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源流
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贝壳,我国就是最早用贝壳作货币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只西周时期装酒的器皿,叫遽伯还簋上有铭文:“遽伯还作宝簋,用贝十朋又四朋”。意思是遗伯还这个人制造这只酒器花了十四朋的贝壳。贝壳最初是作装饰品用的,一朋贝就是一条项链所用贝壳的数目。西周交通不发达,贝壳不易得,常用铜来仿制,于是出现了铜贝,除了古埃及使用的德本、凯切(一定重量的铜块和银块)之外,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了。我国铸币开始时有圆彤、方形、刀形、铲形等样式,后来一般都采用圆形。这也是今天我国把货币的基本单位叫“圆”(简化字为“元”)的来由。圆形铜钱中间有个方孔,是锉圆钱时留下的,但可供串钱用,所以后世戏称钱为“孔方兄”。古人也给古钱的圆形方孔赋予这样一种意会,说铜钱的圆是代表苍天,方是代表四四方方的大地(古人认为大地是方形),也表示铜钱四处流通的意思。的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连日本、朝鲜、越南等都仿造了我国的铜钱。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早在7世纪我国就出现了用于宗教祭祀的纸钱,这说明在那之前很可能就有了纸币。据史料记载,北宋发明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南宋叉增加了一种叫“会子”的纸币,和“交子”一样流通使用。
古钱
钱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之后(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的。古代传说轩辕的臣子伯陵已经造过钱刀。起初,金属钱常做成耕器形,“钱”,就是周代的耕具名,到秦,始完全转变为货币名。
古代钱有不同的名称,一是据钱的质料和形状称,如商朝钱称贝,春秋钱有称布的,一是据钱的重量称,如秦的半两钱、两汉以后的五铢钱。唐以后,钱多改称宝,如唐代的开元通宝。
古代用以做钱的质料有贝壳、铜、金、银、铁、纸,贝钱通用于商至战国,铜钱自商至清沿用。金质钱自战国时楚国出现,至宋代还曾使用。银质钱也最早见于楚国,清朝白银最为贵重。铁质钱汉代始出现,南宋用得最多、最广。纸质钱始于北宋,后历代沿用。
古钱的单位有贯,是指一千枚铜钱,清朝也叫一串或一吊。战国时以钎(斤)、两、锱、铢为单位计算铜钱,一两等于二十四铢,一锱等于六铢。金质钱楚国是以斤、镒为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一镒等于二十四或二十两,后代多以两、钱为单位。银质钱金朝以后各代都以“两”为单位。铁质钱以文、贯为单位,纸质钱宋代以文、贯为单位,清代也把贯叫串、吊,但它容易贬值。
古“钱”的别称
古代一些清高名士说到“钱”时,常用代称。《晋书·王衍传》载:“衍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却阿堵物!’”“阿堵”,系六朝口语,意为“这个”。后来,“阿堵”、“阿堵物”便成为钱的别称。
钱,还称为“孔方兄”,这见于晋代鲁褒的《钱神论》。文中讽刺当时人贪财,有“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见我家兄,莫不惊视”之语(因古时钱币多用方孔,故云)。魏晋南北朝时习称钱为“孔方兄”,后人因此以“孔方兄”、“家兄”、“孔方”、“孔兄”、“方兄”代称钱币。
钱币在古时还有两种谑称:“白水真人”和“王老”。“白水真人”由古代称钱为“泉”拆字而来。《周礼·地官·泉府》贾公彦说:“泉与钱,今古异名。”大抵可信。称钱币为“王老”由《南郭新书》而来,据说唐朝有个富翁,姓王名元宝。他家财万贯,而当时的钱上恰也有“元宝”两字,于是人们谑称钱币为“王老”。
古钱鉴别浅说
