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45670000000010

第10章

被动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过于依赖父母的照顾,平日里动作缓慢等等;表现在学习方面,往往就是上课不积极发言、不爱动脑筋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后一种表现是前一种表现的果。

被动与主动相对,主动的孩子对待外界的信息有灵动敏感的触觉,总是以好奇的眼光打量外界的新鲜事物并善于尝试、敢于创新。无论做什么事,动作都十分利索。有的家长可能陷入了这样的误区,觉得主动的孩子太过莽撞,不沉着,反而认为被动的孩子“有内劲儿”,一旦爆发就会发光发热。这样的家长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孩子的被动与家长的主动是息息相关的。

孩子不主动,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被动是最适合自己、最有效的方式,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们被动的行为正是这一习惯自始至终在发挥作用的结果。被动的孩子其意识并没有发挥作用,他们总是在等待别人的安排、处理或指挥。相反,主动的孩子,尽管看起来有些莽撞,但这是对外界刺激应有的回应,是一种心理健康的体现。

我们知道,自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通过自我意识来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因此,很明显,被动是一种不自立的表现。

孩子为什么“甘愿”被动呢?

家庭教育形成的习惯

多数孩子都是家中的独苗,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孩子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主动做事的好习惯也就难以形成。其实儿童都有探求欲,即使是一些成年人看来很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们眼中都有探索的价值。一些在科学或者其他领域有成就的人,在小时候也不是安分地对着书本,死抠书本上的知识就有后来的成就的。他们的父母往往都尊重他们的某些离奇行为,甚至是“破坏性”行为。而现在的家长总害怕孩子会受到伤害,于是便将他们置于“安全”的保护层之下,帮他们处理各种生活、学习上的事情等。久之,孩子这种主动的探求欲就会受到抑制,孩子慢慢地也会变得被动起来。

孩子表达不一样的意见常遭打压

表达意见时受到过多批评的孩子往往比较被动。有的家长见不得孩子有异议,孩子一提不同的意见,就劈头盖脸的训斥孩子“你闭嘴,成绩考成这样还有理了?”“就你有理,有理……”殊不知,这样只会封住孩子的口,使孩子变得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孩子表达不一样的意见别一味打压,而应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孩子就会变得更主动。

孩子压力过大

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是压力过大,孩子承受不起,压力就会变成阻力。这种阻力会慢慢消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孩子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很容易就会有被动的表现,比如在课堂上不主动发言、不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等等。

另外,我们见到过有些学生有很严重的偏科现象。比如说对物理十分感兴趣,爱思考和物理现象有关的问题,而一提到英语就觉得索然无味,消极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这就是说,对待事物主动与否与兴趣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因此,家长对待孩子的被动行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有找对了原因,才能找到变被动为主动的途径。

教子处方

把对孩子的爱藏起来一部分

每一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表达方式却有盲目与明智之分。很多时候,家长应该让自己“被动”起来,把对孩子的爱藏起来一部分,孩子能做的事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遇到难题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等等。这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都十分重要。

家长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成功的起点往往是一个正确的目标,这个目标会带给人无穷的力量去为之奋斗。人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生物,我们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体现生命意义的。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多与孩子沟通,尊重他们的想法,并结合实际,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梦想作出选择。这样一来,孩子就有了最基本的动力。

同时,告诉孩子,要靠自己去实现梦想,否则梦想只能沦为空谈。注意在鼓励孩子的同时表达对孩子的期望,让他始终保持对梦想的热忱。

2.给孩子灌输选择的观念

很多孩子都是在“水到渠成”“车到山前必有路”等思想的影响下渐渐磨掉自己主动的意愿的。如果让孩子学会选择,让他明白不同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他就会认识到自我的意识发挥着何种作用。然后重视自我,进而不再依赖别人对自己的提示,成为一个积极进取的孩子。

3.多讲伟人、名人儿时的奋斗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多名人、伟人都是值得合作学习的榜样。好的故事总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能让人受益匪浅。因此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事接受熏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以上这些办法都是建立在父母明智的态度之上的,即让孩子有发挥主动精神的空间。如果家长过分的溺爱,那么一切办法也就仅仅是个空壳,而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因此,家长应让孩子从日常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品质。比如让他们自己洗一些单薄的衣服来明白污渍是怎样神奇地消失的等。让孩子勤于思考,带着疑问去探究往往行动更利索。我们相信,只要家长“放得开”,要培养一个主动的孩子不是多难的事。

21.适应能力差:一换地方就睡不着

家长倾诉

苗圃八岁了,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的原因,搬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爸爸妈妈帮她选择了一所离家很近的学校。

