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麦积山石窟寺的窟洞表面像砖砌体一样进行粉刷,先用有麦楷的黄泥打底再用夹有棉花纤维的黄泥抹平,就成为壁画的底子。泥塑多用木架为骨,在木架上用草泥,分层塑造,一般至少两层,首层用黄泥加草筋,表层用黄泥加棉花、麻丝、纸筋之类。这种分层的方法既符合泥塑一层层加上去的特点,也能防止塑像开裂。在塑像中,也有不少为石胎泥塑的,即先将造像凿出粗轮廓的石胎,外面再加泥塑而成。在有的泥塑中还夹有麻布层,称为“夹泞像”,有点像木构造建筑油漆时的披麻作法;也有的在泥中加糯米与鸡蛋清,这种方法是和古代筑城、墓葬时,在灰浆中加糯米的方法相一致的。
塑像的表面进行彩绘,其方法与壁画相同。彩绘颜色多为矿物颜料,如石绿、石青、朱砂等,所以经久不变,至今仍鲜艳夺目。敦煌莫高窟第159窟中的唐中叶塑像,妆銮的颜料中加有蜡,上色之后用丝绸轻擦,至今仍保留油脂光泽的效果。
五代以后又出现了沥粉贴金的方法,因此在壁画或塑像的表面出现了起突,增加了立体的高光效果。
罕见的祭天建筑天坛位于北京南城正阳门外,永定门内东侧,隔着前门大街与西面的先农坛遥遥相对,是世界上罕见的祭天建筑。它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外层围墙5525米,占地4194亩,相当于4个紫禁城的面积。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祈年殿、皇穹宇和斋宫等,里面空旷开阔,殿影巍峨,树木葱郁,在深远的天幕映照下,显得气势壮严,景色幽美。
一.沿革与布局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之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剥削制度,交替地采用软、硬两手。软的一手是崇尚迷信,对人民进行欺骗宣传,诸如把日月星辰,水旱灾害,人间祸福说成是天意,皇帝是“天子”,君权天授,使人们安分守己,忍受剥削和奴役。“天子祭天”是世代相袭的老规矩。明代统治者凭借农民起义的力量,登上了皇帝宝座,他们效法汉代以来天子赴南郊祭天之礼,开始营建天坛。
明朝的天坛最初建于南京郊外的钟山,在钟山南北分别建圜丘、方丘,以祀天地,后来皇帝认为:“人君事天地犹事父母”,“不宜分处”,就在圜丘上建殿,称为大祀殿,改为天地合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于南郊正阳门外仿照南京的形制建造了天坛,上盖大祀殿,奉祀天地。
永乐以后几乎历朝都有增修,甚至在皇朝财政困难,捉襟见肘时,仍以天坛建设为重。嘉靖时,京师大兴建筑,“土木祷祀之役月无虚日”,“帑藏匮竭”。工部尚书章极上书皇帝建议“兴工次第,莫先圜丘”,“请先事圜丘,余以次渐举行”。
嘉靖帝自认皇帝“受命于天”,天子祭天应当虔诚隆重,觉得天地会祀不妥当,重新恢复分祀,将天地坛改称天坛,在南部筑圜丘,稍北建皇穹宇,并改名大祀殿为大亨殿,另在地安门建地坛。这是北京天地坛进行的一次重要改建。当时北京南郊一带商业发展,市容繁盛,为了城防又增建了外城,使天坛围入了城内。清乾隆时,天坛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和扩建。
圜丘坛直径开拓一倍,大亨殿整新后改为祈年殿。光绪40年(公元1888年),天坛祈年殿遭雷击起火,“一昼夜始熄”,殿全焚毁,次年修复。但现在所见的天坛形制基本上是明嘉靖时奠定的,清代未作大改。
历代皇朝都十分重视祭天之礼。皇帝“谨于事天,凡郊祀靡不亲行”,每年冬至和孟夏,皇帝由部臣簇拥,到天坛举行祭天祀谷典礼,正阳门大道悬灯结彩,禁军林立,戒备森严,祭前10日就已布置官员天天到坛演习,礼仪十分隆重。