一些专家为一尊铜佛的铸造年代争论,后发现铜佛肩上有一枚铜钱。根据钱上的年号大体上推测出了铜佛的铸造年代。熔铜钱以铸佛,佛应晚于铜钱。一些古墓的发掘,也大多从伴随出土的古钱来判断年代。由于在西沙群岛北礁出土了184枚“淳化通宝”(北宋太宗赵毫年号)和1010枚“祥符通宝”,因而更证实了西沙群岛已为我国领土达千年之久。
弄清古钱文字读法十分重要。如“升元国宝”这枚铜钱,在用“上下左右”读法时,便是“升元国宝”。此为十国南唐元宗李景年号(公元958年)。如果自钱顶端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读,则又成为“升国元宝”。此钱又成了唐代袁晁(762——763年)年号了。这两个朝代相去二百多年,但从这两个钱上的文字看却是相同的,若遇这种情况应仔细分析。古钱上文字读法,大体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两字古钱读法:
①先右后左读,如“半两”。
②先左后右读,如“五铢”。
③自上而下读,如“兴汉”、“天国”。
④自右至下读,如“长安”一品。
2.三字钱读法:
①自右向左读,右列一字,左列二字,如“第十一”。
②自上而下读,上列一字,下列二字,如“第十六”、“第廿三”。
3.四字钱读法①上下右左读法,如“宣统通宝”、“太平天国”。
②上下左右读法,如“乾亨重宝”。
③上右下左(即顺时针方向)读法,如“咸平元宝”、“元丰通宝”。
④右左上下读法,如“永安一百”。
⑤左右上下读法,如“永安一十”。
4.五字古钱读法:
以“上下左右”为序,唯左列二字,如“第五重四两”。
除了如上四种基本读法外,币面上还有的附带吉语文字,如“君宜侯王”、“长乐未央”。另外还有附带人名的。
除了汉文古钱外,还有些少数民族古钱读法,如蒙文、回文、满文古钱读法等。
“钱”和钱字的由来
我国古代周朝(前11世纪~前770),有一种铲形的耕具叫钱,它的形状和汉字“大”差不多,金属铸造。因为古人经常把它作为交换的媒介物,后来金属货币又仿它的样子制造,“钱”字就成为货币的名称,它原来的意义反而消失了。现在人们提到“钱”,都把它当成货币,很少有人知道它原来是耕具的名称了。
古钱“宝”名种种
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通宝”起,中国及部分受中国钱制影响的国家历朝制钱大多以“宝”命名。古钱“宝”名很多,铸币计有:
通宝、泉宝、重宝、元宝、玄宝、府宝、丸宝、信宝、之宝、永宝、万宝、垒宝、新宝、正宝、至宝、洪宝、崇宝、封宝、隆宝、真宝、用宝、珍宝、兴宝、圣宝、巡宝、贴宝、于宝、国宝、寺宝、胜宝、赵宝、法宝、郡宝、久宝、宣宝、大宝、中宝、世宝、和宝、开宝、顺宝、巨宝、太宝、神宝、僧宝、镇宝、内宝、光宝、祜宝、昌宝、丰宝、皇宝、宋宝、道宝、符宝、平宝、贞宝、宝货、宝钱、宝元、宝祜、宝泉、宝会、宝钞、宝藏等。纸币计有:宝券、通宝、重宝、元宝、宝泉、宝会、宝钞等。
古代货币种类
我国古代的货币极其复杂,形制五花八门,质料多种多样,币值高低不一,大小甚为悬殊。几百年来,许多学者撰写了不少专门研究我国货币的专着,如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王献唐的《中国古代货币通考》等等,他们对我国货币的起源、演变、形状、文字、书体、币值等都有详尽的论述,但究竟我国古代有多少种货币,至今无人统计过。今将历史上几种主要货币加以介绍,以一斑而窥全豹,使读者略见端倪。
人们常常把珍贵的东西,称为宝贝。宝字简化前的繁体字写成寅。从汉字结构来看,不管珍贵或宝贝,都离不开贝,可见人们对贝看重。翻开字典,我们看到很多与价值有关的汉字,都和贝相联系,如财、货、资、贫、贱等字。人类最先使用贝作为装饰品,后来发展成货币。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人们把贝串起来使用,一串成为一个单位,称为朋。后因真贝不多,就用仿制品,这样就出现了蚌壳、软石、兽骨、青铜制作的货贝,这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各霸一方。文化上百家争鸣,经济上繁荣发展,反映在作为价值尺度的流通手段的货币上,它的形状也就各种各样。当时主要有四大形式。第一种是布币,它是由农具铲子演变来的。最早的布币,首空可以纳柄,称为空首布。有些制作特别粗大的空首布,长15厘米,宽9厘米以上,同农具铲子最为接近,它是早期的布币。到战国时,发展成为携带方便的平首布.布首不空,变成平实,形体缩小,种类繁多。
