补和维生素类药品。家长的动机是为孩子好,如病愈后让孩子补补虚;在校功课多、学习紧,给予进补;让孩子有高大的体格身材,避免“三等残废”等,有的人甚至和邻居攀比给孩子进营养滋补,因而滥用如人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维生素A等。殊不知,这早一支、晚一支的补剂把孩子推向了病态,如人参蜂皇浆之类制剂是公认的激素制剂,这些补品制造出了性早熟,并已成为儿科的新疾病,目前医学界对此束手无策,深感棘手。

知识导读

给小儿用药时要注意增强小儿身体抵抗力,给于必要的加强体质的治疗,并给于良好的护理,使疾病彻底痊愈。

家庭用药,需要知道的事情

家长滥给小孩服用药物的现象可说是司空见惯,家长的动机是为孩子好,但不了解小儿用药知识,已经成为新的问题。

家庭用药二三事

忌滥用抗生素:抗生素虽有抑制细菌的突出效用,但对人体的损害也是比较严重的,主要是对肝、肾、听神经、甚至血液系统的损伤。所以不要随意服用药物,非用不可时,一定要控制用药量,不要长期使用。能用中药解除的疾病,尽量避免用抗生素。

专家方案

[慎用阿斯匹林]阿斯匹林或含阿斯匹林的药对小孩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病作用,但是,12岁以下的婴幼儿要慎用。英国卫生部门经多年调查,确认12岁以下婴幼儿服阿斯匹林容易患瑞氏综合症。瑞氏综合症开始时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害,很容易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肝炎。婴幼儿患流感、水痘时,服用阿斯匹林导致瑞氏综合症的机会比其他情况要高25倍。

[新生儿忌用退烧药]新生婴儿比较容易发烧,这是因为新生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当患病、环境温度改变或喂水不足时,都可以引起发烧,如果此时随便服用退烧药,在服用退烧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肢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因此,退烧药(如阿斯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是新生儿的忌用药。一旦遇有发热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如露肢体、枕冷水袋、酒精擦浴等等,应注意的是体温一旦下降,应立即停止,以防体温继续下降而导致体温不升。

[忌服速效感冒胶囊]速效感冒胶囊,因其疗效快而高、服用方便,而成为感冒药中的佼佼者。但是,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够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故婴幼儿感冒时应忌服速效感冒胶囊。

[用维生素C时禁忌]维生素C是小儿服用普通也最多的药,有人甚至将其作为每餐前的常规用品。但小儿服用维生素C时,应忌吃猪肝,因为猪肝中丰富的铜元素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使其降低或失去原有的生物效能。

[用钙片时禁忌]小儿补钙期间应忌食菠菜及其菜汤,因菠菜中的草酸易与钙形成草酸钙而沉淀,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忌服维生素A]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它可以使软骨成熟、蜕变,维生素A不足时,可减慢骼软骨细胞的成熟过程。一个健康的小孩不会缺乏维生素A,故随便给小孩吃维生素A是错误的。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骨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永远长不高的矮子。

[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糖浆等)]用铁剂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婴幼儿及婴幼儿胃肠功能尚不健全,因此不宜空腹服用。此外,不能与牛奶、豆浆、苏打饼干、菠菜汁、茶水等同用,这些食物无有碍于铁的吸收。

[氨茶碱(止喘药)]年龄小于9岁的小孩应忌用。非用不可时,应严格按医生指导掌握用量,超量会导致氨茶碱急性中毒,出现烦躁不安、出虚汗、心动过速甚至休克死亡。

知识导读

[婴儿忌用药有]呋喃呾啶:容易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手、足皮肤麻、胀、痛感或蚁行感,并逐渐向躯干伸延,严重时手拿不住东西,足背抬不起来,感觉全部消失,皮肤粗糙、冰凉、不出汗。

[四环素]引起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生不退的可能、骨骼生长迟缓,小婴儿还会产生脑水肿,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致脑水肿,引起胃溃疡、肠黏膜坏死或穿孔、骨质疏松、眼晶状体突出、高血压。

[维生素D]服用不宜多,否则引起婴儿高血压。

[硬脂酸和红霉素]可引起胆汁郁滞性肝炎,初起眼白发黄,严重时全身黄染。

[肼苯哒嗪]可致红斑性狼疮综合症。

[甘草制剂和麻黄素]一般应禁用。

[轻微感冒(喷嚏、流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珠珀猴枣散、小儿宝泰康(风热)、小儿感冒颗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儿金丹。