清皇朝覆灭后,不再举行祭天大典,天坛一度冷落。民国初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曾以帝王之礼仪率领文武百官到天坛祭天,演出了一场闹剧。
天坛的总体布局和造型是按照“天圆地方”进行设计的。外周有两重墙垣围绕,北墙为圆弧形,南墙成直角方形。正门设在西墙,在正门的南侧有斋宫,是皇帝“斋戒沐浴”之处。坛内主要建筑成南北向轴线排列,轴线偏向东西,这样就伸长了入口与中轴线上建筑的距离,显得天体遥远。轴线上主体建筑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以圜丘为中心,是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北部以祈年殿为主,是孟夏祈神求谷之处。两者之间以一条宽30米,高4米,长360米的砖砌大道连结,以前称丹陛桥,也叫海墁大道。自正门到海墁大道长1000米,道旁以及建筑周围都密植松柏,枝叶参天,形成森严、肃穆、神秘的气氛。登上海墁大道,顿觉视野开阔,万木低垂,远处松涛起伏,建筑魁伟,人行其间,宛若天上,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圜丘与皇穹宇圜丘是一座高大的圆形石台,高3层,以圆形象征天。祭天须露祭,台上不能建屋。整座圜丘全以青石砌成。古代认为天属阳性为单数,尺寸数目要用1、3、5、7、9等单数表示。按当时尺度丈量,石台上层坛面直径9丈,中层15丈,下层21丈,石台用石都以9和它的倍数表示,因九是数字之冠,数值最大,数以九计最为崇高。坛面铺石先在上层中心定一圆石,然后在周围用9块青石环砌成第一圈,以18块青石砌成第2圈,以下每圈递增9块,共砌9圈。中层与下层也各砌9圈,3层共砌29圈,底层最外圈用石243块,总计用石3403块。每层石台各设四个门,门前各有台阶9级,栏杆阑板也以9数递增,上层每面9块,4面36块,中层每面18块,4面72块,下层每面27块,4面108块,总共216块,整座圜丘比例匀称,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完全满足了以阳性单数为特征的祭天功能要求。
在布局上为了突出象征天体的圜丘,使用了一系列对比衬托手法。在它四周仅筑1米高的矮墙围护,墙有两道,外方内圆,4面各设汉白玉的灵星门,使主体圜丘显得神圣庄严,至高无上。石台层层,舒展向上,浑然稳重,似与天接,在色调上,洁白如玉的石台和灵星门与青石琉璃矮墙相配,给人以十分鲜明开朗的感觉。
圜丘的工程质量极好,自乾隆扩建至今200余年中,历经烈日严冬,风雨雪沙的分割,坛面仍平整如镜,石板接缝严密,不见下沉翘起现象。坛上有奇妙的声学现象,一个人若站在坛中心轻轻发声,会听到很响的回声,离开中心回声现象消失。
这是因为声音由周围石阑板反射回来同时到达圆心,增强了原来的声音,而不在中心地方,反射声波就不能同时到达。回声现象反映了石坛建筑的坚固、匀称和尺寸的精确,可见明清时石建筑技术的高超。
圜丘北面是它的附属建筑皇穹宇。皇穹宇专为供奉“皇天上帝”牌位而建。每次祭天时,皇帝从里面请出天帝神牌到圜丘坛演礼,礼毕后奉还原处。皇穹宇是一座青色琉璃瓦攒尖顶圆形大殿,高19.8米,直径15.6米,远望犹如一把张开的大宝石伞。它以8根檐柱支撑屋檐,4根金柱支撑屋顶。金柱上满饰彩画,颜色鲜明。
柱顶七踩溜金斗模栱承托上部额枋。额枋之上就是天花板,仰望为细致工整的三层藻井。木柱基部采用转枝莲缠绕,四周设置朱红门墙,下配洁白的石基。整座大殿构造精致,外貌瑰丽,殿前建有小巧玲珑的蓝色琉璃瓦白牌楼,殿外围有圆形矮墙。墙身用磨砖对缝砌筑,表面平整光滑,形成举世闻名的回音壁。游人若分别站在东西配殿两边顺着墙面轻轻讲话,双方可以很清晰地听到。这是由于声波沿着平滑的弧形墙面作多次反射、传递,技术之高,令人惊叹。
三.精美的祈年殿由皇穹宇向北,出成贞门,经海墁大道,至北端入祈年门,就到了祈年殿。祈年殿周围是一片宽广轩敞的庭院。高出地平约4米,四面建有方形围墙。从祈年门观祈年殿,构图完整,比例匀称,色彩鲜艳。既有强烈的对比,又十分和谐统一。
