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山水走笔
45881300000003

第3章 赴云南考察日记

到了村里,天已黑了。天空幽蓝幽蓝的,稀疏的星星挂在那里,月光下的小木屋在我们的视野中朦胧的铺展开来,似乎没有尽头……

——摘自《宝岛日记》

1995年6月22日

6月17日从余庆出发以来,一直都在赶路。考察组乘坐的这辆面包车,车况差,速度慢,加之路也不好走,一路上被抖得头昏脑胀。22日终于到达了瑞丽,大家都很高兴,至少明天没有长途颠簸了。

瑞丽,这座边境小城,很漂亮。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给她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今天的行程,安排的是缅甸一日游。早餐过后,导游小姐与我们同乘一辆车前往缅甸,因住在瑞丽宾馆,出游的一切事项他们一条龙服务,每人每天的费用是150元,也算是很贵的。8点30分我们从瑞丽宾馆出发,约10点过钟,我们到达了缅甸的边贸城市南坎县。行程中,导游向我们简要的介绍了瑞丽的基本情况及缅甸南坎县的风土人情,还教了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如:称呼男子汉叫“小狗”,称呼女子叫“小猫”,司机称“高血压”等,挺逗的。这里的边民差不多都是傣族、布朗族。

缅甸是个佛教国家,男儿生下来就必须去当和尚,而且是集中修炼,时间长的达3年之久,少的也得7天。孩儿临去修炼前,父母要请人来陪他玩,陪他吃,要足足闹腾满三天三夜方才罢休。孩儿在修炼期间,父母还得给儿子磕头,不这样儿子是说不到媳妇的。这样的习俗真是让人费解。

缅甸还是一个军人执政的国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军人掌权,机构很单一。公益事业靠大家自愿出钱来办,政府不拿钱。国家公职人员待遇很高,用信用卡,走遍全国各地,食住行不花钱,且终身受禄。军人不退役,实在年龄大了就退休,国家终生供养。孩子上学是公费。政权的维系,经费的开支,由中央财政负责。

这个国家的婚姻制度,生活习俗也与我们不一样。他们试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只要你养得起,娶多少个都行。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在当地算有钱人了,我们问他讨了几个老婆。他说他有8个老婆,有10多个孩子。在他们农村,男人20来岁结了婚,有了孩子,就在家里带孩子、陪客人,妻子下地劳动。特别有趣的是,女人生孩子,男人坐月子。这些民俗听起来真有趣。

在南坎县,我们参观了一座寺院,一个出家儿童的修炼场地——几间大屋子,全是地铺,每间屋子有上百个小和尚居住,看了一场人妖表演。印象很深的是人妖表演。那场景不可思议,男人变成了如花似玉的女人,不介绍是人妖,那你一定认为是绝代佳人,听了介绍后,你会不寒而栗,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看了人妖表演后,就去了购物市场。缅甸的特产主要是珍珠、玉、化妆品等。同行的朋友,用疯狂购物这几个字来形容并不过分,特别是买化妆品,那是几箱子几箱子的买。后来,我们在车上闲聊时得知,每个人光买化妆品就花了至少5000元以上,买了上万元的也不在少数。出门嘛!不足为奇的!

6月23日

早上去了中缅街,逛了几个大市场,其内容与昨天大同小异,两个国家相距百步之遥,由于国力相差甚远,一边是林立的高楼,一边像个荒凉、偏僻的村庄。午饭后,回到瑞丽,自由活动,又逛了半天的街,感受了这座边贸小城繁华的街市。这个小城人口3万,财政收入6000多万元,主要经济来源是边贸和旅游。下午,是一个姓赵的余庆老乡请客,地点在竹楼水上餐厅。在当地,竹楼水上餐厅算是很气派的。

6月24日

来瑞丽,主要是去缅甸,游了两天时间已是足够了。今天是往回走,早晨6点过钟,从瑞丽出发,行程500余公里,到达大理市,晚上住大理。

6月25日

安排半天时间,在大理逗留。7点过钟,去游蝴蝶泉,心想,“五朵金花”一定在那里等候。结果去早了,只看见一朵金花,也不遗憾。游览了蝴蝶泉,就去逛大理古城,其间,大家买了很多大理石,如:烟灰缸、擂钵等。上了车,张师傅说:坏了,你们买的石头太多了,车都拉不动了。今天没安排去游洱海,还是有些遗憾的。远观苍山,山巅云雾缭绕;近观洱海,绿波荡漾,游船悠悠。这如诗如画的景致,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午饭后,前往昆明。