[感冒、发热]双黄连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颗粒(小儿新)、牛磺酸颗粒、保婴丹。

[小儿常用感冒药]东圣感冒灵、小儿迪康、小儿感冒冲剂、婴幼儿泰诺感冒溶液。

[感冒、咳嗽]猴枣牛黄散、保婴丹、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儿止咳糖浆(露)、清宣止咳露。

[咳嗽、多痰]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沐舒坦、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婴丹、猴枣牛黄散、健儿清解液、小儿宣肺颗粒、联邦止咳露、必嗽平、小儿止咳糖浆、急支糖浆。

[严重鼻塞、脓涕]鼻渊舒、滴宁、0.5%麻黄素滴鼻(禁用滴鼻净)。

[退烧]泰诺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儿退热贴、婴幼儿美林混悬液(高热首选,长达8小时)、泰诺林退热滴剂和溶液、阿苯片、百服宁。

[发热、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咽扁冲剂舌苔厚、内火盛:王氏保赤丸、小儿七星茶、小儿七珍丹。

[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婴儿健脾散(婴儿素)、醒脾养儿颗粒、脾可欣、小儿七星茶。

[积食(乳食疳积)、厌食、消化不良]四磨汤、小儿化食丸、小儿七星茶、王氏保赤丸、导赤丸、婴儿健脾散。

[腹泻]妈咪爱、金双歧、思密达、乳酸菌素、丽珠肠乐。

[小儿常用止喘药]舒喘灵、美喘清、博利康尼、喘康素、爱喘乐。

[非感染性腹泻]脾可欣、醒脾养儿、婴儿健脾散、思密达、合生元。

[受惊、夜啼]牛黄抱龙丸、珠珀猴枣散、珍珠粉、保婴丹、婴儿素、小儿至宝丸(含朱砂,慎用)。

[睡眠不宁]婴儿素、保婴丹、猴枣散。

[湿疹]尤卓尔、绿药膏、肤乐霜、舒肤特、炉甘石洗剂、紫草油。

[磕碰擦外伤]万花油、好得快喷剂、完美芦荟胶。

[烫伤]京万红。

[常用抗病毒药]板蓝根(中)、新博林(西)。

[常用消炎药(抗生素)]希刻劳、阿奇霉素、阿莫仙、氨奇、美欧卡。

[小儿常用抗病毒药]利巴伟林、新博林、复方双黄连、复方双花口服液。

[其他小儿常用药]小施尔康、钙尔奇D300、复合钙、葡萄糖钙、葡萄糖酸锌。

测量体温,方法技巧不能少

发热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以使抗体合成增加,有时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所以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发热,原则上都不需要过于积极的降温处理。

测量体温二三事

小儿体温较成人不规则,正常波动范围较大,如傍晚较清晨高,另外年龄、季节、室温、衣被的厚薄、营养、运动、饮食、哭闹、兴奋等因素均能影响小儿的体温。一般腋下温度超过37.4℃,可认为发热,超过39℃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因小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所以在这盛夏暑湿季节,发热症状更为常见。

专家方案

[测量方法]肛温:先涂少许凡士林在水银端后,插入肛门处约3~5 cm。2~3分钟后取出,读取度数。

腋温:测量前先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甩至摄氏35°以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至腋窝,以手臂夹紧体温计。放置约5分钟后左右,查看度数。

[婴幼儿体温基准]婴幼儿体温(以腋下温度为准)超过37℃可认为发热,体温在37~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40.3℃以上为超高热。新生儿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成熟,有时体温高于37℃,但在37.5℃以下,仍为正常体温。

[适合婴幼儿的测量方法]体温以口温为基准,正常为36.5~37℃,腋温低于口温0.5℃,肛温则高出0.5℃。婴幼儿以测肛温为准,婴幼儿可测腋下温度。腋温正常应在36~37℃之间,人体温度不受气温影响但腋温易受环境干扰。腋温干扰因素较多,肛温则反之,最为准确。测体温时要求皮肤干燥,腋窝潮湿时应先擦干后再夹紧温度计,否则结果不准确。在冬季从室外进入室内后至少要半小时后测温才准确。

知识导读

口温的测量是将体温计清洗干净,并且检查有无破损。将体温计水银甩至摄氏35℃以下。把水银端放置舌下,紧闭约三分钟左右,再读取度数。但婴幼儿无法配合,所以不适用于婴幼儿。