晚上,早早的,妈妈就安排苗圃睡觉了。可是苗圃却怎么也睡不着。床的朝向变了,墙上的贴画也变了,就连窗户的位置也不一样了……所有的一切都很陌生。

第二天,妈妈很早就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老师说苗圃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问为什么哭也不说话。

妈妈只好请假赶到学校,苗圃一看到妈妈立马就不哭了,扑到了妈妈怀里。苗圃死活要回家,妈妈只好向老师请假。

回到家,妈妈问苗圃为什么哭。苗圃说在家晚上睡不好,在学校老师的声音不如原来老师的声音好听,小朋友也不好……总之是一大堆的不是。

妈妈一边哄苗圃,一边说:“那是因为你刚来,不熟悉环境。等你和老师、同学都熟了就会觉得他们好了。你不说原因总是哭,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的。”

“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呀?”苗圃问。

妈妈不知道怎样回答,就随便说道:“咱们在这儿住一个月就回去了。”

后来的一个月,苗圃总是出问题。老师时不时地就拿苗圃没办法,只好给妈妈打电话。有一天苗圃问妈妈:“妈妈,一个月就要到了,咱们收拾收拾回去吧。”

妈妈实在没想到,一个月了,苗圃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

专家分析

适应能力是实现自立的必需

22.骄傲:有点儿小成绩就“翘尾巴”

家长倾诉

炎炎是个很聪明的小女孩儿,学习成绩不错,钢琴弹得也好,周围人都夸奖她有灵气。

期中考试的成绩下来了,炎炎考了第三名,兴冲冲地回到家中报喜。恰好爸爸的同事在家里做客。炎炎向爸爸“报告”了这个好消息之后,同事们都啧啧称赞炎炎聪明伶俐,成绩出众,还说爸爸有福气,有这么一个让人省心的好女儿。

爸爸虽然满脸笑容,但是看到炎炎得意的样子知道炎炎又该懈怠了。他十分了解自己的女儿,有一点儿小成绩就会“翘尾巴”。

等客人都走后,炎炎向爸爸索要奖励。爸爸为了鼓励炎炎继续努力,便说道:“这样吧,等你期末考试考好了,爸爸再好好的奖励你,行吗?”

“爸爸真小气,别的同学考得比我差多了家长还奖励漂亮的新衣服穿呢。我考得这么好,爸爸都不奖励我……”炎炎说着,朝爸爸翻了个白眼。

爸爸没办法只好妥协,答应炎炎的要求。

期末考试,炎炎的成绩下降了很多。

专家分析

将孩子的骄傲修正成自信的形状

家长和老师经常教育孩子要自信,因为自信的态度可以使人在逆境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智。另外,自信的人首先都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别人。因此,可以说,自信是自立的一种表现,也是自立的必需。

但是,当自信在无形之中为拔高到骄傲的位置时,就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自信,是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对自我的一种肯定。骄傲的人通常有令自己骄傲的资本,但骄傲的人常将自己囚于自我的牢笼,从而轻视别人,听不进劝告,更甚的导致自负、一意孤行,对外界的打击难以承受等等。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人人都听过,包括骄傲的人。但他们却不能领会其中的道理。这是因为目空一切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身的不足,也无法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因而不能更上一层楼。即使别人告诉他这样的道理,他也觉得没有任何根据,完全将自己锁在了由所谓的资本建构的城堡里了。

自古至今,凡事有成就的人都保持着谦逊的良好态度,那为什么不少孩子稍有过人之处就会陷到骄傲的泥潭中而无法自拔呢?

别人的赞美过分迎合了孩子的心理

我们知道,孩子都喜欢被老师、父母、亲戚朋友夸奖,这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仅就这种心理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过分的夸奖,会使孩子将自己置于一个高于他人的位置。当孩子用“俯视”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时候,所见的事物自然就不真实了。

家长在孩子有这种情绪的时候,应给予及时的引导。让孩子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告诉孩子不断地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家长所使用的语气、方式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尊,不要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的视野狭窄

虽然孩子从小就接受“世界很大”、“宇宙是无垠的”等方面的教育,但是孩子定位的“大”、“广”本身就是非常狭隘的。一般来说,家长给了孩子多大的空间,孩子就认为世界有多大。当孩子将自己定义成了“王国”里的“国王”,高高在上就不可避免了。

针对这一点,家长应努力地拓展孩子的视野。让孩子通过阅读、旅游等方式拓展自己的视野,让孩子明白自己身旁已经习以为常的电灯、电话等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通过智慧发明出来的。只有孩子真正明白了智慧、知识的无止境,他们才会以谦逊的态度督促自己前进。

