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陵园环境天寿山诸岭为太行支脉一部分,自居庸、军都朝东蜿蜒伸展,至此陵区折回南方。极目望去,山谷嵯峨,畦陇纵横。北面峰恋起伏,犹如天然屏障,远处蟒山虎峪把口,好似双阙恭立。中间有一条温榆河,南面平原辽阔,真有“北依山势,南控平原”之势。
明永乐五年(1407年)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死去,为了寻找皇后和日后自己的墓陵,朱棣会同礼部、工部人员以及通晓阴阳的“术士”踏遍京郊名胜地区,选择“吉地”,结果都不中意,后来有个江西籍的“术士”叫瘳均卿的进言朱棣,说昌平北面黄土山有一块“吉壤”可作“万年寿域”,朱棣亲自勘察,感到满意,决定用作陵地,并把黄土山改名为“天寿山。”
永乐七年,长陵正式开工,朱棣征调了好几个省的民夫、工匠、劳士进行营建。长陵建成,徐皇后入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死在出征途中,归葬长陵。之后明朝历代皇帝都在万寿山经营墓地,形成著名的十三陵。
明十三陵在继承了古代墓葬制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汉唐陵墓都是每一个陵作为一个独立单元,彼此没有联系。北宋八陵都集中在河南巩县境内嵩山北麓岗地上,形成一个陵区。明代继承宋代的做法,十三个陵墓也同在一个陵区,而规模和气魄远远超过宋代,可以说是空前的。十三陵在总体规划中以长陵为主,踞天寿山中峰,其余诸陵依山势分建于长陵两翼,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陵区外筑有围墙,戒备森严。诸陵中也以长陵的规模为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景陵、献陵又次之,悼陵为亡国之君崇祯的陵墓,最为简陋。
二.神道十三陵的地面建筑共有1个神道和13个陵寝。
神道起点处是一座巍峨高大的石牌坊,矗立于陵区之南,具有纪念意义和鲜明的标志作用。它建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面阔29米,采取“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形式。全部选用大型汉白玉石料建成。表面饰以云龙、卧兽,雕刻精美,形貌雄健,是古石碑坊中的佳作。
石牌坊以北是大红门,门三洞,红墙黄瓦,单檐歇山顶。大红门是陵区门户,门两边原筑有墙垣,北包天寿诸陵,周围80里,门两侧各有石碑一座,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途中原有石桥三孔,辇道左右松柏成行,造成庄严肃穆的气氛。
大红门北面有牌亭一座,平面方形,重檐歇山顶,亭内石碑,龙头龟趺,高约6米,正面刻“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
碑亭四角立有白石花表,再向前有两座石柱,分立陵道两侧。
石柱北面是石兽12对(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2对),石人6对(武臣、文臣、勋臣各2对),分别排列在神道两边。这些石像都用整块白石雕琢而成,体积最大的达30立方米。每隔44米余设置1对。石像都雕成静态,1对坐1对立,交替变化,形成安谧、严谨的气氛。
过了石像,前面是“龙凤门”,也叫“棂星门”,门三洞并列,南向,以短垣相联。龙凤门向北,原有石桥五孔,稍北又有石桥七孔,横跨河上。七孔桥东北,临河留有明代工部厂和内监公署遗址。传说这里当时是河运码头,建陵用材都运到此处堆集。从七孔桥向北,地势渐隆,遥望天寿南麓,群山拱抱,一座座金黄色的殿顶星罗棋布掩映在山坡密林之中,景色诱人,顺神道北行,乃直指长陵。
十三陵神道全长约7公里。它最初是长陵的神道,但自永乐以后,一直到嘉靖,各代陆续增修完善,实际上已是通往各陵的总神道,其特点是利用了视线的封闭和开放,组成一个个景区,使人不能一眼望尽陵域,显得景物神秘幽深,引人入胜。
但在布局上,建筑物与石像多设置在神道的南段,北半段除一二小桥处,显得过于空旷,神道与陵寝的衔接不如南京明孝陵紧凑。这也许是与天寿山的地形及雨季洪水的破坏有关。
