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夏小军医学文集
45452000000005

第5章 经典研读(4)

2马脾风

马脾风之名,首见于明代寇平《全幼心鉴》。在此之前,亦有将小儿肺胀喘满之危急重症称为脾风者,如元代朱丹溪《幼科全书》曰:“小儿肺胀喘满,胸膈气急,两胁煽动,陷下成坑,两鼻窍胀,闷乱咳嗽,……此为脾风也。若不急治,或不识症,死在旦夕,宜先用牛黄夺命散治之,后用白虎汤调之”(见《医部全录》)。此处朱氏虽名曰脾风,但所述症状及治疗均系后世所谓马脾风。明代万全《幼科发挥》认为:“午属马,少阴君火,心主热,……心火乘肺,脾之痰生,故肺胀而喘,谓之马脾风”。其在《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喘》中云:“有小儿胸膈积热大喘者,此肺胀也,名马脾风,用牛黄夺命散主之”。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中记载:“无价散治风热喘促闷乱不安,俗谓之马脾风”。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八·痰喘》亦云:“肺胀喘满,膈高气急,两胁煽动,陷下作坑,两鼻窍胀,闷乱嗽渴,声嘎不鸣,痰涎壅塞,俗云马脾风。若不急治,死于旦夕也”。清代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说:“暴喘传名马脾风,胸高胀满胁作坑,鼻窍煽动神闷乱,五虎一捻服最灵”。陈复正《幼幼集成·卷三·哮喘证治》也说:“或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热痰壅盛,忽然大喘者,名马脾风。盖心为午火属马,言心脾有风热也。小儿此最多,不急治,必死。牛黄夺命散下之效”。民国年间朝鲜许浚等《东医宝鉴·痰涎喘嗽》中也有“马脾风宜用马脾风散、牛黄夺命散、保命丹”的记载。可见,马脾风是指因风热犯于肺脾,热痰壅盛而发的暴喘,以小儿多见,其起病急,病势重,不同于脾风。症见起病急骤,以喘为主,迅速出现胸高气急,撷肚抬肩,痰壅如潮,面唇指甲青紫,闷乱烦躁,便秘溲赤,苔黄厚腻或呈焦黄,脉象滑数,甚至发生惊厥。现代医学小儿喘憋型肺炎,多见此临床表现。治当通腑泻肺,导痰下行。方用牛黄夺命散。牛黄夺命散方出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由白牵牛、黑牵牛、川大黄、槟榔四味药物组成,虽可祛痰逐饮,但系峻烈之剂,故作为治标,只可暂用,不宜久服,以防伤正。然其根本之治,还是以宣肺定喘、清热豁痰为主,常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射干麻黄汤加减。由于本证极易由实转虚,造成气阳虚脱,故在治疗时须时时顾及邪正消长变化,上述诸症不必悉俱,但见一二主症则应及时配合益气温阳,以防范虚脱。

