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风沙线上的绿色长城
45424200000002

第2章 发展中的石羊河林业总场(1)

——献给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成立45周年

李发江

石羊河是养育民勤绿洲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以其博大的胸怀,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以母亲河命名的石羊河林业总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筑起了寄托希望和梦想的绿色长城,在向瀚海沙漠行进中,走过了45年治理风沙的艰辛历程。

生活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民勤人民, 在兴水治沙的漫长奋斗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绿洲文明,也因“俗朴风醇”而享誉全国。 但勤劳的民勤人始终处在沙漠的困扰中。 1964年,为集中力量,发挥优势,有效治理沙患,原武威专区决定在民勤、武威、永昌县下属的6个国有林场和省属防沙林场的基础上组建国有石羊河机械林场。 自此林场职工在风沙线上展开了大规模的营造林工作。 45年来,历经行政区划变动,石羊河林业总场现下设9个分场、1个葡萄产业开发中心,总经营面积89.3万亩。

抚今追昔,林场45年的治沙造林历史,留下了拓荒者的足迹,洒下了创业者的汗水,播下了奋斗者的希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发展历程及成就

(一)发展历程

从建场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林场开展大规模机械化造林,奠定治沙造林基础的开创时期。 1965年,以沙枣为主的机械化造林全面展开,当年完成造林7600亩。 经过一年的造林试验,日臻完善的机械化造林技术被全面应用于大规模造林中,从1966年起年造林面积保持在3万亩以上,最多时接近4万亩。到1977年全场已累计完成造林41.4 万亩,比原规划16.9万亩的目标任务超额造林24.5万亩。 造林地点由初期规划的喇叭泉、小西沟、扎子沟、冯家滩、苏武山、义粮滩等轻盐碱滩地,延伸到中六坝滩、红中滩、东吕滩、大坝滩、王谋滩等重盐碱地,一些重点沙患地带的流动沙丘得到了初步治理。 除去建场初期划转的3.9万亩和历次区划移交的10多万亩,林场在1965—1977年间营造的以沙枣为主的防护林带目前尚存15万亩,占全场造林保存面积的36%。 如今在民勤绿洲和沙漠边缘保存下来的成片沙枣林,基本上是在那个时期营造的。 随着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虽然长势已不再旺盛甚至枯立,但仍然是防风挡沙的主要屏障,加上近几年来的更新改造和全禁封育,区域内沙生植被得到恢复,生态效益持续发挥。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林场治沙造林技术日益成熟,治理重点风沙口的重要时期。 为进一步扩大造林成果,保护绿洲农业生产和交通、水利设施,结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从1978年起林场根据立地条件的变化,把生态治理的重点由滩地转移到民勤绿洲沙患最为严重的新沟、沙井子、城西、王谋、城北墩等西沙窝重点风沙口。

到1987年底,累计设置沙障1.06万千米,完成造林12.47万亩,治理流沙近20万亩。 期间形成了沙井子防沙模式、城西治沙模式、城北墩造封模式。 沙井子防沙模式是先在丘间低地营造乔木(沙枣)林,然后在流动沙丘筑沙障、栽灌木,综合治理面积达3万亩;城西治沙模式是沙井子模式的拓展和完善,主要特点是造林树种由乔木改为灌木,丘间低地造林和沙丘造林同步进行,综合治理面积达4万亩;城北墩造封模式是城西滩治理区的姊妹篇,治理区域造林1.9万亩,封沙育林草5万亩(西坑),突出了造林与封育的结合。 这一时期,积累了防沙治沙经验,完善了治沙造林技术,有效地治理了重点风沙口的沙患。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是林场积极探索发展路子,进行生态经济型林业的建设时期。 1987年民勤县政府将中沙窝、无量庙沙窝和黄蒿井沙窝划交石羊河林场治理。 从1988年起大滩、泉山、义粮滩分场分段治理中沙窝,小西沟分场治理无量庙沙窝,防沙林试验场治理黄蒿井沙窝。 到1995年,共设置黏土、柴草沙障2 800千米,治沙造林保存2.8万亩,封沙育林草近10万亩。在限定区域内较好地控制了危害民勤5个乡镇、15个村的中沙窝流动沙丘;遏制了无量庙沙窝的流沙对石羊河的淤积;确保了民昌公路的通畅。 同时在红中滩、义粮滩、三坪口、下雷滩等造林区域也进行了规模治沙造林,并取得治理成效。

