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对联
45860900000010

第10章 文学家与对联(2)

此联在结构上与上联对仗天衣无缝,又暗示从京都来的游子求贤若渴,朋友尚留在故乡不肯出山,暗含责备之意。众才子见纪晓岚对答如流,又谦恭有礼,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二天,四人便跟着纪晓岚上京编书去了。

郑板桥的自题联

郑板桥一生留下百余副对联,其中多是题画联、交际联、名胜联,自题联虽不多,但直抒胸臆,足以表现出作者的真性情。

辛苦自成名进士;碎烦终困老书生。

这是在科举制度下求取功名的甘苦之言。《板桥自叙》云:“板桥康熙秀才,雍正壬子举人,乾隆丙辰进士。”乾隆丙辰即1736年,郑板桥已经四十四岁,方名列“赐进士出身第二甲九十名”之第八十八名,可谓大器晚成。考取功名但未入仕途,只得以卖字画为生,疲于应付碎烦之事。直至乾隆七年(1742年),郑板桥五十岁时才任范县县令。

上述联语推测应在中了进士之后担任县令之前所作。

郑板桥五十四岁时,从范县调署潍县,正赶上大灾之年。他开仓赈灾,令大户开仓煮粥救济灾民,并大兴工役,修城凿池,让大批饥民就食赴工,由此得罪豪绅,受到攻击。他逐渐感到对黑暗现实无能为力,愤慨之余,产生消极超世思想。他曾撰诗《思归行》,赋词《满江红·思归》,还题书一副对联:

作画题诗双搅扰;弃官耕地两便宜。

上联说自己作画题诗是“双搅扰”,乱写乱画,多添扰乱,是自谦之词:下联表明弃官归田的心迹,认为便于公而宜于私。事实上郑板桥在范县、潍县任内“无留牍,无冤民”(《扬州府志》),政绩卓着,然而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可见“两便宜”之说倾诉了满腹牢骚。

郑板桥六十岁时撰作一副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祗令耳无俗声,眼元俗物,胸无俗事。

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副自寿联一百零四字,是目前见到的郑板桥撰作最长的一副对联。上联中说,只要有钱花,有酒喝,有饭吃,有书读,心胸豁达,经常活动,则小县令的五官(耳、目、口、鼻、形)胜过上千个大官,六十岁还显年轻:下联中说,必须耳无俗声,眼无俗物,心无俗事,头插鲜花(当时狂放士人的积习),迟睡早起,清闲地过一天就像过两天,这样算来自己百岁己多了。全联表现出作者愤世嫉俗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郑板桥六十一岁时,终因请赈忤大吏罢官,离开潍县回扬州以卖字画为生。这时他“三绝诗书画”已名扬四方,天天门庭若市,留下不少字画墨宝。七十三岁去世,生前曾撰作一副自挽联:

张长哥李矮哥慢慢同行,胆小休教吓我;地藏王阎罗王粗粗相会,面狠好不惊人。

兴化方言中“张长哥李矮哥”泛指他人。郑板桥跳出自挽联的模式,把方言俚语引入,显得诙谐幽默,从中可看出其豁达的心胸。

郑板桥的题竹联

郑板桥酷爱翠竹,擅长画竹,留下了不少竹图和题诗、题联。

郑板桥有一副自题联: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此联采用借物言志的笔法,以竹、梅比拟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上联赞美翠竹的品格,刚劲挺拔,虚怀若谷,细叶下垂,恰似谦虚的形象;下联颂扬梅花傲雪沐霜的姿态,花蕊却向下,显示有傲骨无傲气。

全联表达了作者谦虚待人而又不屈服于强权的可贵品质。从写作上看,小事雕琢,朴实无华,于平淡中见神奇。

郑板桥曾为北京白云观题写一联: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栽成六七杆,四壁皆清。

“咬定一两句”是郑板桥的一贯主张。他曾说过:“读书求精不警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用多,徒多图烂耳。”咬定书中精华,揣摩熟透,学以致用,终身得力。同样,翠竹是草木中的精华,不种花草而栽六七竿“百节长青”之竹,可使“四壁皆清”,而且幽竹雅致脱俗的品质使“我亦心虚脱俗浮”。这就不仅是读书的意境了,而是他立身处事的标杆了。正如他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题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从竹子发出的萧萧声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声,并且用“疑是”勾连上下两句,不仅把实物和想像不露痕迹地粘合起来,而且表达了作者时刻想到民间疾苦的思想感情。

郑板桥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教育,他要求儿子“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他的题画诗、联中,多次以栽竹喻育人,如:

爱竹总如教弟子;数番剪削又扶持。

再如另一题句中将竹子比作儿孙:

