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香榧种植新技术
45436700000013

第13章 香榧园经营管理(3)

催芽肥和长果肥,是在植物的旺盛生长期施用的。这些肥料必须浅施,一般不要挖沟、起土,防止施肥造成大量断根。可以结合除草浅锄,将肥料与表土混合。

香榧是山地植物,有时生长地点坡度很陡。在这些地方,施肥最好结合培土,外侧堆草或压块石,并让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波浪形,以利于水土保持。但是切忌一次性过多堆积,以免引起根系的大量腐烂。

2.控产

能否控制好植株的结实量,也是维持植株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因为,过度结实后,植物会全力以赴维持果实的发育,这种条件下,即使施肥再多,再合理,往往也无济于事。

很多果树是通过疏花疏果来实现均衡生产的。疏花疏果的好处,不仅有利于克服大小年,还有利于确保所产果品的质量。从而,许多果树都已制定了定量、定枝、定点结果的标准。

香榧本身具备自然疏枝、疏果的特性。对于消耗养分过多的枝条,能够在枝条的连接部位形成离层自然脱落。从而,只要管理恰当,一般不必采用特别的疏果措施。

控制香榧适量结果的做法,主要是适度授粉。在掌握好授粉适期的条件下,一般只要授粉一次,就能达到目的。

在特殊条件下,香榧也可以借用修剪控制结实量。结合采穗嫁接,适当减少一部分枝条的负荷量,既可以扩大香榧良种资源,提供大批优质无性系苗木,又能维持好植株的结实适度,不仅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也能提高当年果品的质量,使香榧生产的多方面都能受益,值得大力提倡。

3.促进分化

通过配方施肥,为香榧提供较多的有利于花芽分化的物质,或者在花芽分化前夕,直接喷施能够促进花芽分化的激素类物质,也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

2002年,有关专家对栽植第2年的香榧嫁接苗,3月施复合肥,每株10克,7~8月,每隔15天连续3次喷施添加少量硼砂的磷酸氢二钾肥液,浓度0.2%,最后有将近5%的植株形成了花芽。可见,即使只提供有利于花芽分化的养分,也可以起到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

采用塑料带绑扎、直接环割、香榧新梢生长结束后喷施矮壮素等,也都可以促进香榧的花芽分化,只是这些措施往往有后遗症,从而一般不予提倡。

在雌树上嫁接雄枝的做法,也是一种有效控制植株适度结实的方法。其原理前面已经讲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二、香榧人工授粉技术

香榧人工授粉,是保证香榧开花后正常坐果的主要措施。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香榧只有雌雄配栽才能正常结实。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汤仲埙研究员深入诸暨香榧产区工作,发现当地雄榧资源的不足,已经影响到香榧的结实,于是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了人工授粉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榧区农民正是从这种生产实践中,认清了人工授粉的必要性。从此,繁殖雄株,适当地配栽一批雄榧,在雌树上嫁接雄枝,逐步开始见之于生产,而人工授粉的技术本身也得到了不断提高,该项技术目前已经为产区的群众普遍接受,成了香榧产区确保榧树丰收的一项基本措施。

1.人工授粉的方法

香榧人工授粉,曾经用过多种方法。有人在雌株上直接挂已经开花的雄枝来完成授粉,也有人将雄株插入水瓶挂在雌树上,完成人工授粉的。这些做法需要大量雄树枝条,对雄树破坏性太大,而且难以掌握,因为砍枝太早,花粉活力不强,砍枝过迟,花粉容易散落,即使挂枝时间合适,也只有在挂枝部位附近才能真正受益。授粉实际效果不佳,从而也就逐步被淘汰了。

真正可以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的人工授粉技术有撒粉法和喷雾法两种。

花粉来源充足,水源较远,喷雾操作有困难时,可以采用人工撒粉法。具体做法是,先做一个一端开口的竹筒,竹筒内盛放花粉,开口处蒙上纱布,竹筒带节的一头,打孔后穿上铁丝,将其固定在长竹竿顶端。将装满花粉的竹筒高举于树冠上方,晃动或敲打竹竿,使竹筒内的花粉自然散落,来完成人工授粉。

人工撒粉,用粉量较大。一般一株年产100千克榧蒲种实的榧树,需要用花粉0.5~1.0千克左右。为了节省花粉,也可在竹筒内直接装已经干燥并且开始散粉的雄蕊,只是这样做散出的花粉量较小,需要反复装、多次撒,才能达到目的。