孩子发热,在家亦能巧护理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发热有过度恐惧和焦虑现象,当孩子发热时一天内去医院三四次,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用退热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应按照护理知识对孩子进行家庭护理。

护理发热的病孩二三事

小儿发热时不能因为寒颤就加强保暖,如多穿衣服,加盖被子等,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小儿发热寒颤时说明体温正处于上升阶段,这时如果再加强保暖,会加快体温上升速度,很容易引起小儿高热、超高热,甚至惊厥。当患儿出汗时,应及时更换干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捂汗导致虚脱。发热要定时测量体温,每30分钟~1小时测体温1次。

专家方案

对发热的患儿,家长应如何护理,注意些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要细心观察,认真护理。

(1)应保持家居空气流通。众所周知,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

(2)要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能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若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以防感冒。

(3)要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物理降温,是利用物理学散热的对流、传导、蒸发等原理的退热方法,安全、简便而可靠,是首选的退热措施。譬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是利用对流原理的一种方法,所有家庭都可采用。那种发热时不能开窗,不能吹风扇的看法是错误的。

当然,不能对着病孩吹风扇。根据热传导的原理,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温水拭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前。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4)发热37.5℃以上可用温热毛巾擦全身至皮肤发红,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以利散热,如为高热,体温超过39℃,体质好,无明显心血管循环衰竭的患儿可用冷水袋置于额部、腋下、腹股沟、腘窝等处以利降温。适当口服退热药,但要注意掌握药物剂量,剂量太大可能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并且不可长期服用。

(5)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经上述处理体温不退或病情加重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6)注意小儿卧床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有营养食物,如牛奶、米粥、青菜汤等,多吃水果,多喝水。

(7)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可能引起舌炎、牙龈炎等。要及时清洁口腔,最好每次进食后用盐水漱口。高热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可用温毛巾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知识导读

对发热患儿,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不要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不要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多用无益。

[不要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小儿发热,只是各种各样疾病的一个表现。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

小儿腹痛,特点病因需掌握

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为内科疾患,以后病情发展而以外科情况为主。

知识导读

腹痛可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或轻度隐痛。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

专家方案

小儿腹痛的特点

小儿腹痛随年龄大小而有不同的表现。新生儿机体反应差,虽有严重的腹内脏器病变,但往往不表现腹痛,而仅出现顽固性腹胀和频繁的呕吐。

婴幼儿多无自述腹痛能力,更不能确切陈述腹痛的性质、部位及其演变过程,仅以其表现可被家长及医生理解为腹痛,如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哭吵,两下肢蜷曲,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拒食甚或精神萎靡。

年长儿腹痛时常哭闹或转辗不安,双下肢向腹部屈曲,并以手护腹部,而对腹痛性质、经过常常描述不确切,定位能力差。

对腹痛病儿的正确诊断,则有赖于医生详询病史,耐心观察腹痛情况,仔细全面地进行检查,方能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小儿腹痛的病因

[儿内科疾病](1)腹内疾病:急性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各种胰腺炎、各种腹膜炎、肝脓肿、膈下脓肿、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腹外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瘢、荨麻疹、哮喘)、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腹型癫痫)、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症、尿毒症、卟啉病)、传染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败血症、带状疱疹、铅中毒等。

[儿外科疾病]急性阑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肠扭转、回肠憩室炎并发穿孔,梗阻、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嵌顿性腹股沟疝、泌尿道结石、肾盂积水、肝破裂、脾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睾丸蒂扭转、髂窝脓肿等。

知识导读

父母吸烟引起婴儿腹痛:一位法国医生进行调查发现,父亲每天吸烟10支以下者,有45%婴儿发生腹痛啼哭,吸烟20支以上者,90%的婴儿发生腹痛。母亲吸烟亦可引起类似结果。若父母都吸烟,每天1~10支者,有45%的婴儿腹痛,每天吸11~20支者有69%的婴儿腹痛,每天吸20支以上者有91%的婴儿发生腹痛。

细心观察,为医生提供腹痛要点

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家长们懂一些卫生科普知识,审证求因及时处理孩子的腹痛。

小儿腹痛症状二三事

小儿腹痛的部位:一般腹痛的部位与病变的部位相一致。如右上腹痛常见胆道蛔虫症、病毒性肝炎以及同侧的胸膜病变或大叶性肺炎。剑下疼痛见于消化性溃疡。右下腹痛以阑尾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可能性最大。左下腹痛要想到便秘或菌痢的可能性。脐部疼痛以肠蛔虫症及急性肠炎为多见。全腹剧烈疼痛,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者,多提示原发性腹膜炎。沿输尿管部位的绞痛,伴腰痛者,应多考虑尿路结石的可能。但有的疾病,起病时的疾病部位可能与病变部位不同,如阑尾炎最早可在脐周、中上腹痛,6~12小时后转移局限于右下腹痛。

