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45869600000007

第7章 中国民居(7)

北京的四合院,严格按照沿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原则布置房屋和组织院落,住宅四周由各座房屋的后墙及围墙所环绕,形成一个封闭的生活空间。常见的中小型四合院一般由大门、影壁、倒座、二门、东西厢房、正房、罩房及三进院落组成,大型住宅则沿纵深方向排列两个以上的四合院,或在左右建别院,还有的在左右侧或后部建成花园,形成一组四合院建筑群。住宅的大门多设在东南角,寓以“山泽通气”、“紫气东来”之意。大门门框下设门鼓,门侧墙壁多用砖雕装饰。跨进大门,迎面见到的是影壁,其墙面多以砖浮雕装饰,并在正中书写吉庆文字,影壁前常摆设盆景花卉。影壁之设,是为了遮挡街道上过往行人的视线,使得住宅内更加隐蔽、安静。进大门西折,进入东西狭长的前院,其南侧是一排坐南朝北的房屋,称为“倒座”,通常用作客房、书塾、杂用间或男仆的住处;其北侧中轴线上设“二门”。二门一般装饰华丽,门楼下往往垂吊2个垂花柱,故二门又被称为“垂花门”。经垂花门前行便进入内院。内院由正房、厢房、垂花门及花墙环绕而成,面积较大,宽敞豁亮,既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又是全宅的核心部分。院内用砖墁出雨路,并种植花木或陈设盆景花卉,形成宁静雅致的环境,为家庭室外活动的中心。正房又称上房,建在内院的北侧,其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均为全宅之冠。正房通常面阔3间,供家长起居、会客和举行仪礼之用。

正房东西两侧各有一间或两间较为低矮的耳房,通常用作寝室。东西厢房建在正房前面左右,作对称布局,供晚辈居住或用作饭厅、书房,厢房南北侧的耳房常用作厨房,或建成厕所。正房和厢房都带有前廊,与院子四角的益尺形抄手游廊相连,廊内梁仿有简单的彩画,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让人在雨天也可畅行无阻。正房东耳房侧有一夹道,顺夹道可进入后院。后院东西狭长,北面建有一排北房,供老年妇女居住或作为储藏物品的库房。从大门到后院,整个住宅封闭中蕴含着开放,有分隔又相互通联;屋宇高低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北京四合院设计和建筑技术都是相当成熟的,不论平面布局、建筑结构,还是色彩处理,都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需要。房屋结构为抬梁式构架,山墙和后墙是很厚的砖砌墙或土坯墙;前墙上部开窗,下部为坎墙。屋顶式样以硬山式为主,有些次要房屋用平顶或单坡顶,但无论哪种房顶,其苫背都极厚,上铺阴阳瓦。室内用方砖墁地,并在屋内设暖炕。内院呈南北长方形,比例大小适中,冬天日照可射入正房和厢房。正房多用支摘窗和格扇门,使整面阳光透入室内。这些都适应了在北方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下生活的需要。在色彩处理上,大面积的青灰色墙面和屋顶,红绿色的梁柱和门窗,与宅门、垂花门、廊道及正房的彩唾交相辉映,加上宅门、影壁、屋脊等砖面上的各种雕饰,丽而不艳,华而不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在明清北京城内,铺装黄色琉璃瓦、红色墙柱、雕龙画凤的宫殿建筑和琉璃瓦、朱红门墙、金色装饰的贵族府第,在大片灰色住宅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庄严富丽,使整个京城内的建筑既重点突出,又浑然一体。

北京四合院这种以木构架房屋为单体、在南北中轴线上建正房和正厅、正房前面左右对称建东西厢房以组成院落的住宅,作为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的形式,不仅为汉族居民所使用,而且还为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所喜爱,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它们在院落的太小形制、房屋形体、建筑装饰、色彩运用及房屋使用等方面有诸多差异。就北方地区而言,东北地区庭院开阔,而陕西、山西的庭院则窄长;辽西到河北一带房屋一般不起脊,尺度小;山西不少地方高墙重楼;东北地区常将大门建在中轴线上等。然而,它们的布局原则、设计思想和建筑意匠基本相同,如:

