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4552600000038

第38章 后汉高祖皇后垂帘听政一月被迫交权(1)

后汉高祖刘知远皇后李氏,虽出身农家,不识文断字,但她道德高尚。刘知远称帝后,立她为皇后。李氏的儿子在皇宫中长大,即位后沉湎于酒色之中,最后被杀。李氏被推垂帘听政,不料政权又落到重臣郭威手中。仅仅一个月后,李氏就被迫放弃权力,最后平静地死去。应当说,是时事把李氏这个妇道人家推上了临时听政这个位置,而她放弃权力又暴露出一些女人的弱点。李氏的经历让人感叹:道德水平的高低与执政能力的强弱不能划等号。

说来也搞笑,人们说起女人垂帘听政来,总是离不开武则天、慈禧之类,总是营造一种心狠手辣者才能垂帘听政的错觉。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女人还真不少,而且能全身而退者亦不少。后汉高祖皇后李氏便是其中之一。她的执政能力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她的道德水准,没有人表示异议。

李氏是后汉高祖刘知远抢来的媳妇。她出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像许许多多农家女孩子一样,李氏帮助父母劳动,做一些简单的缝补女红,并且还要从事做饭、洗衣等劳动。在李氏的家乡,她是美丽出众的,而且保持了普通人家女孩子的质朴,流露着自然、本色的魅力。

当时,晋阳在后唐河中节度使李克用的掌控之下。一天,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带着石敬瑭和刘知远这两个信得过的副将到郊外打猎。

这次打猎被后人称为“皇上聚会”,因为后来李嗣源、石敬瑭和刘知远三人均做了皇帝,尽管统治时间不长,但也算都创出一番自己的天地来。

这次打猎,由三人中年纪最小的刘知远当开路先锋。他骑着马率几个兵士跑到一条小河边上的时候,看见了一个女孩儿。

女孩子正在洗衣服,感觉到有人来,立刻警觉地抬头。面对生人,她不免有几分害羞,小脸儿顿生红晕,不及多看,便转身往家快速走去。正是这几分羞涩,让刘知远记忆犹新,生出几分爱意。他忘记了开道先锋的职责,率领几人在女孩儿的身后慢慢地跟随,一直到了女孩儿的家门不远处。刘知远对随从道:“记住这户人家。”然后率众扬鞭疾驶而去。

一天的打猎日程完成了,但刘知远却念念不忘那个女孩儿。李嗣源和石敬瑭看出了他有心事,一番询问之后,刘知远便把白天的一幕娓娓道来。

李嗣源和石敬瑭看出刘知远已经动了感情,便怂恿刘知远去找那个女孩子,当天夜里,刘知远便带上那几个亲兵上路了。

刘知远毕竟年纪轻轻,还是个军人出身,不免只信奉打打杀杀,最后硬是从李氏的家里把她给抢了过来。李氏的悲痛自不必说,她家人更是悲伤。

就在这个晚上,尚未从惊恐中缓过神来的李氏,便被刘知远强行占有了。不过,刘知远当时尚没有其他女子,又真心喜欢李氏,虽然手段生硬,但却对李氏十分爱怜。就这样,李氏成了刘知远的老婆。

对于这个弱女子李氏来说,本能的顺从给她带来了福气。多日过后,刘知远醒悟过来,觉得这样把人家的女孩抢过来未免过于霸道,且让她家人牵肠挂肚。于是他派人拿着李氏的密物来到李家说明原委,并带去了不少财物。

李家知道女儿虽然被官兵抢走,但没有生命危险,而是嫁了将军为妻,心里塌实了一些,而且,他们觉得,女人攀上了高枝,自己在邻里面前还多了一些面子。

这之后,刘知远对李氏的爱恋一天天加深,李家就不断得到晋封,享受了荣华富贵,这是后话。

随着刘知远地位的不断提高,李氏的福分也水涨船高。到后晋天福元年(936),也就是石敬瑭建立后晋政权时,刘知远已经是典掌禁军的主将了。虽然刘知远也不断纳妾,但抢来的农家女李氏一直是正妻,并且封了魏国夫人,掌握家中大事,这在那个时代是不容易的。

