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四)
45421300000062

第62章 为什么说光靠摸脉诊病是不科学的

许多不具备一般性中医常识的人找中医看病时,往往不愿意自己诉说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目前症状等,而是希望大夫能在摸脉后说出自己的病情,认为光靠摸脉就能诊病的大夫才是医术高超者。偏偏也就有那么少数医生,为迎合患者心理,摸脉之后,不问病情,便说起病人的症状来,有时也还真能说的差不离。当病人对这种“绝活”医术大加赞赏时,他们便自鸣得意起来,甚至说什么“病家不开口,便知百病根”。这样一来,许多外行人便把中医脉学看得神乎其神,甚至把医术高明与否同脉摸得好坏等量齐观起来。

其实,摸脉哪有那么神呢?摸脉以后,即使能将某些病人的症状说个八九不离十,那也绝不是单靠摸脉摸出来的,而是综合了望诊、闻诊、脉诊的结果之后推测出来的。例如,一个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由于有端坐呼吸、咳嗽、喉中痰鸣、口唇发绀及颈静脉怒张等表现,一看便知属于中医学范畴的肺气虚或肾不纳气等症。后者一般会有咳嗽、痰多、易出汗、不能平卧睡眠、喘咳夜间为甚等症状。再如,观察到病人脸色、指甲苍白,身体瘦弱,两眼少神,头发缺少光泽等,就获得一个气血不足的初步印象;病人虽不诉说病情,但在回答其他问题时,可听到声音低弱,这也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加之摸脉所得脉象沉细无力,更证明病人气血不足。根据对病人病情的初步分析,自然而然,也就容易推断出患者的其他症状,诸如气短、乏力、头晕眼花、睡眠不安、饮食欠佳等。

然而,人体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各种疾病本身存在的同病异症、异病同症等,决定了很多情况下通过望诊、闻诊和摸脉,特别是仅凭摸脉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当望诊、闻诊和摸脉都没有异常发现时,如果医生妄加臆测,那就必然引出牛头不对马嘴的结果来。即使是对上述咳喘、气血不足病人,仍需要详细询问起病原因,自我感知的病情和病程,病程中出现过哪些并发症状,以往的治疗情况怎样,吃过哪些药有效或无效。只有这样才能使辨证准确,并进行恰当的处方和治疗。

由此可见,医生在诊病时如不仔细询问此次发病原因、经过、治疗情况和以往疾病情况,并和望诊、闻诊、切诊所得信息资料结合起来分析,是绝不能正确诊断疾病的,也不会取得有效的治疗结果。所谓“病家不开口,便知百病根”

的说法,无非是某些医生利用望诊、闻诊、切诊以及直接或间接谈话等已取得的资料来故弄玄虚,以期骗取病人的信任而已。对于这种错误,早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曾明确提出批评:“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起居之过度,卒持寸口(指摸脉),何病能中?”