长陵的陵寝十三陵的每一个陵寝基本上都有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和宝顶几个部分,其中以长陵的规模为最大。
长陵陵门辟三门洞,红墙黄瓦,单檐歇山顶,入门为广场,中为御道,东侧是一座碑亭,内树丰碑,传说原无刻字,现在刻着的是清顺治上渝和乾隆、嘉庆两帝御制诗。
长陵广场北端是棱恩门,进入棱恩门,是供祭祀的亭殿,大殿巍峨高大,名棱恩殿,建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前有月台,每层台基都围绕石栏杆。殿台前后设石阶三道,左右两道,中间“御路”上浮雕双龙,刀法流利。大殿面阔9间,约67米,进深5间,约29米,重檐庑殿顶,是国内罕见的巨型木构建筑。其形制参照北京明代宫殿奉天殿(即故宫的太和殿),但台基较低,殿前月台较小,广场也比较紧凑,在建筑空间处理上收到了宁静肃穆的效果。这说明,同样规格的建筑,在空间处理上稍有变化,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棱恩殿的最大特点,是梁柱等木构件全部用优质楠木制成,殿内有60根金丝楠木大柱,中央4根高达14.3米,直径1.17米。梁柱都未施油漆彩面,以显示楠木的本色,通称楠木殿。
棱恩殿后为内红门,在御道正中设白石坊一间,其北有石制香炉、花瓶和烛台,正对方城明楼。
方城也叫宝城,平面正方形,边长约35米,高15米,城壁砖砌,中辟甬路,宽约3米,上覆拱券顶。循道而升至北端,左右有踏道,可登明楼。明楼方18米,重檐四出,上覆歇山顶,每面各辟一门,内贯十字形穹隆,楼中央耸立丰碑,色浅红,温润如玉,俗称“朱石碑”,碑首刻蛟龙,下承矩形石座,碑面上刻“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9字,每字径尺,明代时镏以赤金,金碧炫目。方城明楼为全陵最高点,登上城楼,可远眺四方,山岭、田野、河川尽收眼帘,景物优美。
明楼背后,土阜隆起处就是宝顶,内藏帝后梓宫。宝顶周围全用砖墙包砌,直径约300米,远望犹如一座小城堡。
四.定陵的地下宫殿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的陵墓,位于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朱翊钧10岁就登上帝位,做了42年皇帝,明朝自他开始,以皇室为中心的统治集团日趋腐朽,疯狂兼并、掠夺土地,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万历十一年,朱翊钧刚21岁,就带领文武官员、阴阳术士、钦天监趁祭陵之便在山陵中寻找“吉壤”。他跑遍了天寿山,确定在大峪山下建造陵墓,可陵地正处在1块高90丈的巨大山石上,建陵必须首先除去这块大石。一些大臣为此上表“谏止”,朱翊钧根本不听,他亲择“莹地”,亲定陵墓规则,一心要仿照他祖父嘉靖的陵墓——永陵来建造。浩大的建陵工程,每天役使人数达3万余,经6年,花了白银800余万两,方才建成。定陵不仅在形制、规模上和永陵相同,而且在石雕、用材硕大和做工精细上远远超过了永陵。为使明楼更加坚固,还浇灌了铁汁。定陵建成后,朱翊钧带领侍从来到地宫开怀畅饮,得意非凡。30年后,朱翊钧病死,入葬于此。
定陵的地面建筑,主要有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宝顶等,其布局和其他陵墓相同。在宝顶下是地宫。1956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对定陵地宫进行了发掘,使埋葬了数世纪的帝王宫殿又重新露了面。
定陵地宫以隧道与外界相通。隧道口是砖砌的券门,两侧为极厚的墙,隧道中间像一条狭长而弯曲的坑道,接着是一条花斑石砌成的石隧道,它呈斜坡状,深入地下20多米。砖、石隧道是进葬时的通道,上面没有顶盖,葬后以黄土填实。石隧道尽端横立着一堵“金刚墙”,墙的顶部有黄色琉璃瓦檐,中央是“金刚门”,以墙砖封砌,与它相联的又是一券门,也用砖封砌,入内便是隧道券,为隧道最后部分,也是地宫外第一室,平面方形,边长约8米,地面和墙都用石条铺砌,上用砖起拱,由地面至拱顶高7米多。隧道券北面赫然高耸着一座大门,是定陵地宫的门户。