甘风和雨三四月;满庭篁筱是儿孙。

郑板桥的论文联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有几副治学论文的对联也意趣盎然,包含哲理,耐人寻味。他的《与韩镐论诗文》有联云: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副对联后面还有一段佳话。板桥在山东潍县任县令时,曾收当地书生韩镐为弟子。一次,他就如何作文对韩镐讲:你的文章虽有文采,却比较冗长,好文章总是删繁就简,言简意赅:另一个不足是过于泥古,不能立异标新。作文以识见为主,见题立意,非识见高超不能切中要害。“才、学、识”三者,“识”尤为重要,有“识”文章才能不落俗套。你只要克服了这两个毛病,就可以大有进步了。说着,板桥就展纸研磨,提笔写下了上面这副对联。韩镐将对联悬挂在书房里反复揣摩,作文力求立意新颖,精练豪放,后来果然进步很快,并考中了举人。

还有一副表明自己对文艺批评态度的对联:

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

郑板桥认为,评论文章必须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如果不中肯、不贴切,多溢美之词,就如同隔靴搔痒,无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都没有好处。分析缺点错误,不能乱放空炮,以势压人,需要有理有据的剖析,力求达到入木三分的地步。这样的批评,即使言辞尖刻也会令人信服。鲁迅先生很赞同这一观点,他在1931年曾将此联书赠给一位准备写《鲁迅论》的日本友人,其用意就在于告诉对方,应当实事求是。

另有一联云:

深心托豪素;努力爱春华。

“豪素”同“毫素”,即笔和纸。颜延之《五君咏》日:“向秀甘淡薄,深心托毫素。”向秀,字子期,竹林七贤之一。板桥把颜延之的诗句信手拈来作上联,谈着书立说、研究学问要专心致志。

下联谈态度与方法,并提出要注意文采,《颜氏家训》中有云,“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下联即由此而来,引用名句也很巧妙。

又如:

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上联讲读书有了疑问,也就达到了“悟”的境地了:下联从作文角度阐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系辞》)的道理。

郑板桥的读书联

青年时期的郑板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漫骂无择”。他认为,虽然人生短促,书读不尽,但并不妨碍光明磊落地做个正人君子。他曾撰书这样一副对联: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郑板桥在任潍县县令时,十分敬重一位叫郎一鸣的关心民间疾苦的绅士,曾赠联云:

为善无不报;读书当及时。

上联鼓励郎一鸣说,善有善报,绝不会做了有益于百姓的事而无好结果;下联则勉励他及时读书,求取功名。

然而,郑板桥在严酷的生活现实中到处碰壁,包括十二年县令的政治生涯,修城墙、建桥梁、开仓赈灾,他为民做了大量好事,却屡遭当地劣绅的诬陷。面对官场腐败,尤其是目睹老同学陆骖等人惨遭文字狱之祸时,他痛心疾首,产生了明哲保身的消极思想。他曾撰题这样一副读书联:

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郑板桥认为,“科名不来,学问在我”,读书“原本不是折本买卖”。这可作为上联的注释。下联则流露出回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郑板桥六十一岁辞官,七十岁时赠友人联云:

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

上联说,只要重视教化,百姓就会服从父母官的领导:下联说,做官要利用闲暇认真读书。联语明白如话,是作者的经验之谈。

七十岁那年,郑板桥还书写过另一副读书联:

霜熟稻粱肥,几村农唱;灯红楼阁迥,一片书声。

上联写丰收后农村的欢乐景象,下联写楼宅深夜书声朗朗。这正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

七十三岁,即郑板桥去世那年的春天,曾为扬州百尺梧桐阁题联: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矮屋与高桐、朗朗书声与静谧月色相对,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也是这年春天,郑板桥还书题了另一副对联:

琢出云雷成古器;辟开蒙翳见通衙。

这是一副哲理性很强的联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引婶申义。如果把它看作是一副读书联,上联可理解为比喻有钻研精神就能使自己学识渊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器重;下联可理解为学习知识要鞭辟入里,就能融会贯通不受限制。

郑板桥联考塾师

郑板桥在当潍县县令期间对教育事业特别关注,有两个他与塾师对联的故事广为流传。

传说郑板桥经常微服私访、多次下乡查学。有一回,他听得一个私塾先生教学生念《礼记·曲礼上》中的句子,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念成了“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免”。郑板桥推门进堂,给先生指出谬误。哪知私塾先生看他衣帽平平,以为他是个无职无业的穷秀才,没把他放在眼里,嘲讽他几句,便要撵出学堂。郑板桥亮明身份,并撤掉这个白字先生的塾师之职。这时先生才慌了神,再三苦苦哀求留任。郑板桥说:“我出一上联,如果你能对得上,方可留任。”说罢吟出一句上联:

曲礼篇中无母狗;私塾先生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好卷起铺盖走了。回家以后,他发愤读书,先后苦读《春秋》和《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考上秀才,终于对出了下联:

谷梁传外有公羊。

可惜的是,当他到县衙找县令对句时,郑板桥已辞官归田了。

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教书先生受聘到一个财主家设馆教书,议定一年酬金为八吊钱。可是先生辛苦一年,到年底不但没得酬金,反而被财主赶出了学馆。教书先生一气之下到县衙状告财主。郑板桥接状时想,也许是这先生肚无才学,误人子弟所致,不妨试他一试。