以北为上;正房的间数为奇数,而且明间宽于次间,门开于明间,以突出中轴线;正房和正厅无论在尺度、用料、装修的精致程度上都大于和优于其他房屋;房屋结构多采用抬梁式木构架,等等。北京的四合院作为明清都城中的民居,结构严谨、布局规范、建筑合理,可谓中国北方四合院式住宅的代表。

长白山下朝鲜族民居

长白山下,鸭绿江边,是中国朝鲜族同胞聚居的地方。这里山峦起伏,林木繁茂,不仅盛产稻谷林果,而且是“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着名产地。勤劳智慧的朝鲜族居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优美动人的歌舞、活泼欢快的荡秋千和跳板运动、洁白艳丽的民族服装,都使人耳目一新,而那别具一格的民族住宅建筑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朝鲜族聚居的村镇,或建在山坡之阳靠近道路、交通方便的地方,或建在河流旁高爽的地方。远远望去,那一根根高高耸立的烟囱、灰色的屋顶、洁白的墙壁,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走进村庄,见不到用院墙围起的院落,只看见大路小道间有一片片空地,空地间有一幢幢房屋。房屋一般沿道路而建,没有统一的朝向,房屋的布置也因宅而异。房屋前后都可以出入,房前屋后有面积大致相同的空地,或辟为菜圃,或为平整的场地,成为住宅的“院子”。灰屋顶,白墙壁,高烟囱,无院墙,是朝鲜族住宅最明显的外部特征。

正因为朝鲜族住宅不设院墙,又不设厢房,因而一幢独立的房屋就是一个“家”,房屋的平面形制和布局也就多种多样。房屋的平面形状主要有矩形房、拐角房和“凹”字形房3种。拐角房又可称为曲尺形房,是在长方形房屋的一侧凸出一间,布局灵活,尺度大小不受限制,往往因实际需要而定。“凹”字形房是由两个拐角房组合而成,多见于农村。平面作长方形的矩形房数量最多,遍布城镇和乡村,是朝鲜族房屋的基本形制。大部分房屋都带有廊子,按照廊子的不同,可把房屋分成中廊房、偏廊房和全廊房3种。一幢房屋中部的房间带廊子,布置成左右对称的形式,称为中廊房;一幢房屋左端或右端的房间带廊,就是偏廊房;全廊房则是在房屋的前面或后面全部设通廊。中廊房和偏廊房设廊的房间用于住人,全廊房一般仅在住人的房间设廊板。廊子不是通地而设,而是在廊下距台基面约40厘米的高度架设木板构成廊板。其结构是在廊柱之间自柱础石以上设方形横梁,再在横梁上铺木板,既可通风,又可防潮。房屋设带廊板的廊子,是与房屋内部的布置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朝鲜族房屋居室内全部是火炕,进屋就要脱鞋,因此需要有脱鞋的地方,特别是雨雪天气,设有廊子可避免将泥土带进屋内,保持室内清洁。同时,夏天人们可在廊下乘凉、休息。廊下还是放置物什的好地方,走进朝鲜族居民的住宅,常常可以看到廊下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和一辫辫大蒜,可谓朝鲜族民居的一景。与汉族房屋颇为不同的是,房屋开间不讲究奇数,一般是4~6间不等,且以4间者居多,当地老乡称之为“四栋房八间屋”,因为房屋内部分隔成若干空间。

房屋内部空间的分隔无一定之规,而是按实际生活需要分隔成若干房间。一般说来,房屋内部自左而右(按北房说即自西而东)依次划分成居室、厨房、草房及牛棚等部分,各部分之间用轻体墙隔开。居室占据了房屋的大部分,是人们的主要活动空间,昼间用作起居室,晚间用作寝室。室内全部设炕,进屋就要上炕,犹如日本和式住宅,进门就是榻榻米一样。

