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武的上联中把原联的“乐”改为“如”,是为了和下联的“恰”字作对。虽然是活剥沈德潜的句子,但与马君武其人及其居住地极为贴切。“种树”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尤为巧合的是,桂林市中心的阳桥把一湖分为两半,东为杉湖,因其旁有杉树而得名:
西为榕湖,因其旁有榕树而得名。而马君武的住宅恰好对着榕湖。联语从自身事业出发,与卜居地相结合,既写出湖山大好风光,又突出了学者培育英才之博大胸怀。“佳弟子”对“好湖山”,相映见义,意趣不凡。
马君武九岁丧父,寡母以摆香烟摊供他上学。从小受到困苦的磨炼,加上母亲知书识礼,对其严加管教,马君武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后来留学德国,半工半读,取得工学博士。据说他在广西大学担任校长,经常替文、理、工三个学院的各科的请假教师授课。1930年马太夫人逝于上海,马君武撰作一副挽母联:
守寡逾卅年,以手杖教儿子读书,以工资给儿子吃饭,夜半且缝衣,且课读,往事历历如在目前,至今辜负慈恩,大罪此生莫可赎;离乡廿九载,以祈祷祝国家兴盛,以悲哀叹国家危亡,年来益思乡,益念旧。天下滔滔未能归去,自有永生乐土,灵魂不死岂须招。
联语文字质朴,感情真挚,其中追忆童年时代母亲教子和相依为命的往事,极富感染力。
马君武任广西大学校长时,提倡桂剧改革,并收名伶小金风做干女儿。他赠小金凤诗云,“百看不厌古时装,刚健婀娜两擅场。为使梦魂能见你,倚车酣睡过衡阳。”一时传为佳话。1940年8月,花甲之年的马君武病逝在广西大学校长任内。挽马君武,以小金风撰送的最有影响,哀联云:
抚我若亲生,慈父心肠,大人风度;现身而说法,桃花旧恨,木兰新辞。
上联倾吐的不仅是父女情、师生情,而且表达了广大弟子对恩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下联中“桃花旧恨,木兰新辞”,是指由马君武倡议并赞助,小金凤担任女主角的改良桂剧《新桃花扇》和《新木兰从军》。
陶行知教育联语
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善于用大众化和口语化的联语教育和启迪学生。他的教育联语也明白如话,形象生动。
“五四”运动后,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了“安徽公学”,自任校长,并撰题校联:
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敬其所长,恕其所短。
上联讲述传统的义利观,鼓励师生要见义勇为、见义忘利:下联讲述如何向别人学习,告诫大家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全联文字通俗,平中见奇,是为人处事的警策之语。
1926年11月,陶行知在南京农村调查教育情况时,赠送乡村教师一副对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很早去。
上联表赤诚,下联喻无私。此联掷地铿锵有声,这正是陶行知为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神和金子般纯真人格的生动写照。
陶行知的教育联语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倡教育面向社会、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陶行知曾用名“知行”,后来他认识到实践是第一性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为“行知”。在农村办学,他与耕牛同宿一屋,与农民一起赤脚下田。他还撰联: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此联引导教师“在教育上做到促进“劳心者”与“劳力者”
的相互转化和融合。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取名“晓庄师范”,含有劳动世纪破晓之意。为了引导师生走向社会实践,他题写的校联云:
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
联语体现了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办学思想。
