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风沙线上的绿色长城
45424200000007

第7章 生态建设(3)

三期工程建设技术上在沿用二期工程技术措施的同时, 根据立地条件的变化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造林密度由密向稀转变,沙丘大密度灌木造林由每亩333株(穴)调整为222株(穴),再降为83~167株(穴);树种配置方式推广了混交造林,特别是治沙灌木采用一穴多株多种的簇状混交造林;造林灌溉方式进一步改进,治沙造林选用耐旱树种,栽植时加大灌水量,实行机械拉水穴状补墒的办法由最初的每桶水一次性浇灌1~3穴,以后不再灌水,逐步增加到每穴浇水1桶(15升),并在六七月份进行复灌,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冬季进行适时防鼠、灭鼠,巩固造林成果。 同时三期工程建设把治理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了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场管区内的开发小区营造农田防护林1.48万亩,发展红枣450亩,葡萄1620亩。治理范围内的林木覆盖率由建设前的40.2%升至40.7%,使治理区内的各种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由于治沙产业的扩大,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达千余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四期工程建设(2001—2010年) 目前正在实施的四期工程建设,治理的主要战略在民勤绿洲外围的几个大风沙口, 在三期工程建设范围基础上, 保持工程建设完整性的前提下,以民昌路尖沙窝段、红中滩东部、义粮滩东缘、下房子羊圈墩东缘和新沟治理为重点,截至2008年底,设置黏土沙障和柴草沙障4 046千米,完成造林3.76万亩,保存面积3.76万亩(防风固沙林3.33万亩,农田防护林1 800亩,经济林2 550亩),保存率100%;机械围栏150千米,完成封沙育草3.26万亩。 全场发展苗圃地3 300亩,年育苗面积1 000亩,年产苗木300万株。

四期工程建设,逐步将项目管理理念与方式引入到工程建设中,推行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采购招投标制、检查验收制和项目建设法人制。 坚持建设目标明确到分场、任务分解到分场、投资下达到分场、责任落实到分场的“四到制度”。 工程建设由造林为主向封、管、造并举转变,以沙生植被封育保护、重点风沙口生态治理和绿洲人工防护林建设为重点,采取沙丘造林与丘间低地造林相结合,以沙丘造林为主;人工造林与封沙育草相结合,封管造并举,乔灌草结合,以灌草为主;灌溉造林与补墒造林相结合,以补墒造林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四结合、四为主”综合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施治。一是严把作业设计关。作业设计以提高造林“两率”为目的,优化树种结构,增强林地生态功能,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积极推广林业适用技术;二是严把造林施工关。 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进行施工,实行工程质量承包和技术负责双重责任制,严把“四关”

(按作业设计施工、苗木挑选、整地、栽植),实行“五不栽”(苗小、风大、坑浅、水少、不被验收)。三是加强沙生植被的封育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禁采、禁牧、禁樵的“三禁”政策,采取工程围栏、人工模拟飞播和营养袋苗补植等措施,在所属扎子沟、冯家滩、民昌路、三坪口等封护区,有效地封育保护沙生植被,增加植被盖度。四是严格督促检查。积极推行检查验收制度,总场按期对三北四期工程进行督促检查验收,确保工程建设任务的按期完成。 五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为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积极进行营养袋育苗雨季造林试验和推广、沙生天然植被的封育保护研究,先后完成《沙生灌木营养袋育苗治沙造林技术试验示范》和《石羊河下游荒漠植被天然更新与封育技术研究》的课题,加大了工程建设的科技支撑力度。

四期工程的实施,有效恢复了治理区林草植被,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使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前的40.7%升至48%,增强了红崖山水库、民武公路和民昌公路等水利、交通设施的保护能力,有效保护了20多万亩农田。 同时培养锻炼了一支以中青年干部为骨干,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专业知识、较强责任感和踏实苦干的干部队伍,对当地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经验和措施

回顾30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历程, 石羊河林业总场始终坚持防沙治沙的宗旨不动摇,在风沙前沿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环境中,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沙区构筑绿色屏障,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积累和总结了一整套适合干旱荒漠区造林治沙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措施。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是林业建设的一件大事,工程实施30年来,林场自始至终把工程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积极推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工程承包制、技术承包制和检查验收制。 技术人员从组织发动、地块落实、技术培训、苗木调供、施工定植、灌水抚育等方面进行全程跟班作业,确保了各期工程质量和任务的按期完成。

