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夏小军医学文集
45452000000018

第18章 名师真传(3)

3扶正祛邪相兼

益气健脾与补肾壮阳为治疗AA固本之大法,但由于AA的基本病理机制在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的改变,故在疾病过程中常见瘀血及易出现感染发热、出血等证候。瘀血既可作为发病原因,又可在病变过程中产生。瘀血停滞体内,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败血不去,新血不生;气血亏虚日久,因虚生瘀,则加重血虚,引发出血。故临床上除见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的表现之外,尚有瘀血内阻的见证。对此,裴师临证时常在健脾补肾的基础上,加入当归、鸡血藤、丹参、赤芍、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同时冲服破血逐瘀的水蛭粉10g,则能增加患者之恢复速度,促进疾病向愈。然当出现感染发热、出血等证候时,往往病情较急,多见一派内火炽盛、热迫血行之表现。此时除气虚不摄者用健脾益气摄血法为主之外,裴师力主泻火凉血以急则治其标,认为三黄泻心汤乃AA泻火、止血之首方。此方一派苦寒,直折实火,寓止血于泻火之中,辄加生地20g,意在凉血,使其止血之力更大;加生石膏30~60g,使其泻火之力更强。同时提出“缓则健脾补肾,急则泻火凉血”的经验,以扶正不忘祛邪,标本兼顾,故而疗效显著。

(刊登于《中医杂志》2006年增刊,同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中医药研究与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议上大会交流)

五、学习裴正学老师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的体会

业师裴正学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他勤奋好学,贯通中西,在医疗、科研、教学及著述等诸多方面成绩卓著,尤其经过几十年临床实践及研究,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广泛应用于临床后疗效突出,医名遍及西北数省乃至全国。兹结合学习,对裴师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的体会浅谈如下。

1理论依据

裴师出生于世医名家,1961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后,又承家学并系统学习中医药学,博综轩岐,朝勤夕思,数十年来殚心于中医药学验和中西医结合研究。首先,他认为中西两种医学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上产生的,二者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对疾病认识方面,中医讲求逻辑思维,认识程序是由症到因,治疗侧重于通过调节机体的反应性来抑制病原;西医主张实验研究,认识程序是由因到症,治疗侧重于直接抑制病原。根据以上理论,中西两种医学是由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人体疾病的两个不同体系。中医传统辨证是宏观的,现代医学提供的依据是微观的,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是当前中医发展的主要动向。临床实践证明,凡是以全身表现为主,以机体反应性改变为焦点的疾病,中医中药的疗效往往比西医西药好,如神经衰弱、月经不调、关节炎、结缔组织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等。凡是以局部表现为主,以病原的致病性改变为焦点的疾患,西医西药的疗效往往较中医中药好,如各种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患、某脏器或肢体的局部损坏等。只有把中医重视整体的一面和西医重视局部的一面结合起来,把中医调节机体反应性的一面和西医抑制病原致病性的一面结合起来,才将大大有益于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从而使传统的中医药学为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中西医结合是发展祖国医学的重要途径。其次,从中医现代化角度考虑,他认为学习和整理中医经典著作及中医传统理论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研究祖国医学,能够充实和提高祖国医学的内容,能够有力地推动祖国医学的发展。中西两种医学的互补是各自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西医结合具有必然性、必要性和优越性。因此,只有用现代各学科的先进理论来研究祖国医学,才能使之逐步达到现代化。基于以上理论认识,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率先提出了“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以达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病原观与机体反应观相结合,整体观与局部观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完成发展当代中医大业之重任。

