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45869600000008

第8章 中国民居(8)

从建筑艺术上说,蒙古包那圆润的外观造型,洁白的色彩,在蓝天白云和绿色草原之间,显得分外美丽;而包外白毡上捆扎用的棕色驼毛绳,使其线条整洁分明,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蒙古族居民还用色彩和图案装饰蒙古包,美化居住环境。在包内,仰看可见漆成紫红色和蓝色的椽术,周围是红、蓝色的栅壁和各色家具,地上铺着色彩绚丽、图案优美的地毡,人们处在暖色调的氛围之中,感到温馨和舒适。包门是装饰的重点之一,一般漆成各种颜色,并在上面描绘出花瓶、飞马、凤凰等吉祥图案。覆盖在包顶最外层的毛毡,常常按包顶圆锥体的形状做成中间有一圆孔、周边多角的形状,其上绣出双龙戏珠、蝙蝠、蝴蝶、聚宝盆及其他吉庆图案,在茫茫草原上非常醒目。

一个蒙古包一般只供一夫一妻及其子女居住。新婚夫妇要建新包,有的是作为嫁妆由新娘的父母陪送。经济宽裕和人口多的家庭,一家往往有几个包,多者甚至十几个。凡是一家有两个以上蒙古包的家庭,都是家长居住在最西侧的包内。蒙古包周围或用木棒围成篱笆,或用勒勒车围成院落。仓库设在院内,畜圈多设在院外。如果蒙古包与汉式房屋混合使用,则为夏居房屋,冬住蒙古包。

同其他民族的住居一样,蒙古族的住居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固定式蒙古包逐渐增多,有些半农半牧地区开始建造汉式房屋,但本民族的特色依然保留了下来。如吉林西部的“马架房”,平面近方形,顶部建成椭圆形,居住其中仍有住在蒙古包中的感觉;开设西窗,在西窗上部的墙上供奉祖先和神灵,以及在屋顶或墙头上插上绘有马的旗子等,都是民族习惯的反映。

西北边陲维吾尔族民居

中国新疆,地处欧亚太陆腹地,地域辽阔,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是古代中西交通的通道。那里有巍巍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及着名的帕米尔高原,高山环绕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以及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高山冰川上的雪水溶汇成条条内流河,或流失于沙漠,或积水成咸湖。河水流经之地形成一片片绿洲,成为人们劳动生息的地方。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居民,创造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而辽阔的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差异,使各地民居建筑又各有其地方特点,呈现出独特而多彩的民居建筑风貌。在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是以喀什、和田一带民居为代表的南疆民居和以吐鲁番一带民居为代表的东疆民居。

南疆民居,在喀什尤为发达。这里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喀什噶尔三角洲上部,地下水丰富,自然条件优越,长期以来是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设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这里的民居建筑,是所谓的“阿以旺”住宅。房屋为土木结构,多为一层或两层的平顶房,底层设有地窖或地下室。墙体厚重,用土坯或砖垒砌而成。房顶以密布的杭木(又称楞木)构成密肋,上覆以泥土做成平顶。布局上不讲究对称与统一,而是以平房和楼房相互穿插,依地形组合成院落,建筑形体错落多变,平面和空间组织紧凑而又自由灵活。其基本组合县以冬室和夏室相结合,附以厨房、马厩等。夏室即前室,又称“阿以旺,带有天窗,供起居、会客之用;冬室即后室,在夏室后部,不设窗,即使白天也暗淡少光,冬暖夏凉,用作寝室,席地而卧。天窗独具特色,一般高出屋顶40~80厘米,既可通风,又可采光。室内满铺地毯,席地而坐;除了各家必备的矮炕桌外,很少用其他家具。壁炉和壁完别具特色。