除了刘知远对李氏的爱恋外,李氏的柔情和懂事,是她对夫君常年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李氏隔年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刘承祐。刘知远特别喜欢,儿子的降生,也巩固了李氏的地位。

公元941年,刘知远和石敬瑭因政见不同而闹起矛盾,石敬瑭手法高超,将刘知远挤出了朝廷。刘知远不得不携带李氏等家眷离开京城。经过这件事后,刘知远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李嗣源、石敬瑭等开始疏远。经过三思,他决定韬光养晦,以抗辽为名招募军队,首先将自己的势力增强再说。于是,他下力气编练军队,不仅军队的数量迅速增加,同时战斗力也明显增长!“有枪便是草头王”,这句话用在当时的刘知远身上再形象不过了。

第二年,石敬瑭在契丹辽主和藩镇的双重压力下病亡,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石重贵只知吃喝玩乐,与皇后冯氏寻欢作乐,把国家大事撇在了一边,刘知远开始动心,欲举兵进犯,将后晋拿下。可是,还没等刘知远动手,辽主耶律德光却抢先一步,将后晋朝廷一网打尽,也就省了刘知远的事情,至少可以规避了“家贼”的骂名。

辽主灭了后晋后,蓄谋已久的耶律德光宣布称帝。

刘知远看到契丹军队越战越疲,又没有得到中原人的响应,认为时机成熟,便在太原称帝,国号“汉”。为了与秦汉之“汉”区别,历史上便称之为“后汉”。刘知远称帝的当口,同许多皇帝登基一样,并没有马上册封皇后。

从战略的视角看,刘知远称帝的时机的确不错,但是,刘知远的经济实力不行。他所统治的以太原为中心的地带,虽然商贾不少,但经济落后,刘知远的国库比起中原也是空虚的,他尽力敛财,用来犒劳将士,希图用武力保住江山。

李氏听说刘知远敛民财后,经常对刘知远谏言,说“建立国家是大事所趋,也是天意,但也要与民同治才行。您登基之后,太原安定,说明陛下是有威信的,同时也说明民众对您有很深的期盼。现在,您并没有推出什么养民政策,相反还要加重民众的负担。民众怎么能拥戴您呢?我记得您曾经说过,‘立国为民,建国亦为民’,您现在这么大肆搜刮民财,不是违背了您的本意吗?我建议不要再给民众压力了,应当让他们休养生息才是。”

刘知远觉得有道理,可他也有难处:“府库空虚呀,你让我怎么办?现在,辽国虎视眈眈,我们也立足未稳,只有杀民济军,先稳住军队,保住国家社稷,再考虑其他的吧。”

李氏长时间的沉默,她也知道夫君的难处。三思之后,李氏说:“陛下不容易!我那里还有一些积蓄,我想都拿出来犒劳三军将士如何?虽然数量不多,但总体现了我们对三军的重视,我想他们也是能体谅皇家的难处的。”

刘知远听后,惊讶之余颇为感动。他知道,他的众夫人个个都是为自己考虑,总是想方设法从他那里多弄些钱,揽在自己手里以备不测!今天,李氏能出此言,不仅表现出她对刘知远的一片深情,同时也体现出李氏识大体、顾大局的风范。

刘知远搂住李氏说:“知我者,李氏也;疼我者,亦李氏也。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刘知远命令左右将李氏的私房钱拿出犒赏将士,并将这个内情反复向将士说明。将士们无不感动,许多人表示,后宫对我们这么好,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后宫犒赏将士,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后汉的战斗力更为增强。

刘知远对李氏的做法非常感动。一个月后,刘知远经过与朝臣商议,决定立李氏为皇后。实际上,刘知远称帝后,之所以没有马上册立皇后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对待李氏。李氏是刘知远自己抢来的,又给自己生了儿子,平素没有过错,只是出身微贱,当大将军正妻没有问题,当皇后却略显位卑,所以,刘知远一直在踌躇罢了。这一次,李氏的行为深深感动了刘知远,他再也不犹豫了。