单是布的足部和肩部就可以分为尖的、平的、圆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人民银行储蓄图徽的周围,就是由平首布连缀构成齿轮而组成的。第二种是刀币。它是由实用刀演化而来的,原形未变。但是各地使用的刀币不同。如燕国的明刀,尖首、圆环,数量最多,出土范围也最广,以河北为中心,直到东北,甚至朝鲜、日本也有发展。齐国的刀币最大,长19厘米,每枚重达45至48克,甚至有重达56克的,制作精整。第三种是环钱。圆形圆孔,可能是从纺轮演变来的,现在发现最早的环钱是垣字钱和共字钱。第四种是蚁钱,可能是铜贝的高级形态,钱的形状仿海贝椭圆形,正面凸起,看来像人面,俗称鬼脸钱。它是楚国的货币。在楚国还流行一种豆腐干形的金币:呈块状,上铸数方或数十方图章形文字“郢爰”等,俗称印子金。使用时往往将其凿成小块,含金量达98%,是中国最早的金币。以上是举其荦荦大者,各种货币细辨之,几乎没有一个雷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统一货币。标准的铜币是半两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当时中国人的宇宙观天圆地方说。从此以后,一直到清朝,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沿用这种外圆内方形式的铜钱。汉初铜钱由民间自由铸造,轻重大小不一。到汉武帝时,货币的铸造权统一在国家手里,元鼎四年(前113年)开始铸造五铢钱。五铢钱轻重大小适宜,使用时间长达7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货币。
王莽的币制改革,采用宝货制,在中国货币史上是一个例外,它有金、银、龟、贝、铜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至今留传下来的“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造型别致,上部为圆形方孔,下部为长条刀形。其中“一刀”两字用黄金镶嵌而成,至今金光闪闪。为历代所珍视。东汉大科学家张衡作诗咏之:“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东汉末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铁钱,这是中国最早的铁钱。中国铜钱有纪元上号的、始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年铸的“孝建四铢钱。”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大小仍以五铢钱为标准。“开元”含义是开辟一个新纪元。钱币从唐朝起,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或通宝,或元宝,或重宝,并冠以当时年号,这一体例一直继续到清末。到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用机器铸币,这时出现中无方孔,正面为“光绪元宝”,背有蟠龙花纹的铜元。使用了2000多年的外圆内方的铜钱,到这时结束了。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纸币,要算明朝洪武八年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其“壹贯”面值的宝钞,长约36厘米,宽约22厘米,而最小的纸币是近代发行的,其大小如现在火柴盒的贴花纸。
中国的货币,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五花八门,形式各异,其特点之一是货币铸造和流通的地方性,遍地开花,更使货币趋于复杂。就目前所看到的形状,有海贝形、铲形、刀形、豆腐干形,圆形、长方形、上圆下长条刀形、有孔的、无孔的等。质料有海贝、蚌壳、软石、兽骨、龟甲、金、银、铜、铁、铅、铝、镍、锑、纸、皮、帛等。币值有毫、钱、分、角、元,甚至达陆拾亿元一张的钞票。在近代钞票的发行者中有官银局、票号、银行、钱庄,甚至有些村镇厂矿也发行有价值证券,也作为地区钞票流通,中国古代货币的极端复杂性,是世界各国所罕见的。因而至今无人对中国古代货币做过系统的统计工作,而且也是难以统计的。
