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师角色
45641900000007

第7章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2)

1.准备性学习。教师作为学习参与者的准备性学习,就是先于学生而学习掌握新课程。准备性学习,包括对新课程本身的学习掌握,还包括与学习掌握新课程有关的学习,如对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的加深、加宽学习,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掌握等。

2.学习共同体。教师参与新课程的学习活动,就是说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新课程的活动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一道学习从而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各门课程的活动中,应用探究、发现等方式方法,与学生一起开展学习活动,一方面是对课程本身进行加深学习,另一方面,教学相长,善于向学生学习,以增加课程实施的效果,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

3.总结性学习。教师的总结性学习,是在课程实施活动之后,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对获得的有关新课程的知识经验进行巩固性学习,并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弥补提高性学习,以便为下一阶段的课程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引导者

一、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

二、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三、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

……

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意味着通过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交往互动,承担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角色。在西方一些国家,立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一般心理过程的规律和个性心理发展规律,教学的内涵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人们逐步地把教学过程理解和规定为引导过程。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角色,包含着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

一、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有探求已有知识经验的成分,同时也有探求未知知识的成分——包括对新知的直接探求和在探求已知和未知过程中的新的、独特体验。在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的已不是获得多少已有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经验过程中的新的、独特的体验。这是教师无法传授的。然而,体验是在学习探求中的体验,这样特定的学习探求,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和手足无措的,对教师来说则是掌握了的和熟练的,所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以引导。

二、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知、信、情、意、行是构成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共同要素。知,指道德认知,即关于道德问题的知识或认识,通常以某种观点(或观念)和对是非善恶的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对构成任何一种完整的品德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道德认知在其没有转化为行为习惯之前,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低的标志,也不能自发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信,即道德信念。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人们的言行一致或不一致现象,固然同知与不知、知的深浅和正误有关,但在多数情况下,根本原因还在于这种正确的知识是否转化为信念。有了信念,才能从内部驱使人们产生与知识相应的行为。可见信念是知识转化为行为的中介。情,即道德情感。研究表明,只有融会贯通的道德知识与其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才能对这种知识坚信不疑,变成个体的需要和支配自己行为的精神力量。情感是形成信念不可缺少的基因和媒体,是知识转化为行为的临界点。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意志不仅是产生行为的杠杆,而且在意志推动下,长期监督自己实践某种行为,还会逐渐形成某种习惯。习惯是一种不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的行为,是一种变成个体第一需要的愉快的义务行为。

知、信、情、意、行作为品德的五个基本的要素,它们不仅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在它们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在发展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经常存在着不相适应和不平衡的矛盾。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行统一,只有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斗争才能实现。如果在这一系列矛盾斗争中碰到一个或几个矛盾没有解决,就会阻碍由知到行的转化,就会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所以说,由知到行的转化是个体内部知、信、情、意、行及它们之间在发展方向和水平方面,不断由不相适应到适应,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斗争过程。要掌握个体品德内部各要素在斗争中发展的过程,就应对每一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具体剖析。学生品德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由知到行的转化,不是封闭的内部自我完善过程,而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离开各种社会的外部条件根本不可能实现,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引导。

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引导者,第一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第二是引导学生关心父母、关心亲人、关心师长同学、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和世界的事,把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第三是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加必要的社会劳动和社会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的需要做些有益的事情,积累社会经验,增强情感体验。第四是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在集体生活中成为团结一致的自觉的集体成员。第五是引导学生形成和实现内部道德心理定向。学生内部能动的心理环境,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条件下,在两种环境之间形成复杂多样的不同性质和水平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的形成及其在内化中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学生内部心理环境中对外部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的形成。最佳接受点的形成,主要是根据当时心理环境中各种因素(如上述的几种条件等)的定向结合,形成的对外部影响的迫切精神需求。

三、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

在中小学,孩子各方面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历着人生道路的认识、选择和定向。教师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是全面的,其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与自己条件相符合的人生理想和抱负。这样的理想和抱负一定要切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条件,不能高也不能低,高了学生经过努力达不到,就会走向人生的失败;低了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造成浪费。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养成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的信心和恒心,形成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从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课程研制者

