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培养造就了一支治沙造林管理技术队伍。 45年来,坚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治沙造林技术骨干和党政管理人才。1965年6月,武威地区半工半读林业学校在总场所在地成立,先后招收两届83名学员,毕业后参加林业工作,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林场认真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政策,技术干部晋升了职称职级,当时全场晋升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20多名,先后有60多人次被国家、省市表彰奖励。 2001年以来,认真实施科技兴场战略,出台了《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科技兴场战略的意见》等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到2008年底,在职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23名,初级技术人员31名。
6.探索总结出荒漠区林业建设适用技术。 45年来,先后开展了“治沙植物种的选择和培育”、“沙生树种育苗技术”、“新疆杨引种及栽培技术”、“治沙造林技术措施”、“杨树速生丰产技术”、“林业机械研制”、“人工林经营管理”、“沙枣尺蠖生物防治”等荒漠区林业建设适用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在生产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其中林场编写的《国营造林技术实施细则》、《黏土沙障设置要点》和治沙造林、新疆杨育苗、沙荒地机械造林等研究成果得到上级科研部门的重视、肯定和推广。 科技人员先后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报告和科技论文20多篇。 根据生产需要,研制和改制的复式开沟犁、大苗植树机、掘苗犁、机动喷粉喷雾机等10余种营林机械,在生产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
1978年林场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作为科技先进单位受到表彰。 探索总结出的工程治沙造林技术、新疆杨扦插育苗技术、营养袋育苗及造林技术、世纪无核鲜食葡萄栽培技术、酿酒葡萄规范化栽培技术、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红枣嫁接育苗技术、甘草育苗栽培技术、梭梭肉苁蓉栽培技术等符合干旱荒漠区实际的治沙造林、产业开发适用技术。2007年林场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树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二、 主要做法及经验
民勤在自然区划上属干旱荒漠地带, 年降水量仅为110毫米, 年蒸发量则高达2640毫米,历史上有“十地九沙、非灌不殖”的记载。 民勤绿洲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量锐减,成为“沙广水微”的极度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埋深由2~3米逐渐下降为20~30米。 在这个自然演变过程中,林场持续45年的治沙造林,经历了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林场在管理方面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的过程。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生态演变,不断探索和转变治沙造林的模式、技术面对干旱荒漠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现实,林场顺应生态环境的演变,知难而进,不断探索和转变治沙造林的模式、技术。 回顾45年的发展历程,在治沙造林模式上经历了从建场初期的大规模机械旱作造林到打机提灌造林,再到采用机械沙障压沙、灌木造林固沙治理重点流沙区和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造封管并举等四个重要时期;在树种引进、选择、配置和栽植密度、作业方式、灌溉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攻关和探索,总结出一整套治理流沙的先进经验。 概括起来就是:坚持综合治理,造、封、管相结合,以封育沙生植被为主,突出抓好林木资源管护,巩固治理成果;坚持治理重点流沙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突出抓好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自然修复;坚持构建节水型林场,乔、灌、草相结合,造林以耐旱灌木为主,突出抓好沙生灌草植被补播和沙生灌木营养袋苗补植,切实提高治理区植被盖度;坚持全面推进,带、片、网相结合,以拓宽、完善基干防护林带为主,突出抓好林果商品林和节水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培育完备的防护林网体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突出抓好特色沙产业开发,提高经营效益,改善林业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治沙事业发展后劲。
(二)坚持科学发展,不断调整和提升产业发展的结构、效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林场创新发展思路,调整林种结构和产业结构,经历了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的重大变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坚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有计划地对残败林进行更新改造,初步建起以林果业和林农间作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格局,探索出了生态经济型林业的新路子。 实施林粮间作后,过去成材无望的杨树片林和濒临死亡的沙枣片林恢复了生机,生长量明显加快,不仅稳定了沙漠前沿的防风林带,而且促进了杨树片林的成材速度。
2001年以来,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在持续开展治沙造林工作的同时,建立了独具林场特色的节水型产业体系。 建成了以葡萄、红枣、甘草和草畜为主体,以高效设施农业、肉苁蓉、特色苗木繁育为补充的节水型产业基地。
(三)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改革和完善林场管理的体制、机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林场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改革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981年开始对苗圃工人实行包工包产、定额管理的生产责任制。1982年结合包工包产,开始对苗圃工、机务工、护林员实行承包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分配上实行盈利和超盈利提成,制定了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经营管理制度》,明确了职工在生产经营上的责、权、利关系,初步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经营管理体制。 1984年以来,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结合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有关政策和环节上进行补充、完善,逐步下放了由总场统一经营管理的林业机械、修理车间;生产责任也扩大到营林生产和多种经营项目中,大包干责任制逐步形成并稳定下来;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了技术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深层次改革奠定了基础。
1988年总场职代会讨论通过了《分场目标管理责任制方案》,开始全面推行分场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制方案》从林业生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多种经营效益等5个方面规定了18项考核指标和具体内容, 明确了考核和检查验收的具体方法、奖罚细则和分配政策。 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把宏观管理与微观放活、计划指标与自主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并以责任书的形式固定下来,充分调动了分场独立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产、多种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 1993年全面推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和管理、技术人员满负荷工作制。 这一期间的改革举足轻重,明显调动了生产职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潜能,加快了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的步伐。
2001年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总场提出了“分类经营、两田分离”的改革思路,在《经营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了生态林、商品林;规定生态性林业按事业化管理,由总场扶持发展;商品性林业按企业管理的机制、办法进行管理。 葡萄、红枣、甘草、草畜等产业化项目一律按企业的机制运行,实行统一挂账,分户经营,产权归己。 将土地划为“生活田”、“发展田”;“生活田”固定地块,承包经营,长期不变;“发展田”由分场统一管理,发展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