壁炉设于客室和居室,造型美观,平时用来做饭、烧茶水,冬天兼作取暖。壁龛形状各异,大小不等。一般在西墙上设一个尖拱形的大壁龛,放置被褥箱笼等物,外挂色彩华丽的帷帘。其他壁面的壁龛安排匀称有序,龛顶常作四圆心曲券,并镶有花边,深一般25厘米左右,放置花瓶、酒具及日用杂物等。室内房顶满雕图案花纹的楞木、四周饰有卷草及花卉的墙壁和饰有石膏花饰的壁完、地下图案华丽的大片地毯,使室内富丽堂皇,熠熠生辉。为了防止风沙,外侧很少开窗。窗子均开向前廊,窗台较矮,窗口外小里大,形制竖长。房前均建外廊,多建成列拱列柱形式,空间敞开。廊下设地炕,铺以草席、地毯或毛毡,以供坐卧,是家人劳作、生活乃至夏季睡眠的地方。列柱及列柱间的列拱均饰以彩绘,柱头、柱脚饰以精致的木雕和石膏花饰,色彩鲜艳动人。廊前庭院一般不大,常种植花草果木,美化居住环境。庭院的一侧开一矮小的门,是诸如住宅的通道。整个住宅外表毫无装饰。远望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只见到高低错落、方方正正的土坯泥墙平顶房屋;当跨进大门进入院内,则是另一番天地;进到室内,就更加感觉到维吾尔族民居那动人的魅力。朴实无华的外观,华美怡人的内部陈设和装饰,或许正是南疆维吾尔族居住文化的独到之处。

吐鲁番一带的东疆民居,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土拱住宅。吐鲁番地处天山南麓的吐鲁番盆地中部,历史上曾为西域政治中心和交通要冲。这里长年干旱少雨,春天“下土”之日,漫漫黄土遮天蔽日;夏季烈日炎炎,素有“火洲”之称。土拱住宅就是适应这种自然环境、利用当地粘结性强且易于脱水成型的泥土资源发展起来的。

根据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的考古发现可知,土拱住宅早在汉魏时期已经形成,并一直延续了下来。其突出特点是:厚实的土墙,土拱式屋顶,大而显要的公共空间。当地人常说的“挖地为院,隔墚为墙,挖穴成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住宅的建造特点。

土拱住宅离不开土墙,土墙或夯筑,或用土坯垒砌,或在生土上挖成。房屋建筑有土拱平房和土拱木结构子顶楼房两种。土木楼房的一层(有的为半地下式)为土拱平顶,拱顶上再建楼层。楼层房顶先架木椽条,再铺苇席并覆以干土作保温层,然后涂以草泥构成屋面。楼层上设有大小不一的前廊。土拱不仅用作房屋建筑,而且有的大跨度土拱上面是院落,供居民乘凉;下面是道路,路人可以免受烈日之苦。

公共空间为每宅必备,面积大而显要。这个公共空间过去是住宅中央一间又高又大的中心房间,起居室、库房及其他附属房屋都建在其周围。后来,中心房间演化成高大的凉棚,现在的凉棚多已为葡萄架所取代。其上部搭建有天棚或搭架种植葡萄的庭院,是夏日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有的还把流水引人庭院,有的则在院内设炕床,在葡萄架下饮茶、用餐、会见客人。院落多做成封闭式,内部自由布置房屋,但分隔庭院空间的围墙往往用土坯垒砌成透空花墙,以利夏季通风。大门多为圆拱形顶。房屋布局以前室和后室相结合,附以厨房、马厩等。居室一般不开侧窗,只开前窗或天窗。室内布置有维吾尔族传统的地炕、灶台,墙上设有壁完。室内外装饰简单朴素,一般在门框施加雕刻,墙面多用木模印上图案花纹。葡萄是吐鲁番的名产,不仅庭院中、街道上架有葡萄架,而且土墙上印有串串葡萄图案,柱头上刻有晶莹欲滴的葡萄,与真葡萄相映成趣,可谓当地一景。

