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笠翁对韵
45912000000018

第18章 下平声篇·四豪

茭对茨,获对蒿,

山麓对江皋。

莺簧对蝶板,

麦浪对松涛。

骐骥足,凤凰毛,

美誉对嘉褒。

文人窥蠹简,

学士书兔毫。

马援南征载薏苡,

张骞西使进葡萄。

辩口悬河,

万语千言常亹亹;

词源倒峡,

连篇累牍自滔滔。

“注释”

①茭、茨、荻、蒿:植物名。②莺簧:黄莺的叫声。③骐骥:千里马。比喻人才。④凤凰毛:凤凰的毛。喻稀有的、可贵的人或事物。⑤蠹简:被虫蛀蚀的书简。⑥兔毫:指毛笔。⑦亹亹:形容勤勉不倦。⑧词源倒峡:诗文雄健有力,气势豪迈。唐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

“原文”

梅对杏,李对桃,

棫朴对旌旄。

酒仙对诗史,

德泽对恩膏。

悬一榻,梦三刀,

拙逸对贵劳。

玉堂花烛绕,

金殿月轮高。

孤山看鹤盘云下,

蜀道闻猿向月号。

万事从人,

有花有酒应自乐;

百年皆客,

一丘一壑尽吾豪。

“注释”

①棫、朴:两种植物的名称。②旌旄:旗帜。③酒仙:指李白。④诗史:杜甫的诗多数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人们称他的诗为“诗史”。⑤泽、膏:好雨。这里指恩德。

“原文”

台对墙,署对曹,

分袂对同袍。

鸣琴对击剑,

返辙对回艚。

良借箸,操捉刀,

香茗对醇醪。

滴泉归海大,

篑土积山高。

石室客来煎雀舌,

画堂宾至饮羊羔。

被谪贾生,

湘水凄凉吟《鵩鸟》;

遭谗屈子,

江潭憔悴著《离骚》。

“注释”

①借箸:楚汉相争时张良曾用筷子为刘帮解说形势。比喻筹划、计划。②捉刀:曹操会见匈奴使者时,曾让手下冒充自己,曹操捉刀站在一旁。③雀舌:茶名。④羊羔:酒名。⑤鹏鸟:西汉贾谊被贬后曾作《鵩鸟赋》。鹏鸟指猫头鹰。⑥屈子:战国时楚国屈原,著《离骚》。楚国灭亡时,跳江自尽。

“典故”

曹操捉刀

三国时,有二次,匈奴使者来见曹操。曹操是个多疑有心计的人,他觉得自己长得不好,不能震慑外国使者,就让手下崔琰假冒自己接见使者,自己则拿着刀扮成侍卫,毕恭毕敬地站在崔琰身边。

接觅结束后,曹操派人去问匈奴使者:“你觉得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说:“魏王仪表出众,风度翩翩,但他身后那位捉刀之人更是气度不凡,他才是大英雄啊!”

曹操听说这件事,心里想:这个使者眼光不凡,让他辅佐匈奴,以后一定会成为我的祸患。我应该趁早把这个后患解除了。于是,他立即派人把匈奴使者杀了。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