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草菇
45772100000057

第57章 草菇菌种被杂菌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草菇菌种被杂菌污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主要如下:

1)培养料污染。由于培养料没有完全湿透,培养料偏干,有的培养料夹心部分是干的,这就跟米饭蒸不熟夹生一样,培养料中心的杂菌难以杀死。这种现象常发生于麸皮霉变、结团,拌料时难以吃透水分;棉籽壳、麸皮又没有完成预湿;从拌料到装袋之间的时间短且料偏干的情况。

预防方法:不使用霉变的麸皮等原料,培养料充分预湿,必要时棉籽壳用石灰水浸泡后堆制发酵1天以上再用。

2)灭菌不彻底。常压蒸汽灭菌时间不足或温度不够;灭菌锅排除冷空气不彻底造成假压;菌种袋在锅内叠放太紧密,影响锅内蒸汽均匀扩散,产生灭菌死角。

预防方法:灭菌时严格按照灭菌操作规程,并确保灭菌锅的正常工作。

3)菌袋破洞污染。菌种在生产过程中的装袋、灭菌、接种、运输等,都会由于操作的不小心或机械的原因,使菌袋发生破损,产生破裂或微孔,而杂菌就会从这些破损处进入,造成污染。

预防方法:生产过程中动作要规范,尽量减少菌袋的破损,灭菌时放气速度不能过快,否则由于压力差过大,极易产生微孔。发现破损的菌袋要及时挑出处理,一般将污染袋灭菌处理后倒出重新利用。

4)棉塞污染。在装培养基时,将培养基沾到试管口上,原种、栽培种的瓶、袋口不干净;棉塞与培养基相接触,棉塞在灭菌时受潮等都会引起棉塞污染。

预防方法:分装母种培养基时,不要将培养基沾到试管口上,如有则在塞棉花前要用干布将其擦除;灭菌后在摆试管斜面时,不要将试管倾斜过度,以免培养基沾到棉塞上;原种、生产种在塞棉塞前要将瓶、袋口的培养基清除干净;接种时发现有棉塞受潮的要及时换上干燥的棉塞。

5)接种污染。接种箱消毒不彻底;接种工具或操作人员的手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接种操作不规范;接种箱不密封,超净工作台未提前开机或机械问题等原因都会造成杂菌污染。

预防方法:对接种箱、接种工具、手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操作。

6)母种和原种带菌。若在一批菌种中发现有相当数量,而又感染同一杂菌的往往是由于母种或原种带菌所致。在生产上,上一级菌种带菌,下一级菌种一定被污染。

预防方法:严把母种、原种质量关,在母种、原种培养期间要勤于检查,一旦发现感染,立即挑出,弃之不用。

7)培养室及环境卫生条件差,造成培养污染。培养室接近畜禽舍、居民区等污染源;培养室通风不良;培养室环境潮湿;培养室虫害、鼠害多等都会引起菌种污染。

预防方法:严格按照菌种生产操作规程选择菌种生产和培养场所,保持培养室的干燥、洁净和通风透气。

杂菌污染发生后,尤其是当污染率大量发生时要及时寻找造成污染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一般情况下如果污染集中在瓶、袋口的,应从接种操作,种源,瓶、袋口清洁等方面找原因;如果是中、下部污染较多的,往往是灭菌不彻底;而出现在底部的污染,多为塑料袋本身的问题或装袋时操作产生的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