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华国学百部——白话聊斋
45671000000105

第105章 织成

洞庭湖中,常常有水神借船的事。只要是条空船,船上的缆绳扣便会自动解开,漂然游去,一旦听见空中音乐大作,船夫们躲藏到船角落里,紧闭双眼听着,而不敢抬头仰视,任船漂游。等水神游玩后,船又泊回原处。

有位柳生,落第归来,喝得大醉,躺在船上睡得呼呼的。猛然间,船夫听见头顶上方鼓乐大作,知道水神前来借船。船夫拼命推柳生,醒不来,只好自己躲藏在甲板下。不一会儿,有人揪拉柳生。柳生仍昏然睡着,随拉随倒,全然无觉。那人也就算了。

柳生正睡得香,忽然听见耳边一阵鼓角喧闹声。他微微睁开眼睛,闻到一股兰、麝香味;偷眼看去,见满船都是美女佳丽。柳生明白碰见了怪异之事,闭上双眼。没过多久,有人传呼织成,随即过来一个侍女,站在柳生脸边。柳生微微睁开眼,见绿袜紫鞋裹着细瘦如指的尖脚,心中喜欢便悄悄地用牙齿去咬那只紫袜。过一会儿女子移动跌倒在地。船上首坐的一个人,忙问女子发生了什么事。女子上前说了原委,那人大怒,命人立即将柳生砍了。话音刚落,上来几个武士,扭住柳生,提将起来。柳生看见南面坐着一人,穿戴打扮像位君王,便边走边说道:“我听说洞庭君姓柳,我也姓柳。从前洞庭君落第,如今我也是落第秀才。洞庭君遇上龙女而成仙,现在我却因为醉中调戏一女子而死,为什么幸运和不幸之间会有这样大的悬殊呢!”大王听了柳生的话,忙将柳生叫住,问道:“你是落第秀才吗?”柳生说是。大王便让人取了纸笔,令柳生作一首《风环雾鬓赋》。柳生原是襄阳名士,但构思迟缓,握笔在手中,凝神细思了很长时间,大王讥诮柳生道:“名士哪能是这样?”柳生放下笔,对大王说:“从前左思作《三都赋》,深思熟虑,十年才成。可以见文章贵在精,而不在于快!”大王笑了。听认他慢慢地写。从辰时到午时,用了几个时辰,文章才写完。大王拿在手中展卷浏览,大喜说:“真不愧是名士啊!”便命人赐给柳生酒食。

片刻之间,各种美味佳肴纷纷送上。柳生与大王正说话,进来一个小官吏,手中捧着一个簿子,向大王奏道:“溺籍已填写完毕,请大王过目。”大王接过,问那小官吏:“上面有多少人?”回答说有一百二十八人。龙王双问:“签差的是什么人?”小官吏道:“是毛、南二位将军。”

柳生起身告辞。大王赠他十斤黄金和一把水晶戒尺,对他说:“近来湖中有一些劫数,你拿着这件东西可以免于灾难。”柳生正要拜谢,忽见一队车仗排水而出,立在水面,大王下船登车,很快便消失不见了,湖面仍旧一片寂然。

船夫从甲板下出来,便荡舟向北而去。正行驶间,江上突然刮起了风,船逆风而行,不好前进。猛然间,水中浮出一只铁锚,吓得船夫大叫:“不好了!毛将军出来了!”同行的几条船上的商人都伏倒在船上,瑟瑟发抖。不一会儿,湖中有一根木桩直立,不停地摇动,好像在捣着什么。众人魂飞魄散,恐惧地叫道:“南将军也出来了!”话刚落音,湖面上波浪大作,浪峰冲起几十丈高,遮天蔽日,湖中船舶,一瞬间全部被浪头打翻,而柳生手中举着水晶戒尺,端坐在船上,那滚滚的波涛涌来,一到船边,顷刻间便消失了,柳生保全了性命。