火炕比室外地面高30~50厘米,比房前廊板面又低20厘米左右,所以进屋可以说是“登廊板下炕面”。

炕面抹白灰,表面再裱糊高丽纸和油纸,平整光亮。

炕下通烟火,在寒冷的冬季,颇感舒暖。在靠近墙壁处设壁橱,衣被及所有零用物品放置其中,使室内整洁雅致。居室部分用轻体间隔墙和推拉门分隔成若干小间,大者10多平方米,小者5平方米左右,供男女老幼分别居住。把推拉门全部打开可形成一个大房间,富于变化而又比较灵活。室内家具,最为常用的是矮体炕桌。厨房邻居室而设,一般位于房屋的中部,占用一间屋的面积。锅台与火炕高度相等,表面连为一体,铁锅固定安放在锅台上。厨房的右侧是草房,一般占用一间房屋,不设炕,用于放置杂物、生活用具的同时,主要存放燃火用的柴薪,故有“草房”之称。朝鲜族农业居民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牛棚,因为耕种水田必须饲养耕牛,养牛就要有牛棚。牛棚设置在草房的旁侧或前端,也有的将牛棚和草房设置在同一房间内。牛棚和居室设在同一幢房屋内,牛粪气味直冲居室内,应当是很不卫生的,但习惯成自然,所以一直延续了下来。

朝鲜族民居的房屋建筑既受到了汉族房屋建筑的影响,又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如墙体内填充沙子的木骨夹心墙,以立柱支承纵横梁木、在脊部设立柱支承脊檩而形成四面坡屋顶的木构架,草房顶上罩以草绳方格网,门窗不分、可以互用等特点,都是在其他地区所少见的。设火炕,普遍见于东北地区汉、满、蒙等民族的住宅中,而且至少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但室内通室设炕则为朝鲜族住宅的一大特点。尤其是房屋一端直立的木板烟囱高出屋脊,更是朝鲜族民居之一景。

朝鲜族住宅屋顶坡度和缓,屋身平矮,没有陡峻的感觉,但门窗窄长,使平矮的屋身又有高起之势。

房屋的外墙粉刷白灰,墙面洁白。木柱木门木色外露,再以灰黄色草顶和灰色瓦面相衬,朴素而淡雅。

草顶房的四坡水式坡顶,铺装厚厚的稻草,式样美观而大方。瓦顶房做成歇山式,坡面有柔软的曲线,檐端四角和屋脊两端向上翘起,垂脊和角脊端部高昂起翘而形成曲线,房檐铺装高粱花瓣纹的勾头瓦当,使得整个房屋稳重之中又有飘逸之感。无论草顶房还是瓦顶房都有较长的出檐,屋檐下形成深色的阴影,再加上廊子的凹进,使整个建筑具有鲜明的立体感。

北方草原蒙古包

在中国北方,有着美丽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草原上那众多的河川、密布的湖泊、丰满的水草,使千里草原成为畜牧牛羊的天然牧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敕勒歌》

中的名句,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北方草原的风貌。几千年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的北方游牧民族,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放牧牛羊,逐水草而居,创造了形式独特的住居——蒙古包,成为草原游牧民族住房的代表。

蒙古族先民最初是居住在“皮棚”中的。当时,他们在森林中以狩猎为生,将兽皮覆盖在树权上或是木头架子上搭成皮棚,作为住居。公元7世纪前后,蒙古部落走出了世代生息的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原始森林,来到了广阔的草原上,从狩猎转向了畜牧,随之脱离了皮棚,住起了蒙古包。蒙古包又叫毡包,是一种圆顶的羊毛毡房。毡包,在古代汉语典籍中称作“弯庐”、“庐帐”等,俗语则称作“毡帐”、“帐幕”

