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五四运动
45899400000008

第8章 徐世昌平步青云

1918年,8月12日,安福国会开幕,直系冯国璋看国会已全为皖系把持,只好被迫下野,段祺瑞为避风头,也决定引退,由徐世昌任总统。

徐世昌于公元1855年10月20日出生在河南卫辉府城内营街寓室,字卜王,号菊荐。时天低云厚,凉风萧萧。河南一派苍凉悲壮的景象。太平军起事反清,义旗所到之处,人民纷纷起而响应,南中国沸腾在一片反清的怒潮之中;其东征北伐,北中国也成石破天惊的大动荡时代。

徐世昌一生的开始正当中国遭受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外患内忧,由闭关自守到门户开放的转折点上。古老的堡垒城堞,迅速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轰毁,炎黄子孙的民族灾难迅速开始。徐世昌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坎坷岁月的起步。

1897年,在淮宁以设馆自给的徐世昌与陈州巨族纨绔子弟袁世凯正式结为异姓兄弟。当时袁世凯居家多有闲暇,嗜酒且好骑马,日饮数斗,驰骋郊野。值考试时,又喜欢为人捉刀,士林中以此颇有微词,袁世凯听到议论之后,下决心痛改前非,饱览古代史、古诗文、古典小说。袁世凯生性仗义行侠,喜欢为人鸣不平,慷慨大方,乐善好施,以此为乐。寒士多依其为生,士绅为此拥戴,故袁负一郡清望。时吴重喜为陈州太守,约袁为诗酒之友,雅予敬爱。徐世昌以孝廉身份在淮宁县署设馆,前往袁世凯家中游玩,而袁世凯恰在仰山堂读书。徐世昌不问主人,径自入庭。袁世凯起身行礼,二人互相倾服,遂结挚友之交。徐世昌无钱入都应试,袁世凯助以川资,方使成行。

世昌长世凯四岁,为兄。

徐世昌因得袁世凯这位侠友的资助入都应试,才于1882年兄弟二人同榜中举。袁对徐不止是非常敬重,而且简直已到了十分敬佩的程度,使非常念旧并特别注重友情的徐世昌终生不忘。只要有帮上袁世凯一点忙的地方,总是立刻慨然应允而毫不吝惜。

在清末民初政局急剧变化的动荡政治、军事漩涡中,徐、袁二人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视。世昌深沉过于世凯而机智不逮。他们颇能取长补短,人称:徐世昌是袁世凯发迹前的好友,发迹后的军师。袁世凯一生中的重大举动,几乎没有一件不是与这位军师合计的。可以说,当时徐世昌的精力、气度、能力、人缘都不在袁下,并且平易近人,已经形成了自己具体的局面。在袁世凯周围,徐世昌的势力最为雄厚。人们认为,拿总主意的最后往往是徐世昌。

1894年中日甲午战起。7月1日,宣战后清军因无应战准备,以致陆军大败于平壤,海军受挫于大东沟。袁世凯以事急不可筹奉旨匆匆回国,在京津王公大臣中多方奔走解决时局,共谋良策,且与徐世昌计议复出之门。

9月,徐世昌首先联络新科状元张謇及梁士诒等参与重新启用恭亲王的请愿活动。同时以中日事急,和同署57人一起集会于松筠庵,以徐世昌、张百熙、李文田为首,合疏奏请恭亲王秉政,出赞机务;又与35人一起合疏弹劾李鸿章不备战,以致败亡,当时署衔的是徐世昌、张謇。

由于李鸿藻、荣禄等人对李鸿章均表不满,所以,恭亲王不久即出任管理总署事务、会办军务。无奈因事已到无可挽救地步,而徐世昌敢于上折直奏,其勇气令人钦佩。

段祺瑞和冯国璋相约下野后,在他的授意下,安福国会拥戴徐世昌出任总统,但他本人继续留任参战督办职务,内阁新任总理钱能训虽是徐世昌的人,然内阁人马原班未动,加上手中掌握着安福国会和参战军两张王牌,照样随心所欲地指挥一切。因此人皆云“督办当国”,无不看其眼色行事。段祺瑞推举徐世昌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倒冯;另一个就是他认为徐世昌系文人,手中无实力,便于摆布。但是,徐世昌身为三朝元老,历经宦海,老谋深算,外号“活曹操”,当然不甘心做傀儡。他心里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登上总统宝座,正是利用冯段之争,坐收渔人之利的结果,及就职后,他决定继续利用直皖之间的矛盾。起初的做法是,对段系不即不离,对直系则暗示亲近,即对关外的张作霖,也极尽拉拢之能事。随着直皖矛盾的逐渐显著,同时段祺瑞气势凌人,皖系和安福国会飞扬跋扈,徐世昌难以忍受,遂在暗中与直系以及西南的桂系等沟通,以制皖系。除此之外,他利用人民对军人的普遍不满,标榜自己是文治派,借以收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