——顺应生态环境演变,不断完善工程治理措施。 治沙造林必须以治理流动沙丘为重点,沙丘造林与丘间低地造林相结合;工程治沙必须以工程措施先行,以黏土沙障和麦草沙障固沙的治沙模式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造林必须选用旱生树种,坚持节水灌溉与非灌溉造林相结合。 在30年的治沙过程中,根据民勤风大沙多、流动沙丘移动快的特殊环境,先后采用了黏土沙障、双眉式方格状半隐蔽柴草沙障固定流沙的办法,同时在压设的黏土沙障和柴草沙障内栽植耐旱灌木,如梭梭、拐枣、白刺等,并不断调整造林密度,机械拉水人工补墒,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使流动沙丘得到了永久性的固定。

——工程建设与保护天然植被相结合。 治沙造林必须以保护天然植被为主,封育天然植被和人工固沙造林必须融为一体;固沙造林和封沙育草必须达到一定的宽度和规模,才能根本固定和控制流沙。 民昌路尖沙窝段是民勤西沙窝的一个大风沙口,以治理民昌公路两侧的流动沙丘为重点,在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2~3千米的范围内,除集中连片在流动沙丘上设置黏土、柴草沙障,营造梭梭、沙拐枣林外,封沙育林(草)采取设置围栏,埋设界桩,人工营养袋苗补植造林、人工模拟飞播旱生树种和草子及全封闭管理等办法,有效地保护了天然沙生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增加了植被覆盖率。

——不断改进、创新造林方式。 面对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风大沙多的严酷自然环境,在坚持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沙丘造林与丘间低地造林相结合的同时,积极进行技术措施的改进与创新。 一是适时调整造林方式和乔、灌树种比例,由营造纯林向营造混交林转变,灌木造林面积由过去的20%,扩大到现在的95%以上。二是转变造林作业方式,由机械带状整地转变为人工穴状整地; 三是造林树种由沙枣、 杨树等高耗水乔木树种向梭梭、沙拐枣、花棒、毛条、红柳、白刺等耐旱节水灌木转变;四是造林密度由密向稀转变,每亩由333株(穴)调整为222株(穴),再降为83~167株(穴);五是树种配置方式推广了混交造林,特别是治沙灌木采用一穴多株多种的簇状混交造林;六是选用旱生树种,灌溉与非灌溉造林。 选择固沙作用大,耗水量少,抗旱性能强的灌木和半灌木,采用机械拉水,人工挖穴植苗补墒的办法造林,在极干旱沙区取得了治沙造林的显著效果。

——按工程规划进行规模治理。 每期工程均按照批准的工程规划展开具体工作,规划力求实事求是,符合实际,重视操作性和可实施性;造林施工以规划为蓝本做到有据可依,科学规范。

——大胆创新,着力提高科技治沙水平。 坚持把依靠科技贯穿于三北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一是重点推广应用ABT生根粉、泥浆醮根造林、截杆造林、穴坑覆膜、乔灌草相结合等实用技术的使用;二是积极推广“造、固、封、护”相结合的三北工程建设模式。 在滩地采用人工补墒的办法,坚持开展大规模人工治沙造林,在无灌溉条件的沙丘区采用铺设黏土、柴草沙障进行工程治沙,对沙漠前缘3~5千米范围内采用工程围栏,实行禁牧封禁等全封闭封育管护措施;三是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相结合,造林和封育管护相结合,常规技术和先进技术相结合,使实用技术由单项选用向多项技术组装配套迈进;四是开展了营养袋育苗雨季治沙造林试验及推广应用;五是积极推广梭梭、沙拐枣、红柳、毛条、花棒等优良乡土树种造林、混交造林技术,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科技应用水平,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三北工程建设同生态经济型林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是在三北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撑带动下,发展葡萄7 000亩,枣草间作2 000亩;二是营造农田防护林进行林粮间作,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体现;三是有计划开发沙区资源,建成甘草标准化栽培基地3 500亩,梭梭嫁接肉苁蓉2 000多亩,增加了经济收入;四是积极争取治沙造林项目资金,增强治理后劲。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林场职工在生态环境恶化、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困难面前,艰苦创业,知难而上,顶酷暑,冒严寒,战斗在风沙线上。 造林季节全场上下总动员,吃住在沙窝,苦干在沙窝,跟班作业,求真务实,仅三北四期工程全场职工自己动手铺设沙障4 046千米,造林3.33万亩,机械围栏150千米,开挖树槽20千米,修筑林区道路30千米。

