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既有治疗寒湿在表的麻黄加术汤,治疗风湿在表,趋于化热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风湿表虚的防己黄芪汤三张微汗方剂,也有治疗正水的麻黄附子汤及杏子汤,治疗风水夹热的越婢汤,以及治疗皮水郁表的甘草麻黄汤等发汗方剂。
麻黄加术汤系麻黄汤加白术而成。方中麻黄汤得术,则虽发汗但不致过汗;术得麻黄汤,则能行表里之湿,不仅适合于寒湿的病情,而且是湿病解表微微出汗的具体方法。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中麻黄、杏仁微汗解表,宣散风湿;薏苡仁清热除湿,并可制麻黄之温;甘草和中而调和药性。全方轻清宣化,解表祛湿,变辛温发散而为辛凉清宣之法。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益气固表;防己、白术除湿;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在托阳益气,调和营卫的基础上使阳气振奋,驱邪外出。
麻黄附子汤系麻黄汤加附子而成。方中麻黄宣肺发汗,祛水平喘;甘草健脾制水;附子温阳化湿。全方温肾发汗,祛水平喘,用治少阴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气,水湿停留,上逆于肺而致的正水病。杏子汤方原书中未见,药物组成后世多认为系三拗汤或麻杏石甘汤。二方均可发汗,但前者疏风解表,宣肺行水;后者发汗散水,兼清郁热,临证时可酌情应用于无表虚夹热之风水本证。越婢汤方中重用麻黄,配生姜宣散发越;石膏辛凉以清内郁之里热;甘草、大枣和中以助药力。诸药合用,发汗利水,兼清郁热,用治风水夹热证。甘草麻黄汤发汗散水,宣肺祛湿,用治皮水郁表证。
综上所见,麻黄为仲景发汗解表之主药,经方中用麻黄解表发汗的方剂共达12首。其配伍特点是专为发汗者,多与桂枝相配;出现项背强几几或下利者,可配葛根;兼内热烦躁者,可与石膏为伍;兼阳虚者,多与附子为伍;有寒饮者,可合干姜、细辛、五味子;兼寒湿在表者,加配白术;兼风湿在表,趋于化热者,常配薏苡仁。
3发汗之法度
《伤寒论》中发汗峻剂麻黄汤,用麻黄三两,桂枝二两。已故著名中医学专家刘渡舟教授认为:“用此方,应恰当掌握药量的比例,一般情况以麻黄:桂枝:甘草=3:2:1为宜,若比例不当,则可能影响发汗解表的效果”[4]。本方发汗力强,药后只需温覆即可发汗,不必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桂枝汤中用桂枝三两,煎药当用微火,以水七升,煎取三升,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要大口喝热稀粥一碗,一则可借谷气充汗源,一则可借热力鼓舞卫阳驱邪从汗解,此即所谓“助药力”之法。然后覆被静候待汗。发汗的要求是“遍身水(执)水(执),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一服汗出病解则不需再服药。若不汗出,依上法第二次服药。仍不汗者缩短间隔时间再服第三次,在半天内服完三次药。病重者还可日夜连续用药,随时观察。一剂服完,病证未去,还可再服,直至服二三剂也可。葛根汤中用麻黄三两,桂枝二两,在煎服法上先煎麻黄、葛根,然后入诸药,以防止发汗力太强而汗出过多。服药后不必啜粥,温覆即可出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是麻黄汤的一倍,发汗力甚强,不易控制,故当汗出太多时,防治之法是“温粉扑之”,并应“一服汗者,停后服”。小青龙汤中麻桂并用,又配细辛,虽有芍药、甘草、五味子相佐,毕竟还是辛散峻烈之剂,故在服法上要求水煎分三次服,以便使药力不致太猛。根据刘渡舟教授的经验,“对于一般的病人,使用本方只是在喘咳急性发作时的救急之法,不可久服多用。且一旦疾病缓解,既应改用苓桂剂温化寒饮,以善其后”[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剂量是各取原桂枝汤、麻黄汤剂量的三分之一,合而同煎。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取桂枝汤原剂量的十二分之五,麻黄汤原剂量的九分之二。桂枝二越婢一汤方,系桂枝汤加麻黄、石膏,并制小其剂而成。以上三方用量均小而轻,故皆属小汗方。
《金匮要略》中麻黄加术汤,用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白术却用至四两,且“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是微发其汗的代表方之一。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中麻黄用量仅为麻黄加术汤的六分之一,且“温服,有微汗”。同为微汗祛湿之剂,但发汗之力远不及前者。防己黄芪汤方中虽无发汗之品,但以“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的护理方法来看,仍属微汗之剂。甘草麻黄汤中麻黄用至四两,且“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等。