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族民居尽管各有地方特色,但共同的民族风格更为突出。房屋为土坯平顶,以前室和后室相结合。布局不讲究对称统一,自由而灵活。

依地形高低布置,建筑形体错落多变。为防止风沙而不开外侧窗,多用天窗通风采光。房前多设外廊,多边形廊柱,柱头形式多样,精雕细刻,装饰华美。建筑装饰精于内而疏于外,形成简朴的外观和华丽的内部生活空间。喜用各式壁龛盛放日用物品,少用家具。装饰流行石膏花饰、雕刻和彩绘。维吾尔族人信奉伊斯兰教,绿色为常用的装饰色彩。大量使用各种图案华丽的地毯,以与席地坐卧的生活习惯相适应。

村镇傍水源而建,民宅沿水渠而建,道路与水渠平行或交叉,有的家庭还把水流引入院内,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

黄土地带的窑洞

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的“特产”。在中国西北和华北,横跨陕、甘、宁、青、内蒙古、晋、豫七省区大部或一部的黄土高原,是世界着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曲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

黄土高原上除了有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是连续延展分布、层层堆积起来的黄土,黄土层最厚处达200余米。由于千百万年风雨的侵蚀和流水的冲刷,逐渐形成了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沟源梁峁交叉纵横的特殊自然景观。由多种矿物粉砂和粘土颗粒构成的黄土层构造,质地均匀,节理垂直,具有良好的抗压与抗剪强度,二三十米高的土崖峭壁仍能矗立,黄土在压缩和干燥状态下能够变硬结固。人们正是利用了黄土的这些特性,开挖横穴作为住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窑洞民居。

所谓窑洞,是指在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土崖上掏挖横向洞穴而成的住居。窑洞顶为拱形,窑口(洞口周边)常用砖或土坯包砌,形成券边。洞口用砖或土坯封堵构成前墙,墙上设门窗及通气窗。券顶和四壁或保留生土面,或用草拌泥、麻刀白灰抹面。洞内地面一般夯实压光,也有的铺砖。洞内有的在壁上挖出壁龛,以盛放日用杂品。窑脸(用以挖凿窑洞的崖面)多涂以草拌泥,有的保留生土面,也有的用砖贴面,还有的在窑脸顶部用砖砌出窑檐。窑内一般靠窗口设火炕,在炕上进餐、会客,兼作厨房的窑洞则依炕设灶。通风采光靠门窗,取暖用火炕,烟囱一般设在洞前靠窗一侧。家具陈设中炕桌最常见,再配以箱植桌椅。窑体一般为直筒形,但也有外大内小的敞口窑和外小内大的锁口窑;一般是单体窑,但也有一明一暗的双孔并联窑和一明两暗的三孔并联窑,还有的在窑内再掏挖出一个小的空间作为仓室。有的地方将窑洞建成上下两层,上层窑俗称“高窑子”或“天窑”。

上下窑之间的联系,有的在窑外设踏步或木梯,有的在窑内设木梯以供上下。还有的在窑洞顶上再建土木房屋。窑洞外为院落,由窑洞、崖壁及院墙围成,平面形制多样,大小不一。院内一面或多面建窑,分别用作居室、厨房、仓库、厕所及畜圈等,也有的在院内建土木房屋,与窑洞配合使用。院门一般设在阴面一侧,有的是敞开的坑道式,有的为拱顶雨道式,也有的建有门楼。庭院内栽植花草树木。院落的组合常见一户一院的独立式,也有毗邻式和胡同式。为防止雨水对窑顶的冲刷和渗漏,窑顶土地不进行耕种,而是压光碾平,或为草皮地面,或用作晒谷场,或辟作乡间小路。陇东民谣“我家住着无瓦房,冬天暖和夏天凉”,高度概括了窑洞民居的基本特点。辽阔的黄土高原,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及黄土结构特征,使窑洞民居在建筑布局和结构上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靠崖式窑洞。又称靠山式窑洞,是利用山坡、沟边、塬缘、断崖上的天然崖坡经人工削坡后形成崖面而挖建的窑洞,适合于沟、梁、坡、崖密布的地带建造。它顺山就势、依山靠崖而建,因而常按等高线布置,呈曲线和折线形排列。靠崖式窑洞的村落布局分散,进入村中,不沿沟前行,难识村落真面目。

