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跃上葱茏
45441200000033

第33章 岁月微痕(5)

这三年,我作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工联系科技、地震工作。省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审议地方法规。我负责过《江西省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条例》(草案)和《江西省专利促进条例》(草案)初审报告的起草工作,体会到要立一部质量高、有特色的地方法律,殊为不易。可以说,最后通过的法律文本,无一不是多种因素融合最终形成合力的结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西方早有“程序是法律的生命”之说。程序就是法,走程序的过程,就是各种意见交锋、利益博弈、最后归于统一的过程。科普条例和专利条例,是我在省科技厅工作时提出的,历经数年打磨,数十易其稿,才进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进入省人大审议后,先由省人大教科文卫委提出初审意见,再进入常委会一审、二审,有时甚至是三审,方能提付表决通过。这中间法工委、法制委等介入、修改,多次与起草单位、省法制办、相关进行单位调研、座谈、听取意见,有分歧的问题,要反复沟通协商。总之,程序透明,过程严密,态度慎重。

以科普条例为例。国家科普法是中国科协起草的,没有包含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容,或许是因为全国没有社联,故负责科普工作的主管单位只写了中国科协,省政府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同样只有省科协。在初审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听到的要求普及内容增加社会科学知识,并在主管单位中相应的增加省社联的呼声很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在初审报告中一致同意采纳这一建议。省人大常委会一审时,大多数委员也同意这一修改意见。然而,个别单位以应与上位法“保持一致”为由,予以抵制,导致最后的文本写进了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容,却不承认省社联也是负责科普工作的主管单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是一个本该解决、也好解决、却没能解决的问题。

邓小平早就说过,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宪法也把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并列。新中国成立60年了,国家科普法不含社会科学,而至今又没有另行制订社会科学普及法的计划;国家层面因为没有全国社联,只有中国科协,只好如此,地方各省、市、县都有社联,却依旧照葫芦画瓢,只提科协而不提社联,怎么不叫人扼腕慨叹呢!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科普条例既然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内容,为什么又不相应的肯定省社联的主管职能呢?明知是部门利益作怪,怎么就堂而皇之地让它通过呢?

2009年审议专利条例又遇到类似的问题。专利是一种战略性资源,专利的拥有量和专利的实施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江西,专利是一项亟待扶持、大力促进的事业,为此条例草案在促进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曾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措施。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议增加一些内容,其中包括把专利的拥有和使用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之一,以利于调动专利拥有者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个别部门硬是不同意。幸好最后提交省人大常委会表决的文本,坚持了初审报告的意见,并获得全票通过。

事非经过不知难。经历审议这两部条例的全过程之后,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法律是公平正义之本”,警惕部门利益的驱动是立法工作中首先要防止和克服的倾向。国家层面是如此,地方立法同样如此。二是立法中出现不同意见是正常的,要取得共识,首先就要判断这部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属于需要扶持、发展的事业,就要在制定促进政策措施上下工夫,做足文章;属于需要引导、规范的事项,则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规范、引导甚至限制,尽量不留或少留漏洞。只有在基本价值取向的判断上达成一致了,才容易沟通,并形成共同语言;否则,就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

这三年,除了科技、地震方面的工作外,我参加得最多的是有关民生方面的履职活动。比如义务教育、职业病防治、防震减灾等执法调查。2009年,省政府实施60项民生工程,省人大教科文卫委涉及围绕对口的20项工程的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我感到,人大工作与政府工作是监督与支持的统一,人大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检查、调研、视察等,都是依法监督的形式。这里的关键是,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依法履职,深入调研,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见实效。切忌搞调研浮光掠影,写报告四平八稳,提建议不痛不痒,审议时蜻蜓点水,事后不跟踪问效,使监督流于形式,陷入清谈,非但于事无补,反而有损人大形象。

还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实行“三保一弘扬”的重大举措之一,省人大常委会把开展科技监督作为“重头戏”来抓,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全力以赴。如何使这项监督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依据《监督法》,在改进监督方式方法上大胆探索和创新,精心设计并实施“1+5”方案,即:将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科学技术进步法》执法检查,与听取省政府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江西的专项工作报告,开展百家企业技术创新调查,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江西省专利促进条例》调研,举办鄱阳湖科技高峰论坛等5项活动加以集成,同时采取省市人大联动、人大代表与专家学者结合等方式,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履职形式和监督方法,深入地了解全省贯彻《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建设创新型江西重大部署的落实情况,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进而提高了人大的监督质量和支持力度。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在我代表执法检查组向省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当场作出批示,明确提出加大科技投入等要求。接着省长吴新雄和几位副省长都作出批示,给予高度重视,并分别主持相关会议,研究将人大几个相关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吸纳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等文件中。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迅即采取整改行动,诸如启动3个重大科技专项,增加科技投入,制定并发布本省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等。2010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5.5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占省级财政预算支出的2.3%,超出了原定2%的要求。同时,由于科技监督采取了省、市互动的方式,省级整改便直接带动了市县整改,一些地方和单位亦强化科技意识,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环境明显优化。

