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雷炮科技知识(上)
45754500000019

第19章 鱼雷艇

用途

鱼雷艇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主要用于近岸海域协同其他兵力作战,以编队方中国早期定远铁甲舰上的铁甲鱼雷艇式对敌人大、中型舰艇实施鱼雷攻击;也可以反潜,布雷,施放烟幕及遣送侦察兵力上陆。

船型

现代鱼雷艇有滑行艇、半滑行艇、水翼艇3种船型,满载排水量40~200吨,航速40~50节。续航力400~1000海里,自给力2~5昼夜,在3~5级海情下能有效地使用武器,4~6级海情下能安全航行。

动力系统

主动力装置多数采用高速柴油机,少数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轮机-柴油机联合动力机,航速40~50节。

武器系统

装备有鱼雷2~6枚,单管或双管25~57毫米舰炮1~2座,有的还装备有火箭深水炸弹发射装置、拖曳或声呐和射击指挥系统。

历史

鱼雷艇诞生于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时的水雷艇。当时还没有鱼雷,水雷艇艏部突出一根法国舰载鱼雷艇母舰长长的撑杆,撑着水雷向敌舰猛烈撞击,将敌舰炸毁。1864年,北军的水雷艇就靠这种办法炸沉了南军的“阿尔比马尔”号装甲舰。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

1866年,在奥匈帝国工作的英国工程师R·怀特黑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能够自动航行的水雷。由于它能象鱼一样在水中运动,因而被称为鱼雷。后来制造了专门用来发射鱼雷的舰艇便是鱼雷艇。

1869年,英国工程师怀特海德发明了水中兵器鱼雷,它由压缩空气推进,在水下以6节的速度可航行276米,头部装有8.2公斤炸药。鱼雷的爆炸力大可以用来攻击水面舰艇。最初,鱼雷只是被装在灵活机动的小艇上,用来攻击敌舰。1877年,英国制造出了专门发射鱼雷的鱼雷艇“闪电”号,并将其命名为海军的“1号鱼雷艇”。该艇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具有19节的航速,而其所装备的鱼雷则能以18节的航速航行584米。鱼雷艇就此问世。

此后,奥地利、希腊、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北欧各国的海军都拥有了鱼雷艇。1878年1月26日,俄国鱼雷艇首次成功使用“白头”鱼雷,在70米距离上击沉了排水量2000吨的土耳其炮舰“英蒂巴”号。鱼雷艇创造了小艇打大舰的奇迹,使鱼雷艇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后,欧洲各国海军都相继制造和装备了鱼雷艇,鱼雷艇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

武器

鱼雷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通常艇上装有鱼雷2至4枚,有些快艇还加装20至76毫米口径舰炮,吨位较中国海军鱼雷艇编队大的鱼雷艇还能装备水雷、深水炸弹等。

作用

鱼雷艇主要用于在近岸海区与其他兵力协同作战,以编队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鱼雷攻击,也可湖州级(027-2B)鱼雷快艇用于反潜、布雷等。现代鱼雷艇有滑行艇、半滑行艇、水翼艇3种船型,满载排水量40~200吨,航速40~50节。续航力400~1000海里,自给力2~5昼夜,在3~5级海情下能有效地使用武器,4~6级海情下能安全航行。

主动力装置多数采用高速柴油机,少数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轮机-柴油机联合动力机,航速40~50节。装备有鱼雷2~6枚,单管或双管25~57毫米舰炮1~2座,有的还装备有火箭深水炸弹发射装置、拖曳或声呐和射击指挥系统。

种类

根据排水量和尺度,现代鱼雷艇一般可分为大鱼雷艇和小鱼雷艇。大鱼雷艇的排水量为60到100吨,有些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鱼雷艇还在1000吨以上,续航力为600到1000海里。可远离基地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活动。一般装2至4座鱼雷发射装置,个别的设有6座鱼雷发射装置。多数大鱼雷快艇可携水雷、1到2枚深水炸弹、少量烟幕筒,通常还装备高射武器。小鱼雷艇的排水量为60吨以下,续航能力为300到600海里。艇上一般装2座鱼雷发射装置。1到2门小口径高炮或2至4座大口径高射机枪。小鱼雷艇只能在近岸或风浪较小的海域进行战斗活动。

特点

优点

一是航速高,机动灵活。由于鱼雷艇体积小,排水量通常为数十吨至数百吨,又采用高速艇艇型,动力装西班牙“N。10”号鱼雷艇置功率大,所以速度高,航行速度30到40节,有的可达50节,有海上轻骑之称。

二是攻击威力大,由于鱼雷艇装备鱼雷武器,鱼雷的头部装着100克至500千克的高效炸药。一般的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能量损失很大,而鱼雷在水里爆炸时,水吸收的能量很小,所以鱼雷的爆炸威力很大,使鱼雷艇具有较大攻击威力。使小艇能与大中型军舰作战。尤其是几艘鱼雷艇集群攻击,对大中型军舰形成很大威胁。

三是隐蔽性好,由于鱼雷艇尺寸小,吃水浅,能隐蔽在港湾、岛礁、洞库,能够隐蔽出航,出其不意地攻击近岸的水面舰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此外,它的造价低廉,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缺点

鱼雷艇具有以下缺点:适航性差,活动半径小,自卫能力弱。鱼雷艇与导弹艇相比,鱼雷的最大射程100公里以内,远低于反舰导弹的射程;在速度上,即使是俄罗斯的“暴风”鱼雷200节的速度,也无法与超音速导弹相比。

战斗应用

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鱼雷艇都取得了较大战果。在1918年6月10日,2艘意大利鱼雷艇用2发鱼雷就击沉了奥匈帝国的万吨级战列舰“森特·伊斯特万”号。在50和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鱼雷艇部队曾多次参加海战,取得了击沉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和“洞庭”号,“水昌”号炮舰,“剑门”号,“章江”号猎潜和多艘运输舰的战绩。

二战后及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对于水面舰艇来说,鱼雷比导弹具有更大的威慑力,现代鱼雷在发射时,隐蔽性较导弹小;并且具有导弹所不具备的二次甚至多次攻击能力,加上尾流制导的不可对抗性,因此,在能够隐蔽出航的情况下,鱼雷攻击近岸的水面舰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探测和作战手段的日益发展,鱼雷艇隐蔽出击的作战优势日益降低;导弹艇出现后,鱼雷艇的作用有所下降。但鱼雷艇具有打击威力大、建造容易、周期短、造价低等优点,加之鱼雷性能不断提高,舰艇隐身技术的发展,鱼雷艇仍为不少国家作为近海防御的兵力予以保留和发展。发展趋势:采用隐身技术,使鱼雷艇能隐蔽出击;提高鱼雷艇的航海性能;改善鱼雷性能;采用小型化和自动化电子设备,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射击精度;采用轻型舰空导弹或导弹与舰炮结合的武器系统,以提高对空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