地宫大门全用汉白玉砌筑,门楼檐瓦、橡枋、脊兽雕刻精美。每扇石门高3.3米,宽1.7米,重约4吨。门上刻有纵横9排门钉,还雕刻兽首衔环,望去洁白光润,庄严华丽。石门制作不仅工整细微,而且十分合理。门轴一面较厚,无形中加粗了门轴,使其能承受更大的重量;铺首一边较薄,既减轻石门重量又降低了门轴负荷,使沉重的石门开启轻便容易。石门内侧与铺首相对的地方,有凸起部分,门内正中的地面上有凹进的石槽,是为承托顶门用的“自来石”而设置的。当入葬完毕封墓时,先将“自来石”下端立于地面石槽内,上端紧靠正在关闭的大门内侧,待大门关上,自来石即自动下落,顶住石门内侧凸起部分,大门就再也推不开了。
地下宫殿距离地面27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它是由5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组成,全部采用筒形石拱结构。前殿和中殿联结而成一个长方形的通道,后殿则横于顶端。3殿之间各有1道石门,结构用材都与地宫入口大门相同。前、中殿由地面至券顶,各高7.2米,宽6米,共长58米。地面以“金砖”铺砌,“金砖”又叫澄浆砖。据史书记载;“金砖”所用泥土需长时间浆洗、浸泡、筛箩,质地特别细腻,烧制也十分烦琐。一窑“金砖”要用几种枝柴烧130多天,出窑后还要浸以桐油,因而铺在地上,光润耐磨,越擦越亮。
中殿放置3个汉白玉宝座,中间1个满雕云龙花纹,是万历帝朱翊钧的,两旁2个刻着凤纹,是孝端、孝靖两皇后的。宝座前面摆有3个作为长明灯使用的大龙缸。
此外有1个香炉,2个花瓶和2个烛台,都是黄色琉璃制品,称之为“五供”。
中殿两侧,有甬道两条通向左右配殿。左右配殿和其他殿堂一样也都高大宽敞,全用石头起券,高7.1米,宽6米,长26米。配殿一端各有一道石门,外面用砖封砌。配殿中间各垒有汉白玉棺床一座,可是并没有安放棺椁。
后殿是地宫的主要部分,也是最大的一个殿,高9.5米,长30.1米,宽9.1米,地面上铺的是磨光花斑石,迎面棺床上放置着朱翊钧和两后的棺椁,还有26只装满许多精美手工艺品等殉葬物的红漆木箱。
定陵地宫采用纵间大殿三重,左右列配殿的布局,与面上的宫殿坛庙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在地下,建筑结构受到限制。定陵地宫用筒形石拱结构,承受土压力是合理的。像定陵地宫这么大规模的石拱券,历经400年,无一处石块塌陷;地宫四周虽无较完善的排水设备,可里面很少出现积水现象。这些都是极不容易的。
地宫内藏有遗物3000多件,不少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品,人们称它为“地下宫殿”。
明十三陵建筑既是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统治阶级专制的罪证。建陵伊始,原来住在天寿山下康家庄的农民被赶走而流离失所。建陵过程中,大量建筑材料的采运更是十分艰难。修陵用的高级木材大多生长在我国西南山区,木材采伐后,要赶山洪浮冲出山,再经江河转运到北京。大型汉白玉、艾叶青等石料取自百里外的房山,花斑石采自河南、河北等地。
沉重的石块无法启运,要等到冬季,沿运输路线,边开路边凿井汲水泼在路面上,建成冰道,再由千百人挽绳拖移,滑至陵区。修陵所用砖大都来自山东临清。官吏对陵砖的尺码,重量都有严格规定,并需经官员检验,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方准发运”。明十三陵200余年的修建过程中,耗费的资财难以估量,给劳苦大众带来了沉重灾难,无数人为此葬送了生命。
解放后,十三陵这块皇室“禁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定陵经发掘后正式建立了定陵博物馆。
1958年,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十三陵水库,于是红墙黄瓦,碧波涟漪,青山绿水,甘泉畅流。每当春暖花开,苍松翠柏,桃杏如绵;秋天柿子成熟,漫山遍红,古老的十三陵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