3慢脾风

慢脾风之名,首见于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在此之前,多惊痫混称。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列“治小儿急惊风诸方与治小儿慢惊风诸方”,始将惊风与痫证区分,并创急惊风、慢惊风之名。儿科鼻祖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曰:“因病后或吐泻,脾胃虚弱,遍身冷,口鼻出气亦冷,手足时瘛疭,昏睡,睡露睛。此无阳也,栝蒌汤主之。凡急慢惊,阴阳异证,切宜辨而治之。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世间俗方,多不分别,误小儿甚多。又小儿伤于风冷,病吐泻,医谓脾虚,以温补之;不已,复以凉药治之;又不已,谓之本伤风,医乱攻之。因脾气即虚,内不能散,外不能解。至十余日,其证多睡露睛,身温,风在脾胃,故大便不聚而为泻。当去脾间风,风退则利止。宣风散主之。后用使君子圆补其胃。亦有诸吐利久不差者,脾虚生风而成慢惊”。又曰:“小儿慢惊,因病后或吐泻,或药饵伤损脾胃,……此脾虚生风无阳之证也”。“又治慢惊药,宜去龙脑,纵须合用,必以温药为佐,或少用之”。明确提出慢惊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认识到慢惊风中有一种“脾虚生风无阳之证”,治疗当用温补,并创栝蒌汤、宣风散等方剂。钱氏虽未言及慢脾风之名,但上述病状描述,实乃后世所谓慢脾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四·惊痫论上》悉尊是说,认为“小儿亦有因惊所传,或诸病久发,见此证者,皆因脾胃虚怯,而生风所为也,故俗谓慢脾风矣。实乃阴搐之危候,治当去脾间风,风退利止,以补脾胃”。从而确立慢脾风病名,并列举银白散、羌活膏、大天南星散、麝香牛黄丸、圣脾散等多张有效方药及灸法。嗣后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中论及慢惊、慢脾风的证治也较详,大胆使用附子、肉桂、硫磺等,其药性温则固养元阳,竭力反对滥用朱砂、脑麝等重坠香窜之品而败伤真气,其理论也渊源于钱乙。由于慢脾风“实乃阴搐之危候”,故明代万全《幼科发挥》曰:“久泻不止,津液消耗,脾胃倒败,下之谷亡,必成慢惊”。强调必须“补脾胃于将衰之先,宜用白术散补之,补之不效,宜用调元汤加健中汤急救,否则慢风已成,虽使中阳复生,不可为也”。主张既病防变。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亦曰:“纲领如此,若分三者言之,暴烈者为急惊,沉重者为慢惊,至重者肝风,木之克脾土,则为慢脾风矣。……面青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睡中摇头弄舌,频呕腥臭,噤口咬牙,手足微搐而不屈,或身冷身温,而四肢冷,其脉沉微。此症极虚,十救一二,因由慢惊之后,吐泻损脾,故曰脾风,又曰虚风”。此处虽名曰脾风,但所述症状亦为慢脾风。又曰:“慢脾风初起症状,多见于幼儿,或吐泻之后,面色虚黄。因虚发热,屡见摇头斜视,昏困额汗,身亦粘汗,声沉小而焦急,不必皆因慢惊转变而成”。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针对当时惊风名目繁多之弊,将慢脾风称为“非搐”。吴尚先《理瀹骈文》中还载有“治慢脾风者,炙黄芪、党参、炮附子各1两,白术2两,煨肉豆寇、酒炒白芍、炙甘草各5钱,丁香3钱,炮姜炭2钱,油熬母收,掺肉桂末贴脐上,再以黄米煎汤调灶心土敷膏外”的外治法。晚清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先用清代庄在田《福幼编》逐寒荡惊汤加减,后用加味理中地黄汤加减治疗慢脾风的医案。近代儿科名家徐小圃认为:“小儿病似慢脾(音哑、面青、呕吐、神倦)而投药不效者,须询问授乳者有无脚气病(可用手拷乳母膝盖,若能跳动者则无,不能跳动者为有),盖其有罹染之可能”。以鉴别慢脾风与乳中毒。“认为古代所指的慢脾风范围较广,现代医学的结核性脑膜炎是典型的慢脾风”(见《儿科名家徐小圃学术经验集》)。现代名医高镜朗亦认为:“所谓慢脾风,几乎就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别名”(见《古代儿科疾病新论》)。由此可见,慢脾风属慢惊风的一种,系小儿特有,是以精神萎糜,昏睡露睛,面色白光白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蠕震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等脾肾阳衰、纯阴无阳为主要特征的病证。现代医学小儿剧烈腹泻或呕吐,引起水与电解质的损失所呈现的脱水、酸中毒、微循环障碍等,可见上述临床表现。治当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方用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由于本证表现为一派亡阳欲脱之象,上述症状但见一二者,即应投以益气回阳固脱之品,不可诸症悉具再用药,否则延误投药时机,影响疗效。

(刊登于《中医儿科杂志》2006年第4期,指导:张士卿)

六、岐黄探源

2002年,国内著名医史专家朱建平教授查阅大量文献,悉心研究后撰写成“‘岐黄’考释”一文,发表于同年《中华医史杂志》第4期,可谓国内外研究“岐黄”第一人。但文中对岐黄的合称定义为元代以后,且只提到岐前黄后。笔者经考证,首先将黄帝与岐伯合称为“黄岐”者,当为南齐时医家褚澄;称为“岐黄”者,为宋代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等大臣;称为“轩岐者”,为元代医家王好古。故不揣愚陋,略陈管见于后。由于观点相同,致使文中部分内容难免与朱教授之论有所重复,在此声明,并望谅解。

