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45509400000026

第26章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疏导的方针(2)

2.耐心疏导,启发觉悟。首先,以诚相待,耐心诱导,使他信任我们;其次,实事求是,分析问题,使他从情理上接受帮助;再次,平等讨论,启发觉悟,使他从思想上认识错误。经过这样诚恳耐心、和风细雨,针对性和说服力强的27次个别谈话,专题(按他的错误观点分为四个专题)讨论四次,以及几位有一定分析能力的老工人忆苦说理教育,终于使他对错误有了初步认识。他说:“我是政治上的失足者,感谢党组织从悬崖的尽头把我拉了回来。”

3.坚持帮助,不断进步。他承认错误后,厂领导在大会上宣布不给他任何处分,同时创造条件,继续帮助他提高认识,使其不断进步。后来他在回顾三年多的曲折历程时激动地说:“生活象暴风骤雨。经过这一场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激烈搏斗,使我洗去污垢,重见光明。我既是过去的失败者,又是今天的胜利者。我热爱建设四化的火热生活,我愿为四化贡献青春和力量。”

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唯一正确的指导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一个人有了思想毛病或有不良行为,一定要采取循循善诱、治病救人的态度。如果采取强迫、压服的方法甚至进行“残酷打击”,就可能造成群众与党的离心离德,不利于在新形势下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贯彻疏导方针的方法

怎样贯彻疏导方针,上海市纺织工业系统总结了十条方法:(1)启发觉悟,不就事论事;(2)细水长流,不搞立竿见影;(3)以诚相待,不以教育者自居;(4)和风细雨,不搞我压你服;(5)因人而异,不搞千篇一律;(6)表扬为主,不动辄处罚;(7)防微杜渐,不使问题堆积成患;(8)形式多样,不搞空洞说教;(9)关心疾苦,职工合理要求不能漠然置之;(10)言传身教,不能言行不一。

华琪同志在其著《思想工作方法纵横谈》一书中,借助“治水”疏导之法,阐述了以下三点:1.分而导之。治水泄洪,多在主道两侧,采取各种分洪措施,即将洪水分散出小股下泄。人的思想问题的形成,往往是种种矛盾的结合体,轻重缓急熔一炉,主观客观汇一体。在错综复杂、纵横交织的各种矛盾面前,领导者不能茫然无绪,经过分析之后,既牵“牛鼻子”,又会“弹钢琴”,红花绿叶紧相扶,内因外因分而治,化急为缓,变重为轻,最终求得分而导之的目的。

2.浚而导之。大河奔流,泥沙俱下,年久淤积,酿成水患。疏浚挖掘,清理河道,可使大水下泄畅通。做思想工作,也是一种“清淤”的工作。清淤之日,便是疏通之时。思想上的“淤积”,有来自各种剥削阶级思想的渗入和侵袭,也有千百年来各种旧风俗、旧习惯的影响和阻力。人们常说一个人思想落后,大抵都是长期积累的“慢性病”。“抗菌”和“耐药”性颇强,常常久治不愈,久感不化,这就更需清其淤积,治其根本,才能使思想渠水畅通,源头清澈如许,赢得“金石”为开,浪子回头。

3.因势导之。治水必须依据地形之高低,水势之曲折,流量之大小,“顺水性所宜”,“纵水流之势”,采取有效工程措施,使之安澜归槽。做人的思想工作,也要讲究因势利导。领导者要善于挖掘和发挥被领导者自身的积极因素,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克服消极因素。历史上有许多人物,青少年时某种缺点相当严重,老师和母亲,能从其短处中发现“亮点”,因势利导,使之发扬光大而成大器。

强调疏导,并不是排斥严格的要求与管理,也不是庸俗地迎合,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执行组织纪律,运用经济手段,采取行政措施,以至于依靠法律的力量处理某些问题,从而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疏导是有“度”的,怎样疏通,怎样引导,都要受到时间、空间和条件的制约。疏导只限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它不以侵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主义事业为原则。有的同志提出,实行疏导方针,划清以下几个界限: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的界限;认识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正当要求与个人主义的界限;行使合法的民主权利与闹无政府主义的界限;大胆探索新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以至不正确的意见与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界限;要求改善和美化生活与追求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界限;批评帮助与故意“整人”的界限;开展必要的思想斗争与打击、陷害人的界限。

四、思想教育要注重实效

贯彻疏导方针,必须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要通过辛辛苦苦、一点一滴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收到实效。下面11条是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好经验:(一)察之以实要确实弄清实际情况,以便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做思想教育工作。

(二)动之以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领导者要有爱人之心,有真诚之意,只有感动了被教育者,思想教育的效果就自然会好。

(三)启之以思应把思考的钥匙交给受教育者,不能硬要牵着人家的鼻子走。要启人以明智,给人以巧慧。解决思想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人家以思考的余地。

(四)晓之以理领导者要善于讲真理,通过充分说理,以理服人。

(五)激之以义 “人是万物之灵,而理想是人生之灵。”没有理想,无异于没有灵魂。政治干部要注重对每个职工的理想、事业心的教育,使他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奋发工作。

(六)示之以知通过政治、文化、科学、业务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提高职工改造主观世界和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七)喻之以标要向职工明确具体可行的奋斗目标,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并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先进者更先进,后进者赶先进者。

(八)明之以害运用反面典型,组织职工查根源,找危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防微杜渐、以儆效尤。

(九)帮之以需党支部书记要关心体贴职工,和行政领导共同想办法,解决他们在劳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以发挥他们在劳动中的积极性。

(十)导之以行领导者要严以律己,为人表率,以模范行动引导职工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十一)约之以规充分运用各种规范,如法律、政策、条例、制度、守则、公约和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把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为了贯彻疏导方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有人对政工干部提出了以下“十要”:(1)脑要清——有清醒的头脑,有清晰的思维能力;(2)心要诚——找人谈心,做别人的思想工作,要有诚意,以诚待人;(3)气要平——遇到困难和挫折,特别是遇到“顶牛”的事,要平心静气,不急躁,不发火;(4)眼要明——眼观六路,目光敏锐,善于发现新事物;(5)耳要聪——耳听八方,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反映;(6)嘴要勤——勤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勤于做思想政治工作;(7)手要短——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不伸手为个人捞好处;(8)腿要长——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9)行要正——作风正派,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起表率作用;(10)笔要直——发扬“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论人衡事都要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