从上可见,仲景发汗之法度除与药物配伍有关之外,还与用药剂量、煎服方法以及药后护理等方面密切相关。以发汗解表的主药麻黄为例,入汤剂的最大剂量为六两,最小者为十六铢,但一般为三两。其煎服法,仲景要求去节,先煎,掠去上沫。因麻黄节有止汗之功,故去之;其沫能令人烦,故亦去之。服桂枝汤后的啜粥、温覆等护理措施则更能关系到药力作用的发挥。
4汗法之活用
仲景汗法的应用,不限于一病一证,一方一法,而是灵活掌握,合理应用,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如“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说明选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一定要在汗出发作之前,先其时服药。“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谓太阳病汗、下后不解仍可再汗。“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论述太阳、阳明并病,一汗不解可以再汗。“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此为发汗以止汗之法。“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当自汗出乃解”。言伤寒夹虚不可发汗,可借助于饮食、调养等,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正气能以祛邪外出,则自汗出而愈。“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皆言于不治中治之的方法。”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论述汗以代衄的证治。“太阳病……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皆谓衄以代汗。“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论述伤寒热病可战汗作解等等。
除此之外,仲景还特别强调了应用汗法的注意事项。一是注意不要过汗。运用汗法治疗外感热病,要求达到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以周身微汗为度,不可过汗和久用。发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则耗伤阴液,可致伤阴或亡阳。“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即是其例。“一服汗者,停后服”。强调汗法应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同时对助汗之护理也很重视,凡方中单用桂枝发汗者,要求啜粥或温服以助药力;若与麻黄、葛根同用者,则一般不需啜粥或温服。意寓药轻则需助,药重则不助,总使发汗适度为宜。二是注意用药峻缓。使用汗法,应视病情轻重与正气强弱而定用药之峻缓。一般表虚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属于轻汗法;而表实用麻黄汤发泄郁阳,属于峻汗法;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属于小汗法;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则属于微汗法等。体质虚者,汗之宜缓,用药宜轻;体质壮实,汗之可峻,用药宜重。三是注意兼杂病证。由于表证有兼杂证候的不同,汗法又当配以其它治法。如兼痰饮者,当化饮解表,用小青龙汤之类;兼阳虚者,当助阳解表,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尤应注意对于虚人外感,务必顾护正气,采用扶正解表法。四是注意不可妄汗。《伤寒论》太阳病篇中已明确“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以及“病人有寒”者,皆“不可发汗”,被后世称为“禁汗七证”。它们的共性都是正虚,即伤寒夹虚证。不可发汗之脉为“尺中脉微”及“尺中迟者”。同时强调病在里者,均不可发汗。究其原因,或是津亏,或是血虚,或是阳虚,或兼热毒,或兼湿热,或种种原因兼而有之,故虽有表证,仍不可单纯应用汗法,而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医研究院,等.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17.
[2]梅国强,等.伤寒论讲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黄仰模,等.金匮要略讲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刘渡舟,等.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2.
[5]刘渡舟,等.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6.