地坑式窑洞。又称下沉式窑洞或地下窑洞,是指在平地和缓坡地带向下挖掘出一个深达数米的地坑,然后再在地坑四壁上挖建的窑洞,是在没有山坡、沟崖可利用的黄土源干旱地带形成的一种窑洞类型。地坑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地坪标高一般比窑顶(地表面)低6-7米。一般是在地坑的四壁或三壁上挖建窑洞,而以阴面的一孔窑洞作为出入的门洞,经坡道通往地面。地坑院内设渗井、水井或水窖,并栽植树木花草。这种窑洞的村落布局较集中,地坑成群地分布。有的地方整个村庄和街道建于地表面以下,远远望去只能见到树冠和地面上的树木。

拱券式窑洞。又称作独立式窑洞或锢窑,是一种形似窑洞的拱券式掩土房屋建筑。其中,常见于陕北和晋中南地区的土基窑,在低矮的土崖上切割崖壁,保留原状土作窑腿(相邻两孔窑之间的土墙体,有的地方用土坯垒砌)和拱券胎模,用砖和土坯砌出拱形顶后,四周夯筑土墙,再在四周及顶上分层夯筑厚1.5米左右的窑顶;多分布于延安周围及晋中地区的砖石窑,则是用砖石垒砌四壁和拱顶,顶上及四周掩培厚1.5米左右的土层,可以不依山靠崖而独立建造。窑顶一般做成平顶,也有的在上面铺瓦,做成四坡顶或锯齿形顶。这种窑洞可以灵活布置,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在窑上再建房,有的则仿照北方土木住宅格局建成三合式、四合式窑洞院落。

各地的窑洞民居不仅有着类型上的差异,而且其细部处理也各有特色。如在陇东地区,窑洞平面多呈外宽内窄的梯形,门窗多为一门一侧窗一高窗(或通气孔),窑脸装饰简单,窑洞组合多为单孔窑。陕北的窑洞,单体窑洞多呈等宽形式,进深较浅,门窗多为大门、大窗,采光充足,砖砌窑脸。在晋南地区,多为砖砌前墙、砖砌窑脸,并有装饰性檐口,常见一明两暗的三孔并联窑。在豫西地区,单体窑洞往往只开一门,采光条件差,窑内装饰讲究,窑顶覆土一般在3米以上。这些地方特点,都是在各地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窑洞民居之所以历经上万年而不衰,一方面在于它科学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结构简单,易于建造。另一方面,在于它那良好的实用性,即冬暖夏凉,湿度适中,能够减少室外噪音和温度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此外,它还有利于节约能源。正因为如此,它引起了现代建筑学家的广泛关注,正在启发人们探讨地壳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即发展现代穴居——掩土建筑。

皖南徽派民居

皖南赣东北一带,为古代徽州之地。这里山川秀丽,丘陵起伏,物产富饶。明清时期,徽州商人活跃,文化日趋繁盛,民间住宅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徽派民居,成为中国汉族民间住宅宝库中的精美之作。直到今天,在皖南赣东北地区,保存完好的明清民间住宅建筑仍相连成片,处处可见。像安徽徽县呈坎村的大量古建筑中,就有明代住宅36处;安徽黟县西递村保存有明清民居124幢;江西婺源有30余处数十栋连成一片的明清民居建筑;而安徽屯溪市长达1200余米的老街,更是向世人展现了明清商业街的建筑风貌。

徽派民居在建筑布局上普遍采用汉族传统的三合院式和四合院式布置,平面呈方形和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