后汉乾佑元年(948),称帝只有七年的刘知远突然病倒不起,不多日便离开了人间。由李氏生的儿子、十八岁的刘承祐即位,是为隐帝。李氏被封为皇太后。

应当说,刘知远和李氏算优秀的皇帝皇后,可是他们的儿子刘承祐却没有他的父母那么优秀。刘承祐自小就纵欲声色,颇有富家子弟的不良作风。他即位后,更是声色犬马,肆无忌惮,几乎不理国事。

李氏为此非常着急,作为刘知远的女人、作为刘知远真心喜欢的女人、作为儿皇的母亲,李氏感到了身上的责任。她知道,自己的儿子这样下去,是要丢江山社稷的,所以她经常督促和批评刘承祐。

这个刘承祐偏偏没有出息,开始对母亲的话虚与委蛇,虽然听不进去,但还能默不做声。可时间长了,逆反心理越来越强,只要李氏说起江山社稷、为民表率、继承遗志之类的话题,他马上选择打断母亲的话,或者干脆选择离开。让李氏焦急万分却又束手无策。

从表现看,李氏这对母子的关系,和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与家长的关系接近。但是在中国的帝王时代,皇帝的母亲对皇帝本人也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所以作为天子,刘承祐的反感几乎将母子的亲情毁于一旦。

发展到最后,刘承祐对母亲李太后的回答就是:“我不是孩子了,知道该怎么做。国事由朝廷做主;太后是妇人!妇道人家管那么多事情干什么?”

这样的话都说出口了,作为母亲,李氏怎能不伤心呢?她只能感叹自己不幸,只能把满腔的感情寄托于死去的丈夫,怀念丈夫的心思在她的心中油然而升,她每天都祷告,她每天都为自己的丈夫上香祭祀。

刘知远临死前,同历史上众多帝王一样,选择了几位信得过的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坐江山。当时,这样的执政大臣有五位,分别是苏逢吉、杨邠、王章、郭威和史弘肇。其中刘承祐最信任善于献媚、会说话、有分寸的苏逢吉,其他几人由于同样有父辈的情愫,不时教训刘承祐,所以与刘承祐的关系如同李氏与儿子的关系。

实际上,就能力而言,郭威最具才干。郭威是刑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西)人,本姓常,因父被人杀害,母亲带其改嫁郭家,才改郭姓。三岁时随母亲和继父迁居太原,后继父又被杀,其母不久也死去,他成了孤儿,由姨母韩氏收养,生活十分艰辛。就是这么个苦孩子,长大以后却生得魁梧、彪壮。他喜欢武艺,十八岁参加了潞州节度使李继畴的部队,因为作战勇猛,官职不断升迁。不过,他的存在引起了另一位执政大臣苏逢吉的妒忌。

在苏逢吉的建议下,刘承祐将郭威外派,这等于取消了他的执政大臣权力,取消了话语权。李氏得知情况后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她找到刘承祐责骂道:“你这样做,怎么能对得起你的父亲,怎么对得起郭威?”

李氏要求刘承祐收回成命,刘承祐坚决不予考虑,还回击说:“我算不算天子了?我怎么就不能调整官员了?这些情况都让您拿主意,还要我这个皇帝干什么?”

郭威知道自己的处境。他知道李氏一再按照先帝遗嘱为他在皇帝面前争取,却没有成功,但他心中对李氏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向李氏辞行,深情回顾刘知远对他的知遇之恩,禁不住哭声连连,李氏也非常激动。其实,他们都是感叹今日,怀念过去,怀念刘知远。

之后,郭威不动声色地来到刘承祐的宫殿向他辞行,作为先帝信得过的大臣,他还要规劝刘承祐几句,“谢皇恩,卑职要走了,陛下请多保重吧!江山初定,战乱隐约可闻,盼陛下裁决。太后随先帝多年,具有治国才干和经验,陛下有事请奏报太后,这样就不会有失误。”看着刘承祐无动于衷的样子,郭威只好悲愤地上路了。

