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45664600000035

第35章 立论篇(3)

不久前内地与香港警方联手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冰毒案。在这个制毒团伙中担任技术指挥,首创国内化学合成冰毒总配方的林棋桐、李雪岚,都是颇具才华的制药工程师,曾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北京警方破获的一宗制毒贩毒案,主角刘应泉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医药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具有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在中药研究所里,他“工作努力,学术作风严谨,并承担国家研究课题”,可以算得上是科研方面的骨干。以涉嫌制造、贩卖毒品罪被捕的郑州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致梅,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获得10多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这些货真价实的专家,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新的成果,万没想到这些人利用专业技能制贩毒品,踏上了制毒贩毒的不归路,真是令人扼腕长叹。

分析三案不难发现,导致这些专家走上邪路的共同诱因。是金钱。本来,这些人都有着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有不菲的收入,过着体面的生活,无疑可以归入成功人士的行列。换句话说,生活上可以满足了,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本职工作了。可是,这些人在金钱的诱惑下,完全来了个颠倒,对赚钱越来越不满足,对本职工作一点儿也不上心,直至铤而走险搞起了制毒贩毒的勾当,于是财源滚滚而来,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从掌握技术的角度讲,这些人是知识精英,是专家;但从思想道德层面讲,这些人是蠹虫,是败类,是罪犯。知识水平、专业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并不一定是正比例关系,有时候还可能处在两个极端,上述几个人就是明显的例证。知识是受人支配的。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即使掌握很多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很高,也难免要用错方向。刘应泉虽说上了年纪,也有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但是,他的内心世界却净是些肮脏货色,并且一直对大款养“小蜜”垂涎三尺,津津乐道。当他制造了大量名为“毒瘾消”的毒品并贩卖出去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养起了“小蜜”。金钱似乎真的给他带来了企盼已久的“幸福”,实际上是把他带进了无底的深渊。另外两起案件的主犯,脑子里装的也是金钱、享受之类货色,钻研制毒技术的那点儿邪劲儿,都是在多捞钱、多享受的支配下产生的,他们根本没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努力工作。更不要说做奉献、做牺牲了。这样的人,水平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现在各单位都在网罗人才,条件常常是学历越高越好,技术越尖越好,就是很少过问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状况;在使用、管理人才时,也有这样的片面性。“专家制毒案”固然是极端的例子,但因为思想教育的一手比较软而发生问题的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有鉴于此,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做些未雨绸缪的工作,绝不是多余的。

因此,要努力防止和抵制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坚决反对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对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的剖析

享乐主义的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和满足个人的物质生活享受。他们的口号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及时行乐。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少数大学生只追求个人享乐,而推卸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整日沉溺在吃喝玩乐之中。

享乐主义是一种腐朽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本位,把追求个人物质生活的奢靡作为人生目的,是剥削阶级思想在人生观上的反映。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一些人经不起考验,丢弃了清廉自守、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本色,转而追求享乐。于是,种种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逐渐盛行起来。有的人沉溺于物质享受,吃喝玩乐,纸醉金迷;有的人傍大款,养情人,穷奢极欲,醉生梦死;有的人为贪图享受,奴颜婢膝,丧失国格人格,出卖良心灵魂。一些人对待家庭的观念也变了:有的不讲情义,不顾廉耻,抛弃妻儿另觅新欢;有的家外有家包二奶,暗度陈仓养情妇;有的拈花惹草抱小蜜,寻花问柳找刺激;还有的经常涉足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做些偷鸡摸狗的事。这种行为常常与贪污受贿赌博等腐败行为联结在一起,相生相长,恶性繁衍,不知毁掉了多少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享乐至上,奢侈无度,必然丧德丧志,消极颓废,以至走上歧途。这种情况如果任其蔓延,势必流毒社会,贻害国家。

享乐主义把追求个人物质生活的奢靡作为人生目的,一些大学生把享乐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观。2002年,南京浦口区检察院在一段时间里共办理了17起大学生盗窃案,除个别偶犯、初犯学生保留了学籍外,大多数学生都被开除、甚至判刑。这17名大学生考入大学时多数都是学习上的尖子、父母和家人心中的骄傲。他们行使盗窃的动机和心理大致有六种:一是追求享乐型。如大学生邵某追求享乐,为满足自己去外地旅游的愿望,竟去偷同室好友的银行卡。二是盲目爱面子型。如大学生张某追求享乐,偷窃同学手提电脑。三是自私占有型。如迷电脑的大学生方某因自己家在农村买不起电脑,便偷了同学的电脑送回家。四是追求刺激型。如女大学生秦某追求享乐实施盗窃,盗窃得手后还打电话教训失主。为何用自己生日作为银行卡密码。五是报复、愚弄型。如女大学生李某在追求享乐的同时,看不惯仗着家里有钱趾高气扬的同学,以“偷光你们钱,你们就神气不起来”的心理走上盗窃之路。六是聚敛财富型。一名女大学生李某因父母下岗收入不多,为追求享受,盗窃同学钱物,并将盗窃来的钱都存起来,短短数月就存了3600余元。然而,等待她的不是享受,而是冰凉的手铐。