等;蒙古语称作“格尔”(房屋),经常移动的称作“乌尔古格尔”,固定的叫做“托古尔格尔”;“蒙古包”之称始于清代。满族把家叫做“博”,把蒙古族的住房称作“蒙古博”,“博”和“包”谐音,因而用汉字来表达时取其音和形,称作“蒙古包”。

毡包,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墓葬中出土了青铜伞状帐幕构件,战国文物的图案中也可见到毡包的形象。据文献记载,战国秦汉时期,“匈奴父子乃同弯庐而卧……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见《史记·匈奴列传》)。汉代以后,毡帐式住居在北方章原民族中流行起来,乌桓人、契丹人、女真人无不以毡帐为居。13世纪以后,随着蒙古族的壮大和元帝国的建立,蒙古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北方草原上各式各样的蒙古包更是处处可见。

蒙古包伴随着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劳动生息,蒙古族人民用歌声表达了对蒙古包的深情。东蒙草原的一首民歌唱道:

因为仿造蓝天的样子,才是圆形的包顶;因为仿造白云的颜色,才用羊毛毡制成。

这就是穹庐-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因为模拟苍天的形体,天窗才是太阳的象征;因为模拟天体的星座,吊灯才是月亮的圆形。

这就是宵穹-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这首民歌形象地描述了蒙古包的基本形体和结构。一般的蒙古包,高不过3米,直径4~12米不等。包的周壁围以用木条编成的高约1.5米、宽约2米的菱形网眼的栅壁,蒙古语谓之“哈那”。包的大小取决于使用哈那的多少。普通小包只用4扇哈那,通称“四合包”,小巧轻便,宜于放牧时搭建。

大包可达12扇哈那。包顶中央是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用作天窗的圆形木框,用木条做成的椽木两端分别绑扎在木框和栅壁顶端,构成伞形木骨架。一般的蒙古包天窗圆框无需支撑,但高大的蒙古包有时用独柱伞骨支撑,有时用四柱支撑。包顶和周壁都覆以羊毛毡,再用绳索将毛毡捆好,以防止风把毛毡刮起。包顶是圆形天窗,包门向南或向东南。包内中央一般设有供炊煮和取暖用的火架子(蒙古语称为“陶拉克”)或炉灶,烟筒从包顶中央伸出。包内地面上铺羊毛毡,包门和火架子近旁铺牛皮,火架子周围便是人们起居坐卧之处。

蒙古族居民注重礼数,包内家具的陈设和铺位的使用都颇讲究。包内周围靠周壁放置柜、箱、橱等家具,进包内右侧是放置炊事用具的地方,有的把炉灶设在进门右侧,而在包内中央置矩形矮桌。蒙古族以西为上,以右为尊,包内分区也是如此。包内右侧是男子席,左侧是妇人席,正面为长者客人席和供奉神像处。进入蒙古包要脱鞋,进门时要左手掀帘而进,在包内席地而坐。

蒙古包的搭建地点一般选择山前或低洼之地,以利防风。为了防止流沙将蒙古包埋住,又在其周围设置沙障。建包时往往先垫一层厚约3~4厘米的牛粪,再在上面铺盖毛毡,并在周围挖出一条小型防水沟,作为防潮的措施。大雪纷飞的冬季,常常在粤的周围立以木板,以阻挡霜雪直接侵入包的基部和毛毡上。通风采光主要依靠天窗。天窗用天布遮盖,并用绳索启闭,白昼拉开,夜晚及雨雪天关闭。包门不高,可低头弯腰而入。高高的门坎,可以防止风沙吹进包内,以保持包内的清洁。包门常见有两种:一种是内为板门,外为毡帘;一种是内外两扇板门,里门向里开,外门向外开。蒙古包的圆形结构,可减少对风的阻力并增加其刚性,能较好地抵御风沙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