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45907900000069

第69章 志在四方

“释义”比喻有远大的理想或抱负。四方,指天下。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秦穆公是春秋时秦国一代贤明的君主,他知人善任,治国有方,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他也成为一代霸王。他任用的第一个大能人,名叫百里奚。

百里奚是虞国人,家境非常贫寒。一直到三十多岁,他才娶了一个妻子杜氏,第二年,杜氏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百里奚和妻子的感情非常好,两口子恩恩爱爱,从来没有吵过嘴。但他们家生活实在是艰难,时常连下锅的米都没有。

百里奚是个胸有大志的人,又很有才能,本打算出去干一番事业,可是又舍不得妻子和儿子,总是下不了决心。

杜氏也是一个很贤明的人,她知道丈夫的心思,自己也希望丈夫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有一天,她对百里奚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志在四方,你怎么能一天到晚只围着老婆孩子转呢?你现在年富力强,不出去闯荡一下,难道要等到老了才出去吗?”

百里奚叹了口气,说:“我走了以后,你们娘儿俩怎么办?我是放心不下你们啊!”

杜氏说:“我能维持我们娘儿俩的生活,你就不用担心了!”

百里奚听了妻子的话,便决心已定。第二天,杜氏把家里仅剩的一只母鸡杀了,准备煮了来为百里奚饯行。可是厨房里连柴也没有,杜氏就把门闩取下来,砍了当柴烧。

百里奚临走的时候,杜氏抱着儿子把百里奚送到村口,牵着他的袖子,流着眼泪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你可别忘了我们娘儿俩啊!”

百里奚在外闯荡了十多年,因为没有人引荐,才能一直没有得到施展。后来,他回到虞国,当了个大夫,但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灭了虞国,百里奚和虞君一起成了俘虏。

晋献公没有发现百里奚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他在嫁女儿时,把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送到了秦国。途中,百里奚瞅了个空,偷偷跑掉了,逃到楚国去放马。

秦穆公见陪嫁清单中有个奴仆叫百里奚,又听说他很有才能,就派人四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秦穆公就用五张羊皮向楚王提出交换百里奚,楚王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养马的穷老头有什么才能,就一口答应了。

秦穆公把百里奚带到秦国,同他交谈了三天,觉得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能人,就任命他为左相,与蹇叔一起管理朝政。这时,百里奚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

后来,百里奚辅佐秦穆公,发展经济,操练兵马,使秦国在短期内迅速强大起来。百里奚的才能和名声也宣扬开了。百里奚功成名就后,就把妻子杜氏接到身边,一家人终于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