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青春韵语--心絮如歌
45441000000069

第69章 让对话超越生命

姜广平是文学评论界一位独特的评论家。他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却一直驰骋在文坛,先写小说,后来无意中走向文学评论。他的对话,起步晚,起点高;作品少,质量高。他身在讲台,却是文学评论界的新秀;极具诗意的作品中,却有着一颗孤独的灵魂。他是一个行者,在漫漫文学长河中跋涉;他是一位日夜兼程的赶路者,在茫茫的荒野上独自行走;他又是一个漂泊者,从故乡兴化开始,到盐城,到无锡,到珠海,到宁波,到张家港,到杭州,又到张家港,他是走路最多的老师。用一句诗来说,就是:“我不许我的帆儿降落,没有终点也要漂泊。”漂泊没有阻挡他的阅读和写作,他一路风尘,一路读书,一路收获。他阅读面广泛而有深度,目光犀利,善于发现文学中的现象,抓住当代读者关切的问题,在与作者的直接碰撞的对话中,完成了他的一本书,这就是放在我桌子上与当代著名作家的对话集《经过与穿越》。

一部书能在读者的心湖中溅起一片浪花,它必定有能够撞击读者心灵火花的素质,必定有打动读者心灵的感动,必定有潜在的文化魅力。当我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为姜广平的独特的角度,睿智的语言而折服。姜广平本身的机智和幽默,内在的旋律和激情都体现在这本书中。

我一遍又一遍地触摸着这些对话的细节,同样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知道细节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正像作家海男说说:“我喜欢细节,我觉得一个好的小说家应该不厌其烦地描述、说话。”也可以说,这本书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也在于细节。与红柯的对话一开始姜广平就说:“我很喜欢《金色的阿尔泰》,这篇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也很精彩。”红柯说:“你是说‘我说了话,我写了书,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开始的入题让作家红柯很感兴趣,而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下子拉近了和红柯的距离。而与荆歌的对话是从直接赞扬开始,姜广平说:“读你的小说时常为你的小说才华所感叹。真要是在小说界少了荆歌这样的人物,可能是一种遗憾。”这样的溢美之词还有很多,这些都表现了他对作家作品的熟悉和理解,表现了他的内在的激情——对作家作品的热爱和由衷的赞佩。而格外看重文本,是他的对话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陈骏涛在序言中说:“他对这些作家文本的熟悉程度甚至不亚于作家本人,对作家们笔下的人物、细节、场景、语言……熟悉的程度,甚至使我叹为观止。正是由于他对作家文本的熟悉,才使他与作家们的应对显得胸有成竹,十分自如,有一种举重若轻之感。”

写文学评论的人要有一种惊人的、奇妙的文学触觉。没有这种触觉,就好像没有触须的蜗牛,不知道前方有什么,是平地还是沟壑。这种触觉有穿透力,它能够透过表面,渗透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姜广平具备这种触觉,他善于从作家的文本出发,抓住作家敏感的问题去询问,从而让普通读者了解到当代作家的感觉感受感悟。

这本书是一座桥,是“用文字搭建了一座独特的桥,让我们走在上面,让遥远的文字成为近处的风景,让浩瀚的大海成为心中的清泪一滴”;这本书是一棵树,它矗立在文学评论的大森林里,姿态翩然,迎风独立;这本书是一个梦,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它说明语文老师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可以在文学及文学评论领域或其它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使自己成长为自己。

姜广平在从事语文教学的同时,还从事着当代文学研究。他的这些对话都是在教学之余完全利用业余时间写的。他在《我抓住了两个世界》中说:“我在大学时代就有着一手抓住文学一手抓住教育的野心。我坚信自己在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同时也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一个语文老师,能够抓住教学这一个世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姜广平抓住了两个世界,甚至三个世界,令人叹服。读书和写作,是他的双翼,他“能把语文教学里阅读和写作这两个轮子蹬得虎虎生风,因为是文学促使他抓住了语文教学中的行而上学的文学和文化内涵。”因为爱文字,所以他总在寻找人一生的梦想;因为做文学,所以技艺精湛而行走江湖如风。

一个语文老师从事文学研究,我认为这不是一种逃离。对一个从事自己热爱事业的人来说,是归位。逃离,是懦弱;而归位,是本质。作为一个思想敏锐的作家,他知道他无法逃离,生活的网无处不在,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于是他做老师,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他当过几个学校的中层管理干部,也是一个好干部。而做读者,他又是中国最好的读者。

虽然姜广平离开张家港高级中学已经一年了,但特级教师出身的校长高万祥仍然在各种场合赞扬姜广平。在一次大会上,他说:“姜广平很‘牛’,他敢说他是中国最好的读者,我们学校哪一个老师能做到?”姜广平在书的结尾说:“我是中国最好的文学读者。”做一位读者,做一个绝妙的读者,这是普鲁斯特起初的愿望。而普鲁斯特走向一个著名作家的历程是:以成为批评家、成为读者为开端。这给了姜广平很大的启发:做一个读者,做一个对作家怀着认同与激情的读者应该是一种批评。我丝毫不怀疑姜广平能从成为一个批评家开始,而走向一个著名的作家。我了解到,他有很多写作计划,他打算写一部长篇小说,出版社已经联系好,教学故事型的《路漫漫》还要继续下去,而名校叙事型的文章也准备结集出书。他说:“我知道我的出身,我只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文学评论的工作并不是我的强项。我只是在语文教学之余才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同时也写一些在我认为是小说的作品。语文教学是一个不太注重精神的活儿,教学任务的繁重,应试的压力,使这项本应为精神活动的活动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运作,我当初的写作完全是出于一种害怕与恐惧,因担心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某种教育机制下的工具而开始了我的阅读与写作。我完全遵照了一种原则在进行着我的阅读与写作,那就是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这个成语用在姜广平身上最恰当。多少个夜晚,他沉浸在那些温润的文字中;多少别人游玩、打闹的时候,他在书中和作者对话。在中学语文老师中,的确有很多人是不阅读的,而读纯文学作品的人就更少了。姜广平认为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每天都在给学生讲述文学和文化的意味和意境,没有深厚的文学积淀是不能教好语文的。