专家方案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孩子捂着肚子,喊腹痛。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

[肠道蛔虫]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可发生轻微的腹痛,如果蛔虫太多,在肠道内集结成团,造成肠道梗阻,这时就会发生剧烈的持续性腹痛,伴有呕吐,甚至吐出或便出蛔虫。

[胆道蛔虫]蛔虫有钻孔的习惯,有时窜到胆道内,小儿会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在床上或地上翻滚、哭叫。在腹痛发生前有吐蛔虫史。

[婴儿肠胀气]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啼哭,腹部膨胀,两拳紧捏,两腿间及腹部蜷曲、多见于1岁内的小婴儿,因过食奶类,糖类或腹内吞人了大量气体产生腹胀而导致腹痛。

[肠套叠]有阵发性腹部绞痛,伴有呕吐,大便带血或呈果酱色。阵发性哭闹,间隙时入睡。

[急性胃肠炎]小儿除腹痛外有呕吐、腹泻。大便为稀水或稀糊状,常伴有发热。有饮食不洁史。

[阑尾炎]腹痛的特点是从上腹部或肚脐周围开始,逐渐转移到右下腹,腹痛拒按,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嵌顿疝]小儿有先天疝气病史,嵌顿于外环处或阴囊内,质硬,小儿哭闹不安,常伴有呕吐症状。

以上情况都属于小儿急诊,家长千万不要擅自处理,要尽早送到医院诊断、治疗,在病情未确诊前不要服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影响诊断。

知识导读

实际上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们经常遇到的是小儿肠痉挛引起的腹痛,老人们都知道让孩子在床上趴一会儿,症状即可缓解。这种腹痛是单纯功能性的,没有器质性的改变。腹痛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隐隐的作痛,重者出汗,面色苍白、呕吐。肠痉挛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诱因可以是感冒、局部受凉,大量饮用冷食冷饮,消化不良、便秘等。因此。为预防小儿肠痉挛的发生,家长要控制孩子的饮食,不要吃过多的冷饮或暴饮暴食。

对症下药,找对原因治腹痛

腹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也有腹部本身疾病引起的。有些腹痛的原因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因此腹部的检查很重要。

小儿腹痛用药二三事

要注意观察小儿腹痛是先痛后发烧,还是先发烧后腹痛。一般来说,小儿外科急腹症绝大多数是先腹痛,待引起病变局部炎性坏死之后,才出现发烧。如临床常见的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肠扭转等。而内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多是发烧在先,腹痛在后。如感冒、肠炎、菌痢、大叶肺炎等也可引起腹痛,但腹痛前往往孩子已经发烧。有时孩子腹痛和发烧同时出现,那也多为内科疾病所致。分清上述情况对小儿腹痛的用药大有帮助。

专家方案

在没弄清原因前不能随便服止痛药。为此:

(1)应停止进食并卧床观察1~2小时。(2)随时轻按腹部,注意疼痛部位,有无包块。如果腹痛喜按,腹柔软,一般不是外科疾病。(3)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泻,如有血便应及时去看医生。(4)腹痛持续4小时以上不止,精神不好,孩子不愿直立,应及时去看医生。

小儿腹痛最常见原因是饮食不当或腹部受凉引起的消化紊乱、大便秘结、肠寄生虫等。对于几天没大便的小儿,可先给一次缓泻药酚酞片或用开塞露塞入肛门,大便通了,腹痛可止。婴儿腹痛主要是由于婴儿胃肠道痉挛所致的腹绞痛。表现为阵发性尖声啼哭,双拳紧握,双膝屈曲,脸发红。有的婴儿是餐后啼哭,有的是夜间啼哭,其原因是腹痛引起。

知识导读

在治疗方法上,有些腹痛急需手术,有些腹痛则不需要手术;有些腹痛最初保守治疗,之后需手术治疗。急需手术治疗者,若误诊、漏诊延误手术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反之不需要手术者,施行不必要的手术,则不但增加病人痛苦,甚或加重病情。所以对于小儿的腹痛诊断和鉴别诊断,应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