6月27日

在空军招待所早餐后,冯姓老乡做向导,游了西山。从空招去西山,约15公里,考察团一行12人到了西山,乘揽车来到山顶,游了龙门、金殿等10多个景点。5点过钟,乘九点二十分的飞机离开昆明前往西双版纳。

6月28日

今天的行程是游缅甸的勐拉镇,但到了这里才发现与前几天到的地方没什么两样,真没什么看的。没有高楼,更没有繁华的街道,稀稀落落的房屋就是店铺,而且显得很破旧,到处都是泥土。从高楼林立的景洪市过来,这异国的城市与之相比,的确反差太大了。来这里,除了看风景外,就只有购物。这里的玉和化妆品都是值得买的。因在南坎县已抢购过了,到了这里,似乎有些理性了,或者说包里的钱也不太多了。缅甸的国家财政很困难,但边贸地区的商贩却很富有。下午六点过钟,从缅甸勐拉镇回到景洪市。

回程路上,导游给我介绍了西双版纳的基本情况。西双版纳州,2万平方公里,人口80多万,人少地多,有的人家人均有40多亩地,少的也有10余亩,大片的土地没人耕种,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香蕉、椰子等热带水果。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佤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农业生产十分落后,除田里的水稻种植外,坡地上几乎还是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福音,十年间,群众的住房经历了三个改造过程,从住原始的黄楼到瓦楼,再到砖木结构的小洋楼,百姓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当然,国家对这里的投入也不少,经济发展很快。这里的气候属亚热带雨林气候,一会下雨,一会又是艳阳高照,刚来的时候有些不适应。我们来的这些日子,天气不是很热,这是我们的运气好。

6月29日

按既定行程,今天应去缅甸的边贸小镇的,已去了两次,大家说干脆不去了,就在市内转转,于是就去逛了西双版纳州民族风情园。

西双版纳州民族风情园园内有10多个民族展览楼,我们逐楼参观,认真听取解说员讲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西双版纳州多数的民族长期以来都是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他们只有自己的风俗,没有自己的文字,近年来,文明的进程比较快,这里的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汉语教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些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横跨了若干个世纪,布朗族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据导游介绍,布朗族这个少数民族只有8000多人口,是1992年才经国务院批准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之前,他们一直生活在崇山峻岭间,在他们的社会里,没有国家、领导的概念,过的是平等的原始部落生活,也就是说是近年来才发现的一个少数民族群体,1992年才纳入国家管理。

6月30日

此次云南之行的日程全部结束了,今天该返程了。白天没安排活动,晚上乘机回昆明。

7月1日

从西双版纳回到昆明,感觉爽极了。昆明被誉为“春城”名符其实,几天的劳顿,回到昆明似乎一下子就解脱了。早晨,窗外下起了雨,凉凉的,爽爽的。下午,在昆明工作的老乡请客,吃云南过桥米线。过桥米线是云南的小吃。吃过桥米线很讲究,没吃过的人,那真不知从何处下手。一大碗鹅肉汤,看上去没冒气,面前却有若干个碟子,盛着新鲜的蔬菜和肉。这些东西必须倒入大碗里焖上几分钟才能吃。见这情形你一定会以为焖不熟的。陪同的老乡从我们迟缓的动作中看出了我们的疑虑,于是就对我们说:把盘子里的东西统统都倒进汤碗里,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吃了。照此办理,焖上几分钟后,汤的味道特鲜,烫熟的东西鲜嫩可口,真不愧是特色小吃。品了过桥米线,又请大家去大西南歌舞厅感受昆明的摇滚乐。那阵势,真叫地动山摇,让我特难受,有头昏脑胀之感。这样的场合,是年轻人的世界,不是我等该来的地方。

7月2日

在昆明受到了老乡的热情接待,下午,我们的团长常务副县长胜洪同志安排举行答谢晚宴,算是对这次云南之行划了个圆满的句号。

1995年8月1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