院中心有以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圆形高台,每层石台栏分别刻着龙、凤、云等图案。
石台中央耸立着一座圆形三重檐大殿,平面直径26米,高达38米,高耸魁伟。三层圆顶用青色琉璃铺墁,以象征青天,逐层向上收缩,形成一条柔和的抛物线。顶尖饰鎏金宝顶。大殿以12根檐柱支托下层屋檐表示12个时辰;12根外金柱支托中层圆顶表示12个月份;檐柱和外金柱共24根,又表示一年24个节气;4根盘龙金柱支托上层圆顶表示一年4季。柱子层层向上,一组高于一组。柱上全用朱红髹饰,额枋上布满绚丽彩画,庄严富丽。斗栱部分,下檐额枋上安装五踩斗栱,中檐为七踩斗栱,上檐为九踩斗栱。斗栱出跳随檐的升高而逐层加高,层次明朗突出。上层圆顶部分,先在4根盘龙金柱上作四方形梁架,再在抹角梁处架童柱和梁架,然后在上面安上弯曲的檩枋垫板,铺上椽板简瓦,形成一个圆形殿顶。藻井正中呈一圆井,里面刻满龙凤图案。大殿周围设置格扇门,中间放一个长案、一把皇座和一架围屏,内放神祗牌位。东面设两套屏风,大椅、长桌、供奉帝王先祖。西面的围屏前设硬木宝座,上刻精致山水人物、亭台楼阁,供皇帝祭礼时憩坐。
明朝祈年殿初建时为三重檐,使用蓝、黄、绿三种不同颜色,清乾隆重修时,为突出天的象征,一律改为青色琉璃,在色调和气氛上显得更为肃穆俊雅。祈年殿如中国传统建筑一样善于利用结构部分作装饰,兼与某些歌颂性的象征意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在大跨度圆形建筑的梁架处理上做出了成功的创造。无论在造型和结构上它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外罕见的古建筑杰作。
祈年殿后部有供放神牌用的附属建筑叫皇乾殿,为5间7架庑殿,地势较低下,四面用围墙封闭成小院,显得严肃神秘,东门外建有72间长廓,是祈谷典礼时的通道,专为遮蔽风雨而设,形状曲折宛转,高低起伏,与两旁松柏相配得体。
天坛内还零星分布着神乐署、神橱、宰牲亭,牺牲所、钟楼等小型建筑群,都是为祭天祈谷而设的。
北京天坛,自明永乐年间创建以来,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其规模之大,形式之妙,结构之精,都是世界上所罕见的,在中外建筑史上占重要的地位。光绪年间祈年殿焚毁后,“议重建而会典无图,且不载其崇卑之制,工部无凭勘作搜之于明会典亦不得”,最后“乃集工师询之,有曾与小修之役者,知其约略,以其言绘图进呈,制始定,至丙申乃毕工”。的确,建筑技艺的高超,非同一般。
规模宏大的明十三陵封建社会中,以帝王为首的官僚地主阶级生前不仅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苑囿,供自己享用,还费尽心力经营“葬身之地”。秦始皇刚登位,就“穿治骊山”。
及并天下,又征发刑徒70余万人修建骊山陵,“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
汉承秦制,皇帝登位次年就筹建陵墓,并在陵墓附近设陵邑,徙天下豪民居之,宛然像一个城市。唐宋以来,封建帝王相继效法,陵墓建筑豪侈奢丽,厚葬成风。明代帝陵堪称典型,保存得也最完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死后葬于钟山,名为“孝陵”。朱棣登位,迁都北京。自此以后,从成祖朱棣(永乐)起至思宗朱由检(崇祯)止,共有13个皇帝葬于北京西北郊的天寿山下,称为“十三陵”。它们是: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思宗悼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