岐,通歧,指中医学鼻祖岐伯。其为上古名医,如汉·张仲景《伤寒卒病论集》序曰:“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系今甘肃省庆阳市人。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辞海》说:“北地,郡名,战国秦置。治所在义渠,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后人为了纪念他所做的贡献,专门修建了岐伯庙,如《庆阳县志·坛庙》载:“岐伯庙,在县城南”。故乡的人们近年又在该庙遗址上重建岐伯大殿,并在当地建立岐伯中医院、岐柏中医药研究所等,由此可见一斑。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曰:“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宋臣林亿等校正《黄帝内经素问》作序云:“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历代宝之,未有失坠”。钱闻礼《伤寒百问歌》卷一曰:“奥自古初,轩辕皇帝与岐伯天师问答而成《内经》”。明·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一曰:“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天师”。清·吴达《医学求是》序又曰:“《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岐伯所作,雷公所述,尚矣”。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还曰:“岐伯为帝师,故史臣称为天师”。可见,岐伯不仅是一位精于医术脉理及针灸的名医,其与轩辕黄帝一起探讨医学问题,著述千古不朽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而且又被尊称为天师,享有极高的荣誉。

岐伯不仅指中医学鼻祖岐伯,又是《内经》、《内经》成书年代及中医学家的代称。如晋·王叔和《脉经》自序云:“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经论要诀合为十卷”。元·王好古《此事难知》“医之可法”篇曰:“非岐伯之圣经,雷公之炮炙,伊贽之汤液……皆其活法”。其《阴证略例》序曰:“盖考自岐伯,迄今洁古老人,掇其精要,附以已说……”。在“祭神应王文”篇又曰:“圣贤所言阴证,如岐伯、阿衡、仲景、叔和,故已备矣”。并列“岐伯阴阳脉例”篇专题论述。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卷一载,“王叔和篡岐伯华佗等书为《脉经》”。清·江笔花《笔花医镜》载:“是以岐雷贷季而后,名家辈出,议论纷如”。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卷一载:“谋诸岐伯,开示诸臣”。吴谦等《医宗金鉴》“奏”又载:“不妨家遇越人,宝之千秋,正使代生岐伯,实乃万方之庆”等等,足以说明。

黄,指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姓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卷一曰:“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而有天下。生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以土德王天下,故号黄帝”。享年111岁。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崩,葬桥山”。而今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的黄帝陵,与岐伯故里甘肃省庆阳市相邻,从地理位置上为研究岐黄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黄帝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备受人们爱戴的部落联盟领袖,善于治国安邦,而且深谙医学,体抚民疾,并专门召集名医岐伯、伯高、鬼臾区、雷公等人,在明堂研讨医学理论,所以《素问·五运行大论》说:“黄帝坐明堂,始正八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黄帝“使岐伯尝味百草,曲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清·吴瑭《温病条辨》序云:“在昔有熊御极,生而神灵,犹师资于僦贷季、岐伯,而《内经》作”。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上亦云:“细思黄帝虑生民疾苦,平素以灵枢之言下问岐伯、鬼臾区,故名《素问》”。黄帝又称“轩黄”、“轩辕”,如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序曰:“《素问》起于轩黄”。另据《中医文献辞典》载,有以黄帝轩辕氏命名的医书,如清代佚名氏所著的儿科医书《轩辕逸典》等。可见,黄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且深谙医学,“备论经脉,旁通问难,以为经教,制九针,著《内外术经》十八卷”(见宋·张杲《医说》)。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元祖”、“始祖”、“华祖”。上下五千年之中华文明史,即由黄帝纪元开端。

首先将黄帝与岐伯合称者,当首推南齐褚澄《褚氏遗书》,其曰:“《素问》之书,成于黄岐;运气之宗,起于《素问》”。由于褚氏生活年代距《素问》成书时间相距不远,尊古之风仍甚,故列黄前岐后,而名“黄岐”。此后,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黄帝内经》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天师”岐伯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出现了岐前黄后的“岐黄”、“轩岐”等新名词。“岐黄”一词,首见于宋臣林亿等《金匮要略方论》序后说明:“仲景金匮录岐黄素难之方近将十卷……”。而“轩岐”一词,则首见于元·王好古《阴证略例》,其序中云:“自轩岐以来诸书可考也,至汉长沙张仲景著《伤寒》一书,其言备矣”。细考“岐黄”的含义,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岐黄”指岐伯、黄帝

