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那季落花不悲戚
45924400000039

第39章 土墙

一向风调雨顺的郑家村迎来了千年一遇的大汉灾。村子里人心惶惶的。大家聚在一起商讨办法,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由村长委派一人外出求神问道。

结果是不用想的,接二连三的家畜病倒在弥天大旱里。田里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坐在地头望着皲裂的地皮只能抱头大哭。于是一些地主乡绅开始卷起铺盖走人了。另外一些穷苦人舍不得那处旧滥的院落,只能待在村子里听天由命。

这天终于有一个自称是“赛济公”的人踩上村子。人们当然是不肯放弃这哪怕是一丁点儿希望的。但是当人们亲眼目睹了这位“神仙”后,却几乎全部望洋兴叹了。他的相貌那像是一个得道高人呀,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的他简直是个文绉绉的白面书生。

村长无奈地摇摇头,“年轻人,我们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你还有能力离开这里,就趁着没有弹尽粮绝的时候走吧!”

年轻人好奇地笑了笑,“我有法子让村子恢复生机!”

人们听了哈哈大笑,或许他们感谢老天爷在村子快要毁灭前还让这么个幽默的年轻人为他们带来一则天方夜谭。

年轻人一本正经地道:你们的村口不是有面土墙吗?

“土墙,是有这么回事!”

“难道这天旱与土墙有瓜葛?”

“什么呀,那是小孩子们胡乱撒尿的地方!”

“又开玩笑,因为那个土墙会大汗三年?”

……

人们议论纷纷,最终还是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身边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很有把握地说:是的,要解决干旱,那面土墙至关重要,那么大家谁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它的具体情况?

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终于有一位老者主动站出来说:我们郑家村这面土墙已经很有年代了,从我的爷爷开始,它就一直存在。但是他只有孤零零的一面,四周并无其他障碍物。由于它并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出行和耕作,所以也没有人刻意去推到它或者损害它。不过想想,它真的年代久远了。

“可是,它只是一面土墙啊,平日里孩子们也在那里玩躲猫猫,并没有人出过事情。有时候放羊的累了,靠着它倒到鞋子里的泥巴!”有人主动补充道。

“那么这里是否来过什么贵客?”年轻人温和地说。

“贵客,嘿嘿,这年头哪有贵客来我们这样的穷地方啊,不过乞丐、流浪汉倒是经常跌撞着来!”一个妇人颇是反感地说,周围的众人哄得一声笑成一片。

“对、对,比如说半年前吧,一个外乡的瞎子跌撞了来,有好心的居民施舍了他半碗粥,还别说,他还真赖得不走了。想想那时候,他也是靠着这面土墙口吐白沫啊!”一个吸着水烟的老汉,兴致勃勃地说道,众人想起那件事都忍不住想笑。

年轻人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我找到村子大旱的罪魁祸首了,它就躲藏在那面土墙里,你们大伙相信我说的话吗?

众人茫然地摇摇头,有的人甚至说年轻人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找事儿。当然也有比较感兴趣的人:你说让我们推到它?年轻人微笑着摇摇头,随即提高嗓门喊道:如今的情况大家有目共睹,无论大家信与不信,最惨的结局也就是饿死罢了,反正是一死,大伙不如就听听我的意见如何?

人们听着这话在理,有人首先发问:你说怎么办吧,我们听你的!年轻人找了一个高高的土台站上去,乡亲们好奇地围了上来。

“在傍晚太阳落山前,大家一起到村口的那面土墙下集合。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要去,但有一点大家必须记住:大伙必须把家里剩下的东西,包括衣物、食品和贵重的金银手饰都带去!”

此话一出,众人一片哗然。“这不是刨我们的命根吗?”“是呀,年轻人怎么也这么迷信!”有人甚至说“我看他纯属欺骗大伙。”“玩什么把戏呀!”……

“我话已至此,信与不信全赖大家了!”年轻人掸掸袖子准备离开。

“好,小伙子,我们依约行事!”老村长坚定地说。

……

傍晚时分大家携老带幼来到了土墙边。村长和年轻人已经在那里准备长席了。大伙被编织成四队,男子一行,妇女一行,老人一对,孩子一对。大家秩序井然地将手中的食品、衣物、金银首饰放在长席上。这个环节过后,年轻人开始了解村民的状况。

两个小时过去了,令大伙不解的是他们各自手中都捧上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老人们有面包和棉被,孩子们有土豆和玉米,妇女们有大米和面粉。而轮到男子的时候,大家惊呆了,在他们手中的几乎全都是金银首饰。人们不解地望着年轻人,年轻人却淡淡地一笑土墙爷说了,领上衣物,食品的人可以回去了,领上金银首饰的人现在跟我走。

第二天凌晨时分,一支外地的自来水铺设工程队将机器开进了村庄。在人们还迷迷糊糊地沉睡时,全村的男子已经开始铺道下管了。几日后,一个干涸的村庄,奇迹般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黄昏的时候,老候爷独自一人拄着拐杖来到了土墙边,趁着没人注意偷偷地将铲头伸向了土墙的根基。但是刨来刨去就是不见那些珠宝的影子。终于,土墙松软的根基被刨断了,一阵风拂过,土墙倒坍了。第二天清晨,老候爷被人们从昏迷中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