(刊登于《中医药学刊》2006年第期)
十、浅谈《伤寒论》对中医儿科急症的贡献
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它不仅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而且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明代李濂《医史·卷六》“张机补传”云:“或谓有大人之病,而无婴儿之患;有北方之药,而无南方之疗;则长沙之所阙者”。然观全书内容,主论外感伤寒,兼论内伤杂病,虽未区分大人小儿,亦非专述急症,但其所见者大,所包者广,能有效指导中医儿科临床,特别在儿科急症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亦正如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集》中所言:“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兹就《伤寒论》对中医儿科急症的贡献浅谈如下。
1风温夹惊(高热惊厥)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惊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为主要表现,常伴有神志不清的一种病证,分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其中急惊风一词,首见于唐代《小儿明堂灸经》,唐代及其以前多惊痫混称。一般而言,急惊风多指高热惊厥、急性中毒性脑病、多种颅内感染等引起的抽风,且以高热惊厥最为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则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故《幼科释迷·惊风》曰:“小儿之病,最重惟惊”。
小儿肌肤薄弱,卫外不固,若冬春之季,寒温不调,气候骤变,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邪袭肌表或从口鼻而入,郁而化热,热极生风,风胜则动而抽搐。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若温热之邪由表及里,内陷厥阴,引动肝风,则抽搐频繁。这与论中因火劫发汗而“剧则如惊痫,时瘈疭”的症状描述极其相似,此所谓“风温夹惊”或“感冒夹惊”,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高热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之一。症见骤发高热,恶风,少汗,咳嗽,流涕,咽红,两侧乳蛾肿大,甚则化脓,突然神昏抽搐,脉数,舌红,苔薄黄,指纹浮紫。亦正如《婴童百问·伤风》所言:“小儿伤寒,得之与大人无异,所异治者,兼惊而已”。邪在卫分者,治当疏风清热、熄风镇惊,用银翘散加钩藤、蝉衣、僵蚕等,或加服小儿回春丹。湿热疫毒者,用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钩藤、全蝎等以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2神昏谵语(昏迷)
“夫实则讠严语,虚则郑声”。“直视讠严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讠严语脉短者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讠严语遗尿”。“三阳合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水(执)水(执)汗出,大便难而讠严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神昏即神志不清,谵语指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胡言乱语的症状。神昏谵语指以神志不清、意识丧失为特征的急症,又称昏厥、昏蒙等。昏迷是多种小儿疾病的严重而危急的症状。引起小儿神昏谵语而昏迷的病因众多,主要为颅内病变如颅内感染、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癫痫,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脑病、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缺氧等。故对小儿神昏谵语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尽快使其苏醒,方可挽救生命,减少减轻后遗症。
小儿神昏谵语多责之于热毒时疫、痰浊上扰、瘀血阻滞、食物药物中毒、意外事故等,其病位在心、脑。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以及肺、胃、肝、肾的病变,使心主神明的功能发生障碍而致昏迷。昏迷不醒常会导致内闭与外脱。这与论中“直视讠严语,喘满”;“讠严,语脉短”;“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讠严,语遗尿”;“但发潮热,手足水(执)水(执)汗出,大便难而讠严语”等症状描述极其相似。究其病因,属实者居多,故“实则讠严语”。此所谓“神昏谵语”,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昏迷。一旦昏迷,急当辨其原因,热陷心包营血所致者,常伴发热,起病急骤,先为烦躁不安、嗜睡、昏睡,渐至昏迷,甚则谵语、抽搐,有时呕吐如喷,较大儿童常诉头痛、头晕。阳明燥结所致者,可见日晡潮热,腹满便秘,躁扰不宁,谵语,苔黄而燥或起芒刺,脉实有力。痰瘀互结、蒙蔽清窍所致者,则见痰涎壅盛,咳逆喘促,神识模糊,时昏时醒,苔腻而厚,脉浮数等。其中热入心包、湿热蒙蔽清窍、阳明腑实者,多属闭证;亡阴脱水、津伤气脱者,多为脱证。究其治疗大法,闭证宜开,脱证宜固,内闭外脱者开闭与固脱兼顾。开闭有凉开与温开之分,凉开多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温开多用苏合香丸,腑实燥结者,用调胃承气汤攻积通下。固脱有救阴和回阳之别,救阴宜生脉散,回阳宜参附汤或四逆加人参汤。
3热深厥深(感染性休克)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泠者,四逆汤主之”。“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厥证是指因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引起的忽然昏厥、不省人事的证候,常伴有四肢逆冷,是儿科常见危重证候之一,可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西医学所称的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疾病,均属本证范畴。厥证变化多端,且可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故需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方可挽回患儿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