铜钱方孔的由来
古代使用铜钱,不论大小,当中都有一个四方形的孔眼。钱上为何有方孔?难道仅仅是为了“串钱”的方便而制造的吗?不是。铜钱造成这种形状,主要是由于当时制造铜钱的方法决定的。
开始是熔铜铸钱,为此铜钱的轮廓总不整齐。为了使铜钱的周边齐整,必须用挫刀修锉。但是一枚铜钱一枚铜钱地修锉,是很费工的,所以就在铜钱的当中开一个孔,将一百来个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一次锉成。但是如果当中的孔是圆的,铜钱就会来回转动,不好锉。因此,工匠们就把当中的孔做成方形的,穿进一根方棍进行修挫,这样铜钱就不会转动了。这就是古代铜钱当中开方孔的来历。
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
宋代着名诗人杨万里《食鹧鸟》诗曰:“方兄百辈买一只,可惜羽衣锦狼藉。”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一百个钱就能买到一只鹧鹋美餐一顿,只是可惜它那一身美丽的羽毛纷乱狼藉了。中国古代的铜钱,有许多别名和雅号,比如“阿堵”、“青蚨”之类,诗里的“方兄”,也是铜钱的别名之一。
这个名词来源于西晋鲁褒的《钱神论》,其中有两句说:“爱之加兄,字曰孔方”,这里孔方,是指圆形方孔的铜钱。钱中间留个方孔,插进一根方木棒,人手握紧方木棒,锉起来钱就不会团团转了。后一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秦统一以前,北方人民就已普遍使用圆形圆孔的环币,那是因为它具有使用方便等优点,和天的形状没有什么关系;后来人们在长期的铸造实践中,发现改作方孔,加工更为方便,又不影响它使用方便的优点,于是铸造成方孔的钱币,这和地也没有什么关系。总起来说,圆形也好,方孔也好,都是古代人们总结实践经验对铸币形状加以逐渐改进的结果,所谓“内方像地、外圆像天”,只是后人的拟想和附会。
古钱币术语
1.钱面:指钱币有主要铭文的一面。反之为背面,或谓幕。背面一般无文字,称素背、光背。有文字则称背文或幕文。
2.钱径:指钱的规格从左边到右边的直径长度。钱径的多少,说明钱币的大小。如“至和元宝”,径24厘米,为小平钱。“至和重宝”径3.4厘米,为折二钱。
3.钱肉:指钱本身的实体。钱体较厚的称肉厚,较薄的称肉薄。
4.戳穿:奄钱内的方孔,也叫“好”或“钱眼”。方孔上有横的叫“穿上横”,方孔上有星点的叫“穿下星”,方孔呈多角形的叫“花穿”,穿孔大的叫“广穿”钱肉与钱穿合为“肉好”,乃钱之别称。
5.外郭:指钱边上一周凸起的弦纹,又叫“外缘”、“周郭”、“外轮”。
外郭宽的叫“竞缘”,外郭有双线纹的叫“重轮”。“周郭”又为钱的别称。
6.内郭:指钱内方孔边上的一周凸起线。无内郭的谓之“女钱”,有内郭的谓之“男钱”。《古泉杂咏》中有诗称赞莽莽的布泉为男钱:“布泉径寸字悬针,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闺中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唐朝杜佑在《通典》中说:“布泉世谓之男钱,妇人佩之,生男也。”
7.合背钱过程中,或有意或无意地把钱的背台在一起,使钱的正反两面都有相同的文字。合背钱在历代古币中均有发现。合背钱均为收藏8.合面钱:有一种铜币,有孔有郭,但两面无文,都是光背,这是由铸钱时的错误造成的,把钱模的两个面合在一起,故谓合面钱。
9.蜒环钱:东汉晚期,民间有一种行为,把流通的官铸“五铢”钱凿开,分成内外两部分,变成两枚钱,外圈部分叫埏环钱,内面无郭的部分10.剪边链:东汉时期,民间私铸铜钱很多,为了节省用铜,或解决铜源不足,把许多流通的五铢钱的边缘剪下来作铜料,因此,在古钱中可常见11.传形钱:也叫反文钱,似左读五铢。如“半两”成了“两半”,“五铢”成了“株五”,并且有的“铢”字左右结构颠倒,成了金在右,朱在左。
12.榆荚钱:汉代初期,民间铸造荚钱。凡重量不过三铢的小半两钱为荚钱,因形如榆荚,故称榆荚钱或榆荚半两,一般钱径在1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