——加强林木林地管护,确保三北工程建设成果。 为了有效巩固工程建设成果,确保建设一片,成活一片,保存一片,林场重视建后管护工作。 每年春天对上一年造林的保存率进行全面“回头看”,及时进行了补植补栽,并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病、虫、鼠、兔对林木的危害,保证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同时各分场配备护林员,签订责任书,划定责任区,制订相应的管护制度,加大林木的管护力度,从而确保工程建设成果。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 1999年,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于2002年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范围内全面实施。

一、退耕还林基本情况

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石羊河林业总场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政策和《退耕还林条例》,把握“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几个关键环节,以分场沙化严重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为重点,以林场增绿、职工增收为目的,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工程建设。

截至2008年,按设计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省市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任务3.7万亩。 其中退耕地还林2 000亩,配套荒山荒滩造林2万亩,退耕封沙育林草1.5万亩。 工程建设范围分布小西沟、扎子沟、红崖山、防沙林试验场、大滩、泉山、义粮滩7个分场,涉及退耕户41户,退耕人口179人。经省级监理核查验收,造林平均成活率达86%以上,保存率100%,退耕封育综合覆盖度达50%。 核查结果显示,质量达到要求,基础工作到位,政策兑现及时。

——2002年完成配套荒山荒滩造林1.1万亩。 具体为:小西沟分场400亩、扎子沟分场3 900亩、红崖山分场1 800亩、大滩分场840亩、泉山分场2 380亩、义粮滩分场1 600亩。

——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6 000亩。 其中退耕造林1 000亩,配套荒山荒滩造林5 000亩。 具体为:小西沟分场1 200亩(退耕造林200亩,荒造1 000亩)、扎子沟分场退耕造林100亩、红崖山分场退耕造林100亩、防沙林试验场退耕造林200亩、大滩分场700亩(退耕造林200亩,荒造500亩)、泉山分场2 700亩(退耕造林200亩,荒造2 500亩)、义粮滩分场荒造1 000亩。

——2004年完成配套荒山荒滩造林任务4 000亩。具体为:小西沟分场1 000亩、防沙林试验场300亩、大滩分场700亩、义粮滩分场2 000亩。

——2005年完成退耕封沙育林(草)1万亩。具体为:小西沟分场4 000亩、防沙林试验场4 000亩、泉山分场2 000亩。

——2006年完成退耕造林1 000亩。 具体为:小西沟分场200亩、扎子沟分场200亩、红崖山分场100亩、大滩分场200亩、泉山分场200亩、义粮滩分场100亩。

——2008年完成退耕封沙育林草5 000亩。具体为:小西沟分场2 000亩、防沙林试验场3 000亩。

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三种造林模式——纯灌木生态林模式。 在沙化严重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的耕地上,营造梭梭、毛条、花棒、红柳为主的沙生灌木纯林。

——沙生灌木混交生态林模式。 在沙化严重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的耕地上,采用隔株混交、穴内混交的方式,营造梭梭、毛条、花棒为主的沙生灌木混交林。

——经济林草间作模式。 在管护站土壤条件较好的耕地上,实行枣草间作,带动草畜产业发展,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三、退耕还林政策兑现

实施退耕还林后,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本着“协商、自愿”的原则,实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调动和保护了分场职工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在政策落实上,切实抓了粮食补助兑现。 退耕户在完成退耕还林后,经省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市财政会同有关部门按补助标准下达退耕还林资金,资金到位后,采用报账拨付办法,按时兑付补助资金。 截至2008年,全场退耕还林工程累计补助专项资金354万元。其中: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53万元[补助种苗费10万元,补助粮食125万元(2003年补助粮食100吨,粮食折价14万元),补助现金18万元]。 配套荒山荒滩造林种苗和造林补助100万元;配套封山育(林)草补助85万元。 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在原先的补助政策到期后,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 一是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2008年原政策到期后小西沟分场的100亩经济林,兑现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万元。二是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2008年拨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