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将上述六种感情的面部表情进行录像,让儿童辨认。结果发现,小学生在视觉刺激条件下的辨认成绩明显高于声音辨认刺激条件下的成绩。一般说来,活动视觉表情信息(脸部和动作表情)比声音信息(言语表情)可以提供更精确丰富与更为完善的识别信息。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视觉信息识别的正确率一般高于声音识别。显然在表情识别能力上,小学生在四年级就能正确辨认,而照片表情则要在六年级以后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即声音识别的发展早于视觉识别。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相应的正常标准,在识别的时候是有差别的,一般情况下,视觉条件下的识别标准相对要高一些,精确性也好一些。
总之,由上述研究结果可见,小学生的情绪认知理解能力在不断发展,到小学高年级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这表明小学生已经能够正确辨认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
二、情绪与人类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有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类有一种“自主性功能”,就是兴趣。兴趣是感情状态,而且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它可以驱策人们去行动。
儿童要认识任何物体,必须沉浸并被卷入其中,同时必须花一定时间去探究它。兴趣维持儿童的注意,使儿童的注意力从物体的一个方面到另一个方面,以求对事物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如果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这个物体上,容易转移,那么儿童的知觉将随意跳动,不能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这对儿童的知觉以及思维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兴趣的心理学意义在于,它在个体认识发展和智力功能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兴趣和愉快的互相交替和补充是创造性努力来源的动机基础。
兴趣对智力活动的重大作用提示人们:激发儿童的兴趣是教育、教学过程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问题。人们常说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原因就在于儿童如有兴趣,其学习必须是推动积极的,而不是消极应付了事。比如一名儿童对天文学感兴趣,他就会千方百计地了解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他这样做完全是出自对于天文学的兴趣,而不是有人逼迫他才这么做。关于儿童特殊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兴趣的地位和作用就更为突出。兴趣是儿童在某一方面是否有发展潜力的试金石和心理基础。一名儿童在音乐方面可能极有天赋,可由于某种原因他对音乐兴味索然,这时他的父母如果赶鸭子上架,想让自己的孩子日后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将要比登天还难,谁愿意做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事呢?
我们再来看看快乐。
这些年,特别流行一个“爽”字,只要是让人感到愉快或快乐,人们对这种感觉会用一个“爽”字来概括,非常生动传神。爽亦即快乐、愉快,有可能是劳累后洗了一个痛快的热水澡,刚听过一个令人捧腹不已的段子,但快乐的最主要来源还是在得到成就或在完成有意义的工作中,快乐随获得某种成就而产生。例如,一个小孩用了半天时间,用正方形的小瓷砖搭了一个“金字塔”,他满脸堆笑,不停地拍着小手,不住地走过来走过去,左看看,右看看,快到收积木的时候,他不忍将其拆掉,留恋不已。这位儿童体验到了真正的快乐,因为他获得了成就——一座漂亮的金字塔。
快乐和兴趣是两种最基本的正情绪。快乐对儿童的生活有巨大的意义,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和最普遍的社会性刺激,它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快乐有助于依恋,承担义务去做点什么事,或致力于降低痛苦的事情中去。快乐的这种有助于依恋和社会反应的功能,可帮助儿童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
这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利。此外,快乐与成就感直接联系,快乐中包含着巨大的力量、魄力和信心的体验。因此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有利于个人成长。儿童在游戏和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与快乐会迁移到他对别的事物中去,成为他继续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总之,快乐的儿童被一种自我满意和满足所伴随。快乐使儿童感到轻松自如,十分有益于身体健康。儿童经常在成功中得到快乐,有助于形成乐观向上的个性。
如前所述,兴趣和快乐是两种主要的正情绪。引起兴趣的情境往往也会引起快乐,而引起快乐的情绪往往也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兴趣和快乐经常互相伴随而出现。这一现象,不但使人享受生活乐趣,而且能为人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
兴趣同快乐经常交替出现。这种交替现象出现的时期,是人们探究、学习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用在此处可谓一语中的。这是因为兴趣处于中等强度的神经激活水平,它有一定的紧张度,是以维持人们对所感兴趣事物的探究。这个紧张度不偏不倚,再紧张一点,人的肌肉就开始僵硬,反应也会迟钝;再松弛一点,人又会有提不起精神,使不上劲的感觉。可见这一特定紧张度存在之微妙及其重要地位。
然而,长时间的紧张对人又十分不利,事实上也不大可能,弦绷得太紧,时间一长弄不好就会断。那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快乐与兴趣的交替出现一复合为一体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快乐一方面可以缓解兴趣的紧张度,同时又可以激发和维持人们的兴趣,从而为人的智力活动构建最佳的情绪背景,大大提高人的学习效率,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快乐的作用并不是一味如此美好。人们体验快乐时似乎是以粉红色的眼光看世界。快乐对于认识系统的作用在于它使人所拥有的宽容和忍耐“膨胀”。此时人们的眼中似乎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似乎一切都非常美妙,兴趣几乎完全被快乐挤占,造成人们智力活动的效率开始下降,也使人的创造性大大降低。这也是心理学家一再认为兴趣与快乐的交替出现才会成人的智力活动的最佳背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就是:一个人对某事物非常有兴趣;兴趣激发他对这件事物做深入的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他获得了成功,于是他感到非常快乐;快乐水平减低后,他想又在别的方面也获得快乐,所以他又有了新的兴趣,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工作就是为学生构建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而铺路搭桥。在这方面,教师本身有哪些工作需要做呢?
1.布置好教室的环境。教室环境的教育作用一向不为教育工作者所注意,其布置也一味追求美观、高档,却没有着力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功能。举例来说,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证明,蓝色调的背景不易使人躁动不安,容易使人安静下来,心气平和。这一研究结果完全可以运用到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来。
2.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始终要保持积极的情绪,避免消极情绪。前苏联有位教育学家在当校长时,每天早上,他就镇守在学校大门口,专门“检查”来上班老师的情绪,凡心绪不宁、精神不振,带有明显消极情绪者,一概被拒之门外,并被要求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才能进校工作。
这位校长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是怕教师将消极情绪带入学校,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其中原因就在于情绪在人之间有传染性。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情绪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样会传染给别人,虽然不会像感冒病毒一样大范围传染。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时,当你步入婚礼的现场,你就会被现场热情洋溢的气氛所感染,并从心底为新人祝福。发生在小孩身上的情绪感染例子举不胜举,仔细观察生活,不难发现。
3.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以教师的权威地位去压学生,以免给学生以不必要的压力,造成不必要的心理紧张与焦虑虑。
我们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民主友好。当然,师生双方不是绝对地平等。平等只是相对而言的,只是教师不能利用自己在一些方面的优势去压制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对教师、对学校产生恐怖,直到产生厌学情绪。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已开始发生明显转向。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不是全部知识的拥有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尽自己的最大可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切便利和帮助。在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在人格尊严上绝对平等,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话,不是学生受话,教师讲话,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中国古代“教学相长”的典故至今乃至以后仍将发挥其迷人的思想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