一、在课程规划阶段的任务

二、在课程实施阶段的任务

三、在课程评价阶段的任务

……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课程研制者的角色。在教育分权制或学校自主制国家里,教师一直都是课程程研制者。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模式,那时,“苏格拉底同时研制知识、确定呈现知识给听众的方式,并帮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在现代西方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是课程研制者。作为课程研制者,每一位教师在课程研制过程中都担负着如下极为重要的任务。

一、在课程规划阶段的任务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又叫教学大纲)属于宏观性的和抽象性的,还不能直接进入课堂实施,还有待于教师将其微观化和具体化。从具体的方面来说就是:教师要制定具体的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选择课本,挑选教学参考资料,识别和利用学习及其周围社区所具有的课程资源,确定每一课的范围,增删课程内容,确定供使用的教学(进度)计划类型,制订教学计划,试验新计划,创造课外的发展性和补习性计划,设计课堂上因材施教途径,协调各门课程内容和研制本土教学材料。

二、在课程实施阶段的任务

教师在班级上实施课程阶段的任务,是组织教学活动,将自己备课产生的方案付诸实施。这些任务具体包括:制定教学目的和目标,选讲课本中重点的内容,确定哪些学生重点学习哪些内容,分配和掌握不同主题和单元所用的时间,决定和使用适宜的教学设备和媒体,确定和使用有利于学习者的材料和信息的最佳方式,选择和应用课堂教学和活动的策略等。

三、在课程评价阶段的任务

教师担负着评价课程和教育教学两者的重要责任,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很难区分两者的范围和搞清楚教学评价在哪儿结束以及课程评价在哪儿开始。老师在课程评价中的任务是:确定计划是否满足课程目标的要求,弄清楚计划是否是正确的、可行的,是否使学习者感兴趣的和满足学习者需要的,对讲述的材料、信息以及方式的选择进行考察,对自己完成的课程产品诸如学习指导书、单元练习、补充教学材料、乡土教学材料等进行检验。同时,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任务为:在开始教学前对学习者的已有水平进行评估,适时进行诊断测验以掌握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命题并组织期终考试,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表现、对课程材料进行评价。

过去,我国基础教育中使用的是教学理论话语体系,并且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使用统编的教材,广大教师的任务是执行教学计划和依据教学大纲讲授教材,这就造成了教师在课程上只是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而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以课程研制任务,要求教师从以往的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课程研制者角色。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者

一、课程与教学组织的内涵

二、媒体设计与开发的基础

三、环境设计和开发的基础

四、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的基础

……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者

在这里探讨的教师的组织者角色是广义性的,指的是教师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专门行为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媒体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从而使得课程内容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过去,教师的角色被狭隘化为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被压制为知识的接受者。现在,需要建构学习经验的概念和从内容到经验转化的课程与教学组织观念。

一、课程与教学组织的内涵

为了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实现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教师的组织者角色就主要表现为进行相互关联的媒体设计与开发、环境设计与开发和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

媒体设计与开发,是在传统的教师示范、黑板或白板以及粉笔等设计基础上,主要是突出进行多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设计,把内容设计融化到能引起儿童学习兴趣和学习定向的极富表现力的多媒体和网络媒体之中,研制出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的多媒体网络课程与教学材料。

环境设计与开发就是通过课室、校园等环境的设计以及对家庭和社区环境建设影响,将内容设计融化到环境之中,使儿童置身这样的环境,就自然生发出特定的学习兴趣定向,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于专门的媒体,与环境中某些特殊条件产生相互作用,获得特定的学习经验。

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授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以及使它们相互作用而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并形成最具教学效能的有机组合。教学活动选择和设计的主要标准有三方面:一是教师个人的长处、弱点、经验、能力和兴趣;二是学生的需要、经验和成熟水平;三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另外,环境和气氛也是影响教学活动设计和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媒体设计与开发的基础

在当代意义上,课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学习总是具体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和文化价值学习。当代媒体设计与开发,就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整合地设计和开发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各种教学媒体,将内容融合到媒体及其结构之中,促进人的知识、经验和价值的学习。

(一)知识的学习

从应用知识的角度看,知识学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科知识的学习,二是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学习实质上是行为的持续而较为稳定的变化,行为变化只有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很少应用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界限,综合地应用适合的或有关的知识来应问题或情境,这就需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问题或情境超越了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并且十分重要,人们就会尝试着去寻找和掌握未具有的必要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二)经验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