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45907900000068

第68章 忍辱负重

“释义”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勇于挑起重担。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蜀是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为死去的二弟关羽报仇雪恨,于公元221年,亲自带领大军征讨东吴,蜀军声势浩大,一直打到夷陵。

孙权任命年轻有为的陆逊为大都督,带领5万人马前往迎战。陆逊在吴将中资历较浅,归他指挥的诸将,有的是跟随孙权征战多年的老将,有的是皇亲贵戚,他们对年轻的书生陆逊当都督很不服气,甚至不肯服从陆逊的命令,陆逊十分着急。

一次,陆逊召集众将,手握宝剑高叫道:“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有些怕他。现在他率大军攻进吴地,是我们的强敌,决不可以轻视他,希望众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之敌。我虽是书生,但主上任命我为大都督,你们只好服从。主上之所以委屈诸位将军,使你们屈尊于我,就是因为我还有一点微薄的能力,能够忍辱负重。今后,希望你们各负其责,不容推辞,军令如山,违者必按军法从事。”经陆逊这么一说,诸将心中虽有不服,但行动上再也不敢违抗。

陆逊在取得了彻底的指挥以后,却又急于与刘备当面做战,坚守不出,时间长达七八月之久后利用蜀军轻敌大败蜀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也使陆逊声名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