如明·韩懋《韩氏医通》卷上“绪论章第一”曰:“轩岐、尹咸多古书,要难尽信”。虞抟《医学正传》序曰:“轩岐著《素问》”。汪机《针灸问对》叙曰:“是故轩岐仓扁针灸之说兴焉”。清·吴达《医学求是》序曰:“至于医,独无人焉,上承轩岐,旁衍越人、仲景之传……”。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卷一“医学源流第一”曰:“医之始,本岐黄”。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序曰:“素问内经,乃轩岐明道之书”;“轩岐素问谓之圣经,不容假借”;“必以轩岐《内经》教臣,天下其无医哉”等。

2“岐黄”指岐伯、黄帝时代

如元·王好古《阴证略例》序云:“自轩岐以来诸书可考也……”。其《此事难知》后序又云:“岐黄既远,求能推诸五运七气……”。明·虞抟《医学正传》卷之一“医学或问”曰:“医学源流,自轩岐以来,以医术呜世,与夫著书立言,俾后人之可法者,几何人哉?”清·吴达《医学求是》序云:“上自轩岐,下讫仲景,其所以著明斯理……”。凌奂《本草害利》自序云:“自轩岐仲圣逮今诸家诸论……”。赵学敏《串雅内编》原序又云:“《物原》记岐黄以来有针灸……”等。

3“岐黄”指《黄帝内经》或《素问》

如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卷一“医经”载:“方以智云:岐黄云《内经》,言身内也”。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序曰:“今以轩岐所论而问之儒……复以轩岐所论而问之医……且夫轩岐开医道之源,而轩岐经论不彰……诚如是,则余以是解解轩岐,亦即以是解质轩岐,不必质天下也已,又何序焉质之轩岐,不冀人之知也”等。

4“岐黄”指正统的中医、中医学

如宋·窦材《扁鹊心书》卷首序云:“汝学非是岐黄正派,特小技尔”。卷上“三世扁鹊”云:“医门得岐黄血脉者,扁鹊一人而已”。清·潘楫《医灯续焰》曰:“吾愿医者,必志在轩岐,心存仲景……”吴瑭《温病条辨》序曰:“昔人谓仲景为轩岐之功臣……”。雷丰《时病论》“医毋自欺论”曰:“吾愿医者,必志在轩岐,心存仲景……”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卷一又曰:“当时和扁诸神医,必有传于岐黄真谛,而后能彰起死回生之术”等。

5“岐黄”指中医书

宋·高保衡等注《针灸甲乙经》序曰:“大颁岐黄,远及方外”等。

6“岐黄”在书名中出现,指中医、中医学

如《中医文献辞典》中载有佚名氏所辑的中医丛书《轩岐之术》。清·萧京所著的《轩岐救正论》。程文囿《医述》卷十五“证疹精华·痘科纲领”下“热”引《岐黄书》等。

7“岐黄”指中医、中医学

如明·周慎斋《慎斋医案医书》卷二云:“病证多端,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治,乃岐黄之正法也”。清·汪昂《医方集解》“凡例”云:“况余不业岐黄,又学无师授”。余霖《疫疹一得》序云:“遂弃举子业,专务岐黄,然犹未得出人一头地”。其自序又云:“于是究心《灵》、《素》,志在岐黄”等。

8“岐黄之术”、“岐黄术”指中医学术、中医医术

如清·高士宗《医学真传》“先生自述”云:“余童年丧父,家贫无所资,藉舌耕以奉母,乃制举之业不获售,遂习岐黄之术于倪先生之门”。雷丰《时病论》自序云:“先君……从程芝田先生习岐黄术”。吴达《医学求是》序云:“壮年病误于医,产为之废,因愤而习岐黄术”。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卷五十七“方论”亦云:“俞桥少业儒,究心理学,兼精岐黄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