另外,家长可适当地让孩子受一些挫折。当孩子的骄傲情绪开始动摇的时候,再进行开导效果往往要好得多。

教子处方

面对骄傲自负的孩子应该“牵鼻子”,而不能“揪尾巴”

要控制孩子的骄傲情绪,就要让孩子明白骄傲的害处。但是,骄傲的孩子往往固执己见,难以听进别人的劝告。以下有几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1.以积极的态度夸奖孩子

夸孩子不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某种心理需要,而是为了孩子良好的思想行为的发展。有的家长因为白天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在繁忙劳累的状况下,与孩子交流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嫌他们啰嗦,就随便回应孩子几句爱听的话,以便摆脱孩子的纠缠。殊不知,这样容易将错误的言行进行肯定,造成误导;也可能对应该充分肯定的好行为表现冷漠,影响了孩子的积极性。所以,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并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然后,再对应该肯定的言行进行充分地表扬。同时,也要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2.对孩子的骄傲置之不理

骄傲自负是如今很多孩子的通病,家长与其针尖对麦芒,不如以柔克刚化解冲突。毕竟,教育孩子,犹如放牛,应该是“牵鼻子”,而不能“揪尾巴”。否则,会适得其反的。

在一些具体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上发生争执时,骄傲自负的孩子可能会顶撞父母。对此,父母最好竭力保持平和的心态,置之不理,关门养神了事。等到孩子有求于你时,你再适当点拨,晓以利害,并要求孩子致歉,然后和孩子握手言和结束“冷战”。

3.给孩子“制造”挫折

对于骄傲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偶尔挫一下他的锐气,让他品尝一下失败的滋味,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他就会意识到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比如,如果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弹钢琴弹得很好,并因此而骄傲的话,家长可在吃饭的时候随意地提及某个小朋友钢琴谈得如何出色,让孩子有一种“危机”意识。如果孩子不相信,可让孩子“领教”一番,让孩子晓得自己并不是最棒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明白与自身比赛的重要性,有能力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优秀的。

当然,在他沮丧和自我怀疑的时候,应该给他鼓励,否则又会陷入另一个极端,变得自卑起来。

4.给孩子讲与骄傲相关的故事

既然孩子不接受别人对自己骄傲的规劝,那么可以借助故事里的主人公来让孩子明白骄傲是一种不好的心态。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白马很骄傲,认为自己长得十分俊俏,谁也不放在眼里。

一群小鸡在路边觅食。“让开!丑东西!”小白马不耐烦地说。

小胖猪迎面走了过来,小白马一脚把小胖猪踢到路边去了。

小黄狗在草地上啃骨头。“滚开!我要睡觉!”小白马昂着头踢了他一脚。

小白马昂着头到处闲逛,前面有个大泥坑,他都没看见,结果摔倒在大泥坑里了。

小鸡们经过这里,看到小白马困在泥坑里,就唧唧喳喳地去喊朋友们来帮忙。

小黄狗、小山羊、小胖猪、小黄牛都赶来帮忙。

小白马在大家的帮助下,好不容易爬出了泥坑。小动物们都欢呼起来。

从那儿以后,小白马再也不骄傲了,总是和其他小伙伴愉快地玩耍。

家长讲完这个故事,可以问问自己的孩子,小白马一开始那样对待其他的小动物对不对?小白马为什么后来不骄傲了呢?

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孩子明白傲慢得对待别人是不对的,只有平等真诚地与他人相处才能赢得尊重。

家长在平时应冷静客观地对待孩子的优缺点。当孩子刚开始有骄傲情绪时也不应立马给孩子泼冷水,而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唯有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骄傲带来的负面影响,他才会主动地进取,并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

23.不守信:嘴上说得好听,就是做不到

家长倾诉

莹莹的妈妈要出差几天。临走前,妈妈对莹莹说:“莹莹,等妈妈回来你能把这本小册子上的单词都背给妈妈听吗?”

“我要是背完的话,妈妈给我什么奖励呢?”莹莹问妈妈。

“妈妈给你买蛋糕吃好吗?”妈妈答道。

“那妈妈你现在给我买蛋糕,我回来背给你听,好吗?”莹莹接着给妈妈讲条件。

“那莹莹说话算话吗?”

“我一定做到!”莹莹胸有成竹地说。

妈妈就带着莹莹去买了她最爱吃的草莓蛋糕。

一周之后妈妈回来了,提问莹莹单词,一个都回答不上来,妈妈有些生气。莹莹却说自己每天都有很多作业,根本没有时间背单词。

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批评莹莹。

专家分析

很多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的目的对家长做出承诺的

“诚实守信”是检验一个人才的一项重要品质。不少企业将它作为经营的信条,家长老师也经常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