享乐主义是腐败的思想根源,是害国害民也害己的人生哲学。如果对享乐主义不加以整治,后果不堪设想。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并不反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拒绝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和物质享受,但我们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反对把个人享受视为人生的惟一目的。我们党奋斗的目的就是要使广大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共产党人也有“情”有“欲”,这种“情”,首先是与广大人民群众鱼水相依、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之情,是对人民的困难和疾苦的关切之情;这种“欲”,首先是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的愿望,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愿望。当代大学生不是苦行僧,也要不断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但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绝不能在群众还不富裕时自己带头享受,更不能损民利而自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如果整天为私欲而奔忙,被物欲、钱欲以至色欲所俘虏,陷入享乐主义的泥潭,就会无心无志于本职,就不可能为人民谋利益,甚至做出种种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来,自己也必将因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而腐化堕落,身败名裂。

对这种享乐至上的人生哲学,马克思主义早就作过批判,并揭露了其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种人生哲学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的。对享乐,我们并不笼统反对,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这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肯定物质生活条件同幸福相连,并不是说人的社会生活仅限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比物质生活更高级、更深刻。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讽刺那些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们,如果幸福只在于肉体的快乐,那么,应当说,牛找到草料的时候是幸福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人生还有比吃穿更重要的内容,这就是事业、理想、情操等精神生活。雷锋说得好,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如果把人生等同于无限制的享乐,人生就会失去崇高的意义,变得毫无价值。从人生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看,享乐和创造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味沉溺于吃穿享受,逃避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只想当受益者,只图过舒服日子,那就歪曲了人生的真谛。只有那种肯于创造的享乐,才是真正的享乐,并且也才会有乐可享。况且享乐也不仅限于满足口腹之乐,还有精神上的享乐,而精神上的享乐比物质上的享乐更高级,更能给人带来持久的愉悦,是物质享乐所无法比拟的。大学生还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沉浸于物质享乐,并非享乐的真正意义,如果一味追求这些感官刺激,很可能会走入歧途。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作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更应当率先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落后、愚昧、腐朽的生活方式,用智力,体力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

3.摈弃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

利己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egO),意即“自我”。在我国古代,杨朱提出的“贵生”、“重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古典利己主义的典型表述。西方历史上的利己主义曾有过“合理利己主义”、“开明利己主义”、“民主利己主义”、“节制利己主义”等形式,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利己主义的人生观。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这种人生目的以强调所谓个人幸福为特征,认为追求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他人的幸福只是实现个人幸福的一种手段和条件。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就认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人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爱自己甚于爱别人。”极端利己主义,甚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和社会利益之上,并为此不惜损害和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可见这种人生目的符合剥削阶级的长远利益和需要。

利己主义在个人品德和行为上表现为自私、偏狭、虚伪、贪婪、狂妄、冷漠等。个人主义信奉的生活原则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从“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出发,把个人私利看做是人类行为的惟一动机,主张一切思想和行动都以个人的特殊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并把这种对个人私利的追求极力说成是合理的、合道德的,而把社会利益说成是无足轻重的。个人主义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一切从个人私利与需要出发,反对社会统一的价值标准。

个人主义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和需要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次,集体主义不是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它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出发,高度概括处理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指导性原则,这就使得它所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比利他主义具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说服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尽管消灭了个人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为丰富,实现了按需分配,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自觉性的社会里,个人主义的影响才会彻底消失。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人们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利益主体,人的需要、能力、活动和社会关系开始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同时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和冲突。如果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只是消极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就不能有效地抵制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如果像某些论者所说的那样,提倡个人主义,只强调个人价值,那有谁还会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连个人的利益也不能保障。

抱着不同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人,对社会贡献是不一样的。古今中外,凡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或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成就的人,一般都是在进步人生观指导下取得的。马克思曾说过,生活便是工作,而工作便是斗争,我要为人类工作。这是马克思对人生、对生活的基本看法。马克思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研究,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张衡,一生不图做官、不谋私利,立志做对祖国、对科学有贡献的人。他曾说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张,不耻禄之不夥,而耻知之不博。”由于他有一股强大的为解除人类危害痛苦而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从而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所发明的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比欧洲发明的地动仪早700年,他还发明了浑天仪、候风仪、指南车、记里程车,为我国和世界的科学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相反,受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则会使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以至颓废沮丧。这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目的只是为个人和少数人谋利,对社会人生只能起阻碍作用。法国着名化学家拉瓦锡走过的道路便是一例。18世纪下半叶,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氧化燃烧理论,完成了化学学科中的一次伟大革命。后来,拉瓦锡在自私自利人生目的驱使下,加入了一个收刮民财的团体,终于在1799年当他51岁时因贪污罪被送上断头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句谚语“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形象地说明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本思想,同时也深刻说明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不断消除个人主义的各种影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人生观对于人的一生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大力宣传和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才能保证我们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一致地发展,并为人的自主全面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既要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要把现实与理想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激励人们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对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本质及其表现始终保持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正确认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

4.善待人生。走出人生误区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是及其短暂的,那么在短暂的人生当中,就要避免挫折和失误,让人生沿着光明而坦荡的大道前行。然而,透过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人生目的和方向不明,走入人生的误区,甚至道德沦丧,人格扭曲,成为社会的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