柳生回去后把这次奇遇,每每向人说起。说船上的侍女,虽然没有看清她的容貌,但裙下那双金钩般的小脚,是世间所没有的。

后来柳生因事去武昌,碰见一个姓崔的老妇人卖女儿,出千金她却不卖,只说她有一把水晶戒尺,如果谁能和她这把相配,便将女儿嫁给谁。柳生心中诧异,取了自己那把水晶戒尺,去找崔老妇人。老妇人爽快地接待了他并叫出女儿,年纪十五六,生得妩媚风流,美丽无比,向柳生略微行了礼就转身回屋去了,柳生一见,觉得心动神驰,对老妇人说:“小生也有一件东西,不知道是否和你家所藏之物相称?”一齐将戒尺拿了出来比较,长短不差分毫。崔老妇人高兴万分,便向柳生问清住的旅舍所在,并请柳生马上回去雇车来接姑娘,将戒尺留下作为信物。柳生不肯,老妇人笑道:“官人也太小心了!我怎么能为了一把戒尺而抽身窜走呢?”柳生再不好推托,将戒尺留下。出门后,他雇了辆车急忙返回,却见家中无一人影。柳生大惊,问遍了左邻右舍,回答都说不晓得。太阳已经偏西,柳生神情沮丧,郁郁不乐地回去。途中有一辆马车过来,车帘被揭起,有人问:“柳郎为什么这么迟才来?”柳生看去,正是崔老妇人,高兴地问道:“到哪里去?”老妇人呵呵笑道:“你一定怀疑我拐骗了你的戒尺跑了吧?刚才你走后,恰巧有辆便车前来,我想到你眼下寄居在旅舍,备办车子有诸多不便,因此直接送女儿到船上去了。”柳生恳求老妇人将车赶回,老妇人不答应。柳生又急又慌,不敢轻信老妇人的话,急忙跑回船上,见姑娘和一个婢子正在里面。姑娘看柳生气喘吁吁地进来,便面带微笑迎上前来。柳生看见她的绿袜紫鞋,和从前船上所见的那个侍女没有什么区别!心里惊奇,不住地来回打量,姑娘笑着说:“死死地盯着人看,是没见过我还是怎么?”柳生俯下身去偷看姑娘脚下,见袜子后边他咬过的齿痕仍在,不由惊奇地问姑娘:“你是织成吗?”姑娘只是微笑,并不作答。柳生作长揖说:“你如果真是神人,请早直说了,可免去我的迷惑!”姑娘说:“我如实告诉你,从前船上遇到的,是洞庭君。他仰慕你的才华,便想把我送给你;而王妃喜爱我,所以回去和王妃商量。如今我来这里,是奉了王妃之命的。”柳生大喜,便净手拈香,向着湖水朝拜。之后,带着织成回家。

后来他去武昌办事,织成请带她一道去,顺便回娘家。到洞庭湖后,织成拔下头上金钗掷进水中,忽然间,一条小船从湖中漂出,织成一跃上了船,如鸟一样轻盈,转眼无影无踪。柳生坐在船头,在织成失踪的地方凝神看着。一会儿,远远地来了一只楼船,到柳生船边,楼船上一扇窗子打开,忽然好像七彩羽毛的鸟儿飞过,而织成已回来了。有一个人从楼船窗中向这边投递金珠珍品,都是王妃赐给的。从此以后,织成每年去洞庭湖朝拜一两次,成为惯例。所以柳生家拥有很多珠宝,每拿出一件,连行家也摇头说不认识。

相传唐时有位叫柳毅的在洞庭湖遇到了龙女,龙王便让他做驸马。后来,龙王将王位让给了柳毅。因为柳毅为读书人,相貌举止斯文,不能震慑水怪,龙王便给了柳毅一副鬼面具,让他白天戴上,夜里去掉。时间一久,柳毅渐渐习惯,到晚间忘记取掉,面具便和脸皮合在一起了。他常常对镜自愧。所以,行人泛舟湖上时,他见有人指点什么,就怀疑是指自己;用手遮额头,他也疑心对方是偷看自己。于是突然掀起风波,往往将船覆没。因而第一次乘船的人,船夫一定会将此事告诫乘客。不然的话,就牺牲祭享后,才能渡湖。一次许真君偶然到洞庭来,因湖上浪大,船不能行走。许真君极为恼怒,将柳毅绑了投入郡府牢狱中。狱座清点囚犯时,总是多一个犯人,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一天晚上,柳毅托梦给知府,恳请他救自己出狱。知府因仙界与人间各有其路不相通,无能为力。柳毅对知府说:“真君近日要来此地,只要求求他,我一定会得救的。”不久,真君果然又来了,知府便代柳毅在真君面前求情,真君这才放了柳毅。这以后,湖上禁忌才稍稍有所松懈,平安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