2精神内涵

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由四个句子组成,形成四个连续性含义。首先是“西医诊断”,即接诊病人后首先必须弄清西医诊断,要弄清西医诊断必须借助一切应该借助的西医诊断手段。例如临床多见的胃脘疼痛,系由多种疾病引起,如果不首先弄清西医诊断就去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则必然难于抓住疾病要害,轻则投药不效,重则形成误诊、误治。有时若把胰腺炎、胃穿孔等当做一般胃病去辨证施治,则会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不测。故对胃脘疼痛之西医诊断,应采用钡剂造影、胃镜检查、病理活检,必要时通过彩色B超、CT、ER以及化验检查等手段,排除肝、胆、胰、脾等部位的疾患,应用一切可以采用的西医诊断方法确诊胃脘疼痛之真正病原。通常引起胃脘疼痛之疾病大体有溃疡病、各种胃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脏疾患等。另外如胃穿孔、急性胰腺炎、肝脓肿等也可引致胃脘部剧烈疼痛。笔者临床体会,部分腹型癫痫、腹型紫癜及个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亦可以胃脘疼痛为首发症状,此时若不及时行脑电图、血象化验及心电图等检查,则极易造成误诊,甚至危殆立至。需要说明的是,西医诊断并非单纯的依靠仪器、化验等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而是结合询问病史、临床症状及视、触、叩、听等检查所获得的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后定量、定位、定性、定因,从而使疾病的诊断更加简便而准确。在确定西医诊断的前提下,再开始模式中的第二步即“中医辨证”。这种辨证是在西医诊断确定下的辨证,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辨证,因而大大增加了辨证的准确性。中医辨证一般采用传统的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同时还可参合历代医家有关类似该病的辨证经验和观点。西医诊断明确后的中医辨证,自然地将西医的微观、局部观、病原观与中医的宏观、整体观、机体反应观在医生思维中相互结合,把对整体疾病的认识上升到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水平,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中西两种医学在认识上出现许多结合点,随着这种结合点的越来越多,中西医结合也由点到面,向更深层发展。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的结合,所形成的综合认识为中医辨证拟方创造了更确切的基础。模式的第三步“中药为主”必须和第四步“西药为辅”结合起来看,两部分共同组成一个概念,即突出中医方药的治疗作用。如对于感染性疾病,在疾病之急性期多以中医辨证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转入慢性后以中医辨证调节则疗效较佳。对于恶性肿瘤,西医放、化疗虽然不能彻底根治,但可直接杀伤或抑制癌细胞,在解决癌症致病方面具有中药无法比拟的优势;中药扶正治疗之目的在于降低放、化疗的副作用,从而加强放、化疗的疗效。因此,中药扶正固本与西医放、化疗相结合形成互补是当代内科领域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模式。再如急性胰腺炎、支气管扩张等急症表现为实热内结者,应用中药通腑法以急则治其标,同时配合西药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治疗常获显效等。鉴于此,裴师在数十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理法方药的统一、病证结合的权变、土单验方的掺和、实践中逐步完善的中医临证拟方原则,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最新研究成果,选择性的配合应用西医疗法及西药,从而使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

3临床应用

受裴师以上理论指导,笔者在血液病临床实践中,坚持应用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上呈全血细胞减少的难治性血液病,属中医“髓劳”、“虚劳”、“血虚”等范畴。虽然本病发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30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了,致使其治疗难度大,用药疗程长,截至目前尚无特效药问世,任何一种药物疗效均不十分满意。西药治疗CAA疗效启动较快,副作用多,有的药物及疗法代价昂贵,见效后若不维持治疗,复发率高。传统的中医药治疗CAA疗效启动较慢,但一旦见效,疗效较巩固,无副作用,故适合于CAA的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AA与血液系统其它疑难疾病相对而言,其诊断标准明确,治疗上的缓解指标清楚,检验的方法比较方便等,都是突破CAA防治难关的有利条件。西医诊断方面,我们参照1987年中华血液学会第四届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及疗效标准,同时排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临床上容易混淆的疾病,从而使诊断更加完善。中医辨证方面,按照1989年大连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讨论的标准,分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三型。中药为主方面,研制出具有滋补肾阴、养血填髓的再障滋补胶囊及温补肾阳、益髓生血的再障温补胶囊,临床应用时按肾之阴阳偏盛偏衰的程度,结合分期治疗、三因制宜等原则,或单用,或合用,体现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西药为辅方面,由于雄激素改善了CAA的预后,故在应用以上中药制剂的同时配合应用雄激素康力龙。经采用随机抽样法,对73例CAA患者服用再障生血胶囊系列加康力龙作观察,并与32例单纯服用康力龙者作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基本治愈28例,占38.36%;明显进步17例,占23.29%;总有效64例,总有效率87.67%。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占21.88%;明显进步3例,占9.38%;总有效19例,总有效率59.3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起效时间明显提前,疗程明显缩短,预后改善明显。同时证实再障生血胶囊系列毒副反应少,并可减轻康力龙的不良反应。这也是“十六字方针”在临床应用的最好例证。

