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众体育锻炼与日常生活保健读本
45912400000065

第65章 游泳锻炼须防中耳炎吗?

游泳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耳朵,就容易引起中耳炎。每年游泳季节,耳科医生接诊的中耳炎病人中,有不少是在游泳时不注意保护而得病的。

游泳时该怎样注意保护耳朵呢?

第一,游泳前要作体格检查。有中耳炎的人不宜游泳。因为慢性中耳炎病人,一般鼓膜上都可能有穿孔,中耳和外耳道沟通了,一游泳,池内的脏水就会从外耳道流进中耳里去,使中耳发炎化脓的病情加重。必须等鼓膜的穿孔长好或修补好,经医生检查同意后才能下水。

第二,游泳时尽量不要使池水流进耳朵里。办法是入水前,可以戴上橡皮耳塞,或者把涂上凡士林油膏的药棉球塞入外耳道内。但要注意塞的时间不要过长,取出后要将耳道内擦拭干净,以免影响外耳道皮肤排出能杀死细菌的分泌物。

第三,游泳后应及时把外耳道内的积水排净。排水时,头部应歪向有积水的一侧,用同侧手向下牵拉耳郭,把听道扯直,水就会流出来。也可使有积水的一侧耳朵向下,用手轻轻拍打头部,或用同侧的腿作单足原地跳动作,连跳几下,都可把水震出来。

第四,鼻子呛进水后,应按住一个鼻孔轻轻将水擤出,或回吸至后鼻孔从口中吐出。不要同时捏住两个鼻孔用力擤,以免将污水或鼻涕鼓人中耳而引起发炎。

第五,跳水时要注意姿势和方法正确。一般游泳爱好者跳水时,应手和前臂先入水,而后头部和身体垂直入水。如果姿势和方法不正确,就会使身体和头部倾斜入水,造成耳部直接与水面接触,容易拍伤耳膜或使耳膜穿孔。一旦发生耳膜破裂,应赶快排出外耳道及中耳腔的污水,并服用抗菌素和维生素?,以防止感染,并促使鼓膜康复生长。

第六,出水后要做好保温工作,及时擦干身上的水珠,披上浴巾或衣服,以免受凉感冒,造成急性鼻炎和急性中耳炎。因为中耳腔前下有耳咽管,与鼻咽部相通,感冒后鼻和鼻咽部潜藏的细菌。就会经过耳咽管进入中耳,使中耳发炎。

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只要坚持治疗,是可以治好的。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点药,不能刚点几次觉得好一些就停药,那样是不能根治的,必须点到彻底好了才能停。用复方新霉素滴耳剂,效果较好。点药的方法也很重要,点药前应该用棉签蘸X8 的双氧水把耳内脓液擦干净,点药后使患耳向上侧卧a o P5 分钟,再用手指向后按压几下耳道口前边的耳屏,这样才能促使药液更好地渗入,加快治疗效果。治疗后有的耳膜可以自己长上。如长不上,还可以用手术补好。彻底治好以后是可以再游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