于是,指着大堂上的挂灯出了一上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上联是说,我这公堂上如辉煌挂灯,明察秋毫,你可要实话实说呀!教书先生略微思考,把状情缘由作为下联应对: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一听就明白了,确信教书先生有真才实学,断定是财主耍赖。他立即差人拘来财主,财主如实招供,果然仗势欺人,赖账不给。郑板桥责令将财主打了四十大板,还罚他给教书先生多付两倍的酬金。

郑板桥的嵌“龙”联

郑板桥还有两副嵌“龙”联,又各有一段趣闻。

有一年,郑板桥的少年同窗好友金国元邀请他去盐城一游。郑板桥听说金国元在山东道台任上贪赃受贿被革职,现在家闲居,便想借机规劝他。在金家住了两天,碰巧金国元的两个儿子都中举了,亲朋恭贺,宾客盈门。板桥打算送副贺联,正在琢磨,主人进来了。板桥起身祝贺,金国元感慨万分,说:“富贵如浮云,莫言子弟登龙虎。”听金国元这么一说,板桥的贺联有了上联,于是略加思索即提毫书联:

富贵如浮云。休言子弟登龙虎;金钱身外物,莫代儿孙作马牛。

这副对联哪有什么祝贺的味道?上联系金国元的谦辞,下联是板桥的劝谏。金国元明白朋友的良苦用心,很惭愧。

板桥书写对联所收润笔费较少,他晚年自书《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有一次,江西鹰潭贵溪龙虎山的张真人进京朝见皇帝,返程中来扬州,想请板桥写副对联,并已订做一丈多长的大笺纸带来。有个商人想巴结张大师,主动拿上大笺纸找板桥写对联。板桥久闻这个商人苛刻,知是想钻他润格的空子,便说:

“润笔一千两。”商人说:“你定的一副对子只一两白银,这纸虽大,润格也不能涨一千倍呀!”不由分说,砍价一半。板桥也不还价,只说:“先付银,后写字。”收下五百两银子后,板桥挥动斗笔,顷刻之间写好上联:

龙虎山中真宰相;写罢上联,板桥撂笔洗手。商人说:“还有下联呢?”板桥说:

“我讲明润笔一千两,你付一半,我也只写一半。”商人进退两难,最后忍疼又付五百两银子。于是板桥又挥动斗笔写就下联:

麒麟阁上活神仙。

上联以“真宰相”喻张真人,下联以“麒麟阁”喻清朝皇宫。

张大师看了对联自然满心欢喜。只是那个大半辈子算计别人的商人,这次反而被郑板桥算计了,懊恼不已。

人世楷模蔡元培与对联

蔡元培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他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官拜翰林编修。后来痛心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庚子赔款”的耻辱,毅然辞职从教,决心为国家培养革新人才。他自题的书斋联正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联云:

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斋。

对于革命道路上遇到的物质困难和精神磨难,蔡元培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这从他撰作的一副励志联语可以看出,联云:

贫贱何伤,只要把物与民胞安排下去;精神能因,却须从冰天雷地磨炼出未。

1902年秋,蔡元培支持上海南泽公学的学生集体退学,以抗议学堂凌辱爱国学生的行径。他克服种种困难,另借校舍,聘请教师为退学学生授课。1903年,为响应东京爱国留学生掀起的“拒俄运动”,蔡元培亲自组织上海的张园集会。会后他脱去长袍,剪掉辫子,与师生一起军训,准备抗敌护国。之后,他又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建光复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为清末第一个投入反清革命的翰林。辛亥革命胜利后,蔡元培曾担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

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积极支持正在酝酿的新文化运动。在赠给毕业生作纪念的铜尺上,书刻了与毕业生共勉的对联: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

上联勉励同学们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日新月异的贡献:下联鼓励同学们走向社会后,要像松柏那样经受寒冬一样残酷环境的考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勇往直前。

北大自蔡元培主持校政以来,一直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新思想传播的摇篮。蔡元培在“五四”运动中,始终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站在一起。“九一八”事变后,蔡元培赞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内团结、共御外侮的政治主张。1940年3月5日,蔡元培病逝于香港,中央发出唁电,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主席撰送挽联: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上联称颂蔡元培的学识及其革命新思想,下联歌赞先生的革命品格和不朽精神。全联廖廖八字,勾画了一位学贯中西、品格高尚的伟大教育家形象。

种树如培佳弟子

教育界曾有过“北蔡南马”之说,“北蔡”是蔡元培,“南马”即马君武。马君武是我国第一个工学博士,他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后从事教育工作,历任上海大夏大学、中国公学以及广西大学校长职务。马君武系桂林人,他在桂林榕湖住宅自题一副门联:

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上联借用清代诗人沈德潜的联语,沈德潜的联语是:

种树乐培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