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在造林、育苗等林业建设方面投资政策的几十年一贯制,林场的造林、育苗经费严重不足。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下达的生态建设任务,每年需要补贴大量资金,特别是1993年起被改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林场经济危困,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为此,林场面对现实做出相应决策。一方面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林,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发展林农间作。 经济林建设从1984年开始起步,到1996年全场共有15个果园,下属8个分场都建起果园或枣园,面积达到2 812亩,年生产果品100多万千克,年利税30多万元。一段时期以苹果、梨为主的经济林成为林场发展的经济支柱。其中面积较大,经营良好的有大滩园林场和红崖山冯家滩果园,面积均在600亩以上。 同时从1988年开始,以杨树残败林和林木良种基地为依托,利用原有的机井、线路设备和较好的土地条件,进行林粮间作,1995年全场林农间作面积达1.5万亩, 年获效益60万元。 弥补了造林经费的不足,增强了林场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经济林和林农间作的发展,为林场以后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001年以来到现在,是林场实施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林业事业的重大变革和快速发展时期。 进入新世纪,总结过去,面对现实, 确立了“走好一条路子、抓好两大工程、实施三大战略、主攻四大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 在新思路的引领下,突出发展抓项目,大力实施生态立场、产业富场、科技兴场战略。 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和《分场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行“分类经营、两田分离”以及全员聘用制为核心、岗位工资为主体的用人分配制度改革。

突出发展抓项目。 以“大工程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为指导,围绕林业发展规划,把抓项目作为林场新时期推动林业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抓好三北四期、退耕还林、日元风沙治理、通道绿化、封沙育草、重点公益林补偿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同时,争取实施了扶贫开发、财源建设、科技示范推广、农业综合开发、葡萄基地、梭梭接种肉苁蓉等重点产业项目及通场道路、场部建设、U型渠衬砌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01—2008年8年间林场共争取国家预算内投资2 211万元(不含事业费和日元项目资金),比前36年国家预算内投资的总额还多500多万元。

大力实施生态立场战略。 努力促进林业建设由造林为主向封、管、造并举转变。 8年累计完成治沙造林8万多亩,设置黏土沙障170千米,封沙育林草10多万亩,设置围栏150多千米。 重点治理了民昌路、红中滩、下房子等对绿洲危害严重的沙患地带。 民昌路、红中滩两个万亩以上治沙造林示范区已成规模;完成民武、民湖、裕东公路通道绿化工程30多千米,其中民武公路扎子沟段是市通道绿化精品工程;造林质量和林木资源管护等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三禁”政策,完善了营造林责任制,造林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保存率达到100%;育苗面积年均保持在1 000亩以上,年产合格苗木300多万株,引进驯化常绿苗木、彩叶树种及花卉、花灌木树种200多个,红崖山分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

认真实施产业富场战略。 进入新世纪,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省市领导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关井压田、节水增收、调整结构成为石羊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林场敏锐地把握治理机遇,大胆调整发展方式,产业开发由高耗水向节水、高效、生态化方向转变,确定了以葡萄、红枣、甘草和草畜为主体的四大产业发展格局。 建成葡萄基地7 000亩,发展日光温室葡萄196座;以枣草、枣药为模式,发展红枣3 000亩;甘草标准化栽培基地3 500亩; 梭梭接种肉苁蓉2 000多亩; 建成饲草基地2 000亩,以牛、羊、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多年来稳定在650头、6 000只和500口左右的规模。 累计关闭机井48眼,压缩林农间作土地1.1万亩。 葡萄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建成葡萄保鲜库5座,注册了“石羊河”商标,年贴标生产黑比诺干红葡萄酒60多吨,世纪无核鲜食葡萄通过了“绿色食品”A级认证,2007年获得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交易会产品金奖”,2009年通过招商引资,在民勤城东工业集聚区建设1 000吨葡萄榨汁厂。

着力实施科技兴场战略。 围绕生态治理、产业开发,进行科技试验、示范推广,每年投入科技经费10万元~20万元,先后完成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5项通过了省、市鉴定,4项获得了市、厅级科技进步奖;专业技术人员撰写科技论文20余篇。 开展的葡萄和甘草研究课题适时解决了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沙生灌木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已在生产中规模推广,科技工作有力地支撑了总体战略的实施。