郭威被赶出了京城,但是还有杨邠、王章、和史弘肇,苏逢吉不会就此罢手,他希望自己得到独尊。两年多后,苏逢吉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纠集了一伙儿亲信,诬告杨邠、王章和史弘肇对刘承祐有二心。

李太后知道后,知道此番大事不好,急忙找到刘承祐说:“这是大事情,要慎重,他们如果有错,也需要和朝臣一起商议。他们是先帝留下辅佐你的执政大臣,必须慎而又慎。”

刘承祐粗声吼道:“国家大事,妇人不得干预,这也是先帝曾经说的。我自己有主意,不希望母亲落得个干预朝政的罪名。”说完,竟不顾礼节扬长而去。

第二天上朝前,刘承祐按照与苏逢吉商议的结果,将士兵埋伏在殿门内,趁杨邠、王章和史弘肇进门时将他们拘捕,然后将他们杀死并株连九族。

李太后得到此消息后,没有了眼泪,没有了悲伤,她知道,她丈夫刘知远开辟的后汉江山朝不保夕了。她最为伤心的是,这江山竟有可能丧失在自己的亲生儿子手中。真叫她欲哭无泪!

这个事情震惊了后汉朝野,远在邺都的郭威更为惊讶,他在庆幸自己被外放免于一死的同时,加紧了防范措施。

郭威的担心有道理。事实上,刘承祐在处死杨邠、王章和史弘肇的时候,就听信了苏逢吉的建议,命开封府尹刘铢捕杀郭威的家属,并秘密派遣刺客刺杀正在外领兵打仗的郭威。

失望和惊恐之余,郭威最终选择了造反。他召集将士,哭诉杨邠、王章和史弘肇之死和自己的遭遇。将士们都愿意随他造反,反了后汉。当然,名义上是“清君侧”,清除苏逢吉。于是郭威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率军之捣汴梁。

刘承祐问讯大怒,准备亲自率领军队出城抗击郭威部队,他不允许他的藩镇如此作乱。李太后找到刘承祐,对他说:“陛下,郭威他是我家的忠臣良将,不是被逼迫,不会出此下策。我觉得陛下应当以怀柔为上,派人先搞清郭威的意图,然后再做理论,千万不要贸然出兵。”

刘承祐的气不打一处来,他恨恨地说:“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护着他?怀柔,先帝对他怀柔还少吗?可他现在是怎么对待先帝的儿子的?这个郭威,他对苏逢吉不满是假,想夺取后汉的江山是真!此人不除,我还怎么做皇帝?”

李太后见劝不动儿子,就换了个思路,说:“郭威的军队战斗力很强,我们不能轻易选择对抗,应当想想其他办法。”

可刘承祐根本听不进去,他说:“母亲,历史上这种事情还少吗?怀柔,现在已经不可能了,要么选择战斗,要么做儿皇帝!我宁死也不会做儿皇帝的。”母子不欢而散。

刘承祐下令出城迎战。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郭威的军队战斗力超出了他的想象,自己的禁卫军几乎无法抵抗。双方交手后,刘承祐明白了,如果就此战斗下去,自己会很快失败!于是他将少量部队放在城外抵抗,而将主力部队撤到城内,以希望能凭借城墙和巷战消耗郭威的远征军。

可是,他没有想到失败会来得这么快,真正是兵败如山倒,顷刻之间的事。郭威的部队竟然轻松地攻进城内,朝廷的军队溃不成军,大多数人放弃了抵抗或者选择了逃亡。

刘承祐不得不后撤,但在转移途中,被郭威的部队乱箭射死。皇上被射死的消息传遍了京城,朝廷的军队立刻完全放弃了抵抗,郭威不战而胜,或者说小战而大胜。

李氏听说后,为儿子哭泣:“承祐不听我的话呀,没有后悔药了。”整个朝廷和后宫沉浸在悲哀之中,他们只得听天由命,听从郭威的发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