(刊登于《中国特色医药杂志》2006年第1期)

六、王自立主任医师调理脾胃法血液病应用体会

业师王自立主任医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于脾胃病,尤为精专。临床善用调理脾胃法治疗疾病,尤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见解独到,疗效显著。受王师启发,笔者采用调理脾胃法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每获良效,兹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红细胞疾病

贫因既是各类贫血性疾病的首要症状,又是其它血液病,如急慢性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的主要症状之一,故在红细胞疾病中最为多见,属中医血虚、虚黄、虚劳等范畴。中医学对血液与脾胃的认识及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亦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中焦包括脾胃,脾胃接受了饮食中的气和精微物质,再经过变化过程,造成血液。后天之本脾胃在血液的生成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饥饱无度,或瘦身节食,或暴饮暴食,或七情所伤,或虫栖肠中,皆可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则胃不能腐熟,脾不能运化、吸收,可导致水谷精微不足,化血无源,出现气血不足征象;脾喜燥恶湿,脾虚湿盛,湿邪阻滞中焦,影响水谷精微物质吸收和利用,也可致气血生化无源。此外,过量应用有毒药物也可直接损伤气血或脾胃,而发血虚。临床上证属脾胃虚弱者,治宜健脾和胃,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心脾两虚者,治宜补益心脾,归脾汤加减;脾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脾肾,十全大补汤加减;胃阴不足者,治宜滋养胃阴,益胃汤合生脉散加减;肠道虫积者,治宜健脾驱虫,四君子汤合化虫丸加减;脾虚发黄者,治宜健脾退黄,四君子汤合茵陈术附汤加减。同时,若属缺铁性贫血,在上述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含铁剂的中药如绿矾、皂矾等效果良好;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脾肾双补之法,较单纯健脾或补肾收效明显。

2出凝血疾病

特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及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不同,但多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或病变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故皆属中医血证范畴。《黄帝内经》曰:“脾统血”,“夫脾健则能摄血”。《杂病广要·诸血病》亦曰“出血诸症,每每以胃药收功。盖心主血,肝藏血,胃者又所以生其血而能使真气归元,故其血自止”。若饮食不节或不洁,饮酒过多,或过食辛燥之品,以致燥热蕴积胃肠,化火扰动血络而外溢,可形成吐血、衄血、便血;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迫血上逆可致吐血;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不统血,气失统摄,血无所归,上逆而致吐血、衄血,下泄则为便血。可见,形成血证的原因虽多,但归纳起来不外虚实两大类。急性型多属实热,慢性者多属虚证。故其急性型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论治。如属胃热之鼻衄或齿衄,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加减;胃中积热之吐血、便血,治宜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肝火犯胃之吐血、便血,治宜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其慢性者,如见经久不愈的便血、尿血、肌衄、月经过多等证属气虚者,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气虚下陷者,治宜升脾益气,补中益气汤加减;脾气虚寒者,治宜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加减;脾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脾肾,右归丸加减。在治疗病因的同时,均需加入止血药,且应注意不宜过用寒凉,更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