在晓庄师范,陶行知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带领师生盖教室、建宿舍,他在师生亲手搭建的草棚礼堂门口书题一副楹联:
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联语巧嵌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成句“马牛羊,鸡犬豕”
和“稻粱菽,麦黍稷”,上联六种家禽家畜,下联六种粮食作物,表达“交朋友”和“下功夫”的广泛性。全联自然浑成,朗朗上口,别有情趣。
在晓庄师范及所属几所小学里,还挂有陶行知的另一副励教勉学联: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小疑必同,大事必闻,才算掌生。
上联劝谏,不要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迂夫子:下联告诫,不要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可谓用心良苦,谆谆厚爱。
陶行知病逝后,郭沫若把他生前的两句话写成挽联,至今仍立在南京劳山畔陶行知墓门上。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掌万掌,掌做真人。
联如其人,陶行知朴实无华的联语,读之令人肃然起敬,是他一生不断求真理、做真人的真实写照。
胡适和白话联
白话联是和文言联相对而言的,没有严格的标准,主要是指语意通俗易懂。胡适是“五四”运动时期推行白话文的发起人之一,他的新诗《尝试集》被称为我国第一部白话诗作。胡适推行白话诗文,自然也倡导白话联了,他自己就经常撰写白话对联。
1935年,胡适登临西天目游江南名刹开山老殿时,该寺主持邀请胡适留点墨宝,胡适挥笔书联一副: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胡适奉行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即有用就是真理。在训诂学方面,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别人三句话不离本行,胡适是三句话不离主张。老和尚请他书法,他居然风马牛不相及地将自己的学术主张抬出来作为题庙宇的上联。下联语气一转,扯到和尚该守的本分上来,竟然使上下联对得天衣无缝,十分得体,且妙趣横生,显示出胡适先生的才思和幽默。
胡适有一位本家,曾一度发迹,资助过胡适留学,后来这位本家生意败落,不幸亡故。胡适不忘旧情,撰作挽联致悼,联云:
君是一个失败英雄,而今已矣;我洒几滴感恩涕泪。何日忘之?
此联文言和白话夹杂,亦庄亦谐,贵在真情,足见大学者的风度和情趣。
胡适倡导白话联,所以人们在与他交往中撰作的对联也大多是白话联。胡适五十寿辰,有人送这样一副贺寿联:
何必与人谈政治;不如为我写文章。
联语的内容是针对胡适“少谈政治多做学问”的主张而言的。
胡适去世,洪瑞钊撰送了多副挽联,其中有这样一副嵌名联:
胡复何言,当年假设太大胆;适可而止,来生求证要小心。
用“胡复何言”、“适可而止”作为上下联的开头,又断言“当年假设太大胆”,告诫“来生求证要小心”,显然是对胡适颇有微辞。
吴昌硕西泠联话
吴昌硕是近代着名的书画家、篆刻家。1913年,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在杭州西湖宣告成立,吴昌硕被公举为社长。
吴昌硕题联致贺:
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印岂无源”,是说篆刻艺术岂能没有来源呢?“浙派”,由乾隆时的丁敬开创,成员均为杭州人,世称“西泠八大家”,又都没做过官,故称“布衣”。“社何敢长”,是自谦之词,和“一耕夫”一样。“鼎彝瓴甓”,指钟鼎、彝器、瓴瓶、砖石,这些物品上多刻有古文字,是研究篆刻参考之物。上联写印社,下联是自述,联语上下首嵌“印社”
二字。
吴昌硕不仅金石篆刻独树一帜,且诗、书、画无不精通,也自具…格。他三十四岁拜任伯年为师学画,并自觉融入石鼓文和篆书笔法,使所画花鸟山水蕴有“金石味”。任伯年病逝,吴昌硕为恩师撰送挽联:
北苑千秋人,汉石隋泥同不朽;西风两行泪,水痕墨气失知音。
上联讲,对艺术界来说,您已千秋作古,但您的艺术生命同汉碑隋文一样不朽:下联以“西风”喻指恩师谢世的时令和心情,以“水痕墨气”指代师生绘画生活,以“知音”表明师生情谊。联语托物寄情,表达了深挚的尊重和怀念。
