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温州人
45812200000020

第20章 要有眼光,更要有胆识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要标新立异太花费心思,风险也太大,不如老老实实跟在他人的后面,卖卖市场上最需要的东西。

温州人:要有眼光,更要有胆识。先走一步,就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时候能给温州人这种“无畏之勇”提供舞台,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走在时代前面的探险者所必备的一种气质。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温州的创业者是由于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畏之勇”而走向成功的,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1956年的春天,正值全国农村进入合作化运动的高潮,隶属温州专署的中共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与县农工部干事戴洁天下基层考察。在一块合作社的菜地里,发现厚厚的冬雪压住了油菜,白茫茫的一片,可是为何没有社员出来除雪呢?李云河纳闷地望着戴洁天。这时旁边的一位老大爷叹口气道:“唉!大雪天,人们都在家里陪老婆孩子烤火呢,可要是自家的田,管保连70岁的老太也会出来除雪的。”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这年的9月份,李云河就在该县燎原合作社悄悄开始了从生产队以下实行“个人专管地段责任制”和“产量责任制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试验,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开始实验的短短10个月时间,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工的人数不但多了,而且质量好了。人家说不要问哪一块土地是燎原的,你只要到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哪里的庄稼长得好,哪里的农民干劲大,肯定就是燎原社的。

包产到户试点很快收到成效,戴洁天写出了《燎原社包产到户总结》,并上报县委、地委。不久,燎原社的经验便如星星之火般迅速燎原开来,到1957年春,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户的合作社有1000多个。

在温州农村进行这场包产到户试验的时候,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正进入第三个年头,农村合作化运动如火如荼。在这种情况下,温州人的包产到户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冒险,还是一次思想冒险。四面八方涌起一片反对声浪。

1957年10月13日新华社与《人民日报》公开点名批评永嘉县搞包产到户。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温州人很务实,他们不怕批判,就相信吃饱饭才是真理。于是,在永嘉,人们仍在偷偷地实行“单干”,明“纠”暗“包”。在许多地方,精明的温州人搞起了两本账,同那些前来纠正包产到户的干部玩起了“捉迷藏”。就是在“大跃进”时期,仍有许多地方在实行着“单干”。到1975、1976年,温州的永嘉县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竟占77%,有三分之一的山场也包产到户。这就是大胆的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

直到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温州人的包产到户才算是正大光明起来。

毫无疑问,“包产到户”不仅是当代温州经济实践的发端,而且它也印证了温州人的不畏书、只惟实的品质,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这一点李云河、戴洁天可以证明,所有的温州人可以证明。

有人说,温州的农民是强大的,强大到了美国。此话不假。中国第一家私人跨国农业公司就出现在温州,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温州辞官下海第一人——叶康松。

叶康松出生在永嘉一个农民家庭,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从农家子弟到军人、镇委书记、改革家、跨国企业总裁,这是他的人生轨迹;从这条人生轨迹,可以折射出一个改革中的风起云涌的时代。

1986年7月,胸怀大志的叶康松不安于平淡的生活,毅然辞去上塘镇委书记的职务创办瓯北水果试验场,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叶康松在下海时有个心愿:若事业有成,不仅要当企业家,还要成为社会活动家和对社会作更多贡献的慈善家。

他辞官后先做了两件事:一是在瓯北承包300亩山场,创办瓯北水果场;二是在市区创办康松农业开发公司,搞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任何一个人的创业之路都充满了坎坷和挫折,就在1989年中秋前夕,叶康松在苍南马站区的对虾养殖场被潮水冲毁,20多万元付之东流。遭受重创的叶康松因一个偶然机会开始了到美国创办农业开发公司的努力。

1990年,叶康松以企业家的身份去洛杉矶考察。他突发奇想:温州的小商品生产那么兴旺,正需要拓展海外市场,为什么不在温州与洛杉矶之间架一条“商桥”?经过市场调查和周密的盘算,他的一个计划成熟了——“温州货,美国卖”。

1991年1月8日,国家经贸部批准,同意叶康松在美国洛杉矶成立美国康龙实业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农民在美国成立的首家私营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农民办的跨国农业公司。这之后,叶康松从打火机等温州小商品入手,敲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在他之前,日本人和韩国人几乎包揽了美国的打火机市场。叶康松想到,温州打火机样子好、质量不比日韩的差,价格却要低很多,为什么就不能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于是他想方设法,组织了首批上百万只打火机进入美国,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叶康松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打火机进口商,每年进口500万只;从1992~1996年,在美国销售温州货总额达2000万美元。康龙公司也一跃成了“康龙集团”,成为一家融生产、贸易、投资、国际交流、旅游、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的跨国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叶康松红火的生意很快就经历了一个大的挫折,可谓是成也打火机,败也打火机。

1994年6月,美国实施了CR法规,温州打火机经销商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拼命进货。叶康松的康龙集团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先后吃进600万只打火机。但不久之后,市场上积压的打火机越来越多,有的销售商甚至低于温州的出口价进行大甩卖……

这一次大失误,使得叶康松一下子亏了4000万元人民币。温州的国际长途一个接一个,都是催讨货款的电话,这时的叶康松也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叶康松是一个不会轻易认输的人。

他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想到一个变通之策,既然“中国货美国卖”行不通,那就来个“美国货中国卖”,卖什么呢?经过对国内市场的仔细考察,叶康松最终选定了美国威州(威斯康星州)的西洋参。

美国的威州是花旗参的原产地。100多年前,这里的参农用野参种子人工栽培出了世界最佳品种的花旗参。叶康松看中了这一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名贵补药,他的康龙集团向美国联邦农业部提出申请获得许可,取得了美国西洋参的出口经营权。与此同时,康龙集团还加入了威州参农总会。该总会审批会员条件很严,在洛杉矶经营西洋参的上百家商店中仅有3家获准为会员,而他们不仅批准康龙集团成为正式会员,还特别向它颁发了标有“老鹰头”的真参徽章标志。

就这样,1995年4月1日,叶康松的康龙集团的第一家威州花旗参专卖店——美国康松西洋参专卖店在温州开业。不到一年,康松牌西洋参专卖店就在浙南地区发展到了78家。至1997年,康龙集团已成为内地最大的花旗参进口商,其连锁专卖店达到了105家,大有星火燎原燃遍中国之势。

在引进威州花旗参的同时,康龙集团还引进了美国名牌化妆品“康蕾尔”系列,以温州为根据地,以杭州为销售中心,推向全国各大城市,同样也取得了成功。

别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算不得什么;同样的东西,你做得与众不同,这才叫有创意;同样的商品,你从不同的角度去销售,并能获得成功,这才叫有市场眼光,有经商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