(二)发展成就

1.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45年来,几代林场职工凭着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艰苦奋斗精神,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风沙线上,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4万亩,保存40.6万亩,设置沙障1.6万千米,封育天然沙生植被27万亩,形成了一条长108千米、宽2至6千米的防风固沙林带, 38.6万亩生态防护林被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进行补偿保护。 百里绿色屏障有效地阻止了风沙对绿洲的危害,控制流沙面积50多万亩,直接有效地保护着民勤绿洲风沙沿线15个乡、65个村的20多万亩农田、780座农庄和民湖、民昌公路、总干渠等重要交通、水利、农电、通讯设施。 通过抚育间伐,林场累计向社会提供木材2万立方米,小径材65万根,薪材1 500多万千克,绿肥、饲草1 400万千克,林木种子150万千克,各类苗木3 000多万株。 同时,林场积极参与和承担红崖山水库修建、民湖公路建设、红崖山水库绿色保卫工程等地方生态经济建设。

显著的生态、社会效益不仅使当地老百姓受益,同时也得到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肯定。 林场先后被授予“全国国营林场先进单位”、“全国国营林场100佳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科技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省绿委、省林业厅的表彰奖励;下属分场也先后多次荣获甘肃省“绿化成绩优异先进集体”、“防沙治沙先进单位”、“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45年来,林场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的保证,进行了不断探索。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成了独具特色的葡萄、红枣、甘草、草畜节水产业体系。 2008年林场经营性收入达到573万元,除林业生产成本外,全部投入到林业基本建设和职工福利津贴开支。 2008年全场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873万元,是建场初期(1965年)的50倍,是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15倍,在本世纪初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林场职工通过参与经营商品林和主导产业,加上经营生活田,享受工龄津贴、护营林津贴等,人均收入不断增长,2008年职工当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是建场初期的28倍,是1993年财政拨款政策改革初的4倍。 职工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购置了住房、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更新了生产机具。

3.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45年来,探索出了成套的“沙荒地机械造林技术”和较为系统的“流动沙丘固沙造林技术”,并引进或研制成功一系列整地、造林、营林机械,在省内外国有、集体林场大面积推广应用,直接促进了干旱地区造林事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通过向社会提供种苗、技术服务等措施,扶持和带动了一些乡、村的群众性治沙造林。

沙区广大群众以国有林场为样板,积极吸收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在农田外围流沙边缘和丘间低地营造固沙防护林约42万亩。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林场治沙造林的成功经验和成套技术,被全省沙区的林场和村社借鉴应用,直接促进了沙区的防沙治沙工作。 积极开展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的研究,引进推广以新疆杨为主的优良树种,并探索出新疆杨扦插育苗技术规程,在省内推广。 2001年以来,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建成了葡萄、红枣等商品林基地和甘草、种草养畜等节水产业基地,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将葡萄、红枣、甘草、草畜作为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产业来推广。

4.引进培育示范推广了治沙造林树种和城镇绿化树种。 45年来,一方面从外地引进沙生、旱生和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中生植物进行驯化;另一方面从沙漠地区天然分布的野生植物中,采集种苗,进行人工栽培试验,使野生植物栽培化。 建场初期,引进、采集数十种沙生灌木和本地沙区野生灌木进行育苗、栽培试验,其中较为成功的有梭梭、花棒、毛条、沙拐枣、白刺、红柳等成为治沙造林的先锋树种。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引进新疆杨,并在扦插育苗和栽培技术上取得关键性突破,成为河西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20世纪70年代中期,油松、侧柏、樟子松等常绿树种通过引种驯化,为当地城镇、园林、庭院绿化增添了新的绿化树种。2001年以来,引进世纪无核葡萄,在全场迅速推广,发展面积达到3000多亩,成为职工增收的主栽品种。以红崖山全国特色种苗基地和小坝口中心苗圃为依托,先后引进速生杨品种9个、鲜食葡萄品种36个、红枣新品种28个进行栽培试验。 引进蜀桧、北京桧等常绿树种11个,牡丹、芍药等花卉品种66个,香花槐、金叶刺槐等落叶乔木、彩叶树种及花灌木45个,成功培育出适应庭院美化、公园配植、通道绿化的高中档绿化树种40多个。 向社会提供了一批优质壮苗,为城镇绿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