做中国最好的文学读者,不是只凭一句话就能做到的。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繁忙的工作让我们总是在暮色中出神。捷克作家米兰·昆拉德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就是这样,让意志薄弱者失望,而让意志坚强者成功。

也许会有人说,作家对话集,最主要的是作家的,而对话者只充当一个采访者的作用。我不这样认为,举一个最最简单的例子,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办成了,有的人就办不成。用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把简单的事做好你就不简单了。”你只有善于寻找,善于思索,善于读书,善于发现,你才能完成这样有深度有难度的对话。可以说他为此所付出的劳动决不下于任何一个访谈者,这些对话真实和充分地反映出双方对交谈主题的想法。陈骏涛评论他和毕飞宇的对话时说:“我觉得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对话录:访谈者显然十分熟悉作家的创作,作家也很好地应对了访谈者提出的问题;不仅如此,访谈者还很有自己的见地,他与作家的对话是互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文字也生动活泼,读起来还很有一点兴味。”在他的对话中,没有装饰,没有摆设,没有涂料,它是纯粹的肌骨和血肉,它是生活沉淀在生命中的一种基因和本能,它是真实而稳定的生命体验的转化。

我们知道对话需要一个平台,必须具备与之比肩的高度;对话需要一份理解,这样才能把握原著作者的内心脉动,才能实现心灵的交流;对话需要一份激情,找不到碰撞的原点,就无法激发读者(你是真正的读者)与作者激情飞跃的精彩!没有对话的阅读,是苍白而无意义的思想与情感漂流,没有了深度与方向。

我认真读了这些对话的文字,虽然有些作家是我不熟悉的,但我依然为对话背后的睿智而折服。毕飞宇的理性,叶兆言的大气,苏童的诗意,范小青的吴侬软语,北村的虔诚,荆歌的认真,方方的能言善辩,张者的自信而幽默……我知道这些对话后面都有那些当代最伟大的作家的作品支撑着,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作家们写作时的心境和思绪,但我知道书中这些被访谈的大部分作家都是论及中国当代文学绕不过去的名字。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让我们去细读作家的原著,我们没有这些时间和精力。姜广平的对话让我们近距离地和当代作家接触,从而了解当代文坛,以致可以更好地把这些最新的信息传给我们的学生。

一部文学史就是阅读史,文学作品的价值存在于写作与阅读之间。读书是寂寞的,对话应该不存在寂寞,“作家、作品、读者(评论者)三者的同时在场使得这些对话有着众多向度:作家的创作体会,读者的阅读感受,评论者的犀利立场,这些都使这本书充盈着众生喧哗的对话,而非作家或读者(评论者)个人的独语。”这些对话作为生命而存在,而生命因这些对话而精彩。

从人生的旅程上看,好多地方只能是驿站,而只有一个终点在那里等着你,因而继续漂泊、流浪是必然的事。我不知道姜广平的脚步接着要走向哪里,但我知道除了挚爱的讲台和文学,他还拥有那些和作家心灵的对话,而这些对话还将继续下去,它们将填补我国当代文学的空白,并且将作为永久的史料留存在那里。可以说他的《经过与穿越》这本书,奠定了他在我国当代文学评论领域的地位。

台湾诗人林泠在一首小诗《不系之舟》中写道:没有什么能使我停留

——除了漂泊

纵然彼岸享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

我是不系之舟

2004年的姜广平四十岁,对一个男人来说,四十岁是安定的时候,是事业有成的时候,而姜广平只有后者。这一年,是他流浪之地换的最多的一年,从宁波到杭州,从杭州到张家港,半年走了三个地方。也许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能折腾,也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敢折腾。这里,我不想对他的频繁地换地方说什么,我只想说,作为一个男人,看的更高,既然认定自己的目标,那就勇敢地走下去。姜广平在他的《我用行走划下了人生的半径》中说:“当我习惯了漂流之后,竟然时时都有着一种让自己流浪的惯性。只要一看到丑恶,一看到伪善,我就不想继续面对。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的教育理想并没有能找到一个可以扎根的地方。”姜广平是一个坚定的、义无反顾的遨游者,除了目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止他的脚步,流浪的风尘遮不住他的双眼,迷茫的夜空下,他目光深邃,又把目标投向远方。也许只有这些经历才能让他的思想成长,才能让他的阅读更接近文本,让他的对话更丰满,更直接。

我觉得姜广平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即“为研究者们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为读者呈现作家写作时的心境与思绪”,在与这些作家的对话中,他“清晰地触摸到对方的生命的律动,体会到了他们对文学的那种圣徒般的情怀,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他们对时代的把握,他们的爱与恨,他们的感与思,他们的写作现状,他们的写作宏图”,那么他的隐含在文中的我所没有悟到的第二个第三个目的也已经达到。

合上《经过与穿越》,我知道我这个爱书人也经历了一次“经过和穿越”。对话——因为有话可说。有话可说的人生或许会一辈子不寂寞,在对话中领悟与体会生命的精彩,多好!姜广平的好友刘德福说:“世界上多的是喧嚣,少的是对话;世界上多的是沉默,少的是对话;我们时刻在对话,所以我们充实。”那就让对话渗透在我们的生命中,超越我们生命,充实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