当年在华东七省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工作座谈会交流时,这出“重头戏”获得同行的好评;在《中国人大》杂志上发表,引起关注;在省人大机关兄弟部门之间,获得大家的肯定;全省科技战线也受到鼓舞,人们对人大监督职能和效能开始刮目相看了。

2010年,省科技厅在井冈山举办全省市、县科技局长培训班,我应邀以《人大制度与科技监察》为题讲了两次。中心意思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政府重要组成单位之一,科技部门应该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和指导。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目的,是检查科技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要善于用人民的权利和人大的权威,推动科技事业发展。我在课堂调查中发现,这一年有25个市、县人大安排了科技监督活动,占全省同级人大总数的225%,而由科技部门主动要求的,则一个也没有。学员们反映,这一课提高了对人大制度的认识,开拓了科技工作思路。

有人说,厅长从政府到人大,是“从运动员变成裁判员”;“人大是民主政治的天堂,行动自由的天堂”。这些话虽属调侃,但亦不无道理。这三年,我适时转换角色,适应依法履职的角色转换,多读了书,少陪了会;多作了调研,少忙了应酬;多写了散文,少爬了“文山”;多花了时间散步,少操了政务之劳。这期间,困扰我多年的过敏性鼻炎得以从容灸疗,效果显著;近年来,血压不服药也保持正常。

人大这三年,是我一种新的工作经历、人生阅历,其主题词是:读书,舒心,有为。

2010年10月

东林养鸡

东林草堂位于庐山北香炉峰下虎溪河畔,环境幽美,田畴开阔,空气清甜,颇有陶渊明笔下的桃源诗意。到过该地的朋友都说,这里特别适宜老年人居住,包括种菜、养鸡。

元旦过后,我和妻子回东林草堂陪叔叔婶婶们住了一段时间,体验了一回养鸡的乐趣。

去年清明前夕,两位婶婶各买了15只小鸡,养到分出雌雄后,恰好各有4只公鸡、11只母鸡。8个月后,母鸡陆续开始生蛋,纯正的土鸡蛋,比洋鸡蛋小,吃起来特别香。如果是韭菜炒蛋,堪称一绝。时下,当地村民大批进工业园区务工,农户鸡养得少了,卖鸡蛋的更少了,这种土鸡蛋有钱都难买到。

两位婶婶分别在草堂两端放置鸡笼,各自喂养。有趣的是,同出一门,同时来到草堂,两家的鸡从一开始就形成两个团队,各有活动范围,喂食、觅食、住宿、生蛋互不干涉,从不混淆。以小河为疆界,二婶的鸡群以河洲为活动范围,早出晚归,三婶的鸡则在草堂前场地活动,可谓井水不犯河水。只是双方的公鸡警觉性特别高,一旦发现有偷食或猎艳者,就会怒目裂眦,毫不犹豫地出击,不怕流血牺牲,直到对方落荒而逃,方肯罢休。

古人说:“禽则雄华于雌。”好斗的是公鸡,漂亮的也是公鸡。公鸡华冠彩袍,永远是昂首翘尾,精神抖擞,似乎天生就是母鸡的白马王子和守护神。母鸡则个个毛黄冠红,一副温文尔雅的淑女模样,表现出极强的集体观念,习惯于群居生活。因为基本上不存在争食、争笼、争活动地盘的问题,所以两个团队之间战事不多,倒是同一团队中公鸡内斗频发。过去一个团队4只公鸡是如此,现在剩下两只了,也经常是怒发冲冠,振翅搏斗,啄得头破血流。个中原因,十有八九是争夺三宫六院的情斗。两位婶婶都认为,只留1只公鸡就可以了,春节将杀掉1只吃,以便消弭内斗,减少外患。

在东林草堂期间,我不仅目睹了几场公鸡之间的血战,还观察到一对母鸡的同性恋。一个多月前,1只来路不明的白色母鸡,常来二婶鸡笼前偷食,在笼内下蛋,但没有在笼内留宿过。很快,这只白母鸡与1只黄母鸡两情相悦,缠绵缱绻,整天形影不离,最后发展到晚上双双在东窗外一棵桂花树上过夜,风雪无阻。这种母鸡同性恋现象,是母鸡体内雄性激素使然,还是异化现象,值得研究。

其实,两位婶婶养鸡,半是取蛋,半是取乐。这两群鸡开始生蛋时,天气晴好,生蛋较多,后来连续三场冬雪,生蛋明显减少。叔叔说,鸡喝雪水不生蛋,明年春暖花开才是盛产期。

养鸡就要喂食,喂食就要唤鸡。我小时候母亲也喜欢养几只鸡,几乎每天早晚都同鸡说话,手里一把米,叫鸡鸡就来。现在,两位婶婶和叔叔住在草堂,离城远了,晚辈们都在城里工作,平时自然有些冷清。喂鸡时,婶婶一声呼唤“咯!咯!咯!”,鸡就会条件反射迅速聚拢过来;有时鸡群溜进菜地或田间,婶婶便会吆喝“发瘟的!怎么偷吃菜呢?!”同样也能凑效。我问:“鸡听得懂你的话吗?”三婶说:“懂!鸡如狗,通人性。”看来,狗通人性,所以人们喜欢养狗看家、做伴,鸡又何尝不通人性?一切生灵都有灵性,只要人善待它,它就会顺从人的意志,成为人的朋友。

因为这两群鸡刚开始生蛋,加上天寒,蛋自然不多,叔叔婶婶舍不得吃,留着给晚辈儿享受,自己则从市场上买洋鸡蛋吃。我们这些晚辈儿每次回东林,就像是“鬼子进村”,又吃又拿,春时叶、夏时花、秋时果、冬时根,四季都有绿色农产品,这回又多了土鸡蛋。

春节将临,叔叔婶婶知道我乔迁新居,李蔚一家和李筠都回南昌过年,就各送1只母鸡,托国晖带来。这让我不安,第二天又请国晖带回去。然而,没想到先期到达南昌的小外孙天天,看到母鸡拿走了,眼里噙满了泪水,说:“我好想要鸡玩。”我说:“你不是喜欢吃土鸡蛋吗?鸡养在咱家晒台上不会生蛋,放回到东林乡下去吃草吃虫子才会生蛋,你是现在和鸡玩好,还是等着吃很多蛋好呢?”天天6岁了,似乎听懂了养鸡取蛋的道理,这才止住了下滑的泪水,手里还是捏着一根鸡毛,半天舍不得丢掉。

行文至此,我想起到过东林的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今我栖东林草堂,也是意在自闲,陪伴叔婶,养鸡种菜,别有天地。

2011年1月

无形的影响

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在教师,越是名校,越多名师,影响越大。一位大学校长说,大学的文化承载于一些名师的传说和逸事中,这话是有道理的。大学文化,其实就是名师文化。

今年5月,金冲及老师偕师母来江西旅游、讲学,我邀复旦大学历史系学长、南昌大学教授沈重和俞兆鹏到南昌滨江宾馆看望。话题自然是复旦历史系的名师和逸事。

金老师教过沈重、俞兆鹏的中国近代史课。我进复旦时,金老师已调北京工作。他在师生中口碑极好,“文革”中被揪回复旦“审查”,住在学生宿舍6号楼二楼,才使我有幸与他相识并相处了一段时间。毕业后,我一直关注并拜读金老师的文章,在几次学术会议上与他相遇,写《邵式平传》时得到他的帮助, 1997年还去毛家湾拜访过他。金老师一直是我们心中的榜样。

金冲及老师1947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受业于周谷城、周予同、谭其骧、胡厚宣、蔡尚思、陈守实等著名史学家,1951年毕业留校工作。他说:“老师对我的影响,年纪越大感受越强烈。当年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什么,我几乎都忘了,但老师无形中在自己面前树立了一个标准,那就是什么叫做学问,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够拿出去发表,这种影响对自己来说是影响一生的。复旦大学那些老师,对我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这种无形的影响。”

对此,我们深有同感。

沈重讲到,1960年,他受历史系党总支的委托,替谭其骧老师整理过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事迹材料。金老师说,谭老师绝顶聪明,有一次他布置学年论文,让我们读《通鉴纪事本末》中有关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这三段,然后用这三段材料,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这种做法对于低年级的文科学生,是非常好的训练。让你先读原始材料,然后对它进行分析、归纳、论述,写成文章,这种做学问的基础训练使人终身受益。

金老师还深情回忆起,1975年他随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到新疆考察库木土喇、克孜尔等千佛洞的保存状况,谭其骧、唐长孺两位权威学者应邀同行。谭先生对那一带的山脉、河流等历史地理情况了如指掌,当地请他讲学,每次都是手无片纸,信手拈来,记忆力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