撒粉法节省花粉的再一种做法是,在香榧花粉内渗入松树花粉。因为松树花粉资源充足,成本低。试验证明,按照1∶5或1∶10的比例掺进松树花粉用于授粉,其当年保留的幼果虽然要少,但最后成熟的榧蒲数还优于纯榧花粉授粉。孙蔡江等1993年在诸暨做的掺松花粉授粉试验,单用榧花粉的,平均每枝受孕260个,翌年采摘榧蒲28.7个,榧蒲发育率仅为11.04%,用混合花粉授粉,平均每枝受孕83.3个,第2年收榧蒲61.5个,榧蒲发育率高达73.83%,实际产量也比用纯榧花粉授粉增加1倍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在授粉受精中真正起作用的花粉用量是很少的,但是植物授粉受精的成功需要其他花粉的帮助,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激素。因为松树花粉容易采集,成熟度高,活力强,可以为香榧花粉的正常发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竹筒撒粉中再一个节省花粉的做法是,适当增加纱布的层数。试验证明,采用四层纱布封口,其花粉散出的速度可以降低到1/8左右,一筒花粉撒粉的时间可以延长一倍以上。这样撒粉,不仅节省花粉,而且花粉的扩散也更加均匀,授粉效果更好。

喷雾法的好处是,花粉用量省,授粉效果均匀,也容易控制。缺点是要有水源,还要爬树喷施,最好利用高压喷雾机械喷施。因而其优点突出,在花粉紧张、水源方便、树冠低矮的情况下,一般还是以喷雾法人工授粉比较容易操作。

喷雾法的具体做法是:将花粉掺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立即喷施。因而花粉过长时间泡水会失去发芽率,从而,浸水后必须立即喷施。为了提高花粉的发芽率,水液中还可加入少量硼砂,有条件时,还可以添加少许蔗糖。盛水10千克的喷雾器,一般放花粉10~20克,或雄花150~250克后滤清,再添加1~2克硼砂,10~25克白砂糖。硼砂用量,绝对不要超过5克。加糖虽有好处,但成本太高,从而一般不必添加。直接采用雄花的,雄花一定要已开始散粉,放入水中用手挤捏,让花粉充分散出后,用纱布过滤,清除杂质后再装进喷雾器,并立即喷施。

2.授粉前的准备

(1)采集花粉:用于人工授粉的香榧花粉,必须适时采集。

这是保证人工授粉成功的前提。假如采集过早,花粉发育不良,授粉效果就不好,不仅会影响当年的坐果,还会影响第2年果实能否正常发育膨大。但是,假如采集太迟,雄花序一旦散粉则难于采集,因为采集时花粉会大量散落。

因而香榧雄花的成熟相对比较集中,特别是早春天气冷热交替明显,周期短,交替前后都有降水,使香榧雄花的开放期更为缩短,全树散粉往往只能延续5天左右。从而,从3月上旬起,就要认真注意花期观察。一旦雄花由青转为淡黄,就要及时采集。

为了防止采雄花时花粉的飞散,采集工作一般应当在早晨进行,能够利用阴天采集更为理想。采集时湿度大,可以防止采集时的振动诱发花药开裂,可以有效地减少花粉的损失。

(2)雄花处理:采下的雄花,生命活动特别强烈,含水量高,从而,不能过多堆积。装袋时,也不要挤压,运输前,袋口不要封闭,运输途中,也要注意通气,并尽量保持凉爽环境,切忌雄花发热变质。

雄花运回后要立即摊放,摊放层要薄,底面最好能铺填纸张,摊放地点要凉爽,通风要好。不能直接晒到阳光,也不能直接吹到大风。

大部分雄榧的散粉期在4月10日前后,而雌花的可授期约在4月20日前后。从雄花采集到使用,一般还有7~10天。假如就在当地授粉,只要让雄花自然干燥散粉,就能利用。假如需要远距离携带花粉,那最好能通过人工干燥促进散粉,筛出花粉,清除杂质后,适当干燥,用透气材料,如纸袋或布袋包装。

人工干燥,最好采用吸湿法。采用专用的吸湿装置吸湿,保持室内充分干燥,就可以让雄花开裂散粉。假如没有专用吸湿机,也可在30℃左右的温度下微风烘吹干燥,甚至也可以在阳光下暴晒几个小时,让其及时开裂、散粉,并及时到阴凉处筛出花粉,清除掉杂质,以尽量保持好花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