吴昌硕尊师也爱生,热诚奖掖和鼓励他们成才。当代着名画家潘天寿是他的私淑弟子,吴昌硕曾作《桃花》画一幅赠给潘天寿,并在画幅上题赠小篆联语:
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
上联论及绘画技法,“落笔”作画要不落前人窠臼,使其“天惊地怪”才好:下联议及入画素材,即使“巷语街谈”生活,也有它的诗情画意。
吴昌硕在主持西泠印社的活动期间,发现有一方东汉建武时期的刻石“汉三老讳字忌日碑”,被辗转盗卖给一日本人并要运出国时,他拖着年迈之躯奔走呼号,筹款买下这块汉碑。吴昌硕拼力保护民族文物,受到金石界的普遍赞扬。在西泠印社成立二十周年时,金石家叶为铭撰联盛赞吴昌硕此举:
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
西泠印社的名联很多,其中有几副吴昌硕撰书的对联,如:
宜雨宜晴,静观自得;尽美尽善,为乐至斯。
“宜雨宜晴”,用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意,指西湖景致晴天雨天均相宜:“尽美尽善”,形容事物达到最美好的境界:“为乐至斯”语出《论语·述而》;“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谓寻求快乐达到这种程度。
张大千的老师李瑞清的撰联:
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
宋代诗人林逋曾在孤山隐居,种梅养鹤,孤山上有放鹤亭、梅亭等纪念他的建筑。西泠印社也在西湖孤山上,故云“梅鹤为邻”。
张大千对联情结
国画大师张大千,原名正权,改名爱,字季爰,四川内江人。
“大千”是他二十岁留日归来后,去松江禅定寺当和尚时取的法名,还俗后即“大千”为字而行世。
张大千兼善书法,又是联迷,撰作了不少对联。绍兴市有座戒珠寺,相传为王羲之的别墅,王羲之有宝珠丢失,疑和尚所为,和尚绝食而死。后发现宝珠被家鹅吞下,王羲之悔恨不已,将别墅送佛门为寺宇,取名戒珠寺。张大千拜谒戒珠寺,曾为寺院题联:
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宜宾市郊泯江北岸有流杯池,为北宋诗人黄庭坚谪居时所凿,附近有黄氏的楼、亭等遗迹。张大千浏览时题联云:
山水何灵,得名贤履迹所经,便流传八百年后;裙屐杂坐,爱此地流杯共酌,且约两三个人来。
白贡市有座王爷庙,旧为橹船帮会馆,现辟为茶馆,有“川南第一茶馆”之称。张大千曾为王爷庙题过一副联:
结茅依古树;移榻对青山。
张大千二十六岁时,曾将何子贞藏的魏碑《张黑女志》海内孤一本予以集联成册,有一联他曾多次书写,联云:
立脚莫从流俗走;置身宜与古人争。
上联讲摒弃卑琐的世俗之途,下联讲要敢于超越前人。
五十岁时张大千手书一联展示个性,联云: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
他还撰写过这样副联:
诗成掷笔仰天笑;酒酣拔剑斫地歌。
以联述怀,言如其人,联如其人。
1964年,他书赠给长女心瑞的一副对联,概述了自己一生的传奇经历,联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击一声钵,成一首诗。
张大千晚年时集宋人黄庭坚、辛弃疾等人的词句,作自寿联一副,联云:
身健在,且加餐,把酒再三祝;人已老,欢犹昨,为寿百千春。
齐白石大师联话
在齐白石的家乡湖南湘潭社戏台柱上有这样一副戏台联:
白居易何等风流,樊素小蛮,女子歌声才子调;石季伦自夸富豪,锦衣金谷,前人奢移后人评。
戏台联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与石崇和王恺斗富的典故,在一褒一一贬中首嵌“白石”二字,借以称赞他的才气。
齐白石师从胡汉槎。胡老先生工诗善画,书法亦精湛,堪称“三绝”。齐白石受胡老先生影响,同样集诗、画、书于一身,且有创新,自成一格。不仅在技艺上,在做人上同样受胡老先生很深的影响。胡老先生孤高自赏,不事功名,齐白石为人耿直,光明磊落。“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时,他在自家门口贴有“画不卖与官家”的声明。
胡汉槎去世后,齐白石撰联痛挽恩师:
衣钵信真传,三绝不愁知己少;功名应无分,一生长笑折腰卑。
齐白石的诗、书